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章丘 | 乔庆昌/东皋公话说东皋庄

文摘   2024-08-08 23:09   山东  

我是山东济南章丘区东皋庄河东村人。东皋庄在老章丘县县城绣惠的东南方,距离绣惠六里路程,东巴漏河自南向北穿村而过,将村庄分成河东、河西两个村子,中间有大桥相通。

东皋庄东面背靠黉塘岭,隔岭东望就是连绵起伏的长白山,这里是隋朝末年王薄、杜伏威首举义旗,为大唐盛世揭开序幕的地方。山下的郝庄便是先秦诸子之一阴阳家邹衍的故乡。

东皋庄,其庄虽不见经传,但其庄名颇为典雅,“东皋”二字散见于诗词歌赋——

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他的名著《归去来兮辞》中曰: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唐初著名诗人王绩的《野望》,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之作,开篇便是“东皋”二字: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宋朝苏东坡的“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的词《摸鱼儿》,题名就曰“东皋寓居”,词曰: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从上边的诗词歌赋描绘的景物中,我们可以自己悟出:这“东皋”二字,就是“位于东方的水边高地”。不言而喻,具体到“东皋庄”来说,位于巴漏河水边的高地,一定就是村东的“黉塘岭”了。

黉塘岭上的土地大部分是我们东皋庄的,人民公社大跃进时期,这里曾是公社组织的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的地方,以后调整为东皋庄河东村“青年队”的“试验田”,青年队由共青团员中的积极分子组成,“试验田”里引种了不少农作物的优良品种,以果树居多。

黉塘岭出产的地瓜远近驰名。黉塘岭的地瓜,皮红无疤,瓜瓤结实细腻而无丝,面而有咬劲犹如糖炒栗子,香甜赛红糖。有人说,这地瓜的味道就是从黉塘岭的名字而来的。黉塘岭的土壤含有多种稀有元素,种嘛嘛甜,就像土地里埋着红糖,全被农作物吸收到果实里。


今天,据说黉塘岭上的土地被一对大学生夫妇承包,开发为大面积的果园。这里生产的苹果、脆梨、葡萄、樱桃,因其个大味美、品质优良而畅销海内外。那么,黉塘岭为什么不写作“红糖岭”而写作“黉塘岭”呢?

查一查字典才知道,这“黉塘”不是可食用、可祛风寒的“红糖”。古代把学校的门叫做“黉”,后来借指学校;“塘”是河流或湖泊的堤堰,借指储水池或小型水库。那么,“黉塘”就是说这里曾经是有学校有池塘的地方,就像“北京大学”,既有宏伟壮观的古典门楼,还有一处叫做“未名湖”的休闲风景区。哇塞!这里曾有一所大学啊!

有言道:“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那么,黉塘岭上这所大学有没有大师讲学?说出来让你惊掉下巴。传说这里就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家郑玄著书立说、课徒授业的地方。

相传,黉塘岭上有一口古井。井台上长一种叶子细长的水草,其形状恰似野韭菜一般,郑玄往往用它来捆扎书卷。到现在当地的人们还叫它郑公书带草。郑玄是跟西汉初年的董仲舒、西汉末年的杨雄齐名的鸿儒巨擘。


什么是经学?经学就是给四书五经的字词作注解,阐释四书五经经义的学问。郑玄之前,经学家们各立门户,自成一家,一字一词,聚讼纷纭。郑玄的经学一出,众口消声,归于一统。郑玄是大师的大师,后来与他一起配享孔庙的儒学大师只有宋朝的程、朱和明代的王阳明。

这所大学,自郑玄之后,经过七八百年的世事变迁,不知孕育了多少英才,传说到了北宋培养出了一位优秀的学生,他就是赫赫有名的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随母嫁至邹平长山,曾在黉塘岭北边的醴泉寺就读。

寺南黉塘岭,虽不高而云出岫,似龙舞其巅,变幻莫测。中有一山洞,世称“读书洞”。当年范仲淹为避寺内喧嚣,经常来此攻读。因家贫食不果腹,每天熬一锅粥,生怕饥肠辘辘一气喝光,便等粥凉凝结后,用筷子将粥分为四份,一天分四次就着切碎的咸菜食用。这就是成语“划粥断齑”的来源。


远远望去,黉塘岭恰似一只卧在地上的梅花鹿。因此,古人有“西临漯河真鹿卧”的描绘(漯河,漯音ta3,即东巴漏河)。更为神奇的是,这里有一种好似“海市蜃楼”般的幻景。在夏秋之交的拂晓,岭上会升起一道道似雾非雾、似霜非霜的白色飘带,犹如粉妆素裹的城垣。

这或许正是庄子所说的“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大自然的奥妙无穷,等待我们去探索。于是,“黉塘夜雪粉妆城”便成了章丘八景之一(见文后附注)。真耶?梦耶?未见其景,无言以告。

小时候,夏日晚上在街东头乘凉,听大人说,半夜里可以看到黉塘岭上的大兔炼丹。大兔嘴里吐出一个火球,升空之后又落到大兔嘴里,反反复复,无尽无休,五百年后可得道升天,或者修炼成美女,去享受人间的欢乐。是耶?非耶?亦无言以告。因为小孩子熬不到半夜就睡着了,所以我从来也没见过大兔炼丹。


关于黉塘岭的美丽的传说故事,至此却出现了漏洞。黉塘岭是一处平缓的高地,地表覆盖着厚厚的土壤层,岭上全是耕地,植被全是农作物,也不见郑玄书带草的踪影。云气怎么会从山洞中冒出来,在山巅上作龙舞之状?也不会有什么“读书洞”可以藏身读书。

从宋朝至今不过千年左右,地表会有这么大的沧桑之变?更不可思议的是那传说中的“黉塘夜雪粉妆城”,几百年来不曾有人亲眼目睹的文字记载。

幸有章丘相公庄人、文峰书院院长王德清先生以及几位热衷于文史考证的同好,遍查文史典籍发微抉隐,又跋山涉水实地考察,终于破解黉塘岭之疑案。原来郑玄著书立说、范仲淹“划粥断齑”的地方,不是现在的“黉塘岭”,也不是传说中的黉塘岭上的醴泉寺,而是长白山下古村落梭庄东边寨山上的“黉堂岭”。


黉堂岭山上有座“雪山寺”,现存的寺院废墟,及其大殿前用石板覆盖的上方古井仍然水清如镜,可为有力的佐证。史载该寺殿堂巍峨,远望近观皆如登堂入室之高等学府,所在的山岭因而得名谓之“黉堂岭”。

范仲淹读书的邹平“醴泉寺”在山北,与“雪山寺”只有一山之隔,与东皋庄之黉塘岭遥不可及,他绝不会舍近求远去黉塘岭那个传说中的山洞里读书。


在宋元时期,雪山寺曾与江苏镇江“金山寺”、苏州虎丘“灵岩寺”、杭州“灵隐寺”齐名,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在此修行,有儒学大师在此讲学和莘莘学子在此攻读。山前有一片荻花,夏秋之交白茅竞发,把山岭装点成粉白色的城郭,这或许就是“黉堂夜雪粉妆城”的正解吧。有诗曰:


又见西风吹白茅,丝丝情意看闲抛。
情怀寂寞孤身影,心静忘机爱澹交。



这正是远离红尘烦扰,面壁和向学的最佳所在。元代大德年间,工部尚书邑人贾驯在寺侧创建范公祠,明末清初的具有高风亮节的大学者顾炎武曾隐居雪山寺下的黉山村西沟。明、清时代,自元代至民国间,跨时限七百余年的碑碣八十六方,汉遗古井俱在,郑公书带草遍地皆是。原来彼黉堂岭非东皋庄此黉塘岭也。

但东皋庄这“黉塘岭”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这悬案暂且放下不提。

看来,梭庄的黉堂岭是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出过进士。俺东皋庄的黉塘岭,既然与郑玄、范仲淹无关,所以历史上也没出个名人什么的。这里既没出过进士,自然也就未出过状元。

东皋河东大街东头,过去有户顾姓人家,人称“旗杆座家”,他家门口不但有一对石头狮子,还有两个旗杆座。都说他家祖上有人中过举,那就是说他家出过范进似的举人。举人只有去京城参加会试的资格,会试合格,还要通过殿试才是进士,举人离进士还差得远呢。


但是时代不同了,山不转水转,风水轮流转,东皋庄今天却出过两位学问超过进士的人才。一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他是跟颜宁同一级别的科学家,都是院士,只不过颜宁从事的是生物基础理论研究,顾玉东从事的是生物学的实践和应用——医学。另一位是山东中医医院院长赵纯修。

此外,还应该提及的是一位隐士。未说他的大名之前,我们先看一段京剧《文昭关》的唱词:


一轮明月照窗前,
愁人心中似箭穿。
实指望奔吴国借兵回转,
又谁知昭关有阻拦。
幸遇那,东皋公行方便,
他将我隐藏在后花园......



京剧《文昭关》,演绎的是春秋末期吴国军事家伍子胥的故事。春秋末期秦楚两国通婚,秦国国君将公主嫁于楚国的王子,楚国国君楚平王见公主颜色美好,遂玩了个“掉包计”,把公主攫为己有,而把公主的侍女嫁于王子。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因此事荒淫乱伦,直谏楚平王,而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只有伍子胥一人逃出,投奔吴国。然而,楚平王在各处悬挂伍子胥的画像,四处缉拿他,致使伍子胥在昭关被阻。

在这关键时刻,伍子胥得到了隐士东皋公的帮助,被藏在家中七天。由于心急报仇,伍子胥在一夜之间须发皆白。东皋公设计让好友皇甫讷乔装成伍子胥叩关,以转移守关人的注意力,最终伍子胥乘乱混出昭关,继续他的逃亡和复仇之路。

东皋公救了伍子胥之后,为躲避楚国追杀到处流浪,被齐国一乔姓人家收留,又活了两千多年,今天在这里讲《东皋公话说东皋庄》天方夜谭的老头子便是他。


【附】章丘八景:高耸危山圣井澄,绣江春涨水流声。百脉寒泉珍珠滚,黉堂夜雪粉妆城。锦川烟雨时时润,龙洞熏风日日清。白云棹罢归来晚,卧看东岭晓月明。


(部分图片由当地群众拍摄)



【作者简介】


乔庆昌,网名东皋公,曾用名乔永忠。1940年生于济南市章丘区东皋庄河东村。中学数学教师,现居住天津市。著作有长篇传记体小说《漱玉金石情》及短篇《章丘铁匠下天津》等,另有散文诗歌作品在地方刊物上发表。

【声明】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网站、微信公众平台转发,需注明来源章丘故事。


商务合作请加主编微信:

yiqing3979(一清)

章丘故事
关注章丘本土资讯,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讲述章丘精彩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