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在上世纪50年代,不少北方人以为上海人不喝白酒,其实不然。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以白酒为主的高度酒销量,约占上海酒类总销量一半。上海人不但吃白酒,而且也生产白酒。作为江南地区,金山朱泾镇的酿酒业历史,就非常悠久。该镇有一家公和酱园,早在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就开始自制白酒出售了。
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崇明等10个县划归上海市管辖。同一时期,在推广1955年烟台酿酒厂《烟台白酒操作法》(即:低温发酵、定温蒸烧、黄曲加酵母)试点成功后,全国掀起兴建酒厂热潮,上海市郊浦南地区的金山县张堰酿酒厂和奉贤县四团酒厂于此成立。从此,金山县先后有了三家酿造企业,即上海金山酒厂、上海工农酒厂和上海张堰酿酒厂。同时,县内还有一些小型酿造作坊,在县粮食局下属的粮库就有一家酿造厂,以及各乡镇公社的小规模酿造企业,如朱行食品厂、亭新供销社食品厂都有酿造及承担金山县糖业烟酒公司指定的白酒分装任务。1958年,上海商业二局也在七宝镇的蒲汇塘创建了上海七宝酒厂。是年,地方国营青浦酒厂在青浦朱家角镇也宣告成立。诸如此况,恕不详述。
计划经济时代,酒类生产和销售归原上海商业二局管,后政企分开,上海烟糖公司成立,纳入麾下。当时上海烟糖集团下面一共有6家酒厂,分别是中国酿酒厂、上海七宝酒厂、召楼酒厂、枫泾酒厂、淀山湖酒厂、金山酒厂。除一家中国酿酒厂在市区外,其余各家皆在郊县。中国酿酒厂除生产52度熊猫乙级大曲,还生产绿豆烧、五加皮、太岁补酒等配制酒。熊猫乙级大曲2元多一瓶,档次要比七宝大曲3元多一瓶低一些。但前者好像更受普通平民的宠爱。据说,它是由七宝大曲和召楼白酒勾兑而成的,不过真假如何,无从考证。
话说当下,在上海的聚餐或宴席上,几乎已经看不到本地产的上海白酒。人们在酒桌上饭局上提到白酒,谈论最多的还是五粮液、茅台、郎酒等异地名酒。本地好多爱喝白酒的朋友,都扼腕叹息:一个曾经的大型白酒销售繁华都市,上海酒业在白酒制造上,被太多的“后来者”挤压而“居家”迈不出家门,只能小打小闹维持生计,无任如何都挣脱不了瓶颈——“紧箍咒”,这就是上海白酒的发展现状。
曾几何时,老上海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几瓶“熊猫乙级大曲”,作为普通家庭最真实的口粮酒,此酒被很多酒友称为“小熊猫”,连续六年在上海销量排名第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着“东方名酒”称号,曾经是上海白酒的妥妥一哥的“七宝大曲”,因其口感出色,入口顺滑,回味悠长,性价比超高,在上海人眼中,就如同现在汾酒在山西人心目中的地位;再有,被誉为“上海小茅台”的“神仙大曲”,其酿造技术的高超,被上海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该酒入口干净柔软,浓香四溢,满嘴都是酒曲香,成为魔都送给白酒爱好者的上佳礼物。以上这些曾经的上海品牌白酒,都是中国白酒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白酒,如今却风光不再,它们在白酒行业没能抓住发展的机遇,因这样或那样的种种原因,而导致今天出局的尴尬场面。
上海这座大城市,今天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500万,却没有一个本地酒厂能撑起局面,毫无招架之力将上海白酒市场拱手让给外地白酒厂商。上海经济高度发达,居民收入普遍较高,而且日常商务应酬也较多,所以白酒的需求比较大,如果有几款上海品牌的白酒能够笑傲江湖,问鼎上海人的餐桌,是上海多少酒友梦寐以求的事。有志者事竟成,愿上海酿酒同业协同奋进,与时俱进,尽早打造出上海品牌白酒市场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上海白酒生产曾经有过的辉煌,以及曾经取得的辉煌成绩。有些品牌白酒及其上海酒厂的业绩,至今仍深深地留在上海百姓的记忆中……
上海七宝酒厂(上海酒厂)
有学者考证,上海这个地名的最早出现即与酒有关。在北宋《宋会要辑稿·食货十九·酒曲杂录》中,有一份征税统计报表,它记录了“上海务”在“酒曲”这一项上的征税额。又据南宋·李嵩的《货郎图》得悉,原来在宋代各地都曾设置“都酒务”,专门负责掌管酒水的生产和销售。要说上海白酒的故事,应该从七宝开始说起。据说在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冬,金兵渡过长江侵犯江南。韩世忠屯兵淀山湖一带,也在七宝地区驻扎过。为提供北方将士饮酒需求,结合北方烧酒工艺和当地的粮食,酿制出了七宝烧酒,从此在江南之地的上海,留下了白酒文化。当年韩世忠犒劳三军时使用的酒器,在民间被称之为“韩瓶”,后被民间广泛接纳使用,至清末,在上海郊县的浜底,我们仍可打捞出不少这种器型的酒瓶。
七宝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众多人口迁移。七宝原住民以北方汉民族居多,制酒工艺代代相传,渐渐地,最后形成了七宝烧酒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特色。到了明、清两代,七宝的繁荣昌盛,让文人墨客、商人游客开始云集七宝,酒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社会的“刚需品”,当时地方上的“杨鼎源糟坊”,即以酿酒而闻名。七宝烧酒的生产在当时占据了江南的半壁江山,甚至通过蒲汇塘的漕运远销到关内外。其说明在整个上海白酒生产的历史上,七宝烧酒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或者说,上海地区的白酒生产是从七宝开始的。见有文章说:1912年10月《中国企业杂志》(3卷9期)曾发表题为《七宝烧调查记》的专访,并详介其制作方法。这是以讹传讹,是无中生有。这里的“七宝烧”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一种景泰蓝烧制工艺,而非酿酒技艺。
1958年,上海七莘路一号桥西侧的蒲汇塘两岸,上海商业二局建立了颇具规模的“上海七宝酒厂”。上世纪50年代,上海为解决“菜篮子”供应,大力发展农副业,其中一项就是养猪。养猪需要大量饲料,以当时的财力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以高粱酿酒,酒糟喂猪,岂不节约粮食,一举两得?于是,上海商业二局开始在市郊新建多家酒厂,七宝酒厂为其中之一。“七宝大曲”的注册商标“古桥牌”图案,取自七宝的地标——蒲汇塘桥。七宝酒厂的创始厂长是邓元钦先生,继任者为吴熙先生。吴熙,建国初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也参与了七宝酒厂创建工作。
七宝大曲其实相当于现在的地理标志产品。七宝居民历来好吃酒,迄今仍有一年四季吃羊肉吃烧酒的习俗。新中国成立以前,当地就有不少酒作坊,生产的白酒叫“七宝烧”。据上海烟糖公司的史料记载,七宝酒厂在建厂之初,酿造的是酱香型酒,后发现上海人不适应,于是派人专程到山西杏花村学习,又从北方调来高粱,从濉溪请来名师,最终生产出了清香型的七宝大曲,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饮酒口感,而且赢得了好评。
从酱香型到清香型,再到后来的浓香型,七宝酒厂杂糅了“各派技艺”,颇有海纳百川的“海派”特色。
1972年,智利海军“埃斯梅拉达”号练习舰应邀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水兵爱喝酒,离开上海时,上海七宝酒厂便成了重要一站。访问完毕,智利海军赠送了一面锦旗,上书“魔液”两字,致使七宝大曲名噪一时。
在1970年代中期,上海七宝酒厂曾更名为“上海酒厂”,依然生产七宝大曲。1980年代初又恢复原名上海七宝酒厂。七宝酒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非常受欢迎,出产的白酒如“七宝大曲”、“上海特曲”、“上海大曲”和“特级玉液”等在上海家喻户晓。然而,由于酿造取水的蒲汇塘水质改变,七宝酒厂最终关停。
2018年,上海政府提出重振“老字号”和“上海品牌”的号召,为了复兴这一老字号品牌,重新注册了“上海七宝酒厂有限公司”,并在茅台镇的仡佬族酒厂设立了生产基地,生产“七宝熊猫酒”。这款酒沿袭了仡佬族酿酒技艺,并结合了当代先进制酒工艺,历经几十道工序和一年的生产周期,贮藏5年后再用老酒勾调、灌装,最终成为一瓶成品酒,展现了上海的海派文化与中国酱香酒文化的传承与融合。
▲上海七宝酒厂生产“上海特曲”,是上海的优质酒。其特点为无色,清凉透明,香气浓郁,入口平和,醇厚、纯正,回味甜,回香大,酒度达60度,由于该酒是仿双沟大曲,故也属浓香型白酒。当时上海七宝酒厂生产的“上海特曲60°( 瓷瓶 )是市场上最贵的白酒,单瓶售价达到5.2元( 零售价 )。
▲七宝酒厂注册商标“古桥牌”的设计,即取自七宝的地标——蒲汇塘桥实景。见以上左边的“七宝大曲”酒标。
▲前段时间热爆的电视剧《繁花》,剧中多次出现的“七宝大曲”,将上海七宝酒厂曾经出品的这款经典白酒,又重新拉回上海人的视野,再次点燃上海人对“七宝大曲”的回味。“七宝大曲”承载着老上海的美好记忆,变成了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上海召楼酒厂(上海江南啤酒厂)
召稼楼古镇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内。召稼楼有三宝,分别是召楼大曲、召楼羊肉、召楼拆蹄。召楼酒厂酿造的召楼大曲,一度曾是上海的名酒,可惜如今已经失传了。酒没了,但“召楼酒厂”这个厂名,在驶往浦江镇的沈杜公路上,作为一个公交车站的站名,至今仍沿用着。尽管当年的酒厂,如今沿革成“青岛啤酒上海闵行有限公司”,但这个穿越几十年历史的车站名称——“召楼酒厂”,依然默默倾诉着酒厂一路走来的不易与成功。从生产名列“召楼三宝”之一的“召楼大曲”,到如今颇受年轻人喜爱的青岛白啤,酒厂在65年间当随时代的脚步,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自力更生,搞好副食品生产”的乘风破浪之下,上海市第二商业局在召稼楼征地创办了“国营召稼楼农场”。此时,周边的征地农民纷纷成了农场的职工,还有部分农场职工来自二商局属下包括同源酒厂在内的企业职工。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农场在大办农业的同时,开设了商店、饭店、修配厂、粉丝厂。1959年又建召稼楼酒厂。话说能酿造好酒的地方,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先决条件:首先是酒厂地处优质粮食的产地;其次是有优质的水资源提供;再有周围环境必须是优美的且无污染的。召稼楼正好集此“三优”于一身,是天赐的制造佳酿的好地方, “召楼大曲”自然而然便应运而生。
“三优”是酿造优质白酒的客观基础,如何兑现出品佳酿,还需有精湛的工艺技术来具体实施,而工艺技术中最关键最困难的就是粮食发酵问题。在没有先进的酿造机械和测定仪器可供利用的情况下,来自同源酒厂的老师傅们在厂长的带领下,凭智慧和多年积累的实际经验,在地窖里用本地生产的砖坯,砌成漏空的酒池,再用经过发酵的河泥把空隙填满,然后在酒池内外壁上抹一层河泥,使酒池密不透水。待河泥阴干后,再把处理过的粮食放入酒池内发酵。这里,如何把握好粮食发酵的时间、规律,需要工人师傅们有一套过硬的本领。早一点不行,酒糟不熟,酒会涩口;迟一点也不行,酒糟会烂,酒会变酸。经过酿酒师傅们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反复试验、琢磨,再综合分析、总结,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就是这些酿酒老师傅凭着这一套过硬的工艺技术和本领,酿造出了属于浦东特有的佳酿。这种酒很特别,它酒味醇厚,酒香浓烈。在本地有一句顺口溜:“离镇还有三五里,酒香已到鼻子前”。这形容虽然多少有些夸张,但召稼楼白酒的香味确实有口皆碑。从此,浦东佳酿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誉满天下,为国家增加不少财政收入。
20世纪60年代,农场撤销,乡村、商店、修配厂划归人民公社,但酒厂仍归市商业二局领导,继续为爱喝上两口、干它一杯的人们酿造香醇味雅的佳酿。只是后来,因为粮食紧缺,才使酒厂无奈停产。
“召楼头曲”再次在大大小小的商店柜台上出售,在各种各样的酒店饭馆酬宾,已经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事了。召楼头曲于1979年开始投产,是江南头曲的前身。此酒一经问世,便包揽了上海市大大小小各种奖项。该酒入口醇厚甘爽,酒香浓郁芬芳,香味协调自然。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初起阶段,也是社会迅猛发展的阶段,人们的口味也进入了快速的转型期。为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白酒厂改建成“江南啤酒厂”。随着1985年召楼酒厂改名江南啤酒厂,这款酒的名字也改成了“江南头曲”。并陆续获得“上海优质酒”、“商业部优质产品”等荣誉。不过也是属于本地火而外地不知名。在后来经营过程中,酒厂遭遇了内外部多种问题,几经波折,江南头曲最终被迫停产。
1981年,上海市第二商业局烟糖公司在浦东扩建江南啤酒厂,第一期工程年产2万吨,1983年投产,第二期工程扩展到年产4万吨,于3年后投产。江南啤酒厂在起步之初,生产工艺、技术流程谈不上特别先进,但他与其它同行的不同之处,他有一支从白酒厂过来的技术过硬的骨干队伍,这是他的优势之处。虽说白酒与啤酒两者酿制工艺有差别,但白酒和啤酒的酿造共性都体现在发酵这一核心环节上,尽管具体的原料和后续工艺有所不同,但发酵都是它们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这道理是相通的。就这样,酒厂的职工很快掌握了制啤的操作技术,而且改进了一些工艺技术,在“麦芽汁发酵”方面的研发,具有独到之处。所以,江南啤酒厂生产的“飞鸽牌”啤酒同其它优质啤酒一样诱人可人。该啤酒色泽清亮透明;泡沫颜色洁白细腻,泡沫在杯中升得高,持续时间长;挂杯之后,酒杯内壁以及杯底仍有残留的泡沫。只要你喝上一口,就会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香气幽雅,口味纯正,还有二氧化碳的煞口感。一时间,飞鸽啤酒风靡上海,远销全国。尽管啤酒日产量天天增长,市场还常常供不应求,时时限量购买。如今四、五十岁的人,对飞鸽啤酒依然是记忆犹新,那丰富洁白细腻的泡沫仿佛还在眼前,那醇厚煞口清爽的味道仿佛还留在唇边。
20世纪90年代,江南啤酒厂为扩大生产,搞活经济,改建为“三资企业”。与日资啤酒企业合资,成立了“三得利啤酒(上海)有限公司”。酒厂位于沈杜路南边,姚家浜和革新河汇流处的风景带上。茂密的树林、碧绿的草坪和奶黄色的组合,给人啤酒般的清爽、清凉。三得利啤酒一上市,就在上海赢得了很大的声誉。几年下来,年产量达到二十多万吨。随着工艺流程、操作技艺的提高,迎合各种人群口味的品种越来越多,而且啤酒的口感也越来越好,很快成了啤酒市场上的宠儿。自1996年,三得利在上海创立了啤酒、饮料事业,是年起连续多年荣获上海啤酒行业的销量冠军。
2006年,外商独资企业的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收购上海富仕达酿酒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由此,三得利在上海啤酒市场的份额增加到了60%。因为上海富仕达酿酒有限公司是澳大利亚富仕达集团在上海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生产光明牌啤酒,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光明啤酒”作为上海老品牌,其本身就有一定的市场。为保证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能力,改善整体环境,三得利投入了1428万元进行技术改造,积极研发和生产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清爽型啤酒,像“清宜”、“金麦芽”、“冰爽”等啤酒品牌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推陈出新,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与好评。
▲原召稼楼酒厂——现三得利啤酒厂一角
上海青浦酒厂(上海淀山湖酒厂)
上海青浦酒厂,位于上海市青浦县朱家角镇北大街1号,位于著名的“淀山湖”之畔,拥有优质的水源。该厂的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1958、1959两年,青浦兴盛大办社队企业,各公社纷纷设立工业部或交通工业部,建办包括酒厂在内的多种社办工厂。例如,红旗人民公社(后改为朱家角人民公社)设立了工业部,并建办了酒厂等社办企业。这一时期,酒厂作为社队企业的一部分,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但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青浦酒厂初建于1958年4月,原名“地方国营青浦酒厂”。该厂以固体发酵法生产白酒,年产200吨左右。1962年划归市糖业烟酒公司管辖,转产黄酒。1963年并入“上海云岭酒厂”,更名为“上海青浦酒厂”,黄酒年产量为2000吨。1964年,国务院副总理陈毅来青浦视察,曾饮该厂“香雪”黄酒,题了《过淀山湖》诗,诗中有“湖水用来酿绍酒,果然水清绿不殊”之句。该厂正式生产优质黄酒始于1973年。
上世纪70年代,为扩大黄酒生产规模,在朱家角镇北大街筹建黄酒万吨产能的新工艺机械化酒厂,负责筹建这项工程的人是毛照显,他是中国食品科技学会黄酒分会会长,黄酒界泰斗。在朱家角古镇创建新黄酒生产大型企业,这在当时这是全国的一大创举。故上级部门请他出山,委以重任。新酒厂建成后,毛照显任书记、厂长。由于新工艺提高了黄酒产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中国商务部召开了全国黄酒会议加以推广,该厂的产品被评为上海市和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
80年代后,王照显先后担任中加合资施格兰酿酒公司董事长和上海市糖业烟酒公司党委书记兼副经理、上海市酒类专卖局负责人,同时又担任上海市酿酒专业协会会长和中国食品科技协会黄酒学会理事长职务。在工作中很有建树,先后在全国性会议上、刊物上多次发表酿酒科技论文,深受好评。因成绩斐然,1993年,在全国黄酒会议上,毛照显被授予“中国黄酒博士后”荣誉称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酒厂的黄酒产量大幅度增长,从70年代初年产3000至4000吨增加到1980年7500吨,1984年超过万吨。品种从4个传统产品增加到10多个,其中“蜜清醇”黄酒,因其优良的品质于1983年被商业部和上海海市评为优质产品,1985年市民意评选时被评为特别奖。同年5月又获商业部银爵奖,并参加亚太地区国际贸易博览会,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
1982年,青浦酒厂更名“上海淀山湖酒厂”。该厂生产的黄酒,选用精白糯米为原料,以酒药、麦曲为糖化发酵剂,用香习酒代替发酵用水,经二次加浆陈酿,精心勾兑等工艺酿造而成。蜜清醇黄酒,色泽由橙黄至红褐色,清亮透明,芬芳浓郁,醇厚柔和,酒体协调,鲜美甜润,有上口鲜甜、清甜如蜜、甜而不腻的独特风格,属甜型黄酒。酒厂以特产浓甜型黄酒而闻名,特别是“蜜清醇”黄酒。一系列荣誉的收获,证明了青浦酒厂在当时的产品质量过硬和受欢迎的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酒厂经历了多次更名和改制,但其作为青浦地区重要酒类生产厂商的地位始终未变。
1985年,上海市第二商业局烟糖公司又在淀山湖酒厂建成啤酒车间,同年筹建“黄啤合一”生产线,翌年投入批量生产,年产能力1万吨,于1986年投产,缓解了上海啤酒市场供应不足的困窘。1985年工厂有职工388名,设7个科室,3个车间。全厂占地近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532.8万元。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年产量1.1万吨,年产值为943.9万元。
1993年该厂被原上海枫泾酒厂兼并。更名“上海金枫酿酒有限公司淀山湖酒厂”,1997年又更名为“上海石库门酿酒有限公司淀山湖酒厂”。
《文汇报》1982年2月12日“仿绍兴花雕黄酒应市” :
“最近,上海青浦酒厂仿造的绍兴花雕黄酒已经批量投放市场。目前在本市部分酱油店和瓶酒店试销。上海花雕一斤瓶装,售价一元四角。该产品在试销阶段,将听取消费者意见,然后成批生产。 (黄 兴)
《食品周报》1982年10月29日“百年老店涵大隆酱园”:
上海市西郊青浦酿造厂,经营着一个市郊独家的调味品特色店——涵大隆酱园。供应多味酱油、多种腐乳及多种米醋,风味独特,颇受食客欢迎。涵大隆酱园早在明末清初就在朱家角镇开设,1915年白玫瑰酒曾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银质奖。解放后,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但十年动乱时期,一度只生产酱油和酱菜,涵大隆酱园也关闭停业。
今年国庆前夕,涵大隆酱园百年老店重新营业,许多江浙游客慕名远道而来,产品常常供不应求。 (徐 铭)
▲1982年,青浦县朱家角镇,设在镇上的上海淀山湖酒厂(原名青浦酒厂),特产是浓甜型黄酒;该厂出品的“蜜清醇”黄酒于1983年被商业部和上海市评为优质产品,1985年市民意评选时被评为特别奖,同年又获商业部银爵奖。(图片来自1982年第4期的《上海画报》,唐载清 摄)
上海萃康福酒厂(上海工农、枫泾酒厂)
上海金枫酿酒有限公司是家上市公司,如今资产过千亿,但谁知道该公司前身却是枫泾镇上一家不起眼的小酒坊,叫“萃康福”。这家酒坊的主人叫朱卿堂(1895—1959年 ), 宁波人 。其家境殷富 , 初中毕业后 ,1930 年他来到“上海特别市浦东北区”屯粮巷老街(现为浦东高桥镇)开了一家名为“萃源”的酒坊 , 规模较大 , 在这条街上还有几家小作坊 , 其中有两家与他关系较好,分别是“康记”酒坊和“福记”酒坊。
1937年,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11月12日上海沦陷,146家工厂内迁。由于日伪对工业日用物资进行管制,导致上海经济异常萧条。萃源、康记和福记三家酒坊,因制酒的主要原料大米被控,无法继续发展生产,于是,1939年6月30日上海浦东的这三家小酒坊——萃源、康记、福记携手合并迁至枫泾,成立了“萃康福酒厂(坊)”。1956年,该厂实行了公私合营,1966年改为“国营上海工农酒厂”。这一系列的变革反映了中国酒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
至于朱卿堂将事业从浦东迁移至枫泾,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当时,他在同业中有一个朋友叫王味初,在市郊枫泾开设了一家“万春酱园”, 前店面临枫泾中大街;店后作坊紧靠桃源漾。前者人流不息;后者水运便利,是生产六作(酱作、酒作(黄洒)、吊坊(烧酒)、醋作、水作(乳腐)、酱菜作)的理想宝地。于是由朱卿堂提议,萃源、康记和福记三家酒坊的老板一合计,便来到枫泾考察,在考察中感到枫泾有酿酒的优越条件。
于是,1939 年朱卿堂与王味初签订协议,租下后园闲置的工场间,开设酿酒坊。取萃源、康记和福记三家作坊名字中各一字,组合创办“萃康福酒坊”,并投料冬酿,生产出枫泾第一桶酒。
后因枫泾桃源漾河道淤塞,用水发生困难,萃康福酒坊无奈重新觅址。经过一番评估,择址枫泾东栅中斗门泾和印家河交汇地方(现上海石库门酿酒有限公司枫泾酒厂的白牛路西侧),重起炉灶。该址虽处镇东市梢处,但门前河道宽畅,水质优良,取水方便。在二河交汇转角处,有一家“同康”典当行,老板叫程慧如,是苏州洞庭山人 , 居住上海 , 因战乱生意已停业。内有五埭砖木结构平房和一块空地,曾做过日军马场,栈内野草丛生,经商谈后同意将房屋产权和空地全部转让给萃康福酒坊。
萃康福的掌门人朱卿堂为浙江宁波人,他对酿制黄酒有一套独门绝技,其酿制的黄酒均采用宁波喂饭法工艺,所以萃康福产出的黄酒,又称为“宁式土黄酒”。产品的销路主要在上海市区,枫泾只是生产基地,经销业务归上海总务所办理,总务所设在上海六合路德裕里25号,总务所负责人是朱卿堂的亲戚,名叫杨善康 , 是浙江余姚人。抗日战争胜利后,酒坊生产再度复兴,市场销路日益旺盛,为扩大后续产业规模,朱卿堂见作坊后院有块空地即加以购置,建造了两间砖木结构平房,以存放酒之用。其时规模已发展到每天投料7800市斤。
1949年5月13日,枫泾解放。可新时代并没有给萃康福带来好运气。相反,其产品的销路却遇到了挫折。厂方通过对市场的调查 , 发现“宁式黄酒”确实存在口感不适的问题。由于解放后全国烟酒销售渠道的彻底顺畅,城乡间物资贸易异常活跃,在上海消费市场上,“绍式黄酒”特别招人喜欢 , 于是萃康福迅速组织厂方技术人员,将原生产工艺改变为绍兴酒生产操作法,生产出一种属于枫泾本地特色的“仿绍酒”。
1955年6月,松江县在境内择定两家私营企业(其中一家为萃康福酒厂)进行评估,作为公私合营先行模范试点。萃康福酒坊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 自愿申请参加公私合营 , 对企业资产进行清查和登记造册。1956年2月,经松江县人民委员会批准,萃康福为全县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朱卿堂作为首任私方厂长,公方代表则由刚从部队复员归来履职的王品成担任,另设副厂长一位,由林光亮担任,主要负责酒坊管理工作,朱厂长主管生产和质量,公私双方各负其责,配合相当默契。
1966年萃康福酒厂改为“国营上海工农酒厂”。1979年,上海工农酒厂正式定名为“上海枫泾酒厂”( 注:厂址上海市金山县枫泾镇,枫泾1966年10月划归金山县 ),并保持着生产优质黄酒的传统。枫泾酒厂生产的“金枫牌”系列黄酒,均选用上等糯米精心酿制而成,体现了其对产品质量的高标准要求。从上海萃康福酒厂改为上海工农酒厂,到现在的上海枫泾酒厂,这沿革过程不仅见证了中国酒业的历史变迁,而且通过其优质的产品,一如既往地为消费者提供美味的黄酒,从而成为上海地区唯一的优质黄酒产地。
1993年枫泾酒厂兼并上海淀山湖酒厂,组建“上海金枫酿酒公司”;1997年并购上海金山酒厂和枫泾酒厂一分厂;2000年整体资产进入上市公司——“上海金枫酒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正式更名为“上海石库门酿酒有限公司”。
70多年来,该厂已从一家小厂成为上市公司——“金枫酒业”。1983年、1988年先后两次获国家银质奖,1995年至2005年十年蝉联上海市名牌产品。2007年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世纪三十年代萃康福酒坊旧址
《解放日报》1980年8月22日《“上海老酒”首次出口》:
(本报讯) 本市枫泾酒厂生产的红双喜“上海老酒”(又称特加饭酒),最近由上海食品进出口公司包销,并与外商订了合同,首批“上海老酒”经加工包装完毕,已启程运销香港等地。
枫泾酒厂是家有四十多年历史的老厂,生产的黄酒品种多,产量高,质量好。“上海老酒”是首次运销海外。 (荣 文)
《新民晚报》1982年1月5日《“上海老酒”香飘海外——将扩大外销到西欧》:
(本报讯) 红双喜牌“上海老酒”香飘海外,前几天,一位来自海外华裔商人,代表马来西亚友谊商店有限公司,参观了上海枫泾酒厂,赠送了一枚银质金牌,上面印着金碧辉煌的十个大字:“上海老酒开,好事接连来。”留着纪念,并转达了海外消费者对“上海老酒”的赞誉。
枫泾酒厂已有四十多年历史,产品以内销为主,红双喜牌“上海老酒”(又称特加饭,花雕)行销海外还是不久前的事。这种酒用上等精白糯米为原料,选用优良菌种及麦曲,经发酵陈酿润成,酒液橙黄透亮,香气浓郁,醇厚丰满,用椭圆形陶瓷瓶盛装,古色古香。
“上海老酒”品质优良,迅速在国际市场打开销路,运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等地,特别受到海外侨胞的欢迎,作为大酒店欢庆纪念宴会的珍品,用来招待贵宾。“上海老酒”最近将扩大外销到西欧等国。 (张健荣)
《解放日报·市郊版》1983年10月23日《火头军酿酒的故事》:
十月十一日下午,在金山县的上海枫泾酒厂二楼产品陈列室,弧光耀眼,人群熙攘。上海电视台在这里拍摄国家银质奖的金枫牌“特加饭”酒电视片。弥漫在厂内外的名酒醇郁的香味使气氛更显得热烈醉人。在这美好的时刻,厂长、支部书记、造酒专家都欢快笑了。这中间,一位头发花白,精神奕奕的老人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当过“火头军”的造酒专家任家驹。
是啊,为什么不欢笑呢?为造名酒,他和同志们经受了多少风雨,跨过了多少难关。
一九七九年五月,新厂长支秉仁从市区调来枫泾酒厂搞整顿,他面对技术力量单薄,黄酒质量不稳,工厂纪律不严的现实,觉得产品质量是工厂的命根子,而质量要上去,就得相信和依靠厂里的能人和专家。因此,他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动群众,选拔能人。这时,有人推举在食堂里工作的任家驹出来当工程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哗哗地议论开了,“没有大学文凭怎能当专家?”“稀奇稀奇真稀奇,只听说烧火丫头杨排风当先锋,没听说火头军出山当专家!”但大多数人的意见是:“任家驹品德好,同黄酒生产打了三十多年交道,有技术有本领,质量要上去,就得把任家驹请出山来。”在群众的支持下,不久,任家驹果然丢掉烧火棍,出山当了造酒专家。
任家驹从食堂出来以后,给厂长当参谋,负责全厂造酒技术。他一出来,果然非同寻常。他采取的一着重要棋子,是从改革酿酒的水质着手,从酒曲工艺等多方面促使黄酒提高质量。
为了提高造酒的水质,任家驹派人取来了绍兴鉴湖的水,用科学方法分析水的质量。那鉴湖之水纯净透澈,确是无话可说。他曾经想到绍兴运鉴湖水来酿酒,但谈何容易,每吨酒要花二十吨水,年产一万吨酒的酒厂,要用二十万吨水,得用多少火车的车皮来拉啊!再说,造酒成本也会大大提高。怎么办?任家驹想起支书兼厂长支秉仁的话:“我们同兄弟厂比较,条件差,技术落后,从零开始,要多多依靠群众。”于是,他吸收多方面的人才,组织了一个群众攻关小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成百次的试验,终于用过滤、控制造酒水量,用本厂特制的菌种酿酒等种种办法,解决了水质问题。与此同时,他又派人去全国各地搜集酿酒情报,着重分折从兄弟酿酒厂取来的资料。任家驹年近古稀,但他天天提前上班,到了晚上,人们还常常看到他在灯下搞试验、测数据。就这样,经过两年的努力,他取得一千二百多个数据,掌握了酿酒规律。
苦心酿得酒香来。枫泾酒厂的产品质量上去了,造出的黄酒色泽铮亮,香味醇郁,尝口甜润,回味无穷。八O年这个厂获得了上海商业二局优质食品奖,成为全国有名的年产万吨优质黄酒酿造厂。八二年他们的产品又评为上海市优质产品。消息传开,四面八方的贺信纷至沓来。但与贺信并至的,也有几封人民来信,反映枫泾酒厂的酒质有问题。这时,正值除夕。入晚,爆竹声声,但老任的心与节日愉快的气氛截然不同,他躺在床上,翻来复去,怎么也睡不着:明天,“金枫牌”将在千家万户的饭桌上受到考验,结果怎样呢?他想到:“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他想到:自己当初在一家酒厂工作时,有一年,由于“开耙老师傅”的一时疏忽,使几万斤糯米变酸腐败的后果……想到这些,他一点睡意也没有了,一骨碌翻身下床,匆匆往酒厂的路上跑去。经过同“攻关小组”的老师傅认真商议,决定派人去川沙、闵行、市区等地,节日期间到用户家里进行家访,虚心听取意见;同时,发动厂里工人对整个黄酒生产流水线进行严格地检查。
几天之后,家访的同志回来了,厂里也严格地检查了一遍。在检查汇报会上,你一言,我一语,集中了全厂技术人员、工人的智慧,集中了千家万户的要求。打这以后,任家驹带领“攻关小组”、黄酒车间、化验室的一百多个职工,更加严格地把住酿酒过程中的每一道关口。“十分耕耘,十分收获”,金枫牌“特加饭”黄酒,一九八三年终于被评为商业部优质产品,荣获国家银质奖。这个厂一年已为国家创净利二百六十多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为四万二千多元。
今天,与任家驹卅多年来同命运的枫泾酒厂,获得了闪光的国家银质奖章,“中华老酒驰骋国际市场”的理想终于实现了!十月,恰好又逢任老七十寿辰,“人生七十古来稀”嘛!在这大喜的日子里,他怎能不激动,怎能不欣喜?这时厂长支秉仁走过来握着他的手,向他热烈祝贺,并且准备奖给任老一笔奖金,任老先生说,这酒是靠全厂大家的努力造出来的,闪光铮亮的国家银质奖章,是全厂工人努力所获得的;如果厂长一定要发奖金,就要奖给攻关小组和许多先进工人,不能奖我一人。 ( 方 向 )
《解放日报》1983年11月8日《上海爆出的银奖酒——特加饭》:
不久前在连云港市举行的全国优秀黄酒评比中,上海枫泾酒厂生产的金枫牌黄酒(外销名上海老酒)被评为全国优质酒,并获得国家银质奖。这是上海生产的酒第一次在全国评酒中得奖。
枫泾酒厂地处鱼米之乡的沪杭交界处,生产黄酒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特别是从七十年代起,他们采用了现代化设备和传统经验相结合的生产新工艺,使各类黄酒的产量、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金枫牌特加饭黄酒还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及美洲、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该厂生产的特加饭是黄酒中的佼佼者,它的用料和酿制工艺十分讲究。每年冬至开始酿酒,选用上等糯米,将整粒和碎粒筛选开来;然后将整粒的好米放在水里浸泡二十四至三十小时,三九严寒时要浸泡七十六小时,并不断换水,直至浸泡到米粒用手一捏就酥为止。然后将米放进蒸米机,蒸熟后冷却,再将米饭和水、粬拌和在一起,进入前发酵,需要五天时间,让它充分发酵、成酒,再转到后发酵,需要二十五天,主要培养酒的风味。一个月后再进入压榨,流出的便是酒了。这时的酒呈白中带淡青色,加上酱色,便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酒。酿制后的黄酒要烧到八十五摄氏度后才能放进洗干净的甏里,然后用荷叶、泥巴将甏口封住,至少存放半年,一般都得放上一年、二年,甚至更长时间,然后上市供应。枫泾酒厂生产的特加饭,米加得特别多,而酒出得少。如酿制甲级黄酒,一百斤米可出酒二百二十斤,而特加饭只能出酒一百八十斤。加上在用水、制粬、酿制等方面坚持传统特的工艺,因而使酿制出来的特加饭酒色透明、香气馥郁、风味醇厚,赢得了消费者的赞扬,成为全国银质奖名酒 ( 记者 干 谷 )
《文汇报》1989年6月30日广告:
热烈庆祝上海枫泾酒厂建厂五周年(1939.6.30—1989.6.30)
厂长张泉汀:值此庆祝之际,谨向关心和支持本厂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和广大用户表示衷心感谢!
本厂是全国大型现代化黄酒生产专业厂。产品有特加饭、特佳酿、上海黄酒、工艺花雕等。“金枫牌”特加饭酒(又名上海黄酒、上海花雕)荣获国家银质奖,“金枫牌”特佳酿酒荣获上海市优质产品奖。
配套的“黄酒生产新工艺”,1980年获上海市重大科研成果三等奖;1982年获商业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本厂产品畅销国内,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国及港澳地区,深受各界欢迎。愿本厂产品为您增添欢乐。
(凡是1939年6月30日出生的本市公民,凭身份证到大田路405号,可领取“金枫牌”上海老酒10瓶。领取日期:1989年6月30日至7月15日8:30—16:30,周日休息)
《文汇报》1994年6月17日广告:
经上级批准,原上海枫泾酒厂更名为上海金枫酿酒公司。经理陈品光先生谨向社会各界朋友致意!
经营范围:金枫系列黄酒——特加饭酒、上海老酒、上海花雕、工艺彩雕、特佳酿酒。
公司地址:上海市金山县枫泾镇
上海张堰酒厂(上海金山啤酒厂)
明末清初,朱泾城镇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繁荣期,当地的工商业也与时俱进,欣欣向荣。镇上的“万鼎顺酱园”,可以说是朱泾生意做得最大、经营时间最长的一家“老字号”企业。
万鼎顺酱园的前身是“公和酱园”,创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同治元年(1862年),洋枪队和清军三进朱泾,借口搜索太平军而在镇上大开杀戒,公和酱园被迫歇业。清同治七年(1868年),公和酱园资产盘予他人重新开业,改字号为“万鼎顺酱园”,其产品竟远销江、浙各地,成为闻名江南的产品。
到上世纪30年代,万鼎顺酱园全年所造酱油、酒、醋所用粮食超过9000石(相当于72万公斤),相当于那个年代四、五千亩高产粮田的产出。1937年,万鼎顺酱园遭到开建以来更大的劫难,全部商铺被侵华日军烧成灰烬。建国后,万鼎顺酱园恢复营业,1966年起改为“金山食品厂”。万鼎顺从开办以来,历经朝代变迁、战火袭扰,可以说见证了近代朱泾镇的发展变化,两百多年的老字号,在整个上海也是不多见的。
金山县酿造白酒的历史很悠久。在民国初年,境内年产白酒即达1100吨,酱油600吨。早期县内先后办有酿造作坊20多家,分布于朱泾(珠溪)、张堰(留溪)、松隐、廊下、吕巷(璜溪)等处。其中最有名的为朱泾镇东的万鼎顺酱园。张堰的“闻万泰酱园”,开办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朱泾镇西秀州塘边“万同顺酱园”,创办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
1930年,吴舒之(粮行经理出身,金山泖桥人)、萧狄初(奉贤人)、戴炳铨(运输出身,川沙县人,外甥萧狄初)三人合股,收盘过户原万鼎顺酱园,推举戴文元(炳铨子)为经理,俞思义为副经理。五开间门面的店中央高悬起“万鼎顺酱园”五个金字横匾额,柜台上竖立了“官酱园”三个金字青龙招牌,颇有气势。
30年代的酱园都是手工操作,起先万鼎顺在酱园业中轧不上名次,先从酱油生意做起。之后,万鼎顺经营规模日渐扩大,开设了酱油作、白酒作、黄酒作、醋坊作、糖坊作等车间,除继续生产酱油、酱菜、米醋、饴糖外,开始酿制烧酒、黄酒。当时万鼎顺酱园烧酒除散装零拷外,还推出了瓶装酒,并印上“一百余年老店,特产苏秃名酒”(“苏秃名酒”,为万鼎顺产品)标贴,产品批发到平湖、南汇、川沙、松江、上海等地。此酒用黄酒糟继续发酵到一定程度而成。此酒经多年贮存然后出售。饮者揭盖就酒香四溢,入口则回味醇厚。
1956年元旦,金山县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万同顺酱园、裕茂蜡烛店、糖坊、茶食加工相继并入万鼎顺,企业名称定为“公私合营万鼎顺酱园”,1958年万同顺制酒车间易名“朱泾酿酒厂”,当时有职工60多人,全靠手工操作,使用固体发酵制酒,日产50度白酒0.6万公斤。
1959年改称“金山酿酒厂”,1960年上海和平碾粉厂并入,1962年划归市属。1969年开始机械化生产 ,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年产酒精7000吨,1970年改名“上海金山酒厂”。1988年,有职工260人,厂址位于今天的朱泾镇西林街400号。
改革开放后,由于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上海金山酒厂每况愈下,终于在1997年由“上海金枫酿酒公司”购并了上海金山酒厂,从此,上海金山酒厂退出了历史舞台。
根据《张堰镇志》记载,乾隆年间至民国初年,张堰(留溪)共有九家酒坊,其中宜宾高县杨氏后人所开的“留溪佳酿”最为闻名。
在金山境内,若论酱园的规模,最大者还要数张堰镇的“闻万泰酱园”。该酱园创办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由松江人闻氏开设。酱园分东西两部份:东为东万泰,西为西万泰,东西共占地10亩。光绪二年(1876年),海盐人周锡侯掌管酱园后,将东万泰改为“公和”、西万泰改为“万恒”,由有过“捐翎”(清代出钱买官衔)经历的曹少云(股东)出任两店经理。两店各有员工40人,投资四、五万元,中途两店也曾分开独立经营过。
1926年“万恒酱园”因经营不善,向平湖钱庄借的款子无力偿还,被迫盘给平湖人,扩资43700元。在1876年至1956年的80年中,“公和酱园”换过4任经理,万恒酱园换过7任经理。股东老板都是海盐人。因子子孙孙财产继承关系,股东越分越多,金额却越来越少。自1945年许大椿担任经理后,一直经营到1956年公私合营时止。
1956年,“公和”、“万恒”均改为公私合营企业,1959年并为一家,改称“公万恒酱园”。1964年改为“张堰食品厂酿造车间”。许多老张堰人回忆,当年从张堰老车站下车就能闻到酱香。及至2010年,闻万泰字号的酱菜又重现市场,以其传统口味兼优良品质,参加各类国际农展会。
1958年,张堰公社在当年万恒酱园的酿造作坊里建造起了酒糖厂,后取名为“公社酿酒厂”,生产白酒,故亦称“白酒厂”。张堰白酒厂是二十世纪50年代公社化时期的产物,也是解放后上海市较早的具有白酒酿造生产资质的企业之一。张堰酿酒厂采用传统工艺酿造上海白酒,以其味正、醇厚的酒香在上海市场及苏浙沪周边地区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1981年该厂增产酒精。1985年,生产酒精1332吨,白酒、大曲945吨。有职工133人,产值219.1万元。张堰白酒厂初址在张堰花园路5号(现张堰公园的对面),也就是原来万恒酱园的酿造作坊原址,后搬迁至花贤路69号。
张堰酒厂在不同时期先后推出了“张堰白酒”、“小茅酒”、“上海粮酒”、“上海特制酒”、“秦望山乙曲”、“秦望山玉液”、“东海乙曲”、“曲香酒”等多个品牌,其中“张堰白酒”为55度,其他均为52度、50度、45度、38度酒不等。1974年起,这里还新辟建了一个啤酒车间,在华光啤酒厂指导下,于1977年正式投产。成功后又分门立户,为张堰社办“东海啤酒厂”,并很快发展成年产啤酒万吨厂,成为全市著名的乡镇企业之一。
上海东海啤酒厂(县办),厂址金山张堰松金公路188号。主产东海12度特制啤酒、东海10.5度浓色啤酒及桔子汽酒等产品。东海啤酒于1983年、1984年获农牧渔业部、上海市优质产品奖。1985年产量14924吨,有职工613人,固定资产原值511.7万元,产值1023万元,利润296.4万元。上海东海啤酒厂是继“上啤”、“华光”之后上海市第三家啤酒厂,多年来“东海啤酒”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全国啤酒行业金奖”和“上海市名牌产品”、上海啤酒行业销售十强。1993年更名为上海东海啤酒有限公司。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月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公司目前有东海系列、鹰氏系列、金色麦田系列、TONHAS系列啤酒,共有十几个产品。2005年1月20日,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宣布与上海东海啤酒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东海啤酒转让74%的股权给三得利,三得利因此成为东海啤酒的最大股东。虽然东海啤酒被三得利啤酒公司收购了,但东海啤酒在那个年代,曾是一代“上海爸爸”们的挚爱。
如今,张堰镇人民政府联合上海上堰商贸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出谷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对张堰白酒厂地块“解围纾困”,进行整体修缮和转型,共同打造集历史文化、工业遗存、休闲娱乐、活力文创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生活片区——“闻莺坊文创园”。
此外,在张堰白酒厂的历史基础上,一些新兴的白酒企业如“上海留溪佳酿酒业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这些企业致力于传承和恢复上海白酒的酿造工艺,推出了多款具有海派特色的白酒产品,并在国际酒类比赛中屡获殊荣。在日前举行的 ISGC2024 国际烈酒(中国)大奖赛上,来自金山张堰的上海留溪佳酿酒业有限公司推出的产品——海派浓香经典“上海白酒 1958 ”获得金奖。
▲原张堰白酒厂旧址现已“变身”成为“闻莺坊文创园”,与对面的张堰公园遥相呼应。保留了原酒厂的老水塔、老烟囱和老厂房的板砖,原本的酒窖也将改造成为酒博物馆。闻莺坊文创园及电影院和度假酒店已完成建设,正式投入使用。此外,康养中心、精酿啤酒吧、私房菜馆、大学生实践基地、职业培训基地等也将陆续入驻。
上海四团酒厂(上海神仙酒厂)
解放前,在奉贤民间有自酿白酒的传统习惯。各集镇大多开设小槽坊,常年雇烧酒师傅酿酒。农村有一批来自浙江海盐一带的烧酒师傅,每年秋收后,串村走户到农民家酿酒,解放后,农户酿酒逐步减少。1954年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农户酿酒这一风俗基本消失。
四团酒厂位于上海东海之滨的四团镇,创建于1958年7月。相传这一地区原来的河水都是又苦又咸,这里的原住民主要以捕鱼、晒盐为生。传说,在明初时有个渔夫一天在河里捕到一条大鱼,提竿后,渔夫见此鱼泪水潸然,便不忍心将鱼放生到河里,重获新生的河鱼,为了感恩渔夫,便将这里的河水从此变得洁净甘甜。这就是当地“神仙鱼”民间传说的来源。所以四团酒厂用本地河水酿制而成的老酒,也取名为“神仙大曲酒”。该酒于1982年被评为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1988年被评为上海市优质产品。1993年荣获在香港举办的国际名酒博览会银奖。
四团酒厂的前身为四团“姜家神仙酒坊”,创建于20世纪40年代。早在清同治年间,就有蔡姓在蔡家宅(原蒲基村8组)开设糟坊。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东新寺人徐小青开设糟坊,时酿酒工艺皆用土法蒸锅。可见,明清时期,四团地区酿造技艺已备雏形。上世纪初,奉贤本地比较有名的酒坊有:大团的“长裕德糟坊”、四团的“姜家神仙酒坊”、团南的“倪家酒坊”、大桥的“曹家酒坊”等几十家。四团酒厂是以四团姜梦生的“姜家神仙酒坊”、团南倪金松的“倪家酒坊”、十村金秦根的“金家酒坊”等为核心筹建而成的。开始只是一家小酒厂,职工仅22人,以小作坊传统式手工操作酿酒,年产白酒仅30吨。1958年7月建厂时,初名为“奉贤县四团乡酿造厂”。是年9月,改名“东方红人民公社酿造厂”。1961年7月改名“上海奉贤县四团公社酒厂”。1984年8月改名“上海市四团酒厂”。1992年8月26日改名“上海神仙酒厂”。厂址奉贤四团镇新四平公路2888号。
1987年底,全县乡、村两级饮料制造业有8家企业,其中乡办6家(内中外合资1家)、村办2家,职工1302人。产品有白酒和其他饮料2大类、18个品种,其中酒类有7个品种。是年,各类白酒产量达2500多吨,产品大部由市糖业烟酒公司经销。在8家企业中,生产白酒的有东部地区四团和西部地区邬桥2个乡。其中四团酒厂规模较大,有职工260人,自1958年建厂后,不断增加投资,1962年和1985年先后投入60万元,增添各项设备,改进操作工艺,将原手工酿酒改为半自动化液体生产。产品由单一的土烧酒发展为6个品种,其中“神仙大曲”、“神仙白酒”双双荣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证书,该厂还生产汽酒和汽水。
“神仙”牌曲酒传承白酒酿造传统工艺,选用优质糯高粱、传统大曲为原料,采用续糟混蒸、窖池发酵、老五甑传统工艺,量质摘酒、分级贮存,结合现代技术精酿而成。该酒具有清澈透明、窖香浓郁、绵甜爽净、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被广大消费者赞誉为“上海小茅台”,是海派酒文化的优秀代表。20世纪90年代,先后开发了“小神仙”以及“上海老窖(1608)”等新产品。
2007年,为寻求更好发展机遇,神仙酒厂整体转让,之后酒厂如虎添翼,企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陆续开发了“神仙琼浆”、“神仙玉液”、“红色经典”、“东方明珠”等新产品,又着力打造5年、10年、20年、30年的神仙原浆酒系列。神仙牌曲酒多次获市优、部优称号,已连续八年被评为“上海名牌产品”,并获“国家质量达标食品”和“中国名优白酒”称号。2004年,“上海老窖(1608)”获中国国际品酒会金奖。
“神仙牌”曲酒是上海解放后上海唯一的地产浓香型白酒。2011年7月12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奉贤区申报的神仙酒传统酿造技艺列入第三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1月,企业更名为“上海神仙酒厂有限公司”。2023年,上海神仙酒厂有限公司还被认定为“上海老字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年生产白酒5000吨,成为中国白酒工业的百强企业,也是目前上海唯一的大曲酒酿造企业,为中国白酒协会和上海市酿酒协会的理事单位。
如今,神仙酒厂除了有神仙大曲,还有“神仙特曲”、“上海老窖”等多款产品。推出神仙系列品种有“神仙醇”、“神仙XO”、“神仙王”、“酒仙酒”等,同时也开发具有营养保健的“神仙养生酒”和传统工艺酿制的新型酒——“神仙糯米醇”。虽说近年来白酒市场竞争激烈,神仙酒厂的发展有些不温不火,但董事长李晨楠对企业未来依然充满信心:“我们的目标是未来5年,企业产值达到5亿元,成为在华东地区享有美誉的白酒品牌。”
▲奉贤四团镇上海神仙酒厂
《文汇报》1988年2月10日《上海小茅台》:
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全国名特优食品展销会上,一位行家品尝了一口曲酒,对陪同人员讲,“谁说上海没有好酒,这个酒就很好嘛!”这个酒,就是获得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的神仙大曲。
不久,我们慕名来到距奉贤县城30多公里的四团酒厂。一跨进神仙大曲车间,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只见工人们正在翻拌经过发酵的糯高梁,并放到几只8米直经的大木甑上蒸煮,通过蒸馏冷却器,流出了清晰透亮的曲酒。厂长老曹说,这就是神仙大曲。耳听为虚,口尝为实,我们提出要呷一口。老曹连忙摇手说,现在太凶,不能喝,至少要在仓库存放一年以上,越陈越香。一位老工人热情地到仓储大酒缸中盛了一小碗给我们喝,果然满口留秀,回味悠长。怪不得在全国酿酒中久负盛名的江苏洋河酒厂厂长梁邦昌来这里参观后,称赞“这酒浓香型突出,确实是好酒!”
四团酒厂已有30年历史,过去只能生产普通酒。1971年,当时的技术员、现任副厂长赵振德,立志创出上海的名牌酒,办起了郊区第一个酒质分析化验室。他白天酿酒,晚上分析化验,悉心钻研,第二年就酿出了几百斤“泥池酒”。赵振德见我们听不懂“泥池酒”的意思,就领我们来到两个发酵池间,只见220只水泥池排列整齐,掀起盖在池面的塑料布一看,是厚厚一层泥。老赵介绍说,这个池底和四壁都是泥,即特制的“人工老窖池”。这种泥的配方是绝对保密的,其中苹果、生梨等果类,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神仙大曲的原料要在老窖里经过长时期发酵,让泥中棱状杆菌与原料发生生化反应,产生独特香酯,这可能就是神仙大曲所以成名的主要奥秘。唉!我们饮酒多年,万万没有想到这窖香浓郁、香醇协调的神仙大曲,竟与这泥池有不解之缘。
有人说,到奉贤去,不喝几口神仙大曲会感到遗憾。这话一点不假。应聘来上海电机厂担任厂长顾问的联邦德国西门子公司狄那摩工厂厂长爱西脱玛亚,前年秋天到奉贤时,主人先倒了一杯神仙大曲,第二杯倒了贵州茅台,最后,这位精明的“洋顾问”要求主人再斟一杯神仙大曲,并连声赞叹“这是上海的‘小茅台’,OK!”
(周兆熊 夏培林)
《解放日报》1990年1月14日《上海“小茅台”》:
神仙大曲荣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又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名、优、新产品银质奖,这是上海生产的白酒中唯一获得的荣誉。
神仙大曲具有浓香型风味,选用上等糯米高梁和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麦曲为糖化发酵剂,经泥池发酵、粗馏、精馏、串香、勾兑等工艺,酒香浓郁,清澈透明,无沉淀、无悬浮物,入口爽净,回味悠长。
生产神仙大曲的奉贤县四团酒厂已有30多年历史。七十年代初,厂里采用人工老窖泥池酿酒,因泥池四壁混和中有苹果、生梨等果类,含有丰富的棱状杆菌,与酒料发生生化反应,产生独特香酯,这可能就是神仙大曲所以成名的奥秘。前些年,担任上海电机厂厂长顾问的联邦德国西门子公司狄那摩工厂厂长爱西脱玛亚曾称赞神仙大曲是上海的“小茅台”。神仙大曲已成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梁 仁)
《解放日报》1990年8月30日《“神仙飘香”,声名远扬——四团酒厂开发卅余种新品》:
(本报讯) 市郊最大的酿酒厂——奉贤四团酒厂适应市场需求,努力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最近又开发45度、38度等低度酒投产市场,至此,“神仙”家族成员已有30多个。
“神仙”酒采用“人工老窖泥池”酿制,曾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上海市优质产品奖,深受消费者欢迎。 (旭 东)
《解放日报》2011年11月24日第九版发表报道《神仙酒技艺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写道: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认为:神仙酒传统酿造技艺绿色环保的生产模式、传统工艺的历史传承、口传身教的教授方式,是其数百年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上海老酒那些事》座谈会:2024年7月20日(周三)上午10:00 在上海浦东新区金地未未来酒窑召开出版《上海老酒那些事》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神仙酒厂老厂长曹炎根(坐中间者)、原上海市糖酒公司组织科长,九十年代初调任江南啤酒厂书记厂长,后调仼施格兰洋酒公司(市烟糖公司合资企业)行政总监常幼础(右二)、原召楼酒厂大曲车间主任姜鸿林(右一)、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兼酒文化专委会主任李耀强(左二) 、上海市普陀区收藏协会会长黄振炳(左一),在座还有编委会成员浦祖康、郑善宝、李墨龙、马剑鸣、上海市收藏协会酒文化专委会秘书长张爱国等。
来源:普陀收藏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