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怎样判断儿童在学习?学为中心怎么教?学为中心怎么评?”三个方面进行教育解读和学习实践。
怎样判断儿童在学习?
第一是要让儿童去尝试:儿童只有在尝试的过程当中才能暴露错误,这是课堂上最希望看到的一些生成资源,有错误意味着儿童需要教师教学。
第二是儿童能提出问题:学会质疑、学会提问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标志。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会提出一些迁移性的猜测。他还会举例子,最难理解的是旁例,这个旁例可能蕴含着一些创新发现。
第三是儿童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释知识:有的时候我们老师在课堂上想要的那个标准答案,可能是某一知识点,也可能是某一技能方面的结果。儿童能够用自己的经验去解释,这也是一种学习。
第四是经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和同伴完成交流分享,思维黑箱的可视化,以及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儿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自我修正,这个过程意味着思维黑箱在慢慢的打开。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教材第四册《小毛虫》这篇文章学习过程中感受挑战的快乐呢?可以通过下面的任务案例来实现。
这个任务驱使学生主动在文章中寻找这些词语, 体现语文学习中提取信息这一重要能力。学生积累语言材料,除了识字、学词之外,还应该包括各种包型的积累。
在这些答案中已经有非常值得肯定的东西,包含学生的发现、学生的正例、学生的粗糙、学生的创新。比如第六个答案已经表现出了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
从华东师范大学杨向东教授关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模型中的迁移程度可以发现,第六位学生已经达到从“知道-理解-应用-综合”的认知水平。虽然还处在二年级,他已经在考虑这些词语之间的关系和这些词短语和这样一些形容的这些名词之间的关系,已经属于高阶思维了。所以,情境任务式的课堂对老师有很大挑战性。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聚焦于学生思考的过程,评价学生表现出的创新精神、逻辑思维,让学习在“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过程中真正发生。
学为中心怎么教?
其次在情境。教育家李吉林先生指出,情境学习是将艺术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相结合,其所产生的情境是具象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可视、可闻、可感、可知且富有美感的。江苏省教育学会的叶水涛先生也曾言,母语学习离不开情境,母语学习一定要体现情境化。
然后是有意义。郭华老师说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素养导向下的学习活动设计不是抛弃学科知识,而是让学生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够去理解学习的过程。因此,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要有任务。无论是哪种形式,这个任务一定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度探究的欲望,既不能要求过高,也不能过低,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第二,要有持续促进学习的评价。在学为中心的活动当中,教师的评价不是为了告诉他学的怎么样,评价他的学习结果,而是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后续的学习。
第三,学习目标要契合真实的学情。要了解学生的真实困难在哪里,聚焦于此,引导学生做得刚好。
最后,整个过程要建立良好的结构,体现渐进性。好课如登山,好的活动设计也像登山一样,在学生完成一个目标之后,再给他一个挑战性的任务,引导他们不断地去挑战、去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微微出点汗但又不能太累,用这种状态去找寻学习的快乐。
如何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以学为中心怎么教?以下案例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在单元主题之下,根据真实的学校生活情境,要求同学们写一篇作文,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争取被校园电视台《生活万花筒》栏目选中,并为摄制组提供分镜头方案,收获观众的点赞。
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设置了四个阶段的活动线条和相对应的能力线。
开展“生活万花筒,我要写”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为主,引导大家明确拍摄任务。
组织“写清事情片段,我试试”活动,要求同学们借助预习单,完成阅读、精读课文;对比学习,习得写清楚的方法;对照精读课文,修改两个片段。
设计“印象深的地方,我会重点写”活动,让学生带着自己写完片段的这样一间毛坯房,再去学习精读课文。在精读课文的学习过程当中,去学习作者关于“写清楚”的写作经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写作经验。
举行“写好的文章,我爱分享”活动,要求同学们为电视台推荐作品,说明推荐理由;依据同学建议,第三次修改习作;认真誊写,完成小组分享点赞。
活动中,穿插四条能力线:
第一,分别根据学习情境,积累个人、学校、社会生活素材。
第二,依据表达需要,写清楚经过部分的重要情节。
第三,聚焦交流目的,按一定顺序写清一件事。
第四,重视交流效果,乐于参与评价、分享、展示等活动。
这四条能力线的设计是有结构的,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完成素材搜集、表达交互、清晰表达和评价参与。
学为中心怎么评?
新课程对过程性评价包括评什么、怎么评、如何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围绕“素养发展、关注成长、改进教学”三个方面如何进行思考和实践呢?
结合上述案例,当给学生情境任务后,老师需要去关注学生在整个过程的参与态度。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如何设计过程性评价呢?以积累素材这一个点为例,可以设计三次评价:
第一次评价针对积累素材的过程/动作。通过提供支架,包括情境任务、具体的要求、样例、记录素材等。具体评价设计如下:
第二次评价是“习作素材评价单”,关注学生“习作素材”是否和中心匹配、关注学生的示例能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第三次评价是“调整、补充素材单”,当同学相互分享了素材,受到启发之后,可能再一次调整素材。如下所示: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判断儿童是否在学习、如何进行教学以及如何进行评价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任务,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探究,同时结合持续促进学习的评价,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最终,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成功和获得发展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价值。
12月12日-14日,第二届教学与评价主题峰会“基于真实任务的教学评一体化”,将共研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动机、构建知识框架、促进学习迁移、重塑学习意义。敬请关注,诚邀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