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期撒米班,七月一日准时开始。一周一篇长文,小班限额,最多七八位同学。估计本月赶上暑假会满员。我们依然分撒米班和撒米班二级。费用2800元。
七月撒米班的阅读集中于生态,如海平面上升等等。如今这种题目的文章,在大学阅读和媒体中到处都是,也会经常在考试中出现。
提请大家注意:一日开班,至少提前一天报名。报名越早,我们安排课越方便。另外,因为班级有严格限额,而且时间也很短暂,报名后无法退课退费,请慎重考虑后决定。报名者,可以和任课老师直接联系:
微信号:xueyongharvard
【学英文,贵在自我塑造。撒米班提供这样的机会】
我们的月度撒米班,已经完成了“一轮”有余。很多同学坚持一个月一个月地续报,完成了一年的课程。因为他们还想继续,我们的撒米班从2023年七月起就已经分级。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普通撒米班和二级撒米班的目标和特点,越来越清晰。
普通撒米班,内容相对简单一些,强调语言基本功。针对的是从来没有上过这种阅读课的新同学。很多同学一个月一个月地跟。他们的理由是:从来还没有这么学过英文!第一,课程帮助自己切实地“读懂”,而不是勾对选项。读懂了的感觉,是学习中最好的感觉,不仅掌握语言,更重要的是吸收语言所负载和传递的知识。第二,课程灵活,没有固定上课时间,可以在自己最方便、精力最好、情绪对头的时候,见缝插针地安排学习,并迅速得到老师的反馈,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级撒米班,则针对那些已经上过我们撒米班的同学,为了避免重复,也是考虑到他们水平已经有大幅的提高,将使用新的材料。二级撒米班,更强调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知识,力图介绍西方人文、社科等多领域的最新理念和进展。这是中国学生到美国读大学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如果说普通撒米班是语言桥梁的话,二级撒米班则在此之上更进一步:建造一座文化桥梁。这里特别针对的,是很多中国同学的通病:语言的字面意思貌似都懂了,但对内容还是云里雾里、不明就里。特别是准备留学的同学,这种状况将成为他们适应外面的高等教育的重要障碍。
两个班,当然分享着很多共同点。
大部分学生,是高中生,有部分程度比较好的初中生。事实上,在程度方面,弹性很大。如果基础薄弱,但比较努力自觉,反而可能收获更大。原因是我们没有考试,鼓励同学们自己动手,犯错误没有关系,往往是错得越多,学得越多。从错误中学习效果最好。所以,过去经常有些初中生感到收获相当大。
在课程组织上,我们一如既往,还是尽力做到集中主题、在英语阅读上渐进突破。让同学们围绕一个主题读多篇文章,不仅能把某一方面的知识了解得更深入透彻,而且创造了与同一主题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在短期内重复出现的环境,有利于记忆。语言是经验的积累,需要这样的重复。而短期内的集中重复,遵循心理学中“记忆力时段”的规律,会更加有效。这么一个月一个月,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地阅读,同学们在很多领域中的知识和词汇等语言技能都会有稳固的进步。
比如,四月班读了四篇基因科学及其社会和政治影响的文章,涉及到智商与学业的关系,人类的起源、种族的基因差异,等等,非常新颖、敏感,特别是其在美国的社会和政治上的引申会带来如此之大的争议,恐怕令很多同学意想不到。这也是日后留学在西方社会马上会碰到的场景。另外,关于基因与智商、学业表现等等的关系,是大家都关心的现实问题。不管阅读怎么难,相信同学们对这些题目有了新概念。五月撒米班,则是四月阅读的延申,主题是成长,从脑神经学、心理学、和社会文化等不同的角度分析。六月份,又转换到历史主题,围绕着战争和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七月的主题是生态。八月的主题是动物,如马和大象。九月重返历史内容,讲马拉松之战和温泉关之战。另外有一系列关于糖的文章,集历史、政治、健康、生化、商业于一炉。让同学们感受一下多学科的跨越。十月主题是日本史。十一月暂停了一个月。十二月主题是牛顿及美国的家庭作业。
二级撒米班,七月集中于西方“后殖民主义”思潮。八月在覆盖了“稳态经济”理论和拿破仑战争两个领域。九月考虑着重于人类进化的研究。十月,我们的重点文章集中于生命科学,题目是长生不老。十一月的题目主要集中讨论世界人口问题。十二月有中国经济的分析,并开始了罗马史。一月开始罗马史的主题。二月,则有“大汇流”,就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分析“中国崛起”、“印度崛起”等等。
这种学习方式,据我们所知,目前依然是国内唯一的。为什么要跟着我们这样学习?
对读美高的同学而言,这些东西对你们的功课有点直接帮助。功课忙我理解。但每周花不了太多时间。我讲解时,经常借题发挥地“瞎扯”。这对你们美高和大学的课堂讨论甚至Paper还是有直接帮助的吧。比如 “后殖民” 的主题,到大学就铺天盖地了。我们先行准备一下嘛。
对国内的同学,我也要问一句:国情,就是没完没了地刷题。但是,你有任何时间看闲书吗?不读闲书,闲文也没有功夫看?如果是这样,你的人生、智能、知识的成长,是否会出问题?我们的撒米班阅读,是否能作为一个你偶尔看看世界的窗口?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过去很多遵循我们的教育哲学不刷题的同学,在托福、SAT上频频告捷,阅读满分的一大片。
【过去的学生,不刷题,凭实力考试】
但是,分数,仅仅是个枝节问题。
这里不妨介绍一下我小鹅通里付费阅读的文章《当“刷题”代替了你的“人生问题”的时候》:读书,努力固然很重要,但个人“资质”(近似于英文中的talent)恐怕更重要。只是把这种“资质”归纳为智商等先天因素,也过于简单化。这里希望讨论的是,明明有很多“资质”超群的孩子,等高中毕业,也许分数上去了,“资质”却没了。换句更“接地气”的话,就是书读得多了,题刷油了,分数高了,脑子却变笨了。
是不是一个更聪明的孩子比一个死读书的孩子更有前途?
当你投入“茫茫题海“时,哪怕不被淹死,也会为了生存而抛弃其他,特别是自己的”人生问题“。这种”人生问题“,是青春期心灵和智能成长的关键。这个机会窗一旦错过,事后很难弥补,乃至一生都可能落后于本来能力相当的同侪一两个层级。也许有点类似于在美国中国人怎么落后于印度人。也许还应该强调一句:在青春期错过了功课、但纠结于自己的“人生问题”者,日后逆袭的不乏其人,多有大器晚成者。然而,如果为了紧跟功课而错过 “人生问题” 之形成的机会窗,日后则很难弥补,更可能一辈子没有出息。
学习内容:
以严肃的英文报刊杂志为主,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国家地理》杂志等等。这些媒体,在英文世界是以受过良好教育的读者(大学文化程度)为基本受众,也是SAT、ACT等标考取材的地方,大学阅读的必要准备。哪怕在国内读大学,所学的英文如果有任何实用价值的话,读懂这个水准的文章也是一道及格线。
学习方法:
读书,就是读懂书,而非勾对题。当然,读懂书后,自然会勾对题。但勾对题未必意味着读懂书。我们过去的学生,在考试中频频取得高分,却并不应试刷题,进而可以专注于知识和思想的发展,保持长期的学习兴趣,为读大学做好准备。我们的办法是:精读文本,通过翻译的方法,一字一句地抠,不放过任何细节。用过去同学的话,就是咬文嚼字:一个介词,一个短语,都要刨根问底。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整个中小学都赶着学生刷题应试,把大好青春用于勾选项、背单词。英语学习,几乎构成了中国同学们最大的智力浪费之一。比如,学了多年英语,卷子不知道作了多少,但读不通文章甚至句子的基本意思。我们在教学中,屡屡发现这类难以置信的笑话。比如,明明一篇文章讲的是野马的生活,居然很多同学翻译出“乐队”的字样。明明是讲野生大象的习性,很多同学翻译出“牛”来。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所谓的“背单词后遗症”,即无视一词多义的基本语言现象,拿着在词汇书上背会的一两个意思到处乱套,而且也是应试勾题造成的大脑僵化,即会写出一个明明不靠谱儿、自己也无法解释的句子。你不用受教育,也不会在街上滔滔不绝地吐出一堆自己不懂的字眼。但多年学校的训练,反而使我们的同学会不停地写出一连串自己也不懂的句子来。为什么?因为他们在刷题训练中经常不懂的地方也会去勾,希望自己蒙对了得分。久而久之,他们已经不知道要为自己写出来的话负责。
我们的课程,回到教育的原点。语言学习,首先是读书识字。你不能只勾题,却不读书,不认字,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不认字。把“一小群野马”翻译成“野马乐队”,这不是个别的同学脑袋进水闹出的笑话,而是过去几乎每个班里都会出现的普遍性错误。应试刷题,已经给孩子们带来了脑损伤,再不治疗,到了十八岁怕是已经太晚。
我们的课程,还有更进一步的目标。英语阅读,是打开看世界的一扇窗户。我们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阅读,启发同学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只有对内容本身感兴趣,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学语言。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最早的学生,已经大学毕业。他们中很多人写信回来,感谢这一课程为他们在美国读大学所打下的良好基础,并表示如果一切可以重来的话,他们宁愿少刷题,多跟着我们学阅读。
上课方法:
没有上课时间,全天候学习概念,见缝插针、灵活的训练方式,师生和同学之间频繁互动。
上述原则,涉及到一系列教育方法的革新,对大部分同学来说,也许是前所未有的经验。我们下面详细阐述一下。
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全天候的概念。这和语言学习的特质有关。
第一,语言是沟通工具,而且是日常的沟通工具。我们的上课,就是沟通,师生互动。越密集越好。
第二,学习语言,是一种记忆过程。不管我们怎么反对死记硬背,记忆的学习规律不能不遵循。
我们的全天候学习概念,就是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解决这两个问题。
先从第二个问题讲起。
我们上课的形式,首先从老师发作业开始。就是给你选择一篇阅读文章。老师一个字也不讲,一切自己翻译(群课则是自己阅读),有什么问题自己解决,比如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注意,老师此时什么都不管。意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翻译出一小段,或通读了一遍全文,自然会暴露很多问题。翻译的同学,各种误解都会通过错误来展现。阅读的同学,也被鼓励随时提问。老师针对这些问题开始讲解分析。一般来说,学生完成作业,老师12小时内就会回覆,最长不超过24小时。
为什么如此?因为我们严格遵循语言学习的记忆规律。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记忆力时段:心理学研究(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你学到新词汇不复习,24小时内忘却80%。很多人学英语,忘的速度和学的速度基本相同,学到五十岁依然原地踏步。
我们的原则是:学生穷思苦想,搬着字典研读,好不容易搞明白一段的意思,也不可避免犯了不少错误,我们必须趁热打铁,12小时或至少24小时内互动,继续对这段文字“热炒”,第一时间修正错误,深化讲解。这样学生的记忆马上得到强化。从长远看,这种学习效率远远超过传统课堂。
传统课堂的毛病在哪里?一周两次课,比如周二,周五。你星期六阅读有问题,要等到星期二上课问老师。真到了那会儿,你恐怕把自己的问题都忘了。因为时间拖得超出了“记忆力时段”。学习英语,传统课堂效率低,这是一个因素。我们网络课程,恰恰可以全天候,突破了这个薄弱环节。
另外,语言是沟通的,学了就得用。马上学,马上用于沟通。我们“全天候”的概念,给你一种总有人跟你沟通的感觉。随时有问题随时问,反馈时间有时就几小时,最长不会超过24小时。这种频度,促使你不停地演练自己的语言技能。
我们说,全天候,是把学习变成一个生活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学习动物”,把学习变成你的本能。传统课堂,是有上课时间,下课时间,学习是把你生活切割下来一部分投入课堂,剩下的时间干什么?难道不学习?我们以这种方式提醒同学:人是学习动物,生活无时无刻不学习,别等着上课,别等着老师讲。老师讲,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时间。最有效的学习时间,是你自己突然有了问题的时候。
这一套,也不是我们发明的。到美国上大学就知道,你上课前,根据教学大纲完成阅读,根本没有人讲。到了教室,教授上来也未必是归纳你读过的东西的要点,往往借题发挥、讨论相关问题。有时中国同学摸不着头脑:怎么教授不讲课本?怎么教授这么不可预测?其实,这种现象,在比较优秀的美高就开始。从教授的角度看,书已经安排你读了,也期待你都理解了。有些自己的想法,就拿到课上分享。教授不过是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讨论相关的问题。这就要求你有强大的自学能力。等着老师讲,往往什么都等不到。等到的,是让自己糊涂的东西。我们满堂灌的教育,本来就是本末倒置。教育,是由你自己的思想开始。
与这种全天候学习过程相关的,就是书面语上课。
为什么坚持用书面语上课?
因为书面语是人类最复杂的语言。口语太水了。人类进化,先如动物一样能叫,然后发展出口语,最终是书面语。书面语仅存在于高级文明社会,成吉思汗们不懂。文化很难在没有书面语的情况下传承。没有书面语,不仅不能读大学,小学都没法读。
所以,不能用低级语言来解释高级语言。大家面对SAT等等,就是书面语。读书是“读”“书”,不是听人聊天。
很多同学和家长老师琢磨着视频课。视频能学阅读吗?
我们的一对一课程经常有视频,是和同学们讨论学业规划、学习方法、人生观等等,包括在生活和学业中的某种危机。但是,分析阅读,就得用书写语言。
举个例子,一个复杂句子,有四行那么长,我们必须理清主谓宾,然后是各部分的修饰成分。比如第二行Who引领的从句修饰那个,第四行That引领的从句又修饰哪个。先分解,再还原。四行长句子简化到四五个字,半行吧,然后重新组装成四行的复杂句。
这么复杂的过程,视频能解决吗?
视频面对面,老师讲,即使学生全神贯注,当时听明白了,或自以为明白了,第二天醒来发现又糊涂了。找谁去?
书面语,把这么复杂的过程一步一步陈列在纸面上,一目了然。你如果事后又糊涂了,回来再读一下,还会搞明白。并且,大量辅助的词条,都是英文的,也只有通过书面教学才能传送。
读书非儿戏,要动真格的。读!
读书,是过独立(solitary) 的过程。古人强调“慎独”,也是差不多的意义吧。
十六世纪欧洲基督教内部的宗教改革,就很说明问题。在此之前,天主教一手遮天,信徒不读《圣经》,要听牧师讲,教会说什么就信什么,其实就是一切都听组织的。不听也没有办法,因为大家都是文盲。文盲社会,就是个盲信的社会,趋同的社会。
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要求信徒自己读《圣经》,绕开教会,把信仰变成一种个人的事情。这要求信徒有独立的感知能力,不是盲信权威。这是新教的基本信念。后来也是新教地区,率先变成现代化国家。如英美、西北欧等等。这也并不是偶然。
自己读书,不人云亦云,培养批判性思维,不是等着老师讲。读,是现代性的基础,是现代个人主义的核心。
如果一些学生没有准备好,还非要视频才行,那么就说明他们还不够成熟。等一等,等到人格具备基本的独立精神。
我们的课,并非对所有人都合适。
大家知道可汗学院吧?很多考SAT和AP的,都利用可汗学院学习。创建人可汗说过一句话:几百年前,很多社会把阅读视为人口中百分之几的少数精英阶层的特权。庸众是无法阅读的,也不具备这个能力。
如今是现代社会,教育普及。阅读之门是对每个人都打开的。但还是要看你自己是否想进去。
我们都讲“读书识字”,其实读书不仅是识字。识字可以帮助你吸收最简单的信息。比如这个药一天吃几次,多少量。读书则不止于此。比如,一句话,陈述一个事实。但这是事实吗?谁说的?为什么说?说话的人有什么目的?你能完全相信他吗?或者怎么判断他说的未必是真的?如此这般,慢慢地你就进入读书了……
全天候,和书面教学,两者相辅相成。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的限制,你可以选择在自己最方便的时候学习。这样,我们希望同学们渐渐地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而非老师的事。老师只有在你愿意时提供帮助,不可能代替你的学习过程。
另外,任何课程,都需要同学们集中精力、加大投入。我们特别强调:有所为必有所不为。过去曾经有这样的经验:有些同学报读了我们的课程,却同时安排了其他一大堆活动,最后哪头都顾不过来。另有些同学,特别是读美高的,其他方面发展得都不错,唯独卡在英语上。我们曾成功地说服几位同学:拿出一个暑假,把其他事情都推到一边,集中精力跟着我们进行英语阅读训练,搬开这个人生中最大的绊脚石。这些同学的经验是:暑假开始前,在班里还是英语弱等生,等秋天开学,吃惊地发现英语居然成了自己的强项了!这种奇迹,上演过几次,其实也曾在我们当老师的自己身上发生过。但是,这种奇迹不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这主要还不是看你投入多少,也要看你能舍弃多少,看你有多专注。
任课老师简介:
薛涌,1961年出生,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就职于《北京晚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1995年进入耶鲁大学研究院,1997年获硕士,2006年获历史学博士。2004年起,任教于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在学术工作之余,出版中文著作二十余部,包括《北大批判》、《谁的大学》、《美国是怎么培养精英的》、《精英的阶梯》、《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跟着薛涌留学去》、《一岁就上常青藤》、《参与孩子的成长》、《年轻可以一无所有》等教育方面的著作,以及《直话直说的政治》、《右翼帝国的生成》、《城市的迷惘》、《学而时习之》、《市场到哪里投胎》、《怎么做大国》、《薛涌看中国》、《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仇富》、《草根才是主流》、《中国文化的边界》等社会文化及学术著作。2004年,曾被《南方人物》评为 “影响中国的五十公共知识分子 “之一。在英文媒体,曾撰稿于《纽约时报》,并在公共广播电台作为嘉宾评论员。
作为当年的“高考精英”(1979年北京高考文科前15名)和老一辈留学生以及在美国大学任教十六七年的教授,对中国的应试教育和美国的大学都有着亲身的感受和理解。2010年前后投入网上英语教学事业,重点帮助留美学生进行语言和社会文化历史方面的准备,兼顾申请辅导,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成长提高,把老一代留学生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后辈学子。
作为老师,对同学们有三个告诫:
第一,不要怕输在起跑线上。生活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只要你立志改变。作为老师,28岁因为生活突变,几乎从零开始学英语,目标是去常青藤读文科博士(语言要求最高的课程)。这个在当时被所有人都认为是疯子般的目标,持之以恒六年后终于实现了。另外,55岁跑了人生第一个马拉松,三小时九分。这已经算是很高的起点了。但三年后,马拉松成绩提高到了两小时五十五分。谁说年过半百从事运动太晚了?
第二,成大事者,人生必有长远打算。“十六岁要为六十岁做准备,六十岁要为一百岁做准备”。作为老师,今年六十岁,体能远远超过自己的十六岁。六十岁生日前,一周跑了两个马拉松,算是期中考。可惜,因为伤病原因准备不足,成绩分为为三小时四分和三小时五分,自判不及格。目前目标,是六十岁后再度跑进三小时。
第三, “在生活中,只有那些自律的人才是自由的”( Only the disciplined ones in life are free.)。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一个人的命运。性格是由习惯所打造。习惯最容易在年轻时代养成”。作为老师,喜欢和年轻人比他们的 “强项” ,比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等等。所要展示的,是自律的生活,在几十年中对一个人会带来什么影响。当你自律后就会发现,你会达到自己原来认为是不可企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