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友在网上提问:“入职中电四小龙成都某所,熬过六个月实习期转正算上房补加了2k(房补我理解是政府福利,有个1k左右),说是每季度都会有绩效调整,前几个季度也没见涨,结果这个季度调整绩效降了12%,到手直接比正式领的第一个月工资还低10%。双985本硕想着回成都可以过慢生活,结果所里的强度也不比外面低、很多时候是强制内卷。来了也不算短,月入还没成都部分应届公务员高,或者说还比不上大饭店的中级厨师,有一种工作强度跟收入失衡的感觉。应届生一毕业就把自己束缚在围城里,看不清楚是环境原因还是个人选择原因?烦请各位大佬分析解惑!”
想回成都过慢生活,然后进了中电科下的研究所?结果发现所里的强度不比外面低???这位同学你是不是对研究所或者外面有什么误解?校园招聘的时候都不知道上网了解了解自己投递的是什么单位吗?不了解了解自己投递的是什么行业吗?但凡稍微上点网搜一搜,或者找几个进入军工所的学长问一下,你也不会想跑到军工所里去过慢生活。
至于说降薪,人家都说了每季度都有绩效调整,那工资涨还是降都有可能。就算在其他国企,私企,每个季度的绩效考核也都是有的。绩效考核一般都是分档次的,优秀的涨工资,良好的不涨不降,称职的降工资,这非常正常。而且一般都是绩效强分布,刚转正还没一年的话很容易背差绩效。此外很多研究所的工资包在招聘宣传时都是有水分的,有的是把什么五险一金全给你算进去了,实际到手会少很多。
然后是工作强度和你的工资不成正比,这很正常。要不都说军工技术人是牛马呢。军工行业就是这样,加班肯定是跑不了的,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就是你在求职招聘的时候没有好好去了解这个行业,有着求职信息差,如果说自己对现状很不满,现在后悔还来得及,趁着年轻赶紧辞职吧。可以去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也可以重回高校里读博,好可以跳槽进入其他企业,哪个适合自己走哪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