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中介,遭遇“生死劫”

楼市   2024-12-26 07:59   上海  
一个普通的夜晚,我路过去年帮忙卖房的小中介门口,发现竟然已是人去楼空。

被除掉店名的门头上,残留着斑驳的痕迹,我还清楚的记得,那位60多岁的店主老爷叔,派头十足对我说:
“小姑娘侬放心,爷叔一定帮侬卖特。”

而在不远处,两家新开的中介门店坐落在一片新房中,明晃晃的店招,整齐的工作服,还有一个个年轻挺拔的身影。

两个场景,就这样在一个平凡刺骨的冬夜交汇了。
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被这个时代重伤的,不仅仅是买房人,还有那些散落在城市角落里的小微中介。
01
市场正经历空前的“马太效应”
我从一房一万数据库中,整理分析了2015年至今,上海大小中介的交易份额占比变化。

每个数据的背后,缀满着时代的记忆。
注:数据截止到2024.12.23。
通过这份数据,加上个人曾在某头部房产代理公司工作的经历,我把上海中介市场划分成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15年-2017年。
这期间最为标志性的事件,是2015年链家通过并购德佑完成在上海市占的快速扩张。
第二个阶段,大约2018年到2021年。
这期间上海中介市场涌现了大量的加盟品牌,易居的房友、原萃的几亩置业(原萃隶属于中原集团)、龙湖塘鹅,甚至红星美凯龙等“编外”企业也纷纷下场。
可能很多小伙伴还有记忆,那几年家门口原来好好的夫妻老婆店,在某一天突然就换了光鲜的招牌。
这些品牌无论通过直营,还是让小微中介“翻牌”,都希望快速推进市场占有率。
对应上图的数据,我们也能看出端倪,这期间头部中介的成交套数总量出现滞涨,甚至在2019年滑落至16.57%。
随着2021年对二手市场的调控加强,以及加盟市场的竞争白热化,僧多粥少的局面逐渐形成。
加上不可抗力的因素,不少加盟品牌面临来资方的压力,开始收缩甚至破产清盘。
第三阶段,2022年至今。
2022年加盟热潮退去,小微中介又麻利的换回了熟悉的门头。
原以为可以安稳度日,不想却在2023年被打破了平静。
根据一房一万数据显示,2023年头部中介猛增到22.09%。从去年TOP10的总销售套数占比来看,一大半都来源于头部中介。
当然,小中介不是没有经历过市场份额被挤压的时代。

比如2018年,当时TOP10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如果加上非中介的成交占比,合计的销售套数超过72%。
但当时TOP2-10的中介公司占比都较高,并没有强大的寡头效应。
进入23年,除了小中介整体的市占份额连续两年缩减外,更重要的是头部中介与Top2之间的身位被快速拉开了。
到今年,这个差值已经扩充到了10年来最高峰20.5%。
越来越多客户选择在头部中介完成交易,也进一步挤压了小中介,甚至中型中介的市场空间。
一场空前的马太效应,正在悄悄来临。
然而,影响小中介生存的还不仅于此。


02
“三五年后,担心小中介要遭团灭”

虎哥,我认识了6年的好朋友,上海人,中介这碗饭一吃就是20多年。
几年前,虎哥从大中介的管理层出来后,和两个老同事在静安开了一家3个人的小中介门店。
靠着积攒了十几年的客户好口碑和街坊关系,租赁、代办、二手房成交等等,小门店陆陆续续有着还不错的收入。
“2019年到2021年那会都挺好的,高峰期我们这小店的年营业额能干到300多万。”
被问到这几年对小中介最大的影响时,虎哥脱口而出:
“经济环境的影响太大了。”
安家》剧照
通过聊天,我基本上把影响归结为3点:
1、大中介的资金监管,小中介做不到。
据虎哥所说,从去年开始,他们陆陆续续遇到不少房子里面有各种抵押、经营贷之类的情况。
这样的房子一方面他们不敢接,出了事没法兜底,另一方面,客户也不放心在小中介做。
“现在很多客户即使找小中介,也会去交易中心的资金监管窗口要求做这个。”
加上客户换房的频次减少,以往第二次、第三次交易通常会选择小中介的老客户越来越少了。
2、小中介赖以生存的包租,利润下滑严重。
在虎哥眼里,上海中介基本分为三层:头部中介,腰部中介,小微中介。
前两层中介公司,自身的实力能为客户实现资金监管,区别在于中介费的点数差异。
光前两类中介就截流了绝大部分客户,对虎哥这样的小中介来说,包租就成了主要的盈利来源。
他告诉我,这两年包租的利润下滑主要来自两方面:
第一,来租房的客户消费降级了。
比如原来租三房的,现在变两房,两房的挤挤变一房,导致大户型越来越难租出去了。
“我手上有一套3房的,当时收来的价格是1.4万/月,已经空关了3个月了,损失了有4万2,所以现在只要1万5也租啊,也比空关来得强。”
第二,房租下滑,挤压了利润空间。
他告诉我,像这些房子一般收来都是签长期,比如6+1(7年),7+1(8年),也有10年的。
但受到房租整体下滑的影响,虎哥手上的一房和两房,租金的平均跌幅大概在15%-20%,3房跌幅更厉害。
加上房子收来后还会翻新装修,一房的装修成本大概10万,两房15万,三房要20到23万。
原本可以回本的周期,现在被拉长了。
加上个别房源的空关,导致虎哥店里的利润几乎腰斩
3、大中介不断从下面抽人,小中介留不住。
据了解,市面上绝大部分小中介采用的是“无底薪+高提成”的模式,其他基本保障也极少。
头部和部分大中介采用底薪+提成,加上正常缴纳社保等,人员自然就向大中介流去。
而流向头部的中介里,通常都是资深业务员,手上有一定的客源和资源,小中介留人难度加剧。
这3点,正是当下小中介面临的生存困境。
《安家》剧照
被问到对未来的打算时,虎哥爽气的说:
“做不下去了,就把小店一关,就大中介混着呀。”
最后在挂电话前,我问虎哥,最担心的事是什么?
他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缓缓说道:“现在最怕的,就是大中介把佣金点数下调,到时候大部分小中介,就真的要被团灭了。”
写在最后:
在上海,到底有多少中介从业人员?
有人说30万,也有人说20万,但真正的数据无人知晓。
在那个快车和外卖没有兴起的时代,去上海干中介是很多外地来沪,又缺少优质文凭的年轻人,最快与魔都实现财富链接的方式。
图源58安居客研究院
根据58安居客研究院公布的《2023一线城市房地产经纪人生存报告》,截止2023年,上海中介从业人员大专学历以上学历约占6成,高于除北京外的其他城市。
其中,从业人员的年龄在26—41岁的占比约8成。
某种程度上说,当中绝大部分人是已经完成物质积累的资深中介,他们收获了时代的红利。
随着学历门槛的提高,行业的萧条以及收入下滑,如今愿意进入这个行业,并留下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无论是从数据还是个人体感,行业、资源和人才,都朝着头部聚拢,留给小中介的生存空间只更加艰难。
好在新媒体、视频等渠道的兴起,越来越多小中介、明星经纪人闯入了这个赛道,努力开辟出新的卖房赛道。
无论是寡头效应,还是新的销售渠道和方式,中介行业正快速奔向新的方向。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这个行业的底色,也是世界的底色。
本公众号发布的原创数据、图表、文章等信息的版权由公众号运营公司独立所有,并受法律保护。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构成侵权,我司有权依法追究侵权方的法律责任。




一房一万
大数据帮您选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