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周礼》《诗经》等先秦著作关于地图的记载,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地图了。只是文存图亡,令人惋惜。稍后,随着造纸技术与生产力的提高,地图的制作(当然也有刻石)越来越多,存世也相应多起来。三千多年以来,“息”字作为行政单位屡屡见诸史端,遗憾的是,在传世的古地图上往往缺乏“息”的影子,即便有也基本上是今制古图。下面,请允许笔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古”图,来试着述说一下我们美丽的大息县。
明《大明舆地图》由佚名画家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绘制,纵75厘米、横84厘米,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不仅详细描绘了明朝的疆域范围、行政划分和自然地理特征,还体现了明朝对广阔疆域的统治权。绘制技术精湛,含有24种地图符号,其中一些已经抽象化。不仅是地理研究的重要资料,还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文化信息,对后世研究和了解明朝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该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山脉”用“山的轮廓”表示,“河流”用“脉管”表示;行政区划中,“府”以“红色双粗线条方框”表示,“州”以“红色单粗线条方框”表示,“县”以“单细线条方框”表示,所有具名都省去单位。美中不足的是关隘及站点只标注在相应的位置上,缺乏相关标识。根据此图,可以查询汝宁府下辖的州与县。该图显示了息县的大致位置:光山以北,真阳(现正阳)以东,新蔡以南,商城固始以西,濮山淮河以北,汝河以南,正如《顺治·息县志》所记载:“淮水流于右,汝水流于左,高山峙于前,平原连于后”。此图中,濮公山叫浮光山,可惜偏离了位置。1553年时息县人口数为44647人,面积约为2400平方公里,社会安定,百姓生活富足。明《皇明职方地图》绘制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也是一幅反映明朝全域的地图,由兵部职方司主事陈组绶编撰,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上图为该《皇明职方地图》汝宁府区域的截取部分,图中的行政区划:“府”以“红色方框”表示,“州”以“红色树立菱形”表示,“县”以“红色圆点”表示。关隘用“关楼”表示,显示出地图的进步。除部分山水外,所有具名皆省去单位。该图所示息县的大致位置为:光山紫水以北,真阳(正阳)以东,新蔡以南,商城固始以西,淮河以北,鲷水以南,与前图位置大致相同。此图中,汝宁府辖区以黑色粗线条圈定,下辖州、县清晰可见。另外,此图明显参考了前文《大明舆地图》,但比前图更精细些,也承袭了前图的错误,比如浮光山的位置标错。值得强调的是,此图给我们解开了一个谜团:所谓的光山紫水河就是寨河,详《光山紫水演变史》。此时,息县人口达到明朝峰值24万,详《明朝息县人口知多少》。清《分野舆图》是清人于1650年绘制的,无名人所作,亦无名气,笔者有幸得之,只知其年代。所谓分野,是指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种概念,将天上星宿与地上的州、诸侯国进行对应划分。在舆图绘制中,分野的概念往往作为一种参考或象征性的元素出现。该《分野舆图》也许以某明朝舆图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当时的行政区划和地理特征,但因受到当时科技水平和地理知识的影响,在准确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上图为该《分野舆图》汝宁府区域的截取部分,该图中的行政区划,“府”以“大圆圈套长方形”表示,“州”以“胖长方形”表示,“县”以“瘦长方形”表示。该图显示的息县大致位置:光山以北,罗山东北,新蔡以南,固始商城以西。图中所标记的县域位置可能相对准确一些,但是缺乏山脉、河流等地理坐标,极有可能是一个草图,所以无法看出息县位于淮汝交流之内。清袭明制,息县与光山、固始与商城同属汝宁府光州管辖,“光州”被放在“息县”的右上角,表示的是整个光州的区域,而不是光州州城(潢川县城)所在的位置。以上三幅地图中,息县的位置基本确定,但需要进一步准确化。1662年汝宁知府金镇版《汝宁府志》是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汝宁府志》,上面这幅《汝宁全图》便出自于该志。该图以中国画的写意方式勾勒出汝宁府的辖区图,图中的粗线条表示的是河流而不是县界,夸张的表明了新蔡县的“大”与汝宁府的“尊”,给人一种卡通画的感觉。图中,息县的大体位置得到了形象的展示:固始在其东,光州、光山在其南,正阳在其西,汝宁府与新蔡在其北,好似靠山后盾,淮河汝河拱卫在两边,共同护佑着息县人的平安。图中大别山北麓,霍邱县、商城县与光山县自东向西一字排开,由于受当时技术手段、辖区限定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三县的南部在大别山北麓没有展现出界限来。有意思的是,该图采用细线条展示了当时的“县际公路”,比如,出息县城分别有六条线路通往外县。然而遗憾的是,通往光州城与光山县城应该是同出南门,作者竟分儿画之,将通光山化成了出西门。另外一个遗憾是,五座城门的息县被画成了四座,说明至少刻板工人没有来过息县,而且对息县缺乏了解。明末清初,衣冠南渡,人才匮乏,可见一斑。1645年清息建立,井里丘墟,人烟寥绝。次年人口统计为1396丁(总人口约一万),息人几近灭种,此后十多年“军兴、河工络绎麕至(《顺治·息县志》语)”。1652年天佑息人,清朝息县第四任县令、息县历史上最伟大的县令邵光胤抵任,首务民生,外逃者纷纷返乡,方才递增至3003丁。邵令伟业不可尽数,详《邵光胤传》。邵令抵息后,走遍息县每一个角落,感慨息县历史悠久,人文众多,于是召集明朝遗老等一众文人撰修县志,即《顺治·息县志》,他们对息县的地形地貌了如指掌,胸有成竹,故其所绘息县轮廓已经相当接近今天的百度地图。如下图上。该《汝宁府志》中也绘制了一幅《息县县境图》,上图下,在图的外围分别标注了县城距离周边县界的路程:东至固始县界二百二十里、南至光山县界一十里、西至真阳县界四十里与北至新蔡县界一百里,为当时的跨县出行提供了方便。该图采用的就是《顺治·息县志》所绘制的《息县县境图》,也许是为了“遮羞”,府志息县图与县志息县图反向而画(县志图上北下南,府志图上南下北),几乎是一个图例的正反面。如果把今天的息县地图比作一颗心,则此息县图就像一颗山芋。《顺治·息县志·形胜》言“淮汝交流若合抱焉”,二图对照,彼时的息县就是处在“合抱”之中。如前言清袭明制,所以,这个“合抱图”就是明清二朝的息县疆域图。息县端坐于淮汝二河流域内,土地肥沃,在和平时期,息县人吃穿用度不愁,养成了“吃今不讲明”的习惯,以至于1680年任息县县令钟仪杰,为打压息县的吃喝风,而颁布了著名的《崇俭条约》,此不赘。雍正二年(1724),光州升直隶州,脱离汝宁府,由河南省布政司直接管辖。息县仍属光州,从此正式“南迁”,个中缘由详《大息迁徙史》。此时,正值清朝息县最强盛之时,全境由28个乡级行政单位“里”组成,经济腾飞,人口已发展至296015人,儒学大兴,私塾遍地,人才大量产生,时令刘光辉抵任,首务县志,息县历史上图文并茂,保存最完美的《嘉庆·息县志》诞生了。上图便出自于该志,时人霸气的称之为《疆域图》,可见其底气十足,自信满满。该图方向标为上南下北,其中息县城四至为:东至固始界二百十里,东南至光州界五十里,北至新蔡界八十里,西至罗山界二十里,还在相应位置标注了“邻居”名称,如北边自东向西分别是江南阜阳界、(新蔡界)、汝阳界与正阳界。该图亮点有:出现经纬格,每格二十里,息县东西长12格,合240里,南北宽6格,合120里,其大小也就有据可循了,当然,境内的村店位置也相应的相对准确了。只标注境内村店名称,使境内外一目了然,便于旅客安排行程。城池图标以城圈子表示,村店以屋侧简笔画表示。以“脉管”表示的河流错落有致,自北至南,汝河、闾河、泥河、澺河、清水河依次汇入淮河,前人所总结息地三利之泄洪快捷就是其中之一,此大小六条河功不可没。息县躺在淮汝二河“合抱”之中。该图也专门标注了息县的翠屏——濮公山,与现在位置大致相同,名字由原来的浮光山更改为濮公山,一直沿用至今。同时,该图也对息县西部县界轮廓用虚线进行了标示,这是对息县正阳二县县界的首次明确。原来,白土店、西阳店、岳城都曾经归息县管辖。息县在经历暗黑十三年(咸丰四年1854~同治五年1866)之后,迎来小治,生活日益改善。光绪六年(1880),书生们不计酬劳,将潜德幽光、天灾人祸、隐史秘事,以编年体形式详细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务,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光绪·息县续志》,遗憾的是,该志中人口无考,亦无地图。光绪十三年(1887),杨修田版《光州志》弥补了这个缺憾,并对息县的西部轮廓也用虚线进行了标志。如上图。该图乍一看像是光州境内的淮河水系图,与前文《息县疆域图》相比,缺失了泥河与清水港等小河,略显粗犷。图中的息县位于正下方,彼时的息县四大名镇乌陵包张,除张陶未标注外,都有显示,经久不衰的“乌陵包张”与“乌临(临河)包张”之辩到此可以休矣!作者特别加注青龙寺,可见其对青龙寺情有独钟。此图中,息县东西约占二格半,南北一格多,以图标“每格一百里”来看,符合《息县志》中“广二百四十里,袤一百二十里”的记载,息县的面积马上就要呼之欲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孙中山先生振臂一呼,满清覆灭。民国息人为我们绘制了民国三十六年(1947)版的息县地图,如上图。此图清晰的标明了息县稳卧于淮汝合抱之中。其中,民国息人对老地名有着相当数量的沿用,同时,也赶时髦引用了新名称,比如:县城东北的自强镇、临河西的新民乡等。所谓新时代,此图中汉字的横排读法已经由右向左转变为由左向右,上南下北也转变为上北下南,图例多样,各有其表,比例尺精确,边角无遗,已经完全现代化了。通过比对百度地图中淮汝流经线路,二者弯弯折折几乎完全一致,说明此民国地图的绘制质量相当高。笔者正是根据此图计算出了明清时期息县的面积——2400平方公里,弥补了历史上缺乏息县面积的缺憾,详《称出明清息县面积》。此图中,临泉县与我们接壤,故能解释一些近代史上的路程困惑,此不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民国过后是新中国,1952年,豫南地区行政单位进行了调整,割取息县的东部,以原息县乌龙集(今淮滨县城)为中心,诞生了淮滨县。为对息县进行补偿,上级主管部门将光山县北近淮数乡拨付给息县(一县从此豫楚二音),形成了今天“骑淮而形心”的局面,面积大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今天的1892平方公里。从此,“本在光山境的濮公山”从息之翠屏变成了息之内景。也因人口增加,由民国时期的19个乡镇变成了今天的21个乡镇,人口数维持在约四十五万左右,末年是476966人,而今是113万。由以上诸言可知,息县虽然有3000年历史,但以图的形式存在的历史并不长,令人扼腕。然而,这恰恰是笔者所窃喜的地方,愚以为正是因为地图等资料的不存或欠缺,才激发或逼迫息县的后学者们不断砥砺前行,为进一步揭开古息神秘的面纱而添砖加瓦,不知列位看官以为何如?(作者简介:张伟,息县一中教师、政协文史撰稿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