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称出明清息县面积》一文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彼时息县县域大约有2400多平方公里,根据《息县志》记载,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彼时的息县人口是10454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五人,真可谓地广人稀,此时离明息建立(洪武四年,1371年,降息州为息县),已经二十年了,这些人口被就地分配在十五个“里”内。“里”是当时的乡级行政单位,《明史·食货志》曰:“迨造黄册成,以一百十户为一里,里分十甲曰里甲。”在残卷《嘉靖·息县志》中,一共发现十四个“里”,她们是:安阜里、白亭里、薄溪里、褒信里、白里、邓湾里、胡庄里、涧头里、梁庄里、梅魁里、明湾里、仁(人)和里、下(夏)郎里与在城里,仅仅没有出现“政通里”与散居的“古息里”。在此,“古息里”是人口增长后,于弘治六年(1493)新增的,这个“散居”给人口统计与财税征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所以,在不同版本的《息县志》与同版不同位置上,出现了“十五里”与“十六里”两个不同的说法。弘治十五年,1502年,息县人口爆增至32185人,一百年时间,人口翻了三倍,增“里”的呼声日益高涨。《嘉靖·息县志·息县乔侯编氓碑记》曰:“弘治乙丑(弘治十八年,1505年)……迄冬十月辛亥,适广平乔君炳文以乡进士来为长令……图而为里一十有三。”在《嘉靖·息县志·国朝知县》一栏中,没有乔炳文其人而有乔彪,而且乔彪有传,其传曰:“乔彪,直隶成安人,由举人,弘治年任息县知县……增里一十有三……众为立编氓碑。”因为乔炳文与乔彪都是弘治乙丑年任,而且“乡进士”就是“举人”,都“众为立编氓碑”,所以,由于史料的限制,我们“只能猜测”乔彪与乔炳文可能为同一人。广平,西汉旧有之县,隶属河北省邯郸市,取“广大平坦”之意,在明朝时设有“广平府”与“广平县”,而广平府辖下有广平县与成安县,现今的河北省邯郸市辖下仍有此二县,在《成安县志》中有乔彪其人,而《广平县志》中没有乔炳文,又根据《嘉靖·息县志·宦迹·乔彪传》云“增里一十有三”,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广平乔君炳文”:广平府乔君彪字炳文,这样就顺理成章了。在笔者点校《顺治·息县志》,句读《乔侯编氓碑记》(该志该文去掉了“息县”二字)一文时,一度以为《息县志》的作者们录漏了乔炳文这位有作为的县令,差一点闹了大笑话。现在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息县乔侯编氓碑记》:“予闻乔侯临息未半载,善政已非一端”,其作者作为一个失考的上级领导、息外人,看到乔侯政绩斐然,即兴写下了此文。“临息未半载”既可能指“从抵息候任时算起”,也可能指“从继任时算起”,如果是前者,则此文应该是写于弘治十八年年底,即本年腊月,如果是后者,则此文作于正德元年(1506)春夏之交。由于乔侯组织有力——“督令里老会众清查”,思想开明——“愿归本土者不留,愿附息籍者不遣”,客观公正——“于隐避潜藏者省发之,朋比影射者厘正之”,所以,“通得户口二千七百有奇(发隐),联而为百三十甲,甲有首,图而为一十三里(乔迁里、新息里、光顺里、罗服里、回纯里、安化里、长乐里后并、永丰里、固城里、松乡里、闾河里、黄岗里与临淮里)”。这些“里”几乎都散居于“原十五里”之中,正德二年(1507)正示被官方承认,所以,《顺治·息县中·里镇》云:“以上正德二年增,散居各里,见碑记。《一统志》:‘编户十二里,官制二十八里。’《府志》:‘二十九里。’《州志》同。”这就是息县二十八里的由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结果“地无余地,民无流民矣。”同僚致政张温、雷温等感慨地告诉该文作者:“息以数百年余地在野,一旦增千百丁之户口在籍,上有以副朝廷命大臣处置流移之盛心,下有以广一邑口户赋役之实用,吾侯之功可谓懋矣……恐后世息民不知由,敢请记诸石以垂永久。”于是《息县乔侯编氓碑记》一文诞生了。《嘉靖·息县志·宦迹·乔彪传》说乔彪不但为息县增“里”,而且“因息县旧垣甃以砖石,增置楼铺,环凿隍池”,《顺治·息县志·列传三·乔彪》也有相同说法。此处,我们得到这么一个重要信息:息县城由泥城变砖城,是从乔彪开始的。《顺治·息县志·城池》云:“正德七年,知县乔彪甃以砖石,视前为壮固。”也就是说,息县城由泥城变砖城发生在1512年。乔侯以在息之辉煌业绩,屡受上宪嘉奖,擢升为许州知州。此外,笔者再也无法找到乔彪的其他信息。乔彪的继任者是涞水李威,可惜的是,笔者在《涞水县志》中查不到李威何时任息,因此无法判断乔令何时离息,所以,其何时升任许州知州也遗憾失考。如下图《许州志·举人》。知恩图报的息县人不但为乔侯立了编氓碑,还将其木主供奉在息县名宦祠中,享受息县人永远的祭祀。星转斗移,时光来到满清康熙朝,息县人丁(非人口数也)由顺治三年的1396丁,上升到康熙二十六年(1687)的12055丁。为了彻底消除里无定处带来的税收与管理等各方面的麻烦,时任县令陈五典下令定“里”,《康熙·息县续志·里镇》曰:“息县旧有二十八里,虽册有定名,其实里无定处。以故催督钱粮册上户籍相次比连,而居处相离,或远在数十里外,且有百里外者,里民甚以为苦,康熙十四年,乡民胡耀龙条陈画块,各里始画有定处,本里之人止催管本里钱粮,而跋涉之苦为之一苏矣。”由此可见,息县二十八里“里有定处”开始于康熙十四年(1675)县令陈五典。《嘉庆·息县志·里镇》与《息县乡土志·二十八里》给了我们“比较准确”的答案。现揉二文各“里”于一体,下面小字部分,前者黑体部分摘自《嘉庆·息县志·里镇》,后者非黑体部分摘自《息县乡土志·二十八里》。临淮里,县东北二十里。临淮里,城东北二十五里。东界梅魁里,西界永丰里,南界固城里,北界古息里。闾河里,县东南三十里。闾河里,城东南三十里。东界明湾里,西界在城里,南界光州境,北界永丰里。境内有葛陂费长房投杖化龙处。永丰里,县东三十五里。永丰里,城东三十五里。东界临淮里,西界古息里,南界闾河里,北界古息里。胡庄里,县北四十里。胡庄里,城北四十里。东界安阜里,西界新息里,南界古息里,北界新息里。固城里,县东四十五里。固城里,城东四十五里。东界政通里,西界闾河里,南界明湾里,北界梅魁里。乔迁里,县西四十五里。乔迁里,城西三十五里。东界在城里,西界罗山县境,南界在城里,北界新息里。新息里,县西北四十五里。新息里,城西北四十五里。东界安阜里,西界正阳县境,南界古息里,北界包信里。明湾里,县东五十里。明湾里,城东五十里。东界政通里,西界闾河界,南界光州境,北界固城里。古息里,县西北六十里。古息里,城东北三十里。东界永丰里,西界新息里,南界在城里,北界安阜里。安阜里,县东北六十里。安阜里,城东北七十里。东界古息里,西界新息里,南界古息里,北界松乡里。包信里,县东北七十里。包信里,城东北七十里。东界梁庄里,西界胡庄里,南界安阜里,北界光顺里。松乡里,县西北七十里。松乡里,城西北七十里。东界包信里,西界安阜里,南界新息里,北界汝阳县境。梅魁里,县东七十里。梅魁里,城东七十里。东界政通里,西界临淮里,南界固城里,北界夏郎里。政通里,县北七十里。政通里,城东北七十里。东界固始县境,西界固城里,南界光州境,北界夏郎里。夏郎里,县东九十里。夏郎里,城东九十里。东界白亭里,西界安阜里,南界政通里,北界梁庄里。白亭里,县东北一百里。白亭里,城东北一百里。东界罗服里,西界夏郎里,南界罗服里,北界安化里。光顺里,县北一百里。光顺里,城北一百里。东界梁庄里,西界松乡里,南界包信里,北界新蔡县境。罗服里,县东一百一十里。罗服里,城东一百一十里。东界回纯里,西界夏郎里,南界固始县,北界涧头里。梁庄里,县东一百一十里。梁庄里,城东北一百一十里。东界安化里,西界包信里,南界白亭里,北界新蔡县境。境内黄湖店有新息通判旧署基址。邓湾里,县东一百二十里。邓湾里,城东一百二十里。东界薄溪里,西界罗服里,南界回纯里,北界人和里。安化里,县东北一百三十里。安化里,城东北一百三十里。东界人和里,西界梁庄里,南界白亭里,北界新蔡县境。回纯里,县东北一百四十里。回纯里,城东北一百四十里。东界薄溪里,西界罗服里,南界固始县境,北界涧头里。涧头里,县东一百五十里。涧头里,城东北一百五十里。东界人和里,西界安化里,南界罗服里,北界安化里。境内有社仓旧址。薄溪里,县东一百六十里。薄溪里,城东一百六十里。东界白里,西界回纯里,南界固始县境,北界人和里。境内有光州州判署一所(编者按:此州判署即今之淮滨县城)。人和里,县东一百七十里。人和里,城东一百七十里。东界黄岗里,西界涧头里,南界薄溪里,北界安徽阜阳境。白里,县东一百八十里。白里,城东一百八十里。东界黄岗里,西界薄溪里,南界固始县境,北界人和里。黄岗里,县东北二百里。黄岗里,城东北二百里。东界新蔡县境,西界人和里,南界人和里,北界安徽阜阳境。须要指出的是,在《嘉庆·息县志》中,“古息里”的位置是错的。在《息县乡土志》中,“政通里”的表述完全乱套(该志约写于1905年,亡国之音,笔误多多),“黄岗里”的“东界新蔡县境”“北界安徽阜阳境”恰好弄反,应该是“东界安徽阜阳境”“北界新蔡县境”。其他小误已在下图中予以更正,此不赘。须要强调的是,摘文中“里数”指的是实际行走距离,而非直线距离。因为我们在《明清息县县域考》一文中,已经确定了彼时的息县完全处于“合抱”之中,所以,结合二文我们可以进行“插秧”。也许此图不够精准,但是,毕竟给了大致的方位,权作抛砖引玉。民国二年(1913),息县改县署为县公署,开始设置乡镇,“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些“里”为今天的息县淮滨二县的乡域划分奠定了基础,几乎可以与今天的“乡”进行对应,所以,有些“乡志”直言其在明清时期属于某“里”,然后理直气壮的将某“里”历史上的动人故事写进去。(1)洪武四年,1371年,降息州为息县,息人分布于15个“里”内。(2)弘治六年,1493年,增添“古息里”,散居其他“里”中。自此,息县出现“十五里”与“十六里”二种不同的说法。(3)正德二年,1507年,县令乔彪增里一十有三,息县二十八里定型。(4)康熙十四年,1675年,县令陈五典下令定“里”,“里有定处”开始于此。(5)民国二年,1913年,“息县二十八里”寿终正寝。如果能组织一班人马对笔误多多的《息县乡土志》进行再校勘,并结合《光绪·息县续志》之《忠义》与《孝义》等章节加以补证,可能此息县二十八里位置一定会更加准确一些。但是,想象归想象,非笔者所能为也,笔者之所以作蚍蜉撼树之举,仅仅是愿为能为者前驱戒道,为知为罪,敬俟后之君子而已!(作者简介:张伟,息县一中教师、政协文史撰稿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