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文/ 袁念琪
“朋友,单子有伐?指标有伐?”
“大件有伐?小件有伐?”
从1984年6月起,往日冷清的陕西南路从巨鹿路到长乐路段,“黄牛”不时探问路人。他们穿着裤袋大、装钱多的军裤,人称“打桩模子”。他们“打桩”的地方,必有当下热门紧俏货。
这里原来有名气的是37号红房子西菜馆,彼时闹猛的是过去五六个门牌的25弄。这条东西向弄堂,南靠进贤路的1到7号是新式里弄,北面8至11号是花园洋房。热闹的源头是弄堂到底的12号,12号和8号同一大铁门进出,是栋三层楼。12号的吃香是因为它成了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上海外汇商品供应站,专供上海及华东地区出国人员的免税店。
“八大金刚”建站
“我们筹建时有‘八大金刚’。”上海外汇商品供应站站长顾权说。
他对外称“站长”,在内叫“经理”。原在640研究所,也就是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从当时国内唯一一家大中型民用飞机设计研究所转到外经贸行业。他说:“事业是新兴的,我热爱。有事业心,就像创一个家。”
1984年开业那年,他30多岁。创业“八大金刚”中的陈雄、朱萍28岁。另几位是杨光、王予良、史赛峰、与上影女演员同名同姓的赵静和与男演员周国宾只差一字的马国宾。还有两位来帮忙的,再加几个越南实习生。
1986年3月6日,我来到以往路过没进过的陕西南路25弄12号。此时,供应站已有46人,95%是青年人,副站长是45岁的刘松波。定的编制55人,后勤还有七八个岗位。新来的要轮岗,再安排到适当位置。顾权招人有5条标准:1.聪明人,不死板。2.素质好。3.有特长。4.30岁左右。5.要男生,这条后来变成多才未婚亦可。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出国人员数量猛增。他们回国时,用从伙食费、零用钿里省下的外汇,从国外买回国内缺紧的商品。1979 年,北京向出国人员供应免税商品,既为国家节约有限外汇,又避免回国时肩扛手提的不便。这对个人也有益,能买到自己心仪和需要的商品,也不用大包小包一路艰辛。老一代技术工人花永盛1974年援外到阿尔巴尼亚,4年后回国,只买了8只塑料衣架和4个拍被子的塑料拍。顾权回忆:“有人到太平洋岛国的调剂商店也就是旧货商店购物,有人购物受骗。运回国要运费,而且商品没保修。”
1980年,中国成套设备出口公司最先成立免税商品供应站。按海关规定供应电视机、录音机、收录两用机、手表等进口商品及自行车、缝纫机、照相机等出口商品。外交部、外贸部和交通部等也先后开办供应站,供应本系统出国人员。
1983年6月,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中服)成立,统一供应出国人员外汇商品和生活物资,并在沪筹建外汇商品供应站。1984年3月,广州供应站问世。月底,顾权北京学习后回沪,可25弄12号的改建缓慢。施工的工程队队员酷爱打牌,每天只做两个钟头。情急之下,“八大金刚”齐上阵,陈雄手上缝了十几针也不休息。
陕西南路25弄12号
改建后,一楼营业大厅开五联单,二楼发小件。经半年筹备,上海外汇商品供应站于1984年6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为上海首家供应出国人员的免税商品专业店,也是华东出国人员购买免税商品的中心。
“13日,国务院发45号文件:出国人员购买免税商品由海关监管、外汇结算。”顾权记得一清二楚。
“闹猛”起来的12号
开业初没出现门庭若市。一天来五六人,大家就感到非常开心。一天营业额只有一两千元。每周二、五下午停业。可免税店不怕巷子深,紧俏货哪愁无吆喝。不久,顾客就升到一天300人,晚上11点就有人排队等开门。
从1980年有了出国人员免税商品,供应对象也在不断变化。最初是外经部双边和多边援助、科技合作项目和收费项目及医疗队等出国人员,以及其他部委托管的援外及临时出国人员。1982年,增驻外商务和驻港澳人员。1983年,添驻外使领馆经、商参处人员及驻外经贸人员。中服成立后,供应对象明确为:1.驻外使领馆、新闻机构、驻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人员。2.贸易公司、承包公司驻外机构常驻人员。3.从事外交、外经、外贸、军事援助及经济技术、科技合作和金融合作出国人员。4.外派研究生、进修生、留学生、科研教学人员、实习人员、教练员。5.劳务出国人员。6.临时出国人员。7.自费留学回国人员。8.境外企业、新闻、贸易等组织、驻华机构常驻人员和外商投资企业外方常驻人员。
为出国人员供应免税外汇商品是一项特殊优惠政策。到“12号”的,从市长到市民,从党政团体到劳务输出,甚至还有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来者无不喜洋洋,旁人羡慕,随行的亲人有面子。有人高声嘚瑟,交流所购大件小件,也有低声询问“黄牛”行情。
顾客一多,“12号”里的人也水涨船高忙开了。赵静顾不上家里动迁。到部队探亲的,有一月探亲假只过20天就赶回。服装公司那里有一笔200人力的业务,站里去5人卸9车,每车5吨,一直卸到凌晨1点。朱萍放弃约会,男朋友找到单位。大家对这样的突击已习惯,到军工路仓库装运供应某驻外使馆的生活用品,每人1.5吨。就连家家户户准备年夜饭的小年夜,还要赶到军工路发冰箱。
票房只有2人,开五联单的马兰一有空就抓紧背价目表,两天没背出,加一天搞定。对内抓业务,对外还抓“黄牛”,有一次抓了六七人,工商局奖励60元。
办公室里,有两面锦旗引人注目,分别是首次南极科考队和首次出访东南亚的海军赠送的。
1984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赴南极洲、南大洋考察,南极考察编队在上海的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出征。编队代号625,有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0号和海军打捞救生船J121两船。12月30日,考察队在南极乔治王岛插上五星红旗。1985年2月20日,建中国第一座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4月10日回上海。南极科考队共有600人来“12号”,按标准每人485美元,每人可购两大件商品,共1200件。
在南大洋进行考察的“向阳红十号”(解放日报旧照)
南极大地插上了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解放日报旧照)
就在科考队归国7个月后,东海舰队司令员聂奎聚率合肥号导弹驱逐舰和丰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特混编队从吴淞启程,这是中国人民海军首次出访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三国,也是中国人民海军走向世界第一步。出发前,一天发完512名官兵两个月的生活物资,站里人一直干到晚上10点半。
1984年,来“12号”购货5503人,发货29065件,销售额192.25万美元。到1985年,上海站的营业额占中服1/6,购货者达32780人次,发货384518件,销售额破千万美元,为1020.81万美元。在我采访的1986年3月,顾权说“1月就完成去年半年的营业额”。果然,1986年再创纪录,销售额1753.54万美元。这一年,中服的免税商品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
大件小件,幸福指数
1978年出台《关于我国出国人员进出国境行李物品的规定》:入境所带国外所购商品总值以国家所发外汇津贴、零用费为限,海关规定品种数量,符合则免税。1984年出台了相关规定:长期出国人员是大、小件每季度选1件,出国不满一季度按一季度,超过一季度满15天按两季度购买。带大件一年内同一品种不得重复,带小件一年内同一品种不超两件。临时出国人员是大件每次入境不重复,小件每次入境不超两件。
当年的所谓大件是24英寸以下黑白或彩色电视机、容积250升以下冰箱、录像机、收录音机(包括音响组合、多用机)、照相机、洗衣机、微型计算机(包括主机和配套专用配件)、摩托车(250CC以下)和其他价值在人民币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小件为手表、播放机、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普通电子琴、电烤箱、幻灯机、投影机、打字机(包括电动的)、热水器和其他价值在人民币200元以下50元以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
1987年起,指标收紧,长期出国人员大小件限1年1次,每次两项各1件。
1988年始长期在香港工作的上海人徐晓辉(化名)给上海家里买的第一大件是日立双门冰箱,不能挑牌子,碰到什么买什么。当时“12号”顾客首选的商品是与生活需要的紧迫度相关。提冰箱是在高阳路仓库。第二件是松下21英寸彩电,之后的洗衣机和微波炉也是松下品牌,那时叫National。他与老同事换指标,一年就让父母实现电器现代化,而且买的统统是进口货。
出国人员免税商品家用电器保修证
这年出差到日本的邵先生选择买彩电,他记得21英寸日立电视机5000多元。家人爱看电视,也免了孩子到邻居家看彩电的尴尬。已从阿尔巴尼亚转至巴基斯坦的花永盛,1985年11月回国也不愁没啥可买,把电视机、冰箱和音响带回家。
那时,上海家庭现代化指标和幸福生活指数,已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家具“三十六只脚”及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的“三转一响”,变为80年代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三大件”。实现的难度不仅在钞票,还要凭票,买进口原装更是难上加难。出国人员不管常驻还是临时,出一次国就使家庭现代化向前迈一步。听顾权说,有3个月挣足八大件的。
徐晓辉让家庭实现现代化的第二年,大、小件改为半年选1件,连续免税最多4年,经援和承包劳务人员同改为半年。不满半年的临时出国人员,每公历年内首次进境选大、小件1件,一年内同一品种不得重复。此外,电视机放宽至25英寸,摩托车却降减为125CC。
顾权经营的是外汇商品,这些商品由他们负责集中运进、保管并凭海关签章的货券向出国人员发放。在海关验放前,均属未办妥进口手续的海关监管货物。进口供应出国人员的外汇商品均作保税货物,存放在海关指定的保税仓库并受其监管。用顾权的话来说:“多放就是走私。”
免税商品排行榜
刚开张的上海外汇商品站,供应商品只有9个品种。一年前的1983年,中服公司在首都挂牌时,供应商品也只有17种,其中进口8种:电视机、收录机、冰箱、洗衣机、手表、照相机、计算机、录音带。出口的9种: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照相机、手表、成衣、布匹和毛线,还有雨伞。
半年过去,上海供应品种增至28个,到1985年底达91种。顾权说:“有70多家结算单位。大小件9%国产,力争提到15%,其中上海品种稍多点,自行车有凤凰18,永久13、17。”
到1991年,供应的国货增加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和金银首饰等,国产21英寸电视机价格比同类进口货约低10%左右。
在进口商品里,最多和最吃香的是日本货。在京城,大件最红是日产21英寸彩电,因遥控,人称“21遥”。小件则是雅马哈和卡西欧电子琴。在上海,大件销量排第一的是电视机,1988年达最高点销26888台。其次为冰箱、录像机、音响、洗衣机、照相机。小件前六是手表、电子琴、吸尘器、热水器、电烤箱、打字机。这些外汇商品不缴关税,售价参考香港市场加手续费自定,一般均低于国际市场同类商品价格。标价美元,以当日公布牌价为准。
原供应出国人员的外汇商品无保修期和保修单。1986年,上海对部分家用电器提供保修,有彩电、录像机、收录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大件,后扩至小件。属产品本身工艺结构、整机装配和部件不良发生的故障,一年内免费修理。到1995年,实行全国联保。服务也更人性化。原先购物证丢失不补发,1984年改成遗失可向供应单位备案,再向原单位申请补发,前证作废。1988年,上海开设代办托运,一改过去外省出国人员自己随身携带或自办托运。
1985年5月,中服上海分公司成立,上海外汇商品供应站并入。翌年11月,上海外汇商品供应站撤销。
这块旧招牌已满是沧桑感
最高峰是在1995年,上海供应品种达608种。这年的销售总值达2615.3万美元,发货70771件。也在这年,中服上海分公司更名为上海中服出国人员服务中心,江宁路、新闸路口新免税商场大楼10月开业。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国内商品丰富和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增多,出国人员特供的免税商品告别了昔日的风光和繁荣。陕西南路25弄和弄堂底的12号,复归早先的宁静。
走过的日子都当记住,把它化作前行的财富。
来源:“朝花时文”公众号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