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进行留美申请辅导的一句格言是:“常青藤想也别想,想了也白想”。意思是,常青藤的竞争,激烈到如赌博一样。录取办公室自己都供认,搞不清是那些被录取的学生更好,还是被拒的学生更好。这还是十几年前的抱怨。在这种抱怨的过程中,常青藤的录取率持续降低。目标常青藤,等于把自己当赌徒。这些年来,确实有几个学生进了常青藤。但那是不留神,大家事前没有想到。几个最优秀的学生,则没有进去。哪里去讲理?
如今,美国出了一个在华尔街支持下的教辅公司,宗旨就是竞争常青藤,卷则是不容商量的原则。比如,从11岁就开始准备进哈佛,23个私人教师,高达二十万美元的课程费用…… 这就是Crimson Education,在华尔街对冲基金支持下的升学咨询公司,2013年创建以来,如今价值超过5.5亿美元。这家公司29岁的共创人Jamie Beaton,就是个 “卷王” 。他来自新西兰,哈佛本科,罗德学者,牛津博士,并在斯坦福拿了两个硕士,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普林斯顿拿了另外两个硕士,在耶鲁获得法学学位,成为虎妈蔡美尔的学生,并且在清华大学也拿了个硕士。
结果如何?今年布朗、哥伦比亚、哈佛、宾大等几所常青藤录取的学生,有将近2%出于他的门下。其中24位进入耶鲁,34位进入斯坦福,48位进入康奈尔。《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没有全面的明细数据。Jamie Beaton本人给出的数据也许更清晰:他的学生今年有1636人申请美国大学,294人被常青藤录取。这样的成绩,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虎妈虎爸。于是Crimson Education迅速成长为一家涵盖全球的跨国公司,在21个国家建立了26个办公室,目前有8000名左右的学生接受指导,创立了一所2000学生的网上高中,拥有850名全职雇员,3000位半职辅导老师。
应该说,比起市值上百亿美元的新东方等中国教辅公司来,Crimson Education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也反映了美国或者世界的“卷”比起中国的来还差得远。但是,Crimson Education针对的是一小撮牛蛙。这么个小公司,输送了常青藤的将近2%的新生,让人惊掉了下巴。新东方大即使几十倍,也断无这种神通。
这也难怪,Crimson Education的存在,让美国精英教育界相当不安。其中一个最通行的指责是,Crimson Education的目标,就是强化富家子弟已有的优势,加剧教育分化和贫富分化。Crimson Education反唇相讥:加剧教育分化和贫富分化的,是这些精英大学本身。它们为了维持或提高自己的声誉,每年尽可能多地拒绝申请人,使得录取率不断降低。既然那么有钱,为什么不扩招、把这种优越的教育机会普及?另外一些常青藤录取办公室的人指出,申请的关键是真实。一些看来过度修饰、过度被辅导的申请材料,根本无法取信于录取办公室。Jamie Beaton则针锋相对:精英大学的人,总觉得自己的一套录取程序特别神秘,无法被破解。这好像主持SAT的当年声称SAT是考智商、应试没用一样。他的学生大量进入常青藤,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回答。
Jamie Beaton的成功,建筑于美国精英教育这个特殊的生态圈。
竞争进入美国一流大学的申请人,过去三十年来增加了五倍。但这些大学的录取人数基本维持原状。这就使得录取率越来越低。两代人以前,常青藤的录取率也就20%上下,现在都在5%以下,顶尖几所到了3%多一点,进入了“破三”的竞争。巨富的“遗产学生”占坑以后,留个普通人的位置就更少了。不仅如此,录取过程高度不透明,规则几乎可以随意解读。这也是我说 “常青藤想也别想,想了也白想” 的原因之一。
竞争的严酷性、不确定性、无规可循性,都给教辅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也使得无力利用教辅的普通学生处于更为下风的地位。根据一项统计,全球教辅业的营业额将近300亿美元。美国本土就有一万名升学顾问,另外有3000在海外(为申请美国大学服务)。注意,美国的升学顾问,虽然业内抱怨缺乏准入门槛,其实标准比中国的还是高不少,并有自己的行业协会。
从学生方面看,哈佛2023年录取的学生中,23%承认自己用了私人升学导师。而2017年则只有13%。在家庭年收入过50万的学生中,将近一半的学生利用了私人升学导师。比较极端的,是Crimson Education所服务的一位学生,居然有23位辅导老师。
我们介绍的《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文章,讲述了Jamie Beaton如何把个人的内卷竞争经验转化为一种教育原则,不乏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些,需要同学们自己去读。我们就具体细节进行分析讨论。这里,仅分享几点个人的看法。
Jamie Beaton算是我们的同行。他把个人故事转化为教育哲学,并以此创立自己的事业,跟我们的轨迹也是异曲同工。只是我们的故事是非常不同的故事,由此引发的教育原则也不一样。
Jamie Beaton生身于新西兰首都奥克兰的普 通家庭,由单亲母亲带大,有一种不服输的个人奋斗精神。他把自己的旅程称为从底层爬上世界之巅的 “残酷的朝圣” 。他听说新西兰有几位学生被常青藤录取后,就主动和这些人联系,试图复制他们的经验,发誓要当新西兰最为合格的学生。他的课程量是同伴的两倍半,全A就更不用说了。在钢琴、网球、奥数等活动中无法出头,马上转移阵线,找到自己能成功的位置,在辩论和工程方面出头,同时还创业两次。最终,他被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哥伦比亚、剑桥等二十五所名校同时录取,轰动了新西兰。当他发现有230人专程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时,就一下子嗅到了商机。
进入哈佛后,他自卷不息,三年半拿下应用数学的学士,第四年完成硕士。他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聚会,哈佛-耶鲁的橄榄球比赛也从来没有去凑热闹,而是每周通勤去曼哈顿的对冲基金Tiger Management那里实习。这也是日后投资他公司的主要东家。大二时,他的公司营业额超过一百万美元,他也就不再申请奖学金了。耶鲁的老师、虎妈蔡美尔对他的评价是:有一种小人物的逆风心态,和那种外向的左翼学生不太合拍,相信美国梦,相信个人能动性、自助、和才能的重要性。
正是基于这样的个人经验,他发展出自己的教育哲学。他对学生说,优异的教育转化了我,也同样会转化你们!他提出童年最大化利用的主张,其实就是从小就无情地卷,效益最大化。比如,他主张短线投入,以最小的努力试探最多的领域。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撤。尽快找到自己的突破口,用最短的时间获胜。
Jamie Beaton的人生历程,在当今的家长中,是典型的 “别人的孩子 “。让他把自己的孩子也变成这样的孩子,自然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Jamie Beaton献身说法:他自己当年就是复制了新西兰的几位常青藤学子的经验。他自己的经验,也会被下一代复制。
真是如此吗?
许多批评者指出,投到他门下的,大多是天生的牛蛙,并且家里条件优厚。这些人没有他,进入常青藤的比例也会相当高。检视一下他自己的数字:今年1636位申请者中,294位被常青藤录取,其实也就不到18%。哈佛的录取率是3.2%。要低很多。但是,哈佛的遗产学生,即哈佛校友子弟,录取率高达34%。也就是说,想进哈佛,找对了父母比找Jamie Beaton更管用。更不用说,很多Jamie Beaton的学生,父母本身就是常青藤校友。如今Jamie Beaton大红大紫,不停融资,全球扩张,自然学生越来越多。更不用说,他的竞争对手也可能会相继诞生。而常青藤的录取名额还是那一点。如今他的神话已经有点大了,日后维持多久,恐怕还需要时日观察。
最为关键的,是他的教育哲学。说到底,他的人生,似乎就是被几个新西兰的常青藤学子所激励,想方设法爬到顶端。但是,爬到顶端的意义在哪里?说白了,他主持的不过是一种高端应试,美国的新东方。他鼓励学生投入各种项目,不管是钢琴也好,网球也好,奥数也好,目的是赢,是拿奖牌,而从来不讨论学生对这些领域为什么感兴趣。他鼓励学生不停地试探各种领域。这本来很好。但是,他强调一旦发现自己“不行“就赶紧撤退。事实上,一位十二三岁的孩子探求一个领域,很可能会磕磕绊绊,也许多年的挫折后突然发现自己的才能。我在《天才是训练出来的》一书中总结了不少案例。比如乔丹,进高中篮球队都落选了。按照Jamie Beaton的原则,乔丹需要马上放弃篮球。毕竟高中篮球队中能进大学篮球队的仅是凤毛麟角,大学篮球队能跳到NBA的,更是凤毛麟角。可见,Jamie Beaton有教育快餐的效率,他的不少学生会在升学竞争中胜出。但如果人生的关键期被他这套原则塑造,日后能走多远实在看不清楚。
Jamie Beaton本人算是成功吗?作为教育界的企业家,他恐怕比俞敏洪还差远了。他的速成业绩,是否让他付出了自己看不到的 “机会成本 “?比如他原本可以在其他领域取得更大成就。这本身恐怕也是见仁见智吧。
我个人的故事,则完全不同。教育哲学也不同,虽然我在留美辅导中也非常“实际“,特别是在专业发展方向方面,一定要看事业前景,而非一厢情愿地追求个人兴趣。但是,我反复强调的是,“常青藤想也别想,想了也白想”。人生就是马拉松。马拉松开始阶段领先的,经常不到半程就落后。一路跟跑的,则经常赢得比赛。所以,不要过分在意起跑时的位置,多想想后半程,与未来的自己“共情“,想想为三十岁的自己、六十岁的自己作什么准备。十几岁的孩子,需要足够的成长时间,而非卷童年,卷青春。
我们的这套哲学,也是来自个人经验。我的青春期,赶上改革开放。面对的,似乎是无限的可能。于是立志“改造中国”。回头想想,当时的雄心,也许不知天高地厚。但是,心中的大问题,还是带我走过大部分人生。自我认知,社会认知,都需要相当长的人生历程。有时我会对女儿说,哈佛,耶鲁,等等,等等,听起来如雷贯耳,其实都太小了。人生不能让几所学校所界定。但你到了我这把年纪,津津乐道的还是自己哪里毕业,那就说明你大学毕业后的人生一无所成吧?
不过,我和Jamie Beaton分享着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个人奋斗的信仰。比如,我经常现身说法对现在的学生说,当年自己英语差,又想出国,怎么办?硕大的一个人,绊倒在语言障碍上,还能有什么大出息?于是,在自己生命中拿出一百天,每天八小时专注阅读,持续下来,一百天后惊喜地发现自己从目不识丁到可以磕磕绊绊地阅读了!这些,也许是人生小节。但大部分人,就是被这类小节耽误了一辈子。Jamie Beaton不去聚会,不在娱乐上浪费时间的经验,让我感到格外亲切。
哈佛是波士顿西郊一个六千多居民的小镇,不是哈佛大学,位于瓦尔登湖附近,文化传统深厚。爱默生、梭罗等超验主义文学家、思想家,都和这里有着深刻的关系。美国电影《小妇人》所依据的小说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1832—1888年),当年一家就在这里居住,电影外景也在这里拍摄。她父亲就是一位勇于打破陈规的先锋式教育家。美国教育的很多基本哲学,可以追溯到这里。我们有幸居住于此,利用网络展开英语教学,在体制外试行新教育,故称“哈佛村塾”。
这个“哈佛村塾”群课,则是一个英语泛读课程,旨在培养基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每周讲一篇文章,介绍一篇文章,同时分享若干篇文章。月费600元。
群课的基本原则是泛读、以内容激发语言学习。学英语,目的本来是汲取英语中的信息、思想,接触一些母语中没有的东西。但现在国内的英语教学则本末倒置,忙于应试刷题:勾选项、完形填空、造句、改错…… 集中在语言的形式层面。内容,即学习语言的目的,不知不觉地淡出了。乃至程度很好的学生,真读原版英文,吐槽说“字句都看懂了,但内容讲的是什么依然糊里糊涂”。学习兴趣也渐渐被消磨精光。
这种教育,正塑造着危险的学习习惯。一位家长来信说:“孩子读体制内高中。英语老师也要求每周阅读文章。可是,孩子为图省事就会选择去做阅读理解题。因为自己找书籍文章太麻烦,往往找不到有意思的东西,还要写阅读笔记上交,产生畏难情绪。这样,阅读习惯就没了。您过去群课的不少文章孩子会有兴趣,文章质量高,同时也交了学校的任务,希望能重新开始。”
我们这种“内容导向”的教学法,则向学生不停地展示:英语打开了看世界的一扇窗户,让你接触了很多过去接触不到的信息和思想,有时拍案惊奇、振聋发聩。被内容所吸引,即拿到了学英语的真实“回报”,就会进一步刺激学习的兴趣。没有人干不好自己所痴迷的事。有了兴趣和动机,学起英语来,别人想拦都拦不住。
另外,成人学生,一直是我们过去阅读群的主力,也经常掀起思想讨论。他们丰富的阅历,感染了高中生们,对后者是很好的教育。现代义务教育,在文化普及上居功至伟。但义务教育的短板或副作用,则是“代际隔离”。在没有公立学校的时代,孩子跟着家长和邻居自然成长,每天跟成人打交道。学校则把孩子从大人身边拉走,进行集中隔离式的教育。很多家长,对此缺乏认识,变本加厉,孩子放学后还安排各种补习班,把孩子从身边推开,两代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过去孩子自然地从成人那里学习的途径就更被切断了,造成了分数很高,但社会认知贫弱的状态。在那些住校生、美高生中,这种状况更严重。我们这里,则往往有成人学生们之间的热烈讨论,让“不说话”的高中生渐渐进入成人的世界。这样才能成长。
当然,成人更关心时事,特别是在假新闻铺天盖地的时代。如今美国大选、乌克兰战争、中东局势,都如火如荼。还有欧洲、日本、美洲、非洲…… 世界上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真实的新闻和分析,是成人学生所期盼的。
我们的课程,大致照顾几方面的要求。目前希望设计一个以时事为主题的“新闻分析轨”,主要不是时事报道,而是对时事背后大趋势的分析。另外,则有针对高中生的“知识轨”,读一些历史、文化、社科、科普方面的文章。我们愿意接受同学们的建议,设立其他的“轨”。当然,各个“轨”之间,未必界限分明,核心目标是多元化,尽可能满足各方要求。
课程原则上是泛读,和一对一、撒米班中的“一个字一个字抠”的密集讲解拉开距离。
重点文章每周一篇,介绍个梗概,讲几个关键的句子。目的是使对原版阅读有所畏惧的同学不再那么畏惧。让他们知道大意、迈过最难的句子后,可以借助字典读下去了。这种文章,一般以两千字。如果选取重要的长文,比如长达四五千字,而且也比较难,则采取多周讲解的形式,使同学们比较容易接受。
其次是介绍性文章,梗概和语言分析更加简约,以便那些读一篇还“吃不饱”的同学自己“加餐”。
另外就是分享式文章,即在我们平时的阅读中,看到有意思的文章就整理成word文档贴出来,基本不做讲解。在精力许可的条件下,每周可以推介好几篇。有时,我们推介的文章,是作为讲解的文章的背景参考。各种阅读之间的相关性,帮助同学们集中了解某个领域,也增加相关领域词汇的重复,容易记忆,便于自然积累词汇量。
当然,所有文章,在阅读中出现问题需要帮助,随时在群里提问(引述相关段落和字句的原文)。老师一般24小时内会答疑。从过去的情况看,阅读群里的同学,高手如云,很多同学主动帮助解答,做得比老师还好。
因为是月度的短期课程,小额学费,人数可能比较多,办理需要人工,报读后恕不再退费。希望大家慎重考虑后报读。这个课程,每月一日按时开始,不满意就不续报,愿意继续的则每月单独报读,师生双方都比较灵活。有意者,可以加老师的微信直接联系报名事宜:xueyongharvard
任课老师简介:
薛涌,1961年出生,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就职于《北京晚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1995年进入耶鲁大学研究院,1997年获硕士,2006年获历史学博士。2004年起,任教于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在学术工作之余,出版中文著作二十余部,包括《北大批判》、《谁的大学》、《美国是怎么培养精英的》、《精英的阶梯》、《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跟着薛涌留学去》、《一岁就上常青藤》、《参与孩子的成长》、《年轻可以一无所有》等教育方面的著作,以及《直话直说的政治》、《右翼帝国的生成》、《城市的迷惘》、《学而时习之》、《市场到哪里投胎》、《怎么做大国》、《薛涌看中国》、《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仇富》、《草根才是主流》、《中国文化的边界》等社会文化及学术著作。2004年,曾被《南方人物》评为 “影响中国的五十公共知识分子 “之一。在英文媒体,曾撰稿于《纽约时报》,并在公共广播电台作为嘉宾评论员。
作为当年的“高考精英”(1979年北京高考文科前15名)和老一辈留学生以及在美国大学任教十六七年的教授,对中国的应试教育和美国的大学都有着亲身的感受和理解。2010年前后投入网上英语教学事业,重点帮助留美学生进行语言和社会文化历史方面的准备,兼顾申请辅导,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成长提高,把老一代留学生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后辈学子。
作为老师,对同学们有三个告诫:
第一, 不要怕输在起跑线上。生活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只要你立志改变。作为老师,28岁因为生活突变,几乎从零开始学英语,目标是去常青藤读文科博士(语言要求最高的课程)。这个在当时被所有人都认为是疯子般的目标,持之以恒六年后终于实现了。另外,55岁跑了人生第一个马拉松,三小时九分。这已经算是挺高的起点了。但三年后,马拉松成绩提高到了两小时五十五分。谁说年过半百从事运动太晚了?
第二, 成大事者,人生必有长远打算。“十六岁要为六十岁做准备,六十岁要为一百岁做准备“。作为老师,今年六十岁,体能远远超过自己的十六岁。六十岁生日前,一周跑了两个马拉松,算是期中考。可惜,因为伤病原因准备不足,成绩分为为三小时四分和三小时五分,自判不及格。到2024年,波士顿马拉松成绩依然不理想,还是三小时四分。眼看六十三岁,立誓六十后还要破三。
第三, “在生活中,只有那些自律的人才是自由的“。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一个人的命运。性格是由习惯所打造。习惯最容易在年轻时代养成“。作为老师,喜欢和年轻人比他们的”强项“,比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等等。所要展示的,是自律的生活,在几十年中对一个人会带来什么影响。当你自律后就会发现,你会达到自己原来认为是不可企及的目标。
庄玮,1963年生,1981年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1993年就读于耶鲁大学日本文学博士课程,获得文学和哲学硕士。在作为博士候选人期间,女儿出生,中断了论文写作,全职养育女儿。近十几年投入英语教学工作,主要负责小说阅读和英文写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