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点
讨
论
博看文旅,文旅核心引流场景营造者。
第240篇原创
联系方式:13692169036(微信同号)
2024年第三季度GDP数据出来,广东省全省的GDP增长率为3.93%,而对于广东增长失速贡献最大的就是广州与佛山,二者2024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1.75%和0.70%,广东省GDP总量前三的城市两个失速,自然把整个广东省的经济增速拖累了。而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还有一个重要的城市GDP增速也是失速的,那就是香港。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31日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本地生产总值预先估计数字显示,2024年前三季合计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实质上升2.6%。
1.
虽然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是中国最典型的三大城市群,但是三个城市群却各有特点。
其中京津冀是北京和天津为核心的城市群,是政治中心所在的城市群,以往北京与天津是该城市群重要的两极,但目前天津越来越弱,北京一核独撑,大量的央企支撑了北京的经济增长,北京2023年4.38亿的GDP也是整个京津冀城市群的定海神针。
长三角又有不同,上海是长三角的绝对核心,上海以国企和外资为主导,又具有相当的政治资源,是一个六边形战士,内通外连,经济上几乎没有断板,2023年4.72亿元的GDP不仅是长三角城市之冠,也是全国城市之冠,让长三角下面的杭州、苏州、宁波、南京等各个城市俯首帖耳。
粤港澳大湾区则又有不同,这是一个比前二者更加散装的城市群,经济上,广州、深圳、香港三个城市GDP相差不大,以人民币计算,其中广州3.04万亿、深圳3.46万亿、香港2.69万亿,三大城市齐头并进;行政级别上,香港是特别行政区,广州是省会、副省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深圳是经济特区、副省级城市、国家单列市,香港的行政地位最高,广深的城地位各有千秋;职能上,与北京和上海政治经济都是一把抓不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城市各有分担,香港是特别行政区,是整个大湾区的对外窗口,有着甚至上海都不能比拟的对外路径资源;广州是省会,广东的政治资源集中于此,国企为主导,重工业基础雄厚;深圳是经济特区,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尤为突出,是创新之都。所以与京津冀、长三角明显不同的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上是没有单一核心引领城市的,广州、深圳、香港各自支撑着一极带领着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
2.
这一次2024年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广州、深圳、香港三个核心城市两个拉跨,包括广东第三城佛山的数据更加难看,唯有深圳保住了体面,但是否广佛港三者就再难翻身呢?其实三者2024年的经济增长失速各有原因。
首先是佛山,它的增长失速与它的产业结构紧密相关。佛山的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和泛家具产业、家电、陶瓷建材、汽车及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其中多数的产业与房地产息息相关,因此在大湾区诸多房地产企业纷纷暴雷的情况下,佛山的这些企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诸多公司出现亏损。另外装备制造和汽车行业,很多是传统车企为主,比如大众生产线及产业链,也因为受到新能源车产业的冲击,传统车企及相关产业链受到巨大影响。这两大产业带来的影响,让佛山的经济增长直接受到重创。佛山经济的现状也是房地产企业在全国暴雷的直接体现,过度侧重于比较单一的产业,就要承受单一产业发展的风险。
第二是广州的失速,与它没有及时对接新经济是有直接关系的,与以国企主导的经济难以及时转身有着密切关系。广州的主导产业为汽车及相关产业、贸易、化工与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本身都在先进制造的行业,可惜这些行业都没有及时拥抱新经济,其中汽车及相关产业是以传统燃油车为主导的,传统燃油车在中国市场被吊打,即使广汽对新能源车有布局,但是与比亚迪、理想、小米等比起来,动作还是太慢了,新布局收效甚微。广州的贸易、美容化工则是受到自媒体的冲击,与杭州等城市积极拥抱自媒体不同,广州的反应太慢了,以至于自媒体崛起后,直播带货等新渠道替代了传统贸易渠道,甚至逆袭了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以自媒体为核心的产业链重整,广东传统的贸易渠道被破,美容化工等沦为品牌代工,可以说一步慢,步步慢,形成了当前的局面。其他的医药、电子信息等行业,也多数因为国企主导,步伐太慢,没有及时拥抱新经济而发展窘迫,叠加房地产下行与消费降级,呈现全面的颓势。
第三是香港的失速,这与香港的转型阵痛有关。香港经历2014-2019的骚乱后,港府逐渐恢复社会秩序,但是西方国家的制裁与反对却接踵而至,香港经济本身与欧美日韩的关联非常强,金融、高端服务等对接这些国家和地区紧密,这些国家的制裁与反对,让很多西方企业迁移香港转投新加坡,给香港经济带来阵痛。同时港府进一步明确法制之后,从2019年开始,香港高净值人口开始迁移香港,至2022年连续三年净迁出18.7万人,这些人抛家舍业,带来的是香港房地产市场及经纪业务的大萧条,香港房价也急转直下,据香港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6月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301.8点,较5月的305.6点下跌1.24%,同比下跌13.1%,并创下2016年10月以来(93个月,将近8年)新低。香港的保险业也因为收益和汇率“双杀”,导致内地赴港买保险直接“降温”,保险业遭受打击。其他的贸易、旅游等产业也都承压,而百货等因为港人大批“北上消费”导致营业额下降,诸多商超、杂货铺等纷纷倒闭。外贸不举、内消不振,香港的转型阵痛直接来临,2022年-2023年香港GDP增速均为3.2%,可以说香港在集中承受中国全球化与美国单边主义对撞的直接后果。
3.
4.
广佛港失速、深圳本身困境重重,那么谁来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呢?
实际上还是要靠广深港三座城市通力合作,三个核心,共同引领。事实上经过近10多年的磨合,广深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与职能也逐渐明晰,共同引领并非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可行。
香港是大国明珠、国际化先锋,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际化大湾区的引领者。城市与产业发展中,路径是最难的,香港历经百年积累与世界大国的经济往来和渠道疏通,绝不是广深改革开放40多年所能够比拟的,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一步步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香港就扮演了重要的引领者角色,至今这个角色仍然稳固。香港是大湾区国际化先锋,是大湾区能够从国内走向国际的重要引领城市,它引领大湾区从国内走向国际;大湾区是香港之躯,有大湾区的产业链供应体系支持,香港就能够屹立在高端制造业高端金融业之上,与世界前沿并行。当香港进一步与大湾区融合,并借大湾区之势拓展海外路径时,香港的再次崛起就有望了。
广州是大湾区的中军,也是大湾区的底气,是厚重的一环。广州的失速是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一时缓慢造成的,但广州的家底丰厚,它是广佛肇的核心,是广东省内除深莞惠以外城市的产业引领者。广州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暨南大学等一众优秀名校,教育、医疗、文旅资源远超广东省内其他城市,广州是以整个广东省作为依托的存在,所以论厚重,深港远不及广州。所以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核心,它是最能够支持深港的城市,能够在人才、资源等方面托住深港,充实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广州的发展,一时的缓慢并不是太大问题,加快国企改革,助力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升级新经济,积极拥抱自媒体,利用供应链的优势,征途再起,也是题内之义。至于佛山,与广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佛山工业基础扎实,地产稳定后,消费将成为重点,它的家居家电、陶瓷建材、先进制造等各个门类也将重新起势,助力夯实广州从北部引领大湾区。
深圳是排头兵,是创新前行者,深圳是大湾区内联外引的核心城市。深圳没有广州的扎实基础,也没有香港的国际路径,纵有千般不足,但深圳是民营经济大本营,创新创业的尖兵,是站在新经济潮头的城市。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前行者,华为、比亚迪、腾讯、大疆、华大、迈瑞……等创新型企业在为深圳向全球拓展,而依托于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后盾,深圳在东盟纵横捭阖,在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领域与东盟各国取得了长久的合作。
同时深圳内联广州,外引香港,能够将二者紧密粘合,共同进退。深圳能够很好的联络广州,深中通道开通后,深圳可以直达南沙,深圳的产业也可以直接与广州衔接,广州也是深圳产业外迁的首选之地。根据亿翰智库研究显示,2019年1月1日-2024年6月的数据,深企局部迁移数量3.9万家,整体迁移8761家。在局部迁移中,广州、东莞是承接深圳局部转移最多的城市,分别承接深圳产业转移9418家、9205家。在整体迁移中,广州位列第一梯队,承接深企2698家。近年来深圳与香港的联系也非常紧密,尤其是自2023 年以来港人北上深圳消费成为潮流,据统计2023年超5300万港人北上消费,深圳是首选之地。
结语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城市群,既有不同体制的城市,又有不同级别的城市,这里没有绝对的核心引领城市,广深港三个城市分别承担着大湾区三个核心的角色,粤港澳大湾区走的道路与长三角、京津冀不同,不是单核引领,而是三核并进,相互扶持,共同引领。三核离则湾区弱,三核聚则湾区强。
THE END
往期精选
订阅·分享
微信号|Bokanwenlv
业务联络|13692169036
粤港澳大湾区文旅研究院
擅长领域
旅游定位与策划 景区提升
场景营造与营销 文旅升级
乡村振兴与设计 行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