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最大的悲哀是拎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
前段时间互联网寒冬,缩招裁员不断,然后一些大厂的系统出了生产事故,造成了不少的损失。于是很多程序员在那里幸灾乐祸,还有很多类似“裁员裁到大动脉”的言论,表达自己作为程序员的重要性,把自己裁了公司就没法转的意思。甚至还有人弄几个隐藏bug,妄图让资本家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来提升工作稳定性。很多程序员之所以有上述的想法,就是因为拎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那程序员到底是什么定位呢?
程序员群体的又一个称呼叫做码农,顾名思义,就是敲代码的农民工。实际上也是官方认定的。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21年指出,2020年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中,从事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比大幅增加。
因此农民工就是程序员的准确定位,就是一个打工仔。很多人之所以拎不清自己的定位,是因为程序员确实跟传统的农民工不一样。传统打工人员都是没有啥学历的务工人员,干的都是苦力活。而如今的很多程序员都是从小努力学习上名校,进大厂,拿高薪,坐在光鲜的办公大楼里,确实会迷失自己的定位。因此很多人在部门业绩不行被裁员,或者35岁之后被裁员的时候,心里愤愤不平。
但是程序员作为一个底层技术工种,是不参与资源分配的,他们只是被分配的资源。公司说要新作一个系统,那就会抽调一批程序员来做;公司看到这个业务连年亏损,可能连整个部门直接就砍了。记住,程序员永远是可被替代的,互联网技术就在那里,一个技术骨干走了,还会有另一个技术骨干出来。任何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都不可能出现离开一个程序员没法运转的情况,公司离了谁都转。
实际上学计算机的同学们应该要感谢程序员的可替代性,不然的话,互联网公司每年不淘汰人,还会校招招聘没啥经验的应届生吗?
程序员要想延长职业寿命,尽量避免中年危机,就要认清自己的打工人定位。职业发展上不要只想着精进技术,以为技术好就行,只要你是程序员,技术再好你也就是个程序员。为什么互联网的管理层或者技术专家之类很少被裁呢?因为他们已经跳离了程序员的角色,成为了掌握资源分配的角色。因此如果你进入了互联网公司去做程序员,你就要有这个思维和意识,这样你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当然,互联网越往上走人越少,如果大家都有这个意识,也只能有少数人成功上位,这就是程序员的第二个悲哀。如果你对自己没有信心,又或者不想经历这种残酷竞争,那你就可以选择去垄断型央国企去当程序员,给国企打工,稳定性肯定要比给资本家打工好。总之,只有认清自己的角色,程序员的职业发展才会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