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游牧文化的社交半径与“社会保障”方式
昨天有朋友谈及了彩礼文化,这实际上非常具有学术研究价值。非常具有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讨余地。
有一个规律,越缺乏经济安全感的地方,彩礼文化越盛行。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当做传统文化的顽疾加以鞭笞,但这种文章立意就太低了些。其实,任何社会人文现象,其背后一定存在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动因。彩礼文化的本质,就是一种对未来不确定预期的应对准备。用大白话说就是,送礼相当于一种银行储蓄,或更确切的说是一种购买保险的行为。一俟遇到不可抵御的灾祸和突如其来的困难,即可用已有的储备加以应对。
【达林太老师著作】
达林太老师是位资深学者,著述等身。我们从他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可以说受益良多。有次聊天时达老师讲到,蒙古人也存在送礼文化,而且礼品的轻重,是与社交半径为衡量单位的。比如,离家5公里远的,很可能会送一头骆驼给主家,离10公里远的邻居呢,就有可能送一匹马。那么更远的邻居,可能只会送一只羊。在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各种灾病是不可预测的。这种礼品文化意味着,传统游牧社会中交往社群承担着一定的社会保障职能。
【狂飙之季】
这种牧区社交半径与搭礼文化的关系,是牧人对广义天水农业的人文对抗。
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经讨论过社会生产力的两个方面。一是其自然属性,即物质技术方面,另一个就是社会属性,即社会结合方面。理论上讲,游牧经济对生产力自然属性的依赖更大,而对社会属性方面的依赖则相对较弱。
《蒙古秘史》中记载博尔术之父因富有而牛羊成群,因此不得不远离社群从事阿演勒经济。也就是说,经济越发展,并不像农业社会那样逐渐集中于村镇,最终伴随着手工业的发展,以及政治宗教中心的出现,最终形成城市。这种趋势显示了生产力的社会结合方面。游牧经济并不具备这种特征。现在看来,礼品交换(对未来预期进行的储蓄),其实就是一种远古而朴素的社会保障机制的建构行为。也是游牧经济形态,对生产力的社会结合方面加以依赖的有力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