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就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宋朝GDP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二”——这样一些说法很是流行。而蒙古打断了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的进程的说辞更是甚嚣尘上。
在专制国家“家天下”的政治制度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不是说物质财富丰富了,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出现资本主义了。政治上的城市自治、经济上的大规模手工工场的出现,对外贸易上的巨额交易的支撑等,都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无论意大利的城邦共和国,抑或日德兰、汉莎同盟,都具备这些基本特征。我们还暂且不去讨论宋代是否真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突兀于古今中外的相应时空轴线。
至于“宋代GDP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二”的说法,最早来源于英国学者麦迪森的一家之言。而他自己都多次宣称,《世界经济千年史》中那些数字不过是他“猜想出来的”。这个数字最后曾被夸张到了80%。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的很多数据都经不住推敲。比如拉丁美洲人口的数据,公元前后的世界人均GDP等。
1820年前,不要说欧洲之外的地区,就是欧洲地区用来做GDP估算的完整数据,也都是根本不存在的。至于他究竟是用收入法、产出法还是支出法进行的计算,那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在他的数据列表中,所谓公元1000年世界GDP总量的67.55%(789亿/1168亿),也是(不含日本的)亚洲地区总量,而非单单的中国。而我们稍微计算一下所谓同期亚洲(不含日本)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就会发现65.37%(1.754亿/2.683亿)这个数字并不存在超越其他地区的优越性。而同一时期世界各地的人均GDP,也大都在400~450元之间。有专家表示,这个数字甚至高于1950年中国的人均GDP。
在各种神话宋代经济的传闻中,江南平均亩产量被虚夸成了5-6石,而实际数字只在1石左右徘徊而已。另外,古代农业亩产的高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并不存在什么线性关系。比如欧洲原本是岩石、沼泽、森林密布的地区,经过漫长的农业开发,到中世纪时有些地区的种子与农作物收成比,依然能低至1:4。而同一时期在拉丁美洲的印加帝国,玉米等农作物的收成却远远高于这个数字。但我们要知道,直至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该地区,印第安人还没有发明车轮,没有金属冶炼技术等,甚至没有成熟的文字系统。
总之,经济数据统计是需要严格的计算方法、详实准确的数据资料的。公元1000年时世界人口统计数据根本就不存在,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数据更是无从谈起。这种情况下,得出各种统计数据结论,是件极其荒唐的事情。
另外,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是掌握科学技术、拥有商业贸易的繁荣发达。
前一点爱因斯坦早已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这两个伟大成就分别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联系。而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并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
经验技术(指南针、黑火药等)不是科学技术的必然前提,科学理论(现代物理化学)才是科学技术(生物制药、航天飞机)的必然前提。
至于商业贸易,这不是重农抑商下中国经济的传统。宋代南海一号沉船不是中国船,而是阿拉伯船。是别人的商业来到你的家门前。宋代来中国泉州做生意的国家和地区是80多个,而元代是130多个。此外,元朝为商人提供由国家建造的商船出海增加税收,这也是有记载的。到了明朝,朱棣开始时为找寻朱允炆大肆派人出海,后期则开始施行海禁,错过了大航海时代。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1840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