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村塾:历史和物理学意外握手

教育   2024-10-11 07:08   美国  


今天推荐《纽约时报》对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报道,介绍了两位获奖人John J. Hopfield和Geoffrey E. Hinton的研究,写得简单清晰,行外人大致可以看懂。当然,深入到一些细节问题,比如backpropagation等等,理解起来还是需要专家的指点。希望我们班里的同学中有高人。只是这几个难点还不至于形成对阅读的关键性障碍。

这次的物理学奖,可谓不按常理出牌。获奖的是两位研究“神经网络”的专家。这个领域属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核心,也是当今网上各种搜索工具的基盘,早已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但和物理学有什么关系?连两位获奖人得知消息后都表示震惊。诺奖委员会进行了一番解释,大家自行阅读、解读、讨论。我作为行外人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不过,“神经网络”、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未来则有更大的塑造力。这篇文章的看点,也恰恰在这个方面。

Geoffrey E. Hinton似乎希望获得诺奖能帮助他变身为一位公知。他称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所引发的革命和工业革命非常相似:工业革命,使机器超越了肌肉力量。AI则在智能上超越人类。人类还没有在一个自己不是最聪明的世界中生存的经验。

类似的指向,和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殊途同归。赫拉利因为这部畅销书一下子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世纪历史学家变身为全球公知,在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巨大的话语权。李开复曾摆出一副专家的架势对赫拉利痛批,称他发表危险言论,煽动人们对AI的恐惧,让我们想起在中国所习见的理工大牛指斥文科生不懂的场景。然而,世界似乎并不在于李开复说什么,对赫拉利则一直洗耳恭听。如今,更大的专家站出来。作为AI教祖之一的Geoffrey E. Hinton表示,自己一直对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心,获得诺奖,会使人们对他的话更当真一些了。我倒是有兴趣看看,李开复这次有什么话说。

文章对Dr. Hopfield 研究的介绍,也让人读来性味盎然。他发展出来的 “神经网络” ,是建立在大脑运行的模型之上:即大脑在被喂送不完全的信息时如何调出自己的记忆,好像大脑用来回忆一个知道却一时想不起来的字那样。这种能力,叫 “关联记忆” (associative memory)。

因为教历史,我读了这些难免浮想联翩。最近总跟学生说,所谓古文明,也就区区几千年历史。美国历史,把殖民地时代算上,也就三百年上下吧。这已经让我们感到历史之浩繁、记忆之困难了。如果有三万年历史,学完历史,岂不是就没有精力干其他事了?同时,计算机,网络,又使个人的历史知识迅速贬值。历史信息储存并非问题。博闻强记一文不值。一个低容量的硬盘就可以秒杀历史学家的脑容量。历史信息的储存,对人工智能来说更是小菜一碟。

但是,关键还不是信息的储存,而是如何把相关的储存信息调出来应用。仅仅是信息储存,根本不需要人工智能。在某种意义上说,储存的信息越多越无用。我们面对十几条信息至少还知道怎么处理。哪怕这十几条很不完全,还是聊胜于无,我们至少能够从中受益。但是,面对几亿条信息,我们则根本无从知道从何下手、怎么找到相关的条目。Hopfield 根据人脑“关联记忆”模式构造“神经网络”,锁定的大概还是根据我们的需要而调出相关的储存信息的机制。

这也帮助我思考“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历史,核心就是记忆和怎样利用记忆。历史学家,并非仅仅是知道往事特别多的人。博闻强记,恐怕是对历史学最大误解之一。历史学家,核心技能还是在于历史思维,即在生活和浩瀚的历史中,建立一种“神经网络”,在环境的刺激和触动下,能够调出并处理相关的历史信息。知道什么,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要知道,怎么知道。

这次碰到完全不懂的领域,分享点自己读后的即时感受,期待和同学们讨论。

哈佛是波士顿西郊一个六千多居民的小镇,不是哈佛大学,位于瓦尔登湖附近,文化传统深厚。爱默生、梭罗等超验主义文学家、思想家,都和这里有着深刻的关系。美国电影《小妇人》所依据的小说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1832—1888年),当年一家就在这里居住,电影外景也在这里拍摄。她父亲就是一位勇于打破陈规的先锋式教育家。美国教育的很多基本哲学,可以追溯到这里。我们有幸居住于此,利用网络展开英语教学,在体制外试行新教育,故称“哈佛村塾”。

这个“哈佛村塾”群课,则是一个英语泛读课程,旨在培养基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每周讲一篇文章,介绍一篇文章,同时分享若干篇文章。月费600元。

群课的基本原则是泛读、以内容激发语言学习。学英语,目的本来是汲取英语中的信息、思想,接触一些母语中没有的东西。但现在国内的英语教学则本末倒置,忙于应试刷题:勾选项、完形填空、造句、改错…… 集中在语言的形式层面。内容,即学习语言的目的,不知不觉地淡出了。乃至程度很好的学生,真读原版英文,吐槽说“字句都看懂了,但内容讲的是什么依然糊里糊涂”。学习兴趣也渐渐被消磨精光。

这种教育,正塑造着危险的学习习惯。一位家长来信说:“孩子读体制内高中。英语老师也要求每周阅读文章。可是,孩子为图省事就会选择去做阅读理解题。因为自己找书籍文章太麻烦,往往找不到有意思的东西,还要写阅读笔记上交,产生畏难情绪。这样,阅读习惯就没了。您过去群课的不少文章孩子会有兴趣,文章质量高,同时也交了学校的任务,希望能重新开始。”

我们这种“内容导向”的教学法,则向学生不停地展示:英语打开了看世界的一扇窗户,让你接触了很多过去接触不到的信息和思想,有时拍案惊奇、振聋发聩。被内容所吸引,即拿到了学英语的真实“回报”,就会进一步刺激学习的兴趣。没有人干不好自己所痴迷的事。有了兴趣和动机,学起英语来,别人想拦都拦不住。

另外,成人学生,一直是我们过去阅读群的主力,也经常掀起思想讨论。他们丰富的阅历,感染了高中生们,对后者是很好的教育。现代义务教育,在文化普及上居功至伟。但义务教育的短板或副作用,则是“代际隔离”。在没有公立学校的时代,孩子跟着家长和邻居自然成长,每天跟成人打交道。学校则把孩子从大人身边拉走,进行集中隔离式的教育。很多家长,对此缺乏认识,变本加厉,孩子放学后还安排各种补习班,把孩子从身边推开,两代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过去孩子自然地从成人那里学习的途径就更被切断了,造成了分数很高,但社会认知贫弱的状态。在那些住校生、美高生中,这种状况更严重。我们这里,则往往有成人学生们之间的热烈讨论,让“不说话”的高中生渐渐进入成人的世界。这样才能成长。

当然,成人更关心时事,特别是在假新闻铺天盖地的时代。如今美国大选、乌克兰战争、中东局势,都如火如荼。还有欧洲、日本、美洲、非洲…… 世界上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真实的新闻和分析,是成人学生所期盼的。

我们的课程,大致照顾几方面的要求。目前希望设计一个以时事为主题的“新闻分析轨”,主要不是时事报道,而是对时事背后大趋势的分析。另外,则有针对高中生的“知识轨”,读一些历史、文化、社科、科普方面的文章。我们愿意接受同学们的建议,设立其他的“轨”。当然,各个“轨”之间,未必界限分明,核心目标是多元化,尽可能满足各方要求。

课程原则上是泛读,和一对一、撒米班中的“一个字一个字抠”的密集讲解拉开距离。

重点文章每周一篇,介绍个梗概,讲几个关键的句子。目的是使对原版阅读有所畏惧的同学不再那么畏惧。让他们知道大意、迈过最难的句子后,可以借助字典读下去了。这种文章,一般以两千字。如果选取重要的长文,比如长达四五千字,而且也比较难,则采取多周讲解的形式,使同学们比较容易接受。

其次是介绍性文章,梗概和语言分析更加简约,以便那些读一篇还“吃不饱”的同学自己“加餐”。

另外就是分享式文章,即在我们平时的阅读中,看到有意思的文章就整理成word文档贴出来,基本不做讲解。在精力许可的条件下,每周可以推介好几篇。有时,我们推介的文章,是作为讲解的文章的背景参考。各种阅读之间的相关性,帮助同学们集中了解某个领域,也增加相关领域词汇的重复,容易记忆,便于自然积累词汇量。

当然,所有文章,在阅读中出现问题需要帮助,随时在群里提问(引述相关段落和字句的原文)。老师一般24小时内会答疑。从过去的情况看,阅读群里的同学,高手如云,很多同学主动帮助解答,做得比老师还好。

因为是月度的短期课程,小额学费,人数可能比较多,办理需要人工,报读后恕不再退费。希望大家慎重考虑后报读。这个课程,每月一日按时开始,不满意就不续报,愿意继续的则每月单独报读,师生双方都比较灵活。有意者,可以加老师的微信直接联系报名事宜:xueyongharvard

任课老师简介:

薛涌,1961年出生,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就职于《北京晚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1995年进入耶鲁大学研究院,1997年获硕士,2006年获历史学博士。2004年起,任教于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在学术工作之余,出版中文著作二十余部,包括《北大批判》、《谁的大学》、《美国是怎么培养精英的》、《精英的阶梯》、《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跟着薛涌留学去》、《一岁就上常青藤》、《参与孩子的成长》、《年轻可以一无所有》等教育方面的著作,以及《直话直说的政治》、《右翼帝国的生成》、《城市的迷惘》、《学而时习之》、《市场到哪里投胎》、《怎么做大国》、《薛涌看中国》、《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仇富》、《草根才是主流》、《中国文化的边界》等社会文化及学术著作。2004年,曾被《南方人物》评为 “影响中国的五十公共知识分子 “之一。在英文媒体,曾撰稿于《纽约时报》,并在公共广播电台作为嘉宾评论员。

作为当年的“高考精英”(1979年北京高考文科前15名)和老一辈留学生以及在美国大学任教十六七年的教授,对中国的应试教育和美国的大学都有着亲身的感受和理解。2010年前后投入网上英语教学事业,重点帮助留美学生进行语言和社会文化历史方面的准备,兼顾申请辅导,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成长提高,把老一代留学生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后辈学子。

作为老师,对同学们有三个告诫:

第一,  不要怕输在起跑线上。生活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只要你立志改变。作为老师,28岁因为生活突变,几乎从零开始学英语,目标是去常青藤读文科博士(语言要求最高的课程)。这个在当时被所有人都认为是疯子般的目标,持之以恒六年后终于实现了。另外,55岁跑了人生第一个马拉松,三小时九分。这已经算是挺高的起点了。但三年后,马拉松成绩提高到了两小时五十五分。谁说年过半百从事运动太晚了?

第二,  成大事者,人生必有长远打算。“十六岁要为六十岁做准备,六十岁要为一百岁做准备“。作为老师,今年六十岁,体能远远超过自己的十六岁。六十岁生日前,一周跑了两个马拉松,算是期中考。可惜,因为伤病原因准备不足,成绩分为为三小时四分和三小时五分,自判不及格。到2024年,波士顿马拉松成绩依然不理想,还是三小时四分。眼看六十三岁,立誓六十后还要破三。

第三,  “在生活中,只有那些自律的人才是自由的“。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一个人的命运。性格是由习惯所打造。习惯最容易在年轻时代养成“。作为老师,喜欢和年轻人比他们的”强项“,比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等等。所要展示的,是自律的生活,在几十年中对一个人会带来什么影响。当你自律后就会发现,你会达到自己原来认为是不可企及的目标。

庄玮,1963年生,1981年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1993年就读于耶鲁大学日本文学博士课程,获得文学和哲学硕士。在作为博士候选人期间,女儿出生,中断了论文写作,全职养育女儿。近十几年投入英语教学工作,主要负责小说阅读和英文写作课程。


薛涌说
中美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