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匠》|| 李家全

文化   2024-10-18 18:57   河南  


小区门前有条街,曰东街,道路宽阔笔直,贯通县城东西。

不知从何时起,街道两边商贩云集,渐渐形成了集市。每天天不亮,就有摊贩出摊,卖菜的、卖肉的、卖鱼的、卖豆腐的……总是早早摆好了摊位,等待天放亮,招徕顾客。

一到下午,卖各式各样瓜果的、糕点熟食的、服装的,电音喇叭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好一个热闹的市井!让人有种仿若置身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之中的错觉。

然而,就在这熙来攘往的市集里,不知何时,来了一个修鞋的老头。

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那一架修鞋机。

好熟悉的修鞋机!铁黑家伙,蹲在地上,一声不吭,但又那么显眼。它像一匹久经沙场的老马,四平八稳站在路口,又像一挺饱经风霜的机关枪,放置在博物馆陈列展览。旁边搁着修鞋的工具和几双鞋子。

修鞋的老头约摸六七十岁,满头风霜,就坐在马扎上,不急不躁。

不知道他一天能修几双鞋。现在,除了中年人、老年人大概还会想到把坏掉的鞋子拿去修一修,继续穿,年轻人恐怕不会光顾了吧。每到毕业季,我常看见学生把半新不旧,甚至很新的鞋子丢进垃圾桶里,感到非常可惜。宿管阿姨也觉得很可惜,常常捡拾一些。

言归正传。我应该称呼他修鞋匠才对。是的,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有人操持。凭一门手艺,养家糊口,心安理得。过去,工匠、木匠、泥瓦匠,银匠、铁匠、修鞋匠……还有像我这样的教书匠,组成了一个“大家庭”,谁也离不了谁。

以前,在乡下,逢集,我也常常看见有修鞋匠把修鞋机夹在卖布的和卖杂货的小摊之间,有男,有女,他们面前常常围着几个妇女,唧唧喳喳向修鞋匠说明自己的鞋子哪里有毛病。如果那些鞋子像一个病人呻吟,你能听到一片哀吟。有的鞋底掉了,需要掌;有的裂开了大嘴,需要轧。总之,病情不一,需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一一“救治”。不过,那些妇女们也不着急,把鞋搁下,转身离开,去赶集去了。等她们再转回来,已是满载而归。提篮里多了条鲜鱼,或是几斤肉,还有些针头线脑,柴米油盐。修鞋匠已把鞋修好了,正等着她们。那些刚才还是呲牙咧嘴,痛苦不堪的“病号”,一转眼都眉开眼笑,焕然一新了。修鞋匠往往是集市上罢集后走得较晚的。有时候,修鞋匠的“病号”太多,一时应接不暇,他(她)会告诉你下个集再取。下个集就是下次逢集,需要隔一天时间。那么,这只或双鞋子就是要到修鞋匠家“住院”了。不过,不必担心,人家不收住院费。

我看过修鞋匠修鞋,我也修过鞋。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弄来那么一套行头,真是应有尽有。如果你是把脚上的鞋脱给他,急着穿,立等可取。他为顾客准备的有椅子,还有拖鞋。你尽管坐下,一边看他做活,一边和他攀谈。他膝上铺着一张帆布,也不怕脏,直接把你的鞋搁在双膝上,用一块布为你掸去鞋上的尘土,然后或粘,或钉,或缝,或补。不一会儿,你又登上了那双简直可以平步青云的爱鞋了。多少钱?两元五元不等。

以前钉鞋,主要是皮鞋。需要鞋钉,需要锤子,需要一个支撑的衬柱。修皮靴,需要胶水,需要胶膈,需要剪刀,。至于单鞋,有线就可以了。

秋阴不散,天气转凉,街道旁依旧日日繁忙着。这两日我好像没看到那个修鞋老头在小区门口出现。不知道为什么。
(作者:李家全,信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息县第二高级中学教师。)

大息地
一块历史的厚土,源远流长;一方文化的故园,生生不息;一张发展的名片,熠熠生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