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诛大赏小”
教育
2024-11-25 07:04
重庆
来源 | “王昌胜我们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作者 | 王国凤
在古代军事管理中,有这样一条规则“诛大赏小”。意思就是:“惩罚,重在重罚地位高的人,来树立威信;奖赏,重在赏赐地位低的人,来体现明察。”这样的管理制度行之有效、屡试不爽。那么,同样是管理,“诛大赏小”又该如何应用在班级管理中呢?在班级管理中,“诛大”就是通过处理典型人物、典型问题来树立个人威信、强调纪律规则的做法。有时候,班主任面对班级里常犯错误的学生,心里早就不胜其烦了,可能会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象征性地处理一下他们的问题行为。这种行事风格,在学生眼里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这种“欺软怕硬”的批评教育,不仅无益于班级管理,反而有损老师的权威形象。所以,老师在处理典型人物或典型问题时,必须“诛大”处理,这样做,不仅对个别学生有警示教育作用,还能有效提高班级正能量。在我们班,有一个“失控分子”,几乎让老师们都觉得焦头烂额。他做出的一些不良行为极易在班级中传播。对这个“失控分子”进行惩戒教育,就是我所做出的“诛大”管理的体现。
班上的小R活泼机灵,但爱动且不知轻重,容易伤害到别人。在一次站队时,小R和小Y因互相推挤产生矛盾,小R竟动手打了小Y的脸,当时脸上几个红指头印子就清晰地出现了。事情发生后,我觉得这是很严重的不良行为,给同学和班级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之前小R也有过几次打人事件,当时只是简单地批评教育一下,让小R道个歉就平息了事情,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小R可能觉得只要自己道歉了,或者老师帮忙处理了,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变无。这次竟然打同学的脸上了,这种反复挑战班级秩序,私下解决的效果并不理想,那就需要一些公开化的处理手段了,必须让小R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给小Y一个合理的“交代”。事发第二天,我在班级开展了一次主题为“与动手说‘再见’”的班会,在班会课上,我做了一个“白纸实验”,以此告诉孩子们:这张白纸就是一个纯洁无瑕的小朋友,你说的每一句伤害的话都成了它身上的一道道折痕,你打它的每一下都成了上面的一个个破洞。即使事后去道歉(用手抚平它),这些伤痕依然在,受伤的心灵很难愈合。课后,小R真诚地向小Y鞠躬道歉,并保证以后再也不动手打人了。当天晚自习放学,我把双方家长留下来,并真诚地建议小R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娇纵孩子的种种行为,应树立家风,建立家规,这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有益的。同时。在双方家长的见证下,让小R又一次真诚地向小Y道歉。此次事件已过去一个多月,班上再也没发生过“打人事件”。当然,后来我也经常表扬小R,让同学们能看到他的改变和进步,更好地接纳他。所以说,事后的安抚也很重要。把学生推出去,一定要再迅速把学生拉回来。老师在使用“诛大”这一方法时,一定要注意语气和态度,把握好尺度和分寸。老师诛的是违纪之心、违纪之行,而不是违纪之人。教育是结缘而不是结怨,绝对不能出现教育结束之后师生反目的情况。如果老师定的奖励标准太高,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才能达到标准得到表扬,而其他普通同学可望而不可即,再努力也达不到要求,他们就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努力与否无所谓,反正也达不到,也没人关注,那就躺平吧。所以,老师奖励时,既要关注到优秀学生的卓越表现,更要从普通学生的微小进步出发。“赏小”,是给其他学生传递一个信号:这么小的进步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你也肯定行,继续努力吧。
在我们班,再小的善举都要给予鼓励,再“朴实无华”的进步,都值得被看见。班上的瑶瑶同学,论学习,确实让人很头疼,但她有独属于自己的优点。这次六一活动结束后,我们要到操场上搬凳子,那么沉重的铁凳,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搬一个还行,同时搬两个着实有点吃力。有些孩子想偷懒,不想搬,就求助于我:“老师,这凳子好重,谁能帮我搬一下?”这话问得指向性如此明确,不就是让我给他搬嘛!不行,这点小事还得他自己干,我要一视同仁。我说:“你看,人家瑶瑶同学作为一个女生,一手搬一个凳子,一共搬了两个,都没有请人帮忙,你仪表堂堂男子汉,一个凳子都搬不动吗?”说着,我就要去帮助瑶瑶一起搬,谁知这孩子身子往后一躲,说不需要我的帮助。事后,我在班上大肆“宣扬”瑶瑶的事迹,奖励了小贴花和棒棒糖,让同学们向她学习,争做班级“小雷锋”。第二天,我还把她的照片贴在墙上,作为新一期的班级小明星。我是要给孩子们暗示,善良不分大小,对自己来说,有进步就好。其实,“赏小”还要全面化。这也让我意识到多关注中等生,不要让他们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给每一个孩子机会,一旦这样的氛围形成,孩子们会越来越阳光、自信。无论是“诛大”还是“赏小”,其作用不单单是对犯错或进步者给予应有的强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犯错者的教育、对进步者的奖励,给他人带来示范的力量。商务 | 陈老师 13594694330(微信同号)投稿邮箱 | xingjiaoshi@dett.cn扫描图中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