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三次专题推进会上表示,到2025年,国有企业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要清晰界定“退出”标准,用好绩效考核结果,进一步规范退出的情形,不能用违法违纪、到龄退休、主动离职等替代业绩考核不合格的“退出”。王宏志强调,要防止只有制度、没有动作,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以来尚未开展该项工作的企业,原则上都要在年底前真正行动起来。同时要防止简单以调整退出比例划线、搞“一刀切”,真正体现强激励硬约束。”
有网友开始担心自身的稳定性,针对上述新闻进行了提问:“如何解读国资委「明年国有企业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
实际上国有企业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跟私企的末位淘汰制度不能划等号,因为这项改革并不针对普通的国企打工人,而是针对的国企管理人员。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的原话是红线部分:
分层分类落实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很好理解,基层管理人员例如小组长是一类,部门领导是中层管理人员,老总又是一类。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责任肯定不一样。末等调整的意思就是在各部门、各组之间的绩效考评中排名靠后的,调整你的职位,也就落实管理人员能上能下了。至于说新闻报道为什么没有指出管理人员,这就是新闻学的魅力了,张雪峰再次上大分。
但是肯定有很多国企打工人可能开始担心自身稳定性的问题,总的来说,不用太担心。为什么呢?要看过去怎么做的。现如今的国企深化改革都是以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纲领进行推进的:
在这份指导意见中,关于国有企业人员,它提到一个总体目标,到2020年国企改革实现“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慌了?员工能进能出,是不是国企末位淘汰是不是就要来了?非也非也。末位淘汰是强制你退出,能进能出不是强制你退出,而是告诉你这是企业,你是合同工,不是编制工。是告诉你我可以这么做,但是不代表我一定要这么做。你要是天天迟到早退,值班不见人之类,是能跟你解除合同的。但是只要你做好本职工作,在垄断型国有企业之中是不会存在稳定性问题的。
有些人可能不信,心里还是犯嘀咕。实际上央国企是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在肩,真要跟私企一样整末位淘汰,那人员流失,也会对企业发展造成影响,此外也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对于垄断性央国企来说,这只是个完善规章制度的机会,只要你做好份内工作,工作还是有保障的。
而且现在都2024年下半年了,距离2020年都快过去5年了,你听说过国家电网、中国烟草、中国铁路总公司、国有六大行之类的央企实施末位淘汰制吗?你见过他们正式员工裁员的新闻吗?这次新闻也特别强调防止简单以调整退出比例划线、搞“一刀切”,因此在真正的国企里稳定性依然可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