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34年农历七月,蒙元引兵南下,不屠城不足以显其坏,以至于“所复州郡皆空城,无兵食可因(《续编资治通鉴》语)”。1236年,地处豫东南的金朝息州抵抗无果后,彻底沦陷,州民已经所剩无几。由于幸存人口太少,不堪立州,于是废息州为息县。也就是说,元朝的息县是1236年成立的。彼时的息县贫困得连个办公的地点都没有。经过二十八年的休养生息,1263年,息县人口得以繁衍,百姓们呼吁恢复息州,领新蔡与息县二县,办公地点仍无着落。1279年崖山海战结束,南宋灭亡,天下一统,息州人人心思定,始议重建息州城,终于在至元十九年(1282)选择了位于濮山之阴、淮水之阳的一座小镇作为复建息州的基地。息城从此扎根淮畔,直到今天。至于《息县志·城池》“元泰定十九年增筑”何以为误,详《大息迁徙史》,此不赘。息州人开始围了一个城圈子,这个城圈子“周五里,高一丈二尺,广八尺(《顺治·息县志》)”,里面住着寥寥数户人家。在今天息县县委大楼原址上,“其公庭初建仅五楹,而东西两曹则断榱圮墉,兀然于荒榛败梗间,古瓦窜鼠,墙墉穿蛇,殆同寒祠废庐(《息州重修公门记》语)。”息州州衙初建时仅仅有五间房子,外加东西曹房数间,寒酸呐!如下图左。《息县志·钟楼记》载:“国初,置州治,署监长、贰倅暨幕僚、胥吏以隶汝宁府,始则披荆棘,立城市,招集散亡,百务草创,兽蹄鸟迹几与民半,日夕恒凛凛互相保家巡逻,张罟列阱,皆始帖席。历数政经营垦辟,然后官寺民居仅有生意。”这段文字说明元朝的息州城是新立的,不是在原来息城的基础上建的(至于原城在哪,详《大息迁徙史》),也说明当时息州人很少,而且息州城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该《钟楼记》又曰:“元贞元年(1295),同知乌君构丽谯二楹于公署之南,植鼓其上,以节晨昏。”同知乌君初建的谯楼,即今天位置的谯楼的前身,也就是说,谯楼自诞生之日起位置就没有改变过,这也为我们考证县治的位置、元朝息城的范围找到了突破口。谯楼共计二间,建造目的是进行瞭望以御不测,又“节晨昏(当闹钟)”。在该文中,作者息州知州董珪指出了“节晨昏”的应当是钟楼,于是在1341年于谯楼东首另建了钟楼。根据《息县志·息州重修公门记》记载,在1346年以前,元朝息州的州治除住宿外,办公区域仅限于如下图左阴影部分所示的区块。而谯楼、钟鼓楼就在这个区域内。
1346年,丰城人熊复乘乏补任息州的医学掾,当时的州长王覆看“办公大楼”公庭(就是今天的县委大楼所在地)实在不堪使用,想修葺一下,董姓农妇不失时机锦上添花,“以公衙北隙地来献”。所谓“衙北隙地”应该是县衙后北高墙与“某高墙”之间的空隙地带,否则董姓农妇的这一块闲置土地不可能称之为“隙地”。恰逢同知天水人赵处岩抵任,与宾佐鲁杰而共同捐俸,交由署吏李居仁打理,建立了东西曹房14间。第二年,1347年,在公庭之北建立幕厅三间,又在幕厅东南角立了神庙三间。不久州长王覆高升,工程建设一度搁置,1348年,又在幕庭正北建立了内寝三间以安内眷,公庭东西二侧各盖了三间边房子,分别作为厨房卫生间卧房使用,这样上级官员与往来使客到来时就不用住民房了,息衙的功能一步步得以完善。如下图中。
元朝息州州治在元末被毁,明朝洪武六年(1373),第二任县令陆显章(洪武四年明息建立,首任县令失考)在原址上重建息城与县衙,1578年,县令王用宾又重建一次,但是都是在原址上复建,增添,溢美而已,所以,根据谯楼离楼前谯楼街的距离与县委大楼的位置,以《顺治·息县志·县治图》就行比对,我们可以基本上确定州衙即稍后县衙以及息城展城以前的北城墙的大致位置。该衙东边就是今天的谯楼东广场东边南北路,南缘即政府路,西至北大街(除门面房),北到今天的县委家属院南小巷,也是息城展城以前的北城墙的大致的位置。对于彼时息城的“周五里”,我们根据现在息县老城的“周九里十有八步”,通过百度地图换算米数,推出“周五里”的米数,然后根据“隙地”“文庙的位置”来确定彼时息城的位置。因为前人是在实际路线上进行的测绘,所以其数据(精确到步,说明真实而用心)实际是弯曲路径,因此数据要比百度地图直测值要大,现在我们假设前“周五里”息城的弯直比与“周九里”息城弯直比相同,且同近正方形,则:“周九里”的息城的直线距离为:950+873+977+877=3677(米)
设“周五里”的息城的直线距离为x,所列方程为
3677÷9=x÷5
X=3677×5÷9
X=2043(米)
则“周五里”息城的边长为:
2043÷4=511(米)
又因为,1346年以前的“公厅(庭)”北董氏妇所献“隙地”,只能是“公厅(总面积9280平方丈,合155亩,包括东小等在内,所以州治后墙与城墙平行,形成一条东西狭长的隙地)”与彼时城墙之间的夹缝,所以前文所称“某高墙”只能是彼时的北城墙,我们沿着该线向西延长;而文庙的西墙外就是彼时的西城墙,即今实验小学西门外,(详《<玩花吊古>忆夫人》),所以沿着此线向北延伸,与北城墙线的交点就是西北城角的大概位置,从此交点出发,分别向东、向南画出511米长线段,则为彼时息城北墙与西墙的位置,补齐此正方形,即为“周五里”息城的大小与方位。注:平行四边形ABCD,1282~1346年息州州衙;平行四边形EBFG,1346~1578年县衙;平行四边形EHIG,1578以后县衙;平行四边形KLMJ,1282~1578息城;平行四边形OPQN,1578以后,即今所谓息县老城也。该“周五里”息城:东北角大约在北谷家巷与斗萁营巷交叉口西偏南四五十米附近;东南角大约在今天东大街街南武哥面条店西南20米附近;西南角大约在今天龙门巷巷西龙门名烟名酒店北10米附近;西北角在今天红星路路北黏糊糊东北店北80米附近。如下图。该“周五里”息城,面积稍大于0.25平方公里,约是展城后“周九里”的息城的四分之一,宋金息城面积的三分之一。州城何以没有县城大?原因很简单,总人口少,经济能力小,养不了过多的人,所以相关机构也少,不需要面积多大的城。无论彼时的县城大或小,治所的位置都是在城东北部,体现了古人对地方治理机构的重视和尊重,也反映了古人在军事防御、历史演变、风水、尊卑等多方面的考虑。《嘉庆·息县志》曰:“王用宾(1578年)展城四里十八步。”“四里十八步”加上“周五里”,正好符合《顺治·息县志》“(息县城)周九里十有八步”之说。由此可见,今天息县老城面积“周九里十有八步”是明朝息县县令王用宾所为,即王用宾展息城为“周九里十有八步”,那么这个说法是否对呢?请看下集,《王用宾展城考》。(作者简介:张伟,息县一中教师、政协文史撰稿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