逐鹿新赛道,山东新质生产力如何“加速跑”

乐活   财经   2024-03-10 19:48   湖南  


POINT



各区域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大趋势的变化而沉浮,比如电气时代山东曾引领风骚,到互联网时代浙江一跃而起,如今新能源时代安徽则成功逆袭,而广东更是几乎把握住了每一个关键节点。


作者:白羽

编辑:牧山


《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说:“历史从不爬行,只会跳跃”。
从人类点燃的第一堆篝火到内燃机的第一次轰鸣,从车轮滚滚而来的电气时代到席卷全球互联网大潮,再到今天快速迭代的人工智能,莫不闪耀着科技的光芒。
这些引领时代进步的新质生产力,助推着人类的每一次关键跳跃。
今天,新质生产力成了全社会关注的一大热词,在这背后是新技术已经来到爆发的前夜,而世界格局也走到了巨变的临界点。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节点上,我们又将迎来新的跳跃。
放眼全球。每一次的重大变革总会面临着世界格局的变动。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所以,这场新质生产力竞逐,则显得尤为重要。
聚焦国内。各区域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大趋势的变化而沉浮,比如电气时代山东曾引领风骚,到互联网时代浙江一跃而起,如今新能源时代安徽则成功逆袭,而广东更是几乎把握住了每一个关键节点。
由此可见,在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卡位,决定了未来区域的发展段位,各省必将加大新质生产力的布局。
那么,在现在的赛道上,各经济大省都处于什么样的身位?
作为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山东在哪里,如何跑出“加速度”?

对于“新质生产力”的认知和理解,将决定了不同区域的路径选择。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了解全国整体大势,才能谋划好山东区域发展。
作为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具有先发优势。2024年伊始,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就组成了课题组,开展了“广东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状况调研”,形成了《广东新质生产力2023发展调研报告》,这也从侧面再次证明了广东“超前意识”名不虚传。
广东省科技研发投入,专利数量等标志性指标全国领先。2022年,广东省研发经费投入4411.90亿元,超过江苏、北京、浙江、上海等地;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总额/营业收入)3.42%,居全国前列。广东的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发证量,均居全国首位。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更是多点开花。新一代通信、新能源、新一代工业软件、生物医药、半导体等,广东有一大批知名企业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第二名的江苏也是当仁不让。作为全国制造业大省,江苏制造业规模及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等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1.4%左右;从创新基础看,江苏有5.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9.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7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人才总量超过1560万人,形成了以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等为支撑的高水平实验室矩阵。
从区域发展角度来看,江苏似乎比广东更有优势。既有苏州、南京、无锡这样的优等生,也有后起之秀,比如常州,在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等新赛道实现产业焕新,成为“新三样”爆发式增长的重大受益者。
山东排名第三,我们下一部分详细论述。
紧挨山东的浙江同样实力非凡。浙江近年来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坚持把建设“415X”产业集群作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关键立柱。
2023年,“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贡献了浙江省规上工业营收的七成,核心区、协同区贡献了投资增量的八成、工业增量的九成。浙江省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制造业投资增长14.1%,预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
2024年,浙江新增科技领军企业1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万家,新建省级创新联合体10家以上。
此外,我们看到北京、上海等地开始纷纷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人才链、产业链、技术链、机制链一体化大格局。
后起之秀安徽,更是准备弯道超车。
在这高手如林的赛场上,山东,又有哪些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山东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产业、市场还是环境,都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前不久,一则关于氢能源的消息引爆了资本市场。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科技厅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对氢能车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24年3月1日起,对行驶山东高速公路安装ETC套装设备的氢能车辆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
这只是山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侧影。
除此之外,这里还正在崛起新的航天产业基地。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商业航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位于山东海阳的东方航天港已累计发射卫星48颗,国内首个集海上发射、星箭产研、卫星应用、配套集成、航天文旅为一体的百亿级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集群正在当地崛起。
最近备受关注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外贸“新三样”,已成为山东产业发展新趋势和外贸增长新动能。据海关统计,2023年,山东外贸“新三样”出口值达到93.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3%,其中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增幅均超过了100%。
此外,光伏发电、新型储能并网装机规模居全国首位,全球首座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商运,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40万辆。
更有,超算互联、画质芯片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7个集群入选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居全国首位;2023年“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1.1%,占全部投资的57.1%,新质生产力成为促进全省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2023年,山东省新认定制造业领航培育企业106家、单项冠军352家、专精特新4589家、瞪羚654家、独角兽3家。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山东工业经济、数字经济加力提速,雁阵形集群规模超过9.2万亿元。
除了增量崛起外,存量高质量发展同样重要。
山东坚定不移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立起新型工业化的“四梁八柱”。深度优化钢铁、炼化等“两高”行业政策,去年全省规上工业能耗强度下降5.2%。深化技改提级行动,超时序完成“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4%,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切实筑牢传统产业这一深厚家底。
由此可见,山东在这场新质生产力的竞赛中处于第一梯队,具有产业规模大、基础雄厚、新经济发展迅速等优势。
那么,山东未来如何加速?

每个地区的发展都是在战胜挑战中前行的。
与第一梯队中其他地区相比,山东面临的问题有: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技术创新能力弱、传统要素制约大、数字化转型不够快等。
但总体对于山东来说:战略机遇大于风险挑战,发展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
山东未来,怎么做?
在今年山东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具体部署。
工业提质筑牢根基。工业向来是山东经济发展的“基石”,在全省经济体系中占比接近三分之一,其中传统产业占比接近七成。对山东来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继续巩固取得的新旧动能转换成果,要立足自身实际和比较优势,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新兴产业瞄准前沿。2024年,山东将加快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围绕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等领域,实施20项左右前沿技术攻关,推动15个省级未来产业集群加快壮大。支持济南、青岛、烟台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创投风投服务平台,撬动未来产业拔节起势。
绿色低碳面向未来。鲁北盐碱滩涂地风电光伏和渤中、半岛南海上风电等一批项目建成投运,光伏发电、新型储能并网装机规模居全国首位,出台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等规划,彰显着山东的绿色转型之效。今年,山东再次提出,着力强化节能降碳。提速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建成渤中海上风电等项目,开工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首批集中式陆上风电等项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将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并将“抓实抓好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2024年的12项重点任务之首。
总的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的经济和社会工程,山东需要打破先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束缚,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这将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培育新质生产力,没有模板可以照抄照搬,赛道也永无终点,山东需要做的就是不停奔跑,跑出山东自己的“加速度”。
图源:新华社、网络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发现不一样的山东
申请开白请在后台回复 转载
欢迎把文章分享给更多朋友

END



彩蛋


人们是在“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马克思




山东经济的韧性从何而来?

山东打开另一面:不只深藏功与名

烟台:新晋万亿之城的命运与抗争

山东16市2023年GDP全部出炉:谁是最大的黑马?

敲敲门
看见不一样的山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