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今美国的大选,作为反川人士,我依然相信贺锦丽最终会获胜。这不排除一厢情愿。因为她失败的可能性很接近50%。如今,她在取代拜登后和选民的“蜜月期”已过,和川普的距离并没有拉开,而且有迹象表明她的支持率撞上了天花板。本来指望她在投票前民调上能领先川普5个百分点左右,看来是指望不上了。她的领先,从来没有超过民调的误差边际。
在我看来,她如果失败的话,就败在经济问题上。这是选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她的弱项。俗话说,势比人大。如果赶上糟糕的经济周期,恐怕是胳膊扭不过大腿。但是,贺锦丽在这方面并非完全逆风,更非无事可做。在我看来,她可能是“备考”不足,失去了关键的机会。
先从她和川普的辩论说起。这次辩论,贺锦丽完胜。这一点没有什么可争议的,连共和党人也几乎众口一词,只有川普自己“嘴硬”,单方面宣布胜利。在辩论前,我支持贺锦丽的唯一理由就是反川。但辩论后,我觉得哪怕没有川普,我也可以支持她当总统。很多选民,怕是和我的感觉比较接近。她达到了辩论最重要的目标,即看上去像个总统。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压倒性的胜利,容易让人们忽视其中的问题。其实,辩论一开场,也是观众最多、精神最集中的时刻,贺锦丽几乎输掉第一个回合。
主持人上来就问经济问题:“我们是否比四年前过得更好?” 而且点名让贺锦丽先回答。
这是辩论的经典。“你过得比四年前更好吗?” 是当年里根和卡特辩论的经典问题,每次总统辩论都会重复。在这方面,“猜题”可以说100%会猜到,必须进行充分准备。贺锦丽先答,更在意料之中。先回答没有干扰,直接背书即可。可惜,贺锦丽对这个问题居然避而不答,马上说:“我有计划……”显然是要逃避。
我们教书,特别是教学生写文书、论文、准备面试时,都反复强调:听懂问题,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也就是说,对方问你什么就回答什么,别东拉西扯。在大选中更是如此。你如果显示出有不少要逃避、隐藏的东西,不敢直接面对问题,那么就很难赢得选民的信任。希拉里就是一个例子。她2008年本来锁定了党内提名,奥巴马还不足以挑战她。但是,预选初期的一次辩论,在被问及是否应该给非法移民驾驶执照时,她支支吾吾,躲避问题不说,还指责这个问题是给她设套。结果选民大倒胃口,奥巴马才得以乘虚而入。事后想想,如果不是当初机关算尽,也许她已经是总统了。奥巴马则表现出一副潇洒态:我就是我,不会因为要你们的选票而改变自己。
如果连这个明明能猜到的题都不敢答,还怎么指望选民的信任?
最近,贺锦丽又跑到友好的左翼电视节目中接受访谈,被问及:“事后想想,如果是你的话,哪方面你会作得和拜登不同?” 她干瞪眼,最后说“我想不出什么来。” 这句话,马上被川普当作广告大肆宣扬,配上阿富汗灾难性撤军和非法移民越境等等煽情画面。川普的广告费用少比贺锦丽很多,却显得更有力量。
这同样是个很容易猜到的问题,怎么回答也应该事先准备好。拜登人气低,贺锦丽需要和拜登拉开距离。另外,如今贺锦丽是总统候选人,急需建立个人的特点。她的感召力是 “翻页” :拜登和川普都太老了,纠缠于过去;她则属于未来。一个代表未来的人,说不出一句自己和拜登怎么不一样?这怎么能“翻页”呢?
贺锦丽生性谨慎。副总统更不是个培养自信的位置。当初她从空军二号下飞机,军官敬礼,她不回礼,据说是怕自己回礼时不留神露出总统相,破了规矩。后来还是白宫的人不高兴,过问为何不回礼。她这才又改变做派,开始回礼了。这种性格,和不管不顾的川普形成鲜明对照。其实这样也挺好,治理国家,慎重点更让人放心。这次接替拜登,她步步为营,滴水不漏,顺利即位,提名会和辩论都大获成功,民调支持率超过川普。但是,夜长梦多。考验的时间一长,她那种过分小心的风格,就开始犯错误了。比如连跟拜登拉开点距离都不敢。她在辩论时正告川普:“我不是拜登!” 但她究竟是谁呢?
这些,都是失败的种子,就看未来这二十几天是否发酵、民主党一方是否能够补救了。
贺锦丽东躲西藏,是否有难言之隐?当然有。比如,美国人都希望涨工资,码头工人罢工把年收入提高到二三十万就是一例。同时,也大多要抵制中国制造,要制造业回归。那么难道美国制造不比中国制造贵很多吗?更不用说,以压倒优势反对非法移民,廉价劳动力也没了。这些目标如果都达到,即工薪飞涨、在中国制造上加税、购买美国制造、低薪岗位找不到非法移民填充,那么结果当然是通货膨胀了。但是,这些又不能说。美国人两头的便宜都要占,一点亏吃不得。
不过,这种超难度的考题,也正是检验政治家的时刻。对这种难题必须直面,不要觉得自己不回答选民就会忘记。这是选民最关心的问题呀!
今天介绍的,是《华尔街日报》的一篇综合分析,比较川普和拜登任内的美国经济,也帮助我们理解贺锦丽的难言之隐在哪里。这里必须交代,《华尔街日报》是右翼媒体,只是其报道部的职业风范一直不错, 还是能够跳出意识形态的局限做到大体客观公正。
首先比较的是GDP。这方面,拜登轻松完胜。折算通货膨胀因素后,川普四年GDP的累计增长是7.6%,拜登任期还有一个季度,就已经增长了11.8%。
【拜登制造了大量工作机会】
接下来是就业,拜登的胜利是压倒性的。拜登任期还没有完,就已经给美国增加了1620万个工作。川普卸任时,美国则四年累计丢了270万个工作。
但是,接下来就碰到了民主党的软肋:通货膨胀。川普四年,累积通货膨胀是7.8%。拜登任期未满,物价已经上涨了20%。上一次通货膨胀达到这种水平,还是里根第一任,21%。但是,里根的前任卡特一届政府的通货膨胀率更高,所以里根可以声称自己改善了局面。拜登则正好赶上低通货膨胀周期的结束。而此时,美国人在经历了三十年低通货膨胀,对物价上涨的记忆基本消失,当然对拜登任内的通胀难以接受。
【拜登任内通货膨胀加剧】
恰恰是因为通货膨胀,打压了美国人收入和资产的增长。川普四年,美国中等住户收入增长了8.2%,拜登执政前三年,也才增长1.3%。最后一年不管怎么增长,也赶不上川普。另外,川普四年,美国中等家庭资产净值增长30%,拜登任上迄今为止则仅增长4.6%。所以,疫情前后相比,美国人感到自己穷了不少。我们个人的生活感受,大体也是如此。
贺锦丽作为拜登的副总统,可以和拜登保持距离,但不能躲避这个“拜登遗产”:美国强劲的GDP增长、旺盛的就业率,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脱节。所以,大家对疫情前川普时代的经济状况比较怀恋,也有情可原。一系列民调显示,选民在经济问题上更信任川普。
但是,面对这种逆风球,逃避并非策略。迎风而上是必须的。在这方面,贺锦丽并非无计可施。其中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疫情。奇怪的是,疫情是扳倒川普的关键性事件,如今却很少被提及。毕竟,疫情失控,川普难辞其责。也正是因为疫情,导致供应链断裂、政府不得不大发钞票。这些都为日后的通货膨胀设局。左翼有些人士指出,通货膨胀实质上是从川普任期最后时刻开始的。
当辩论主持人问贺锦丽现在是否比四年前好的问题时,本来正好给她提供了一个机会。她完全可以说:四年前,就是2020年9月。大家回想一下,那时每天死多少人?多少人担心自己活不到下个月?出门担心自己的安全吗?失业率有多高?更重要的是,四年前坐在白宫的人,先说新冠是民主党的忽悠,从坐失良机到惊慌失措,最后干脆建议大家往血管里注射清洁消毒液。拜登和我接手的,就是这种疫情完全失控的局面,每天的死亡人数都在升高。Beating the curve,压低死亡率上升的曲线,是当务之急。接下来,则是保证大家有工作。这两点其实都做到了。但是,疫情的后果和控制疫情的努力,触发了下一步的通货膨胀。货架空空,难道不是通货膨胀的前兆?但是,通货膨胀也正在受到控制。最糟糕的时刻已经成为过去。再不妨看看世界,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经历了类似的通货膨胀,但都没有美国这种强劲的增长。美国无疑是带领世界从疫情中恢复的国家。更不用说,拜登这几年,创造的制造业工作比战后任何一任总统都多。制造业在大规模回流。现在当然比四年前好。只是按照我们的标准,好得还不够多,远远不够!我为此提出一系列政策方案,能有力地遏制通货膨胀……
当然不能指望所有选民都接受这种解释。但是,很多人还是会接受,或者愿意给她个机会试试。这方面,还是要向川普学习。川普从来都是简单粗暴:什么成就都是他的功劳,什么错误都是别人的责任。就这样不停地重复,虽然让很多人生厌,但毕竟他还是在和选民沟通,总能说服一些人。贺锦丽也并非没有自己的道理,找机会就应该说,而非躲避。《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在这些方面都颇有些细节的分析。这样的功课,是贺锦丽在辩论前“备考”的基本内容。我只能遗憾地说,她的顾问和高参们在帮助她准备时,多少有些失职。
哈佛是波士顿西郊一个六千多居民的小镇,不是哈佛大学,位于瓦尔登湖附近,文化传统深厚。爱默生、梭罗等超验主义文学家、思想家,都和这里有着深刻的关系。美国电影《小妇人》所依据的小说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1832—1888年),当年一家就在这里居住,电影外景也在这里拍摄。她父亲就是一位勇于打破陈规的先锋式教育家。美国教育的很多基本哲学,可以追溯到这里。我们有幸居住于此,利用网络展开英语教学,在体制外试行新教育,故称“哈佛村塾”。
这个“哈佛村塾”群课,则是一个英语泛读课程,旨在培养基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每周讲一篇文章,介绍一篇文章,同时分享若干篇文章。月费600元。
群课的基本原则是泛读、以内容激发语言学习。学英语,目的本来是汲取英语中的信息、思想,接触一些母语中没有的东西。但现在国内的英语教学则本末倒置,忙于应试刷题:勾选项、完形填空、造句、改错…… 集中在语言的形式层面。内容,即学习语言的目的,不知不觉地淡出了。乃至程度很好的学生,真读原版英文,吐槽说“字句都看懂了,但内容讲的是什么依然糊里糊涂”。学习兴趣也渐渐被消磨精光。
这种教育,正塑造着危险的学习习惯。一位家长来信说:“孩子读体制内高中。英语老师也要求每周阅读文章。可是,孩子为图省事就会选择去做阅读理解题。因为自己找书籍文章太麻烦,往往找不到有意思的东西,还要写阅读笔记上交,产生畏难情绪。这样,阅读习惯就没了。您过去群课的不少文章孩子会有兴趣,文章质量高,同时也交了学校的任务,希望能重新开始。”
我们这种“内容导向”的教学法,则向学生不停地展示:英语打开了看世界的一扇窗户,让你接触了很多过去接触不到的信息和思想,有时拍案惊奇、振聋发聩。被内容所吸引,即拿到了学英语的真实“回报”,就会进一步刺激学习的兴趣。没有人干不好自己所痴迷的事。有了兴趣和动机,学起英语来,别人想拦都拦不住。
另外,成人学生,一直是我们过去阅读群的主力,也经常掀起思想讨论。他们丰富的阅历,感染了高中生们,对后者是很好的教育。现代义务教育,在文化普及上居功至伟。但义务教育的短板或副作用,则是“代际隔离”。在没有公立学校的时代,孩子跟着家长和邻居自然成长,每天跟成人打交道。学校则把孩子从大人身边拉走,进行集中隔离式的教育。很多家长,对此缺乏认识,变本加厉,孩子放学后还安排各种补习班,把孩子从身边推开,两代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过去孩子自然地从成人那里学习的途径就更被切断了,造成了分数很高,但社会认知贫弱的状态。在那些住校生、美高生中,这种状况更严重。我们这里,则往往有成人学生们之间的热烈讨论,让“不说话”的高中生渐渐进入成人的世界。这样才能成长。
当然,成人更关心时事,特别是在假新闻铺天盖地的时代。如今美国大选、乌克兰战争、中东局势,都如火如荼。还有欧洲、日本、美洲、非洲…… 世界上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真实的新闻和分析,是成人学生所期盼的。
我们的课程,大致照顾几方面的要求。目前希望设计一个以时事为主题的“新闻分析轨”,主要不是时事报道,而是对时事背后大趋势的分析。另外,则有针对高中生的“知识轨”,读一些历史、文化、社科、科普方面的文章。我们愿意接受同学们的建议,设立其他的“轨”。当然,各个“轨”之间,未必界限分明,核心目标是多元化,尽可能满足各方要求。
课程原则上是泛读,和一对一、撒米班中的“一个字一个字抠”的密集讲解拉开距离。
重点文章每周一篇,介绍个梗概,讲几个关键的句子。目的是使对原版阅读有所畏惧的同学不再那么畏惧。让他们知道大意、迈过最难的句子后,可以借助字典读下去了。这种文章,一般以两千字。如果选取重要的长文,比如长达四五千字,而且也比较难,则采取多周讲解的形式,使同学们比较容易接受。
其次是介绍性文章,梗概和语言分析更加简约,以便那些读一篇还“吃不饱”的同学自己“加餐”。
另外就是分享式文章,即在我们平时的阅读中,看到有意思的文章就整理成word文档贴出来,基本不做讲解。在精力许可的条件下,每周可以推介好几篇。有时,我们推介的文章,是作为讲解的文章的背景参考。各种阅读之间的相关性,帮助同学们集中了解某个领域,也增加相关领域词汇的重复,容易记忆,便于自然积累词汇量。
当然,所有文章,在阅读中出现问题需要帮助,随时在群里提问(引述相关段落和字句的原文)。老师一般24小时内会答疑。从过去的情况看,阅读群里的同学,高手如云,很多同学主动帮助解答,做得比老师还好。
因为是月度的短期课程,小额学费,人数可能比较多,办理需要人工,报读后恕不再退费。希望大家慎重考虑后报读。这个课程,每月一日按时开始,不满意就不续报,愿意继续的则每月单独报读,师生双方都比较灵活。有意者,可以加老师的微信直接联系报名事宜:xueyongharvard
任课老师简介:
薛涌,1961年出生,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就职于《北京晚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1995年进入耶鲁大学研究院,1997年获硕士,2006年获历史学博士。2004年起,任教于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在学术工作之余,出版中文著作二十余部,包括《北大批判》、《谁的大学》、《美国是怎么培养精英的》、《精英的阶梯》、《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跟着薛涌留学去》、《一岁就上常青藤》、《参与孩子的成长》、《年轻可以一无所有》等教育方面的著作,以及《直话直说的政治》、《右翼帝国的生成》、《城市的迷惘》、《学而时习之》、《市场到哪里投胎》、《怎么做大国》、《薛涌看中国》、《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仇富》、《草根才是主流》、《中国文化的边界》等社会文化及学术著作。2004年,曾被《南方人物》评为 “影响中国的五十公共知识分子 “之一。在英文媒体,曾撰稿于《纽约时报》,并在公共广播电台作为嘉宾评论员。
作为当年的“高考精英”(1979年北京高考文科前15名)和老一辈留学生以及在美国大学任教十六七年的教授,对中国的应试教育和美国的大学都有着亲身的感受和理解。2010年前后投入网上英语教学事业,重点帮助留美学生进行语言和社会文化历史方面的准备,兼顾申请辅导,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成长提高,把老一代留学生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后辈学子。
作为老师,对同学们有三个告诫:
第一, 不要怕输在起跑线上。生活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只要你立志改变。作为老师,28岁因为生活突变,几乎从零开始学英语,目标是去常青藤读文科博士(语言要求最高的课程)。这个在当时被所有人都认为是疯子般的目标,持之以恒六年后终于实现了。另外,55岁跑了人生第一个马拉松,三小时九分。这已经算是挺高的起点了。但三年后,马拉松成绩提高到了两小时五十五分。谁说年过半百从事运动太晚了?
第二, 成大事者,人生必有长远打算。“十六岁要为六十岁做准备,六十岁要为一百岁做准备“。作为老师,今年六十岁,体能远远超过自己的十六岁。六十岁生日前,一周跑了两个马拉松,算是期中考。可惜,因为伤病原因准备不足,成绩分为为三小时四分和三小时五分,自判不及格。到2024年,波士顿马拉松成绩依然不理想,还是三小时四分。眼看六十三岁,立誓六十后还要破三。
第三, “在生活中,只有那些自律的人才是自由的“。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一个人的命运。性格是由习惯所打造。习惯最容易在年轻时代养成“。作为老师,喜欢和年轻人比他们的”强项“,比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等等。所要展示的,是自律的生活,在几十年中对一个人会带来什么影响。当你自律后就会发现,你会达到自己原来认为是不可企及的目标。
庄玮,1963年生,1981年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1993年就读于耶鲁大学日本文学博士课程,获得文学和哲学硕士。在作为博士候选人期间,女儿出生,中断了论文写作,全职养育女儿。近十几年投入英语教学工作,主要负责小说阅读和英文写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