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于消费者而言,没有绝对的高低,只有相对的高低,因为价格是一种感知。
在同样的价格下,通过不同的展示、表述方式,能够让消费者感觉价格更低,就能获得更大的购买竞争力。
在门店的经营、营销过程中,到底有哪些价格表达方法,能够让顾客感觉价格更低呢?
总结整理以下9种方法,供你参考:
阶梯价格法
通过高低价格的设定,来实现价格感知的“更划算”。
第一种:月球价格模式
这是最普遍的价格设定模式,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令人咋舌的”建议零售价“。
德国人称之为“月球价格”(Moon Price),暗指天文数字般高昂的价格。因为从来没有人,按照这个价格支付过。
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呢?答案是,它具备一定的正向效用(前景理论的研究结果)。
你买一件建议零售价1000元的衣服,但你只用了5折,即500元就买到手了。
它就比你以原价500元买下这件衣服,能获得额外的爽感,感觉很值,也更划算。
还有一个原因是,较高的标价会让消费者,提升对产品质量的信任感。
值得商家注意的是,长此以往的折扣方式,会让顾客产生免疫、无感,从而要求更高的折扣。
千万不要无节制的夸大“建议零售价”,因为它将在某个临界点后失去信用,这个策略就彻底失效了。
第二种:两级台阶与三级“夹心饼干”价格
如果你店里放两款同样的商品,一款9.8元,另一款12.8元,一起销售,结果可以预料的事那款9.8元的会卖的更好。
曾经伊藤洋华堂在销售羽绒被时,就出效果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次活动中,店员将价格分别为1.8万日元和3.8万日元的两种羽绒被,摆在一起销售,结果1.8万日元的那款卖得很好,而3.8万日元的高级品却没什么人气。
然而,当店长增加了更高一档价格的5.8万日元的商品时,马上就出现了逆转现象,3.8万日元的商品卖得最好,羽绒被的整体销售额也有了很大增长。
想一想,你小时候想要买“夹心饼干”,是不是都是冲着那个“夹心”去的?
将三种商品摆在一起,3.8万日元的商品价格处于中间,顾客通过和其他商品进行比较,能够实际感受到其“优质”的程度,而且“优质”中还加入了价格的“简便”要素,正好进入了心理层面和情感层面的甜点区。
所以,如果同类商品的价格只有一高一低两种,很多人会选择便宜的那款。
但是加入一个中间价格后,大部分人就会选择中间那款,因为感觉更便宜,更划算。
锚定价格效应
锚定效应,又称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事某物做出判断的时候,容易受到第一印象或者第一信息所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当消费者进入你的门店,如果一开始发现了一款特别高价的商品,就会形成第一印象。
后面再看到那些价格正常的商品,就会感觉更低。
比如:奢侈品店门口摆放几十万的商品,进去看到一万左右的就觉得价格不太敏感了。
关于价格锚定效应,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20世纪30年代,希德(Sid)和哈利(Harry)两兄弟在纽约经营一家服装店。
希德负责销售,哈利负责裁缝。
每当希德发现有客人对某件衣服十分倾心的时候,他就会装作有点听不清。
当客人询问价钱的时候,他就会提高嗓门询问在裁缝店后面的哈利。
“哈利,这套西装多少钱?”
“那套上好的西装吗?42美元。”哈利大声地回答。
希德假装没听清楚。“你说多少钱?”
“42美元!”哈利会再重复一遍。
这时,希德会转过头来对客户说这套西装的价格是22美元。
听到这个价格后,客户会毫不犹豫地掏出22美元放在柜台上,拎起西装走人。
这对兄弟的“双簧”每每奏效,原因就在于价格锚对消费者价值感知的影响。
人的大脑,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理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研究表明,在做决策时,尤其是在做自己不确定的数值估计时,人往往会被第一个看到或听到的数字所影响,不自觉地把这个最初获得的信息当成一个“锚”,作为判断的参考点去做决策。
这,就是锚定效应。
提示:如果你希望消费者觉得你的店性价比高,那就利用“反向锚定效应”。
就是把大家都知道的商品,消费频率高的商品降低价格,把那些不太知名的、价格敏感低的、消费频率低的商品提高一点价格。
这样即让消费者觉得你家店性价比高,又不会降低利润,还能带来更多的客流,从而提高销售额。
心理账户效应
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了心理账户理论,认为消费者将他们的交易分配到不同的心理账户当中。
他们花钱的态度取决于他们用的是哪个“账户”的钱。
这些“账户”很可能是根据不同的标准或需求设定的,比如食物、度假、爱好、交通或人情往来。
这样的分类帮助消费者制定预算、做计划,以及监控开销。
每个“账户”都呈现不同的消费行为和不同的价格敏感度。
每个消费者都有一个消费心理账户,同样的商品,同样的价格,在放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价格感知是不一样的。
有这样一个现象,过年的时候各个超市都有各种礼品包装,甚至牛奶、采油、饮料等日常用品都被当着礼品买,而且买的更好。
原因就是,商品从日常消费心理账户,跑到了过年送礼消费账户,同样60元的产品,作为过年礼品价格就会感觉更便宜。
再比如1瓶茅台,你买到手,可能要花两三千,如果让你自己喝,你可能舍不得,但是你要是送礼,可能就觉得值得了。
所以说,有时候,顾客嫌贵,并不是客户小气,是心理账户不对位。
价格分摊法
有时候单看商品价格,可能会觉得有点高。
只要你能将看起来不合理的价格,换算到合理,多贵的产品都有人买,消费者只是不想多花一分冤枉钱。
第一种:改变计价单位
商家可以通过改变计算价格的单位,来改变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
比如:把每年多少钱的价格,分摊到天算,得出的价格就非常的小;把公斤价,改为单斤价,或者半斤价,感觉价格就会更低等等。
再比如,健身房提供年费会员,虽然总价较高,但分摊到每个月的费用就显得相对较低,吸引消费者购买。
第二种:提供分期付款
相比于提供一次性全款,多次的小额分期付款更容易形成低价认知。
消费者决策时会更倾向用分期额度与对手全款价格相比较——这样你的价格就会相当有吸引力。
消费者做价格比较这个动作的时候,经常是下意识的。
价格关联法
如果你的价格,让人感觉较高,那就采用关联法,降低消费做的价格感知。
第一种:关联“小、低”等文字
在商品价格的旁边,写上表达较少/小量级的描述(比如低,小,微等) 。
第二种:关联“高价值”
一年上千万元的咨询费,看起来不可思议,但若用了后,能多赚几亿元,那上千万元也是小钱……
一门课一年5万元的学费,看起来很吓人,但是学成后,一辈子衣食无忧,也就不觉得贵了。
关联产品的独特价值、品质、创新等方面,让消费者觉得价格物有所值。
第三种:关联“日常消费”
把商品的价格,关联到消费日常生活中的某个高频消费,比如一顿火锅、一杯咖啡、一杯奶茶、一包烟等等。
日常消费每天都在发生,消费根本就没有心痛的感觉,一旦购买,这个钱就花得更值。
视觉影响法
用小一号的字体标注价格。
小字体可以使价格看起来更小,从而让消费者感受到较低的价格。
你的大脑有一个对大小的整体认知。
因此,在视觉面积更大与数字量级更大之间有一块模糊区域。
因此面对同样价格,消费者会认为字体更小的更便宜。
在设计广告的时候,将较大的元素摆放在价格周边,能够通过对比,进一步减少视觉上,价格数字所占的面积,造成价格更低的认知。
提示:这个原理反过来适用于折扣。当你想凸显折扣数字的时候,字体越大越好。
拆分定价法
运费、手续费、包装费等分开展示。
采用“分标定价”(比如将定价拆分为不同组成部分),用其中的基础价格,而不是打包价格,来锚定消费者价格认知。
引导他们用你的基础价格,与参考价格进行比较。
比如装修公司报价的时候,会把报价拆分为:基装、水电、主材等不同的价格,以至于消费者可以咽得下去。
精准价格法
高额度价格一定要精准。
对于高价产品,当价格更佳精准时,买家愿意支付更多的钱。
比如一款产品标价8900元与8965.78元,因为后者用了更小的量级作为引导。
更精准的数字激发了其与小数量级数值的关联,进而影响人们的价格认知。
高位变化法
高位的变化,影响消费者认知的效果,远大于低位的变化(分角元依次增强)。
从¥9.80到¥9.79,分角位1分的价格变化无足轻重;
但¥6.00 到 ¥5.99,,1分的差异,带来的变化,就让价格认知完全不同,感觉更低。
这也就是为什么,10元不如9.9元好卖。
原因是,高位的数字, 能够锚定感知量级。
我们大脑感知价格是瞬间完成的,它喜欢看重点,而忽略细枝末节,以此实现大脑的节能化。
所以,在消费者的认知中,8.99元的价格是比9.00的价格低一个层次的,因为他们被大脑归为不同的梯队中了,8档与9档的差异,而不是0.01的差异。
相信除了上面的9种方法外,还有更多在市场中起作用的方法,欢迎了解的朋友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