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史 | 那些年,上海的茶园、戏馆、百乐门……(作者:仲富兰)

旅行   2024-12-02 00:03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江海之通津

东南之都会

人杰地灵谓之“气”

包罗万象谓之“度”

沧海桑田、筚路蓝缕

终成“上海”


节选自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民俗学家和上海史学者仲富兰所著述的《上海小史(新版)》,本摘叙述组建“上海特别市”前后情况


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初期,上海整个社会生活随着欧风美雨的东来,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而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新兴的公众娱乐休闲的场所也随之产生,大大拓展了中国人闲暇生活的品质。


所谓“公众娱乐休闲场所”,应该既包含公共活动场所的物理形态,如公园、酒吧、茶馆、博物馆、图书馆、避暑地、自然山水、名胜古迹等;也包含人们娱乐休闲的精神空间,即人们对娱乐休闲兴趣培育与奇思妙想,人们的精神感受及精神张弛状态。从本质上说,公众娱乐休闲,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休闲活动,以缓解近代工业社会制度化体制对人们构成的身心压抑,以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美国人爱德华·劳伦兹提出“蝶变效应”,说的是一只南美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扇扇翅膀,可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场龙卷风,就是说对于某些事物的一些初始状态,它看似很随机又毫无关联,但是其内在的联系随着时间推移,规律就会显现出来。直到最后,所有的碎片就会拼合起来,就形成一个整体。


从这个角度来看近代上海公众娱乐休闲的状况,你就会感觉那种嬗变是很急骤的,例如,旧时茶馆本来是喝茶的,但在上海它却叫茶园,茶园即是戏馆。


这是因为,1850年清道光皇帝驾崩,清王室大哀之下,决定为其守孝三年。于是,颁诏天下:国丧三年,停止演戏。这么一来,老百姓不能看戏,天下唱戏的艺人岂不要饿死?当时昆戏班尽是苏州人,有个叫钱文元的,便把昆戏改为清唱,不登台演出,一律坐唱,如此维持了两年生计。到了第三年,有人就出了个主意,改戏园为茶园,即在茶园子里演戏。于是,那些茶客们一边喝茶,一边就听戏,岂不两全其美?而艺人们也就有了演戏的用武之地,对于官场,又不触犯王法律条,只说是吃茶的地方,而里面尽管袍笏登场,笙歌盈耳,在衙门前用点小费即可无妨。一经尝试,民众热烈欢迎。由于是在茶园里看戏,所以不卖戏票,只付茶钱,就同时可以享受看戏和喝茶的乐趣。官场不闻不问,茶园之名就此代替戏园,只称茶园而不提戏园。


同治、光绪年间,茶园之名传入上海,所有戏园,都以茶园名,同桂轩就先后改名为红桂茶园、丹凤茶园。新开设的尚有丹桂茶园、大观茶园、天仙茶园、一洞天茶园、桂仙茶园、春仙茶园等不下十多家。这类茶馆的茶客基本来自中上流社会,大多为显贵要人、社会名流,文人学士、商贾阔佬以及在社会上混得人模狗样的流氓大亨、帮门大佬。


晚清时期上海广西路上的沿街建筑,那栋三层建筑为茶楼,上面悬挂着“凤桂茶园”的牌匾


晚清上海福州路的一段街景,图中右边那栋建筑为茶楼,悬挂着一个很大的店招,上书“一层楼”三个字


开埠之后,茶楼、茶馆、茶园这类公共空间已经难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需求。洋人占辟租界,为了侨民的生活享受,带来了夜总会、俱乐部、舞厅、旅舍公寓等西人娱乐设施,内部都附设“酒吧”,百乐门舞厅曾经是上海著名的综合性娱乐场所,全称“百乐门大饭店舞厅”。1929年,原开在戈登路(今江宁路)“大华饭店”兼营,旋即歇业。1932年,上海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Paramount Hall,并以谐音取名“百乐门”。当时百乐门的常客有许多名流显要,卓别林夫妇访问上海时曾慕名而来,陈香梅与陈纳德的订婚仪式在此举行。


来源:今日闵行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