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乐 缨
俞新宝是我们这批同龄记者中,专业成就最高,获得荣誉最多,领导赞誉最多,传奇故事最多的一位。
俞新宝在新闻摄影事业上的成功,跟他从小经历有关。俞新宝自幼钟爱音乐、戏曲和美术。在杨浦区河间路小学念完四年级,便考取住校的杨浦区少年艺术学校音乐(钢琴)班。少艺校里还有京剧、淮剧、扬剧、美术、舞蹈、民乐、音乐(小提琴)班,给了儿时的俞新宝浓郁的艺术熏陶。
虽然他最终没能成为职业艺术工作者,但杨浦少艺校的经历与滋润,让他在同龄人中显现出不一般的气质。
在他任班长的同班同学里,有著名的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还有蜚声海内外、红遍大江南北《小草》的作曲家王祖皆。
值得称道的是马莉莉、王祖皆、俞新宝三位杨浦少艺校出身的校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同时被评为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业界菁英。
“咔嚓”声中迸发艺术灵感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中断了俞新宝的“艺术梦想”。但没想到1966年他18岁那年,另一个机遇向他招手了。
那一年,正在长阳中学读高二的他,经笔试、面试、政审、体检后,直接进入中共华东局和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工作。当时报社以“半工半读”形式,从全市近七万66届、67届高中生中,选拔出26名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其中还有三名学生党员,俞新宝便是其中之一。
俞新宝在报社群工部以及农村、工厂、“五七”干校锻炼几年后,于1971年1月,从奉贤海边的上海新闻出版系统“五七”干校调回报社担任摄影记者。
俞新宝摄影作品
【图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被百姓誉为“爱民好书记”。图为他亲临上海儿童福利院关爱孤残儿童。(摄于1998年1月31日)
【图说】上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同志根据上海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势,着力创新城市管理体制。他提出,要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之后,黄菊提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以党建统筹社区建设,做到党的领导有力、行政管理有序、各方广泛参与、人民安居乐业。图为2000年11月2日黄菊到卢湾区五里桥街道调研社区建设情况,在听取街道党工委书记李芸(左二)详细汇报后,黄菊同志予以充分肯定。右二、三分别为时任中共卢湾区委书记张学兵和区长张载养。(郭天中 摄)
【图说】1994年11月25日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文坛巨匠巴金九十一岁寿辰。上午九时许,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受黄菊同志委托前往华东医院,恭贺巴老寿辰,祝他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并向他献上鲜花和生日贺卡。
陈至立告诉巴老,最近,市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在制订今后几年上海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听着,听着……巴老会意地笑了。巴老还惦着上海的书店建设情况。陈至立高兴地告诉他:巴老,请您放心,南京东路新华书店不拆!我们还要在福州路上造一个20多层的上海书城,将来全国各地的书都可以在那里展销。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作家像您当年那样,写出时代的变化……
当时照相机和胶卷是奢侈品,全上海有照相机的家庭为数不多。俞新宝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从事新闻摄影行当。
有生以来第一次拿照相机,连光圈、速度都不懂的俞新宝一切都得从头学起,但他对拍好照片充满信心。从此,他脑海里一直思考着,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
从那一刻起,摄影记者的职业改变了他的人生。摄影作为时光艺术,与俞新宝相伴了一生。他立志要在上海这块新闻的“黄金地”上,用自己汗水和智慧去耕耘,闯出新闻摄影的一条新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俞新宝第一张成名作《拔河》问世了。
1972年“六•一”前夕,《拔河》发表在《解放日报》后,在社会上和同行间引起了轰动。被竞相印在1973年的年历片和挂历上,甚至有厂家将之印在手帕上。
《拔河》塑造不甘落后,奋发向上的儿童形象,与其说是抓住了儿童神韵,还不如说是俞新宝内心的激情在这“咔嚓”声中迸发了艺术灵感。
俞新宝摄影作品
【图说】1972年5月,俞新宝在上海本溪路幼儿园采访时,小朋友激烈紧张的拔河比赛,激发了他拍摄激情,创作出反映天真童趣和争强好胜精神的成名作《拔河》。
这一作品的成功,令广大读者对这个摆弄照相机才一年多的毛头小伙刮目相看,也使俞新宝对新闻摄影的信心大增。同时又时刻提醒着他,今后的道路还很漫长,只有保持蓬勃向上的“童心”,才能使自己不断获得进步与成长。
成为摄影记者后的俞新宝,一直思考着如何让摄影不再是文字的配角。
经过实践,他决定让镜头对准芸芸众生的基层生活场景,让照片成为社会生活百态的形象档案。经过几年努力,他拍的照片成为报道社会新闻最生动手段,也成了俞新宝的名片。
敏锐可持续 创新且深耕
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俞新宝在新闻摄影上的成功之路,就会发现,他报道给读者的社会新闻有四大特点:“敏锐眼光”、“长期追踪”、“全新视角”和“深度开掘”。
先说“敏锐眼光”
不得不承认,俞新宝有着比同辈更高的新闻敏感性。比如他对怀孕五个月的女工陈燕飞奋力一跳,下水救人的系列报道。
1982年4月30日晚,有通讯员给上海各报投送了上海汽车修理四厂怀孕五个月的女工陈燕飞跳下苏州河抢救溺水者的稿件。当时也只有《解放日报》作了简短的报道。
在没有任何领导给俞新宝布置采访任务情况下,是他凭着自己的新闻敏感,对陈燕飞作了深入采访。他还敢于突破对“平时表现一般”的普通人不作宣传的禁区,让陈燕飞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
当“平时表现一般”字眼成了处理这篇稿子的难点时,报社老总王维却力排众议,他说:“平时表现一般,但是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是很不容易的。马特洛索夫小时候调皮捣蛋,后来不是也成为苏联卫国战争中的英雄吗?”
俞新宝摄影作品
【图说】大胆尝试突破报道英雄人物“高大全”禁区,在没有任何领导布置我采访身怀六甲下苏州河救人的青年女工陈燕飞,且几十年如一日追综报道,专访、消息与图片一人一肩挑,打破了报社的摄影记者只能当文字记者配角的传统模式。上图:1982年9月14日16点19分,陈燕飞喜得千金。中图:1988年7月8日上午陈燕飞与女儿分享自己大学毕业文凭。下图:在《俞新宝慈善慰问演唱会》上,陈燕飞母女向孤儿巩昌、赵梦送上助学金和学习用品。(下图摄影:金定根)
由于报社老总一锤定音,陈燕飞的报道,似一矫健灵敏的“春燕”飞入寻常百姓的视线。
还有发生在1982年6月18日晚,南市区小南门街道一幢楼房过街楼上,十多人挤在一起看电视连续剧《虾球传》,造成楼板倾翻,机毁人伤的突发事件。
事发时,俞新宝不在现场,无法作新闻摄影报道。第二天《解放日报》《文汇报》也只是发了一条小消息。但嗅觉灵敏的俞新宝从“虾球传”三个字里发现了“新闻眼”。
他另辟蹊径,写出《从楼板倾翻谈二十频道》的深度报道。
原来这幢房子共有九户人家,七家有电视机,但能清晰收看二十频道的电视节目,只有楼上吴家。于是,但凡遇到二十频道播出精彩电视节目时,吴家便呈现济济一堂的热闹景象。
当时,俞新宝从上海市广播电视工业公司获悉,全市电视机拥有量约100万台,其中全频道电视机仅占三分之一。于是,他马不停蹄赶到市房管部门了解相关情况时得悉,上海市区类似小南门出事楼房的旧式里弄房屋(包括简棚屋),面积共计2200多万平方米,占市区住宅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九点三。
这些事实说明,今后收看二十频道节目时,仍有可能再次发生因负荷超载而发生楼板倾翻事故。因为众多电视机没法接收“二十频道”的根本性问题依然存在。
接着,俞新宝又采访了上海电视台台长刘冰。刘台长告诉他,二十频道信号强、传播远、色调好、图像清晰。由于有这些优点,电视台将在二十频道逐步增加较新、较好的节目播放量。
俞新宝摄影作品
【图说】浦东的改革开放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心和支持下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上海外滩正对面的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的世界级建筑群的变迁正是浦东新区旧貌变新颜的最有力的佐证。
图一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旧貌。
图二为2001年的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新貌。
图三为2024年4月22日,俞新宝不顾77岁的年纪,再度意气勃发地登上27层高楼,将繁华似锦的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的风貌献给广大读者。
刘台长希望只有五、八频道电视机的用户,尽早加装二十频道转换器或全频道附加器。也希望相关厂商提高产量和为用户装配频道转换器,或全频道附加器,进一步提高这些装置的质量,降低成本和售价,扩大安装服务网点,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俞新宝又把刘台长的意见转给市广播电视工业公司领导,他们表示,一定全力配合电视台,在技术和生产上及时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俞新宝这篇社会调查报道《从楼板倾翻谈二十频道》在当年6月22日《解放日报》第二版刊出后,在读者中广受好评。
报社跑社会新闻、电视机行业、商业、文艺条线的记者深感震惊,他们感到了与俞新宝之间的差距。
我觉得,俞新宝这篇产生广泛影响的报道,得益于他能从读者的心理需求,从社会的关注度去思考问题,其新闻价值自然就高。
再说“长期追踪”
俞新宝的社会新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十分注重对所报道新闻人物的追踪报道。比如对陈燕飞,自从当年5月2日《解放日报》头版刊出他采写的《访问陈燕飞》的独家专访后,俞新宝连续数十年跟踪报道陈燕飞的后续人生。
1982年9月,陈燕飞顺利分娩时,俞新宝守候在医院;1988年,在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与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86级政治学(统一战线)专科班毕业典礼上,陈燕飞拿到了上海师大的毕业文凭,俞新宝为她感到欣慰。
后来,陈燕飞离开工厂到市侨联对外联络处工作,恰似“春燕”展翅,给老侨胞们带去春风般的温暖,俞新宝也都跟进报道。
俞新宝的成名作《拔河》问世后,他一直和照片上两位小主人翁杨健和张奇虹保持着联系,关注着他俩的成长与进步,先后长达33年。并用照相机记录下他俩成长、成才、奋发向上的青春年华。
杨健长大后,担任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财务部经理。张奇虹则出任上海市公安局国际机场分局指挥处处长,为国家和中外游客的安宁而恪尽职守。他俩始终保持着当年那股不甘落后、勇往直前的“拔河”劲头。
我们再回到《从楼板倾翻谈二十频道》的报道上。经俞新宝这则非常“立体”的报道见报后,没过几天,上海电视机一厂等厂家,加班加点生产的质优价廉的全频道转换器,在市百一店等商店公开销售,市民群众排起长队争相购买……
俞新宝摄影作品
【图说】一堵高墙两重天地。堕落犯罪者固然受到了惩罚,但是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并没有将他们抛弃。带上需用的衣物,盼见久别后的一面,胸中跳动的是一颗期望的心。俞新宝在上海监狱门前,镜头取低视角,细腻刻画等待探狱的犯人家属和孩子的心愿。虽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他们的背影,但从他们急切朝门缝里张望的姿态中,分明可以感受到亲人期待的目光。作品借助太阳光透过树荫洒下的斑斑投影,造成一种庄严、柔和的氛围,一扫监狱固有的阴森之气。
【图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拨乱反正迎来文艺春天,白杨(前左)、赵丹(前右)等电影表演艺术家欢聚一堂,畅述繁荣文艺创作话题。
【图说】1980年春风浩荡的年代,为了一张借书证——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于当年8月增发借书证,上海青年为了领到这一张借书证通宵达旦排队拥挤不堪的场景。
接着再说“全新视角”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俞新宝努力把摄影采访的视线开拓到社会领域,他感到在新旧交替的历史变革时期,应该用全新视角去捕捉那些能反映时代变化的场景,报道好全新社会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与事物。
1980年2月18日《解放日报》一版刊登了俞新宝拍摄的上海书店门口非法贩书的照片。
这是俞新宝的第一幅反映社会问题的照片。报纸发表暴露社会不良现象的照片,可谓石破天惊。“冰临”(《解放日报》副总编陆炳麟)配写的《灯下随笔》是这样说的:“在上海书店门口拍摄的这张照片,是摄影记者同志用镜头反映社会现象的一种尝试。只见人头攒动,似听得一片嘈杂。如果你看了皱起眉头,这张照片可称得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果:是啊,这种乱糟糟的现象应当纠正。”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当天《早新闻》播报了这则新闻评述,新华社和文汇报也分别发文给予充分肯定,读者也纷纷来信称赞。
这件事让俞新宝体会到,受众需要社会新闻,迫切要求记者迈开双腿到生活中去,多观察,多留心,开阔视野,用心捕捉能发人深思的全新题材。
那些年里,俞新宝在增强社会新闻主体感、可读性及图文并举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尝试。俞新宝说:“照片不能拍思想,但摄影记者必须有思想。”
1980年7月,俞新宝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门口抓拍到《为了一张借书卡》,反映了上海年轻人冒着酷暑、通宵达旦地挤在一起排队“轧知识”的场面。为了什么?原来是企盼能得到一张借书卡,以满足自己求知的渴望。
俞新宝摄影作品
【图说】人离不开沐浴,一个人一生中不知要洗多少次澡,而上海市民洗澡方式的变化也令人感慨万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俞新宝在炎热的夏天里串街走巷,在非常具有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弄堂里,抓拍到大人为孩子洗澡消暑的照片。
时代迈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上海在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市政设施得到全面的改善,市容面貌一年一个样。从此,上海人住房条件得到充分改善,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独立的浴室和热水淋浴设施,一年四季可洗热水澡。上海市民才真正享受到了都市生活的方便和惬意。
1992年9月,俞新宝又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官南侧证劵公司营业部窗外,抓拍到上海市民挤在一起争睹股市信息的“轧股票”场面。
接着,敏锐的俞新宝又翻拍了法国写实大师布勒松1949年在上海抓拍到市民挤破脑袋抢购黄金的“轧金子”场面。
然后,他将这三幅照片有机地组合起来,便成了生动诠释精明的上海人,之所以能成为时代“弄潮儿”的特质。
“轧金子”、“轧知识”、“轧股票”,三张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组合在一起,除了给广大读者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之外,也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爱“轧闹猛”的上海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的渴望与追求。
那时候,俞新宝心中有个“不能遗忘的角落”——火葬场。1984年2月6日(大年初二),他起了个大早,斜穿上海市区前往龙华殡仪馆采访。
党报记者“年初二不上丈母家,却跑火葬场”的行踪,给节日加班的殡葬工人带来不小的惊诧:“真想不到,我们这里也会引起党报的关心!”
俞新宝此行写出了一篇出色的通讯《不能遗忘的角落——春节走访殡葬工人》,呼吁人们对殡葬工人予以应有的尊重。因为人人需要“人生最后的服务”,他们理应受到每个人的尊重。
俞新宝在这篇通讯里写道:“人类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是不可抗拒的。尽管不少人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忌讳在欢天喜地的节日里谈论死亡。但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如同照样有孩子会诞生一样,老人会故世的不幸同样也会发生。因此,我们的殡葬工人在节日里就得坚守在岗位上。”
殡仪馆副主任老徐告诉俞新宝:“上海居民住宅面积局促,为了让大家过好年,我们打破常规,下午四时后,专车专人值班,随叫随出车接尸。”大年初一傍晚,年近花甲的市劳模蒋德成与青工朱荣荣赶到市区一居民家中接尸,他们踩着一尺多宽的小木梯,从低矮的阁楼将一具八十岁的老人尸体小心接下来,为了不让死者头部受碰擦,老蒋和小朱贴身抱住尸体,缓缓下楼……
俞新宝的《不能遗忘的角落一一春节走访殡葬工人》的通讯,于年初三在《解放日报》第二版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此后,上海市民政局进一步重视殡葬行业,职工编制相应增加,待遇大为提升。之后,不少大学毕业生争相去殡葬场就业。
这次采访后,俞新宝也常去殡仪馆走走、看看,他说这里能净化灵魂,感悟生命之短促,人生之渺小。
从“人之初”到“人之终”,从“蛋白质”到“矿物质”,也就三万多天。俞新宝喜欢引述海伦•凯乐的一句名言:“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能更显示出生命的价值。”
看来,俞新宝是真正参悟了这种境界。
最后说说“开掘深度”
这里说的深度,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深度当然是题材、内容、思想、观点方面的深度。
俞新宝由于自身拥有的思想高度,所以能将一个普通的题材,开掘得比别人更深邃、更有启迪意义,也更具传播价值;另一个深度是照片所独有的形象语言的深度。
俞新宝在慈善慰问演唱会上粉墨登场,与杨浦少艺校老同学、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联袂演出沪剧《雷雨 · 求萍》片断。(摄影:陆仲寅)
1992年5月29日,上海天通庵路上发生了因邻里纠纷引发的流氓案。主犯当众扒光他人衣服被判死缓,“5.29”流氓案件震动上海滩。
在俞新宝看来,这一恶性案件虽然是由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但完全可以作为抨击不良风气,规范公序良俗,从而成为改变某些人不文明陋习的契机。
俞新宝下决心要做好这个报道。他前后花了数天时间,走街串巷,从不同角度抓拍到四幅表现部分上海市为小事争吵、斗殴的照片。随后,他拿了照片来到上海戏剧学院,请著名社会学家、上戏院长余秋雨教授点评照片。让他来剖析产生这类不良行为的心理原因,及如何防止这类恶性流氓案件在上海这块文明土地上发生。
采访余秋雨先生后不久,《争吵斗殴多为鸡毛蒜皮——如何克服请听学者忠告》一组图文报道,于1992年6月27日在《解放日报》发表,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形成了有效的舆论引导。进而使上海街头的争吵斗殴现象逐渐减少。
通过这则报道,俞新宝深深感悟出一个道理,摄影记者必须有真善美的舆论导向,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时可以借助著名专家学者、社会名人的经典阐述,使自己的报道更具社会震撼力和影响力。
镜头里折射出新闻的光华
俞新宝摄影作品
【图说】时任上海副市长赵启正女儿:“爸爸好累哦!为什么不用您专车送我上学?”
业界都知道,照片是形体表象的定格,本身不存在深度。但俞新宝善于借鉴汉语的“叠词”和“同义反复”等修辞方式,采用“积累”、“追踪”、“编辑”等手段,使原本是平面呈现的形象语言发出了“立体声”。
一直以来,俞新宝很善于用文字弥补新闻照片的局限;他给照片所配发的文字早已脱离了只是对照片画面图解说白的窠臼。他出手的新闻作品,好照片与好消息、好通讯,往往是有机结合为一个报道整体,相映成趣,耐人寻味。比如,他看到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在马路边倒卖香烟,俞新宝在照片旁附上一段文字:“一脸稚气,几分踌躇,购这多烟雾,自我享用?父母之命?转手倒卖?当心,芳香沁人的尼古丁,刺伤那稚嫩的心脾。”像这种图文并茂的报道,读者能不喜欢看吗?
1992年2月7日,农历年初四。俞新宝的《新春上海街头心态掠影》发表在《解放日报》头版右上角,占了四分之一版面。
俞新宝摄影作品
【图说】1978年8月11日,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刚刚拍完电影戏曲片《祥林嫂》中“祝福”一场戏,竟在上影厂摄影棚里见到了特来看望她的电影《祝福》中祥林嫂扮演者、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正巧,陪同她们的是前半场中祥林嫂的扮演者、著名越剧演员金采风,故又可称三个“祥林嫂”喜相逢。
俞新宝拍摄的这张会面照,“喜”中具有历史的跨度。早在30年前的1946年,袁雪芬第一个把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艺术形象搬上舞台的时候,白杨就应邀看戏同她会过面。十年后,《祝福》上银幕,轮到白杨当了祥林嫂。没想到,10年“文革”浩劫,两位“祥林嫂”真成了生活中的祥林嫂。图中自左至右:袁雪芬、白杨、金采风。
这是一组“笑”的集锦。真是“春风和煦、笑靥绽开”——有老太太的深情欢笑,有姑娘的甜美微笑,有骑在爸爸脖子上孩子的开怀畅笑……这里集纳了10幅照片、20多人的笑脸。要抓拍这么多淳朴自然、毫无矫饰的笑脸,得花多少时间、多少心血呀!
为什么要拍这些笑脸呢?俞新宝用文字做了诠释:“国外舆论说,要了解当今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应当到街上去看老百姓脸上的笑容。”
笑,是人们心态的表露,笑,很可爱,所谓笑容可掬者也。
上世纪九十年代,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人脸上的笑容,是对当时改革开放取得成绩满意的笑,又是对未来可期的笑。“这是充满信心的笑,是满怀希望去迎接更大挑战的表白。”
俞新宝摄影作品
俞新宝镜头中的“春风和煦 笑靥绽开”。(原载于1992年2月7日《解放日报》第一版)
时隔一周,2月14日,《解放日报》头版又推出俞新宝的一组“心态”的照片。共刊出6幅来自前苏联的旅游者在上海购物的情景,表情呆滞、沮丧且无奈。
与一周前那组充满喜庆色彩的照片形成鲜明对比。照片说明的最后一节:“俄罗斯商委副主席吉洪诺夫日前承认,目前俄罗斯食品储备减少,肉禽类储备只够19天出售,食糖、植物油仅够20天出售。” 寥寥数语注释,为这组报道增添了思想色彩,开掘了报道深度。
俞新宝抓“心态摄影”是个尝试,也是个创新。他从日常生活的小处着眼,往心态的深层探索,再上升到时代特征、人际关系、生态环境的高度,展现了新闻摄影的一个崭新视角,能给新闻界以全新启示。
吉林市《江城日报》总编辑、高级记者蒋光宜是位懂摄影的老总,曾撰文评述俞新宝照片:“新闻摄影是形象的报道,描绘表面现象是谁都能做到的,但要拍摄出情景交融的照片就十分不容易。而要以深入探索人们的心态,折射出新闻的光华,更是难上加难。而范长江新闻奖得主俞新宝最近就把镜头对准了人们的心态,屡屡做出了有效而又成功的尝试。”多么中肯而又专业的评价!而俞新宝至今还不认识蒋光宜。
俞新宝在新闻摄影上的成功,是他勤勉钻研孜孜以求的结果,当然也离不开解放日报社这个平台,离不开解放日报社这个团队,离不开解放日报社历届领导的指点和鼓励。
对俞新宝来说,1992年是个吉祥年。新年伊始,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给俞新宝发来新年贺卡表示祝贺。当年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给解放日报社9个名额,对为新闻事业做出贡献的同志,从1992年起,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党委和编委郑重考虑后,先定下给王维、陈念云、陆炳麟、周瑞金、丁锡满、金福安、黄京尧、夏华乙8位同志。在讨论最后一个名额给谁时,编委贾安坤发言说:“8位领导同志很好,我都赞成。剩下这个名额、如果加一个群众代表,就更加完美了。加谁呢?我看去年底,荣获中国首届范长江新闻奖的俞新宝最合适,也没有可争议的。”贾安坤的提议得到了与会党委委员和编委委员的一致赞同。
我不禁又想起首届范长江新闻奖候选人推选时,当时编委会在推荐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时曾权衡再三。最后觉得还是推选摄影记者有竞争力,而“掌镜达人”俞新宝无疑最具竞争力。
一贯爱才、惜才的总编辑丁锡满连夜赶写推荐材料,写到凌晨三时。报送上去后果然中鹄,名至实归。
从某种意义上说,获得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改变了俞新宝的人生。从范长江新闻奖到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这里面凝聚着《解放日报》几代报人对俞新宝的精心栽培。俞新宝常常说,组织上的关怀,是他奋进的动力,他将铭记终生。
没有官衔 业绩抢眼
上海是出新闻的宝地,谁能觅到宝,就看他深入不深入。俞新宝比较深入,他和各方面有比较广泛的联系。他热心,能从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中,发现它的亮点,所以他报道的面宽。
十数年前,他又关心起改革开放中的困难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活动。拍了、写了许多帮困、助困的稿子,受到有关领导的赞扬,有些读者则称俞新宝为“慈善记者”。
他在市慈善基金会顾问龚学平等市领导同志和报社主要领导陆炳炎、宋超、王富荣等支持下,创办了《俞新宝与您同行》整版彩色图文并重的专版,颇受读者好评。
2003年11月16日下午,时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慈善基金会顾问的龚学平,以校友身份参加市东中学62届高中师生联谊活动,亲切看望慰问当年的老师、年届95岁的查月巧老师。(摄影:俞永俊,原载于美国《中国新闻》月刊2006年第1期)
报纸开辟挂个人名字的专栏,已不大稀奇,为记者开辟专版,似不多见。
一些资深摄影记者用新老对比的方式,宣传日新月异成就和社会变化,早已有过。俞新宝运用照片作连续报道,似可说是他的创新。
王维主政《解放日报》数十年,他胸襟开阔、慧眼识人、善于用人,培养了众多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把《解放日报》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不少重头有影响力的报道曾得到毛泽东主席的首肯。故王老总对小宝的肯定弥足珍贵。
曾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解放日报》总编辑、上海市记者协会主席丁锡满是俞新宝新闻、慈善道路上的贵人、恩师。丁锡满是大才子,满腹经纶,杂文、散文堪称一流。
丁总曾于2005年6月14日《解放日报•俞新宝与您同行》专版上撰文写道:“一个人的一生,肯定做过许许多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事。有些事因为平平常常,虽然无愧人生,却不为人知。但是如果你设计了埃菲尔铁塔、南浦大桥、金茂大厦,那么你的名字就会与这些建筑物一样流芳百世……一个剧团需要名演员,一个医院需要名医生,一个报社需要名记者。一个群体、一个企业都需要知名品牌的支撑。俞新宝的新闻摄影作品《拔河》就一炮打响。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两位面孔圆鼓鼓、争强好胜、十分投入的小朋友的形象仍旧在读者心目中不曾磨灭。这幅作品产生了巨大的、持久的魅力。图片无言,却有着丰富的内涵……”
“……有些名记、名编就让他一生操笔,其作用不一定比做总编、部门主任差。俞新宝是值得庆幸的。他没有当官,名记者俞新宝要比当官的俞新宝贡献大。”
丁总在上文中提到的“他的创新,还在于他同报道对象的深情。”确实,这是俞新宝做新闻的又一大特色。
报道名伶复出第一人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春霞在现代京剧电影《杜鹃山》中,饰演的柯湘形象早已家喻户晓。作为一个将自己全部艺术生命奉献给人民的艺术家,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她的。
俞新宝摄影作品
【图说】俞新宝千里走单骑,自费赴京采访复出舞台的杨春霞不遇,追至河北保定,摄下这张“新生”第一照,时间为1981年10月27日。
1980年,杨春霞终于恢复了演出,人们在关注着她。作为上海培养的艺术家,上海人民惦念着她。
作为一名记者,俞新宝感到有责任将这位公众人物的消息,及时向大家报道。于是,在1981年10月下旬,俞新宝利用调休机会,决定自费去北京采访杨春霞。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跑文艺条线的,没有公派任务是不能报销旅差费的。
俞新宝赶到北京杨春霞家时却扑了个空,她12岁的儿子林辰说,妈妈去保定演出了。无奈,俞新宝改乘火车去保定寻访杨春霞。
到了保定已是夜幕降临,相遇万家灯火。俞新宝在街头行人口中,不断听到他们对中国京剧院一团袁世海、杨春霞、冯志孝等名家在保定演出的赞许。感到此行来得及时,俞新宝急匆匆赶到剧场后台却又扑了空,杨春霞没在后台。
过了一会,只见一位扎着短辫子的女子旋风般地卷进门来。啊,杨春霞!原来她躲在别处,忙着准备明晚的演出。
杨春霞于1980年春节在首都恢复演出京剧《望江亭》。首场公演时,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亲临剧场并上台与她握手,祝贺她演出成功。
杨春霞大部分时间是在北京以外的城乡演出,她演的《望江亭》《龙凤呈祥》《断桥》《霸王别姬》《状元媒》《野猪林》和新编历史剧《王昭君》等,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喝彩。有一回,在山东张店演出时,竟有观众半夜带着铺盖来排队购票,四十场戏票一售而空。为抢得一张戏票,观众竟你推我搡不管不顾地将剧场外的围墙都给挤倒了。
俞新宝摄影作品
时年45岁的杨春霞留影。
时年45岁的杨春霞留影。
杨春霞是上海戏曲学校1961年毕业生。俞新宝赴保定寻访杨春霞时,杨春霞年方三十有八,正是艺术上似锦年华。
1980年初夏,在瑞士和西德的科隆戏剧节上,她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合演的《霸王别姬》征服了外国观众,谢幕六次还欲罢不能。
俞新宝见到杨春霞,当即代表《解放日报》读者衷心祝愿她艺术青春永葆,盼其早日回上海公演。
杨春霞十分欣喜地请俞新宝转告上海广大观众和读者,她一直惦念着自己的“娘家”,争取早日回沪,向“生我养我”的上海人民汇报演出。
当俞新宝与杨春霞握手告别时,她说了一句:“不知您回去以后新闻消息能否见报?来我这儿采访的记者不少,都是满怀信心而来,回去便杳无音信了……”
依俞新宝的性格,这怎么可能呢?
回到报社,俞新宝把《保定寻访杨春霞》文稿写好后,专门到文艺部向张曙老师请教说,杨春霞1961年上海戏校毕业后进入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您曾为杨春霞写了不少成功的报道。这次我自己掏腰包赶到保定采访杨春霞,她恢复演出后的首场公演,国家主席李先念亲临剧场观看并上台祝贺杨春霞演出成功……
热心的张曙老师说了一句:“就凭小家伙自费奔赴北京和保定专程采访杨春霞的锲而不舍精神,我也要安排在我主管的文艺专版上发表!”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俞新宝精心采写的人物专访《保定寻访杨春霞》终于在1981年12月12日《解放日报》第四版“闪亮登场”。
当天的《解放日报》竟被一抢而空!这不仅是上海,也是全国第一次公开报道复出后的杨春霞。众多热爱京剧,热爱杨春霞的读者和观众,看到专访后都激动万分,因为很多人都以为她已经去世了。人们纷纷给杨春霞写信,祝贺她艺术生命在新时代重新焕发青春。
1981年12月12日《解放日报》第四版终于刋载了俞新宝采写的独家人物专访《保定寻访杨春霞》一文,当天的报纸成为“抢手货”。(此照为俞新宝翻拍)
杨春霞看了《保定寻访杨春霞》专访,令她喜不自胜,随之又陆续收到了众多充满热情的戏迷和读者来信,心情更是欣喜万分。
俞新宝的报道,为杨春霞和观众之间重新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此后一有最新的独家消息,杨春霞都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俞新宝。
有一回杨春霞来上海,俞新宝请她吃饭。席间,杨春霞半开玩笑地说:“只听说演员请记者吃饭,拜托宣传报道扩大影响,没听说过记者请演员吃饭的,侬这种做法蛮新鲜的。”
俞新宝认为,采访对象是新闻工作者的“衣食父母”,离开了被采访者的支持,新闻记者将一事无成。
热心于慈善事业的知名京剧票友、上海市国家保密局原局长巢文健说:“当年我是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看完《解放日报》发表俞新宝采写的独家新闻人物专访《保定寻访杨春霞》,我为红遍大江南北的‘柯湘’再次喝彩!”
走向新里程的起跑点
在42年新闻生涯中,俞新宝始终把镜头聚焦社会、聚焦群众、聚焦生活。他深入实践,精心构思,拍摄和采写了大量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新闻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和上海的优秀新闻摄影奖。
在获得首届“范长江新闻奖”的9名新闻工作者中,俞新宝是省级新闻机构中唯一人选,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面对荣誉,面对鼓励,俞新宝显得很平静。只是他的报道依然活跃在版面上——
他拍下了倪天增副市长爬上小竹梯查看居民水箱受冻的情况;是他最早把为乘客安危而被烈火烧成重伤的上海公交售票员孟丽昭站起来的喜讯告诉读者;他的镜头还记录了上海清朝最后一位秀才、百岁老翁苏局仙老先生遗体送往“二军大”解剖的情景……
俞新宝摄影作品
【图说】“走!去看看我们那里环境脏乱差问题吧!”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中)、常务副市长黄菊(左)深入居民小区嘘寒问暖。
【图说】人民好公仆,时任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生前心系市民生活难题。夜晚,爬上小竹梯去屋顶查看居民水箱冻裂的实情。
作为“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俞新宝42年新闻生涯可谓功成名就。往后的路怎么走呢?他陷入了深思之中……
他曾说:“我常常为视野的局限而苦恼,为没抓住有价值的、难忘的瞬间而遗憾。但有一点我是充分想到的,那就是人生的最严峻考验,往往在成功之后;暂时的成功,只是走向新里程的起跑点。"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社会上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贫富差距,俞新宝曾经的采访对象和劳模中间也有人一时陷入窘境。俞新宝深深体会到,社会的进步需要关爱他人的慈善事业。
俞新宝想,我职业生涯的上半场,主要专注于社会新闻摄影,收获了读者的赞誉。那么,我职业生涯的下半场,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精力聚焦于慈善事业和慈善新闻摄影呢?
早在1992年,俞新宝就在总编辑丁锡满和编委李尚智陪同下,把所获得的范长江新闻奖的奖金,全部捐赠给了为乘客安危而被烈火烧成重伤的上海公交售票员孟丽昭,作为她的康复营养费。
俞新宝在解释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时说:“我有幸成为以我国新闻巨子范长江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奖’的首届获奖者,是党和人民的给予的荣誉,是《解放日报》的光荣。我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报社几代领导和同仁的栽培。荣誉里实实在在地融入了众多良师益友的心血。我只留下荣誉,作为我今后奋发工作和学习的动力,而这钱就留给最需要的人。”
俞新宝这段话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真诚、谦逊、恳切与朴实。
开启“慈善人生”新航程
从此,俞新宝除了努力在工作中探索新路、奉献佳作外,还要求自己有更多的社会担当,更多地关注慈善事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面对一大批企业遇到困难,出现员工待岗、下岗的现象,以扶贫济困为职责的上海慈善事业应运而生。
1994年,在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黄菊同志倾心支持下,按“丈夫从政、妻子从善”的国际惯例,冲破那时社会上种种思想束缚,在时任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的邀请下,黄菊同志的夫人余慧文全程参加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筹建。直至1994年5月正式揭牌成立,又出任副会长。
俞新宝摄影作品
【图说】2013年10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一届上海市政协主席,时任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看望慰问当代中国画坛泰斗陈佩秋大师。陈佩秋老人累计慈善捐款3500多万元。她感慨无限地说,邓小平同志“南巡”后,给了上海大发展的良机,选拔了吴邦国、黄菊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当时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尤其在黄菊同志主政上海的13年里,上海的经济、人文、社区建设、慈善事业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大发展。(马芸 摄)
【图说】2024年1月12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钟燕群在“蓝天下的至爱——温暖送三岛”的慈善活动中,亲切慰问崇明岛的困难村民。(贺思聪 摄)
【图说】瞧,聋哑孩们又多了一位和蔼可亲的好妈妈——余慧文。
以陈铁迪、余慧文为骨干的一批创始人,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起步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俞新宝开始把镜头对准崭新的慈善新闻领域,为慈善新闻报道竭尽全力,开启了他新闻人生的新领域、新天地。
1996年8月31日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联手上海“三报两台”在上海商城剧院举办了上海新闻界首创的“纪念俞新宝从事新闻工作30周年暨慈善慰问演唱会”。
陈至立、陈铁迪、周瑞金、陈正兴等领导给活动发来贺信。《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题词:“遥遥人生路,慈爱作依伴;春意暖万家,甘为雪中炭。”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龚学平题词:“春风吹遍千万家,慈善温馨你我他。”
杨春霞、李炳淑、孙花满、陆义萍、张达发、王文娟、戚雅仙、毕春芳、钱惠丽、单仰萍、赵志刚、杨飞飞、马莉莉、孙徐春和梁菲等戏剧名家一起参与慈善献演。陈铁迪、龚学平、石祝三和余慧文等近千嘉宾出席。
俞新宝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周年纪念暨慈善慰问演唱会上,杨春霞(左)、李炳淑(右)辅导俞新宝。(摄影:金定根)
俞新宝摄影作品
中华慈善总会荣誉会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陈铁迪情系百姓、德高望重,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爱戴。慈祥的陈铁迪奶奶看望孤残儿童时一景。
左起余慧文、陈铁迪、龚学平观看演出。(摄影:金定根)
演唱会上,俞新宝不仅与老同学、素有沪剧界“梅兰芳”之称的马莉莉合演沪剧《雷雨》选段《求萍》;还独具匠心地彩妆反串演出了京剧《霸王别姬》梅派虞姬一角,他那段精彩的虞姬舞剑,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俞新宝借纪念自己从事新闻工作30周年契机,成功举办慈善慰问演唱会,并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当场募集到了40余万元善款,直接用到贫困老、幼者身上,为社会安宁尽绵薄之力。这在上海新闻史上还是头一回,值得载入史册。
俞新宝在演唱会上宣布:一、资助孤儿、初中生巩昌,每年1200元,一直到他大学毕业。如今,巩昌大学毕业后,在松江区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二、与沪剧名家马莉莉合作,共同关爱贫困老劳模方静,每年2400元,一直到她走完人生旅途。屈指数来已8年,他俩一直履约。
方静解困后,又把这份爱传递给支内回沪的困难老劳模单学娥,2004年单学雪娥解困,这份爱再传递给贫困老劳模石喜琴。
演唱会经上海电视台著名电视编导李欣欣、郭素娟精心录制,在上海电视台《戏剧频道》全程播出。
2002年初,热心慈善事业的捐赠人、受到帮助的贫困群众和慈善基金会工作人员,及本市新闻界同仁,汇聚解放日报社研讨“俞新宝与您同行”慈善摄影。市委副书记龚学平,市政协副主席陈正兴,市慈善基金会副会长毛经权等嘉宾观看了俞新宝慈善和城市变迁摄影作品。
香港企业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李嘉诚先生到由他出资建设的上海金山众仁护理院参加落成典礼。(摄影:俞永俊)
《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历任社长、总编都十分重视慈善新闻报道。在时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陆炳炎,《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宋超,副总编辑王富荣大力支持下,创建了《解放日报•俞新宝与您同行》品牌专版,刊出频率为一月一期(整版),由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的龚学平题写版名。这是《解放日报》历史上第一次以记者名字命名的图文并茂的专版,前后一共刊出了99期。
创建助困专项慈善基金
2006年又创建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俞新宝与您同行助困专项慈善基金”和《解放日报》“俞新宝与您同行工作室”。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同志特地发来《寄语》表示祝贺;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同志特地发来《寄语》表示祝贺,并委托有关同志向“俞新宝与您同行助困专项慈善基金”转交5000元慈善捐款。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俞新宝不仅用镜头和笔,在《解放日报•俞新宝与您同行》专版上,及时报道申城各界人士及时向汶川灾区同胞献爱心的动态。“俞新宝与您同行专项慈善基金”还通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向汶川灾区捐赠爱心善款30万元。其中,俞新宝个人2万元,其亲属10万元,表达了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爱心和热心。
2012年4月18日至25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俞新宝与您同行”专项慈善基金和上海市慈善之星、著名企业家唐荣喜共同出资,组织了“劳动最光荣——上海市著名老劳模赴台湾访问团”。团员有杨富珍、杨怀远、吴佩芳、朱志豪、马桂宁、刘海珊、程德旺、瞿蕙钧和李素兰等全国著名老劳模,及陈燕飞、许克敏和张国恩等俞新宝镜头里的新闻人物。他们是首次赴宝岛台湾,圆了他们思念同胞之梦。
俞新宝摄影作品
上海老劳模赴台访问团启程合影。
【图说】跟踪几十年如一日拍摄“小扁担三尺三”的著名全国劳模杨怀远(左)的《解放日报》著名老摄影记者贾振福(右)受俞新宝之邀,与杨怀远等一同访问祖国宝岛台湾。 (胡永义 摄)
当历来热心关爱长者的慈善家唐荣喜得知,上海市慈善之星、被敬爱的周总理亲切称呼为“小紫娟”的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孟莉英因动过肠癌大手术,生活质量突然下滑还背些债……
唐爱心萌发,以他与小孙子唐泽淼祖孙二人名义,把3万元善款于2021年3月13日下午,亲自送到入住在上海电力医院且坐着轮椅的孟莉英手中,孟老师含泪感恩素不相识的唐先生的“雪中送炭”。
唐荣喜弯下身子低声微笑地对孟莉英说:“这是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越剧电影《红楼梦》的放映曾对共和国的文艺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我们没齿不忘;同时我也引导四岁的孙辈从小要养成关爱曾对社会作出过贡献、现已年迈体弱的老一辈的好习惯。”
2013年1月19日和12月28日,“俞新宝与您同行”专项基金与上海女记者协会,先后举办“王文娟从艺75周年暨慈善赠书仪式”、“徐玉兰从艺80周年暨慈善赠书仪式”,分别向上海的老劳模和三八红旗手赠送四千余本《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王文娟的越剧人生》和《人如白玉戏如兰——徐玉兰》书籍,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2013年12月28日,“俞新宝与您同行”专项基金与上海女记者协会联袂举办“徐玉兰从艺80周年暨慈善赠书仪式”,图为徐玉兰与着戏装的俞新宝一起演唱名曲《金玉良缘将我骗》。 (胡永义 摄)
2013年1月19日,“俞新宝与您同行”专项基金与上海女记者协会联袂举办“王文娟从艺75周年暨慈善赠书仪式”,图为王文娟(左)教戏迷俞新宝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马仲器 摄)
徐玉兰(右)在赠书仪式上。 (胡永义 摄)
王文娟(中)在赠书仪式上,右为俞新宝。(胡永义摄)
俞新宝常说,在他的慈善人生征途上,德才兼备的文化大家魏辉是令他敬佩和难忘的。
2011年,魏辉从中国文化的宝藏之地嘉兴,来到上海创建上海嘉禾拍卖公司并逐步取得令同行刮目相看的成就。功成名就后,魏辉不忘初心,回报社会,立志为上海、嘉兴、西藏等慈善公益事业作贡献。
2014年上海嘉禾拍卖公司首次举行《心香一瓣》慈善义拍,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俞新宝与您同行”专项基金募集捐赠善款50余万元。
2015年又举行《心香一瓣》慈善义拍,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美滋润心”关爱儿童滋润基金募集捐赠善款51余万元。
在上海嘉禾慈善义拍活动中,著名画家、上海中国画院原院长施大畏和著名画家、上海中国画院原副院长张雷平也捐赠了自己的心爱之作,受到众多藏家的高价追捧。
毕业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著名画家、策展人、现任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的龚彦认为,画家是社会人,而经常举办画展和热心参与慈善义拍等公益社会活动,有助于不断提升社会对画家的认可度,从而使其作品生命力更加鲜活而强盛。
《人民日报》总编范敬宜先生为俞新宝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周年纪念暨慈善慰问演出会题词。
2020年1月6日下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出版协会、上海人民出版社,在上海报业集团举行赵启正、贾树枚合著的《中国故事国际表达——赵启正新闻传播案例》慈善赠书仪式。
仪式上,上海陈佩秋公益基金会透露将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共同倡议继1996年8月31日上海新闻界首创的“慈善慰问演唱会”后,再度举办关爱“六老”的“慈善慰问演唱会,向130名曾经对共和国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现已年迈体弱者的“六老”赠送慈善慰问金。“六老”系指科学技术工作者、老劳模、老报人、老艺人、老教育家、老翻译工作者。
演唱会将由退休的新闻作者秦来来、俞新宝与著名京剧演员李军联袂演出。孰料,一场不期而遇疫情,使唱会按下了暂定键。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市委委员、上海报业集团优秀掌门人李芸表示,慈善慰问演唱会形式新颖独特,2024年报业集团将重启此项娱乐慈善活动。
俞新宝思忖着,是解放日报社像母亲般地把自己培养成长、成名,理应尽心尽责感恩报答才行。在慈善慰问演唱会上,增加数十名曾经对《解放日报》发展做出贡献,现年迈体弱的老报人,向他们赠送慈善慰问金。让年轻一代传媒人共同分享崇高的理念:关爱老人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尊敬今天的老人归根结底也是尊重明天的自己,因为人人将会老去。
我们从俞新宝一路走来的足迹中不难发现,是金子总会发光。俞新宝的慈善行动和慈善新闻摄影的步履,依然是那样的铿锵有力,依然是那样的丰富多彩。
【尾声】事在人为 境由心创
在结束本文时,我想从《解放日报》当时的后起之秀,现任上海新华书店党委书记、董事长的钮也仿所写的,发表在《大众摄影》1993年第6期上的《我认识的俞新宝》文章中摘抄几段精妙评语,以让大家加深对新闻摄影界这位不世出的奇才、掌镜达人的了解。
◇“事在人为莫道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定”,俞新宝把这副峨眉古庙的对联写在一张拇指大小的纸片上,压在办公室玻璃板下已八、九年了。在我眼中,他是一位既已洞穿人生,却又带着充分现实感去走自己路的人。
◇传统文化认为知识分子的最高境界是能对人生有一种明慧的悟性。俞新宝这人缺少宽怀。有时又不得不带着达观、带着宽容去处事、去为人。然而在心底,却是他的自由意识,他的傲骨。
俞新宝在慈善慰问演出会上,与京剧演员张达发联袂演出《霸王别姬》折子戏。俞新宝饰演虞姬。(摄影:汪星侣)
◇他常以“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思者不妄施……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亢”以自勉。他说:这样做人就成功了。其实,自勉的往往是自己最难做到的。我不知他是否也是这样,真有这样的人生境界吗?不过,他的灵性确实很少有人能赶上。
◇他说,不能忘了社会中的小人物,他们都是记者成名的铺路石子。也是,没有大雾中为人指路的交通民警和维持井然秩序的挥旗老者,他那组《当大雾弥漫的时候》能获全国好新闻摄影作品一等奖?
◇“今天,我又为读者奉献了什么?”也许,俞新宝活一天就对自己这么苛刻一天。想必是因为对人生之短促、之渺小的透悟,造成他“出世”的心态与“入世”的举止。
◇“我在想怎么突破自己”,人生最严峻的考验,往往始于成功之后。只有不断地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新难点、新光点、新热点,才能无愧于时代对我们的关注。我忘不了俞新宝曾对我说过的男子汉的高、深、远——站得高,想得深,看得远!
注:①乐缨老师文章原题“痴迷摄影俞新宝”,原文近三万字。限于公号篇幅,略作删节。文中小标题系公号小编添加。
②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系俞新宝老师摄影。
来源:新华路时光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