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章丘 | 刘玉华/致敬,老师们

文摘   2024-07-28 22:49   山东  

这里说的几位老师,原则上不是校园里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说起来就让人肃然起敬的智者的尊称!

第一次走进石匣,还是2017年8月份。天性好玩的我最喜欢的就是山峦叠嶂、溪水潺潺的那种“幽静”与“灵动”相得益彰的完美组合,大山深处的石匣村自然而然地就走进了我的心里。特别是近几年石匣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成了我和几个志趣相投的同学的牵挂,多次翻山越岭进石匣,寄情山水任逍遥。

“纵情山水间,心游尘世外”,初游石匣,忽然想到的就是这句诗。那时,我也没想到日后能写文章,单纯就是为了给心情减负,要的就是放松的感觉,所以信马由缰,无目的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一次以采风的形式再进石匣,游览的重点不再是那石屋石桥和静怡的山峦,灵动起来的泉水带给这个山村欣欣向荣的生气,就连村民的脸上,都由内而外散发着勃勃生机,富丽堂皇的老戏台仿佛也有了灵气,古老优美的传说无一不彰显石匣文化底蕴的深厚。

认识的第一个石匣人是于永宗老师。于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仙风道骨,踏实稳健。老人家退休前是位中学高级教师,他痴情于拯救濒临失传的老戏种——章丘梆子,可谓是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但是几经盛衰、一息尚存的章丘梆子要想复兴,谈何容易!


老人家携手本村梆子演员于亮兴,一个致力于剧本的搜集、整理、改编,字斟句酌,废寝忘食;一个专注于搜罗老艺人豪杰荟萃披挂上阵,说戏、演戏、传承戏,不眠不休,殚精竭虑。

几十年风风雨雨,两位于老师和他们的伙伴们对章丘梆子进行发掘创新、传承发扬,为抢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卓越贡献!


处在大山深处的石匣村,民风淳朴,精英辈出。世世代代的农耕生活,让人们春种秋收之余,有了大把的闲暇时间。一为谋生,二为热爱,就这样,梆子戏走进了石匣村,这一古老剧种有了肥沃的土壤,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千百年来,梆子戏历经沧桑,几起几落。究其原因,文化人少,老艺人一直都是口口相传,不许抄录,所以断代就有了可能。直到民国初年,石匣村有志之士聘请新泰陈福祥老师前来打戏(术语,指导演戏),十几年间为石匣村培养了许多演员,使梆子戏在石匣发扬光大。


岁月流逝,时事变迁,梆子戏和其他中国戏曲剧种一样,不被重视,生存环境岌岌可危,令人痛心。特别是那些深爱梆子戏的戏骨们,着急却又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地努力搜集着剧本,等待时机。

2015年春节,党的十九大报告像春风吹进山村,于永宗、于亮兴两位老师嗅到了新鲜的味道,敏锐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让老师们达成共识,借东风巧用力,迅速决定注册成立“章丘戏曲协会”,在有关领导的支持下,又大刀阔斧地成立了章丘梆子剧团,让人们看到了梆子戏的希望。

白手起家办剧团,跑民政局、地税局、政务大厅、会计事务所、银行、物业、秀水村等单位,历时半年之久,于老师他们跑了多少腿,费了多大劲,又花了多少钱,我可以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其中的辛苦和磨难,只有老师们知道。


章丘梆子剧团成立后,到各地巡回演出。粗旷豪迈的表演,看似粗线条又不乏内涵;宽阔洪亮的唱腔,音色生动婉转,赢得观众场场叫好,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章丘人奔走相告,多年不见的“大戏”重新登上了舞台,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又参加了齐鲁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从此章丘梆子蜚声省内外,成为了章丘人骄傲的亮点。

石匣的章丘梆子剧团火了,老师们回村建立了章丘梆子博物馆,带动了石匣村的乡村旅游。石匣村老一辈有农历六月二十过半年的风俗,2019年村两委抓住时机,携章丘梆子剧团在这期间举办第一届乡村振兴戏剧节,为推广和发展章丘梆子这一乡土气息浓厚的戏曲开了历史先河,带动石匣村成为旅游风景区。


章丘梆子剧团团队宗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走出章丘,走向省城,走向天安门,走遍全国。这不是豪言壮语,这是老师们的希冀,是正在逐步实现的目标。

没等采风结束,我因为有事提前退场,成了这次最大的遗憾。酷爱戏曲的我没有听到于亮兴团长原汁原味的梆子腔,没能近距离感受那唱、念、做、打的真功夫,有机会一定再登门拜访。

采风回来后,我急不可待地把于永宗、于亮兴两位老师搜集整理的《章丘梆子传统剧目》上、中、下三集粗略地翻看一遍,震撼了!


三十五块戏的详细剧本,九十多万字,历时五年,从字词的精研细磨,剧情的删减改编,两位老师寻根问底,字斟句酌,一丝不苟,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戏曲常识真的难以胜任。

致敬,为中国戏曲挽救瑰宝的于永宗、于亮兴两位老师!



【作者简介】



刘玉华,酷爱文学,有颗童心。特别喜欢说走就走的旅行,常以饮茶读书为乐,愿用笔墨记录自己的生活。

【声明】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网站、微信公众平台转发,需注明来源章丘故事。


商务合作请加主编微信:

yiqing3979(一清)

章丘故事
关注章丘本土资讯,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讲述章丘精彩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