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路上】写给2025,破圈的根本是自我深根 ——记录2024年最后一个月园长走进了我的教室

文摘   2025-01-17 08:13   浙江  


  写给2025,

  破圈的根本是自我深耕











特级教师:姚群利

——记录2024年最后一个月园长走进了我的教室




当园长决定用一个月的时间走进每个教室的时候,

如果你是教师,

这时你会想什么呢?

是不知从哪优化的忐忑,

是手足无措的匆忙,

是一年如一日的踏实,

还是有了自我革新的底气

.......

     Ta 却说:沉下来,不要受人影响,不要东张西望,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大胆往前走,终究看见光芒!我们只是深耕自己,做一个长期主义的人。而一日活动中的保教质量评估亦是如此,优质的保障应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深耕与调试。


     为了提升教师一日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能力,进而满足幼儿多方位的发展需求,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海盐县万禄幼儿园姚群利园长带着万幼团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一日保教质量自评,在问题中审视自己,在调试中优化质量。




簇足保教现场

进行中

      这个视导团队自上而下深入大、中、小三个年段的各个班级,跟踪观察晨间来园、区域游戏、集体教学、过渡环节、户外游戏、自主进餐、体能大循环、分享活动等一日环节。



一份“升级”


      是不是一种好游戏,得看孩子的专注程度;是不是一份好材料,得看教师的思考程度。聚焦区域中的材料,以“升级”为话题,展开了教师的深度思维碰撞。



一场“亲授”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站稳课堂是教师的“基本功”,如何让新教师精准掌握师幼互动的技巧,她用最直接的方式——现场授予,带给新教师启发与思考。



一席“对话”


  与教师而言,一日活动后与园长的一席对话是顿悟,是觉然;与她而言,一席席对话只为你排除困惑解决你当下解决不了的难题,是幼儿园的自我深耕



More

>>


       指导引领中,聚焦各环节的内容与目标的契合度材料与年龄特点的适切度师幼互动与幼儿发展的饱和度,在观察记录中找到痛点、难点、卡点问题,通过引领点拨、团讨思辨、回头翻看等方式优化各环节的组织。


什么是改变的最好时候

我想说的是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

一个是十年前,一个就是现在

改变需从现在开始


>>>>>



       我想一日保教质量的评估,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也一定是自下而上的。听听这群被园长“盯”了一个月的教师心里有哪些感受呢?

这群老师有话说:

金林怡(教龄3年):很惊讶虽然她没有在班级,但是与每个孩子都能对答如流,互动畅通无阻,源于幼儿个性了解每个孩子的需求是我需要修炼的技能。

周诗涵(教龄3年):园长蹲点与我而言是一次自我突破,从教学环节的设计,到问题的拋问斟酌,对教学活动中的回应反复琢磨和提炼,我觉得我做了让自己满意的充分准备,获得了园长的认可,这是我值得反复窃喜的事情。

顾银萍(教龄11年):园长进班那一刻兴奋又紧张,像是一场基于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对标”。她的专注、参与、指导、互动、反馈,源于她的钟爱与专业。 

张苗霞(教龄10年):其实有点“煎熬”,这份“煎熬”源于问题,自然过渡的灵活调试、教学后的经验延伸以及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都是教师容易忽视的。有了这份不断调试的“煎熬”,反而让自己深入地去回顾、调整和优化,亦是一份珍贵。

李顾佳(教龄14年):作为老教师有时会走进自己的“定势思维”,如何挖掘深度剖析自己现下的不足也是一种能力,通过园长走近的方式,看到了自己看不到的“短板”。


Enjoy

Freedom

Nature

再见2024年,

所有的专业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攒,

比起过往,

我们有疑惑、有质疑、有重复,

但就因为不断和自己“较真”,

所以,我们会走出自己的“元驻地”,

找到一个清晰而有味道的“新境地”。


-END-


供稿|张丹丽        一审 |张丹丽

   二审 | 陈佳       终审 | 姚群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