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图:忻州十四县古城变迁
文摘
2024-10-29 16:01
山西
忻州市14县(市、区)建城有先后,城市有大小,有的县城直到清朝才有,有的县城改易,建城时间更短。再加地处边塞,除忻州、代州外,一般城内主街只有一条,或称城关街,或称城内街,或者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其余小街小巷,也多以方位名之。州城一般九街十八巷,县城三街六市。
忻州州城,战国赵与定襄同为阳曲邑,秦汉阳曲县。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始筑,为新兴郡九原县城。九原城历经曹魏、西晋、五胡十六国,200余年一直叫九原城。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肆州,州治九原城,新兴郡九原城成为肆州州城。北魏肃宗熙平二年(517年)九月扩建肆州城。北周大象元年(579年)肆州州治徙今代县城,州城遂废。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忻州,重筑州城,废秀容郡,秀容县治迁入州治,州治与县治同在一城。隋大业二年(606年),置楼烦郡,废忻州,秀容县改属楼烦郡,城遂为秀容县城。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忻州,辖秀容、定襄,州县治又同在城中。唐太宗时在旧基上再重新修筑,周九里二十步,高二丈五尺,护城河池深一丈七尺,城池规模就此定了下来。天宝初(742年)改称定襄郡,乾元初(758年)复为忻州,宋为忻州定襄郡秀容县。金、元俱称忻州秀容县。直到明洪武初(1368年)省秀容县入州治,废秀容县后,忻州城便只成了州城。明洪武三年(1370),知州钟友谅重修。嘉靖十六年知州李用中加修。嘉靖二十八年(1549)因积雨,城墙塌毁十之六七。知州周梦弘倡议捐修,筑城清河,修城墙壕堑,增设敌台,一个多月完工。万历二十四年(1596),巡抚魏允贞用赋税课金作资金以砖石砌墙。砖厚七重,石基八尺,高四丈二尺,周长二千一百九十丈。城壕三重,深二丈,阔丈余。四门,东门迎晖,更名永丰;南门康阜,更名景贤;西门留映,更名新兴;北门镇远,更名拱辰。忻州城墙修竣后,四座城门,连同洞门八座,洞门城门重重相对,彼此相通。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同治七年(1868年)到九年两次重修。乾隆年间小修小补,同治七年到九年大修,共用白银六万余两,城墙之上增修了垛口,重建了门楼,并建堙门。今日所见忻州老城面貌,即同治年间修葺后遗存。四门皆重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南门“景贤门”,城楼面阔7间,进深4间,重檐歇山顶,四角飞檐,楼梯三层,构思精巧,楼内无柱,三层檐下正中悬挂“三关总要”匾额。东门“永丰门”,城楼匾额“献佳合北”。东门到南北大街是东大街。西门“新兴门”,城楼匾额“九峰雄峙”。西门通南北大街,古城原有略显弯曲的西大街。北门拱辰门,墙顶四周砖砌围廊,中部为城楼。城楼总高28米,宽7间,深4间,四周围廊,重檐三滴水,歇山式屋顶,檐下高悬“晋北锁钥”门匾。楼身座落在12米高的城墙之上,巍峨高大,雄伟壮观。城墙下筑券门洞,洞顶甚高,底阔3米多。整个城楼红柱蓝瓦,富丽堂皇。城墙内两侧,各有砖砌台阶,曲折通上墙顶。北城门楼西原有三官庙。古城背依九龙岗,西临牧马河,平面势成椭圆,俗称卧牛城。城内有不少寺庙古建,如秀容书院、遗山祠、关帝庙、财神庙、泰山庙等。九龙岗上白鹤观,创自唐天宝间,始为七圣观。后因有白鹤之异,故改白鹤观。宋改天庆观。元遗山《天庆观记》:每岁二月望,老君诞日,有鹤十数,翔舞阶庭,三日乃罢。明万历间,州城工竣,群鹤复集。魏允贞诗云:“谁知三百年来后,又睹联翩下碧云”。古城北倚雁门、宁武、偏头三关,南屏省府太原,城内南北大街是太原以北唯一通道,为“晋北咽喉和门户”。群山环绕,襟山带水;关隘林立,四通八达。进则如掌使指,退则坚实如拳,进可攻,退可守,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河东重镇,襟山带水郡此塞,赵风汉骨有五台管涔以东西兼顾,雁门春怡沛然雨;山右名邑,北口南关城斯楼,尚武修文挟汾河滹沱而左右逢源,大原秋爽快哉风。忻州州署在东门街宣化坊,明洪武初建。吏目宅在州治右。巡检司三,一在牛尾庄,一在寨西,一在沙沟寨。预备仓在仪门左,阴阳学在儒学东,医学在十字街儒学之东,僧正司在兴国寺,道正司在天庆观。行署,都察院在州治西。察院在州治西,布政分司在后司原址建。按察分司由府馆移建,在州治后街。公馆二,一在忻口堡,一在石岭关。城内以十字路口为界,分为南北大街。以南北大街为中轴线,一条大街纵贯南北,将城分为东西两部分,两旁是街巷,东部亦称街,西部为巷。南北大街西侧的街道由北往南依次有石狼巷、周家巷、打磨巷、草市巷、泰山庙巷、秀容巷、关帝庙巷7条东西向主巷。南北大街东侧由北往南依次有学道街、兴寺街、东大街(亦名丁字街)、顺城街4条东西向主街。整个州城街巷内店铺、民居、寺庙布局合理,井然有序。除以上主要街道外,还有东街云路巷、锦衣巷、火神庙街、焦家西巷、李家巷、仰圣牌楼巷、观音庙街、奶奶庙街、三道十字街、文昌寺街、兰墙底、枣涧巷、三眼阁底、财神庙巷、二道坡街、赵家堡街、大坡街、南主事巷、北主事巷、北关七贤古道巷、东二道巷、东三道巷、西六巷、南关王家巷、杨家巷等小街巷。古城内古街道青色石条铺面,历史上两侧布满建筑考究的商号货栈。古城建筑主要有州署、寺庙、牌楼等。在南北大街上从北到南建有明月楼、八座门及连三牌楼。民居里巷纵横排列,以南北大街为中轴线,直通南北两座城门。街道巷口均竖坊表,数楹重檐,跨越街心,彩绘金碧,色泽粲然。许多寺庙古建点缀其间,名胜古迹花插全城;为古城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忻州地处晋北交通枢纽,也是晋北商品集散地,历史上商贾云集,经商遂成为县人必然选择,忻商也因此闻名。行商坐贾,忻州商人除在本地经营店铺的坐贾外,更为著名的是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行商,忻商是晋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忻商所以能在商海中独树一帜,是因为他们遵循诚信为本、信誉第一、俭以持家的经商理念。经商使得忻州成为富庶之地,境內经商和离邑从商者“多如牛毛”。据1935年版《山西大观》统计,全县20万人口中,从商者竟达3.8918万人。清末民初是忻州商业的黄金时期。城內有商铺400余家,资本3.26万元。南北大街、东大街、南北两关以及临近大街的各条小巷商店林立,鳞次栉比。各商铺货物齐全,种类繁多。尤其是地处城中心的十字街,更为热闹繁华。全城商业以绸、帀、纸、钱、粮、铁、药、估、木、当十大行为主,均以郜、王、张、陈、石、连等姓氏家族为主要业主。他们开办钱庄,发行钞票,办理汇兑。同时六大财主在城內设有账庄,负责总、分商号的结算,成就了许多具有丰富内涵与人文背景的老字号。忻州城南三十里有新兴城,曹操所筑,亦名建安城。北门外有贸儿沟,相传程婴、公孙杵臼谋易孤处。北魏迁朔方肆卢郡于新兴郡,建肆卢城。太平真君七年废肆卢郡,置秀容郡,秀容郡和秀容县迁至肆卢郡旧城,旧址在今忻府区奇村附近。忻州云内寨:云内口在城西七十里龙门山北,宋置云内砦,又名寨西口。野史亭在忻州城南十里韩岩村,元遗山纂金史,筑亭。元遗山墓铭,在秀容元茔,元翰林侍读学士郝经撰文。西呼延村金洞寺,元建明修。独担山顶有唐灵显王庙碑。定襄县城,战国赵阳曲邑、汉阳曲县古城周二十五里。定襄县城在古城内北部一角,北齐武成帝河清二年(563年),周将杨忠筑。明嘉靖、隆庆间知县张荣常增修。隆庆二年(1568年),知县李廷儒加修,加上旧城厚度共五丈五尺,高四丈三尺,护城河池深二丈一尺,宽二丈七尺。万历元年(1573年),知县王濯征重修西南门楼。十三年,知县白璧修东西瓮城门,各题石刻。门三,东曰保障,曰辑宁;南曰保泰,曰宣平;西曰庆成,曰靖边;万历三十二年,知县王兴砌以砖石,又增修层楼五座;砖楼、角楼各四座,铺屋二十五间。三十六年,下雨塌毁二百余丈,知县魏从周、王立爱、董一经先后加修。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南城塌毁,知县王时炯重新修城。康熙六十一年,南城又塌毁十五丈多,知县杜焕加修。雍正三年(1725年),南北坍塌三十余丈,知县王会隆捐钱修。定襄县署在城西南,明洪武三年(1370年),李忠建。嘉靖间知县张荣修建亭曰“思奉”,自为记。后知县施元、王濯征继修。万历五年(1577),知县安嘉士题后堂曰“再思”,建山水亭,有记。二十一年,知县刘天贞,二十三年知县王兴,四十二年知县王立爱俱增建。清朝知县王时炯重修。雍正五年,知县王会隆再修,县丞宅在县治左。典史宅在县丞宅东南。胡峪巡检司。预备仓在县治后察院东。社仓四,一在南瓮城,一在芳兰镇,一在横山村,一在刘晖村,后并为预备仓。行署,察院在县治东北。布政分司在东街。按察分司在布政司东。定襄摩崖石刻,西晋并州诸军事冠军将军胡奋平定南匈奴刘猛叛逃,重阳节登高纪功碑。藏孤台在武峪山,相传程婴藏赵孤于武峪,后人名藏孤台。关王庙在定襄县城北关,俗称关帝庙,也叫无梁殿。关王庙营造法式保留元代结构特点。贾统墓在寇村北,又称贾御史墓。贾统,定襄人。洪武御史,升陕西佥事。另有唐大历中打地和尚真身墓。宋东岳庙碑,宋祥符中王鼎撰文;宋増修真容院碑,元祐四年六月三日,学士张商英撰文。金阳曲令周鼎墓表、元周献臣神道碑,皆为元中统中,四川按察使王利用撰文。三碑都在南王里西。棠棣堂,余庆堂在元朝元帅周献臣宅。静乐县城,汉汾阳地,城内有堆阜三,北魏置三堆县,俗名三堆城。隋开皇三年(583年),移岢岚县治於三堆城,并于此筑城,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县,大业二年(606年),改为静乐县,取“静和颐乐”之意。唐武德四年(621)置管州,析置丰润县,次年丰润废入宜芳县,改管州为北管州,静乐县属之。后废北管州,县属岚州。唐末析置玄池县,属宪州,治今鹅城东南30公里下马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置静乐军。咸平五年(1002年)废静乐军,宪州治自今娄烦县境徙今鹅城。景德三年(1006年)玄池县废入静乐县。熙宁三年(1070年)废宪州,属岚州。十年于静乐城复置宪州。政和五年(1115年)改宪州为汾源郡,移治静乐。熙宁间修宪州城。周四里一百二十步,高二丈。仅设南北两城门。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汾源郡为管州,县属之。元废静乐县入管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管州,复置静乐县,属太原府。明洪武四年,指挥张兴重筑,增高三尺,城壕池二重,各深五尺,阔四丈。景泰二年,知县史魁增城一丈,池深七尺,创辟东门。嘉靖十八年(1539年),署县事李汝楫、主簿李东莱重新修补。隆庆二年(1568年),署县事刘受兴、巩尚徳等重修城墙,修饰南城门,增置城楼七,台墩二十六,铺屋一十九,城垛八百五十。万历间,知县于跃渊、张木、罗以旌先后修葺。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砌以砖石。建城以来,先后13次增修,重修和扩修。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属忻州。清代李銮宣诗云:“汾河交流处,青天一柱悬。人烟秋色回,城郭夕阳偏。杵药苔痕长,栽松盖影园。问心何地歇,文字亦尘缘”。静乐县署在城西北隅。明初知县南仪建,县丞谭章修大堂,建亭曰“退思”。知县张应昌、王近愚、刘沂、贺景禄重修。崇祯元年(1628年),知县任秉衡建大门,构层楼其上。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知县张彦绅建静乐堂,三十九年知县黄图昌建县丞宅,在县治东。主簿宅后为马驿,知县王毓阳改康家会驿于此。典史宅在县丞宅前。巡检司三,一在古楼烦城;一在娑婆隘,后改天门关;一在两岭山,后移到顺水村,再后设故镇。预备仓在仪门外,知县张应昌增修仓房。静乐仓改宁化所。另有养廉仓。行署,察院在儒林街。布政分司在永宁街。按察分司在布政司后稍东。官厅三,一在东郭村,一在道会,一在永安鎭,知县罗以旌建。康熙三十六年重修。硰石城在县东北。汉初,韩王信反,灌婴击之,破胡骑于硰石。又周勃击信于硰石,破之。赵武灵王城在县东南三里天柱山左,东南北俱跨山上,西临汾水,城垒犹存。相传赵武灵王练兵于此。北魏析置新会县,有新会城在新会村。隋置楼烦郡,丰润城在今丰润镇。下马城在东南60里,相传北魏孝文帝曾于此下马,后筑城堡,故名。娑婆岭隘在县东80里。县南七十里有楼烦城,隋楼烦郡所理也。晋及后魏皆为牧苑地。代州州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置广武县,广武,尚武扩张也。广武城在今代县城西十五里古城村,秦汉魏晋南北朝广武县治。东汉建武九年(33年),因王莽篡汉后,匈奴不断侵扰勾注以北,东汉光武帝刘秀暂弃陉北,南迁雁门郡郡治善无(王莽阴馆)于太原郡广武境内,在此筑城为郡治,称上馆城。建武二十六年(50年)驱走匈奴,恢复雁门郡旧土,郡民重归本土。雁门郡郡治又从广武上馆城迁回阴馆下馆城。做了17年雁门郡郡城的代县上馆城,城和城名都保留下来。太原郡广武县治仍在广武古城。东汉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析太原郡北部置新兴郡后。广武县划归雁门郡,仍治广武古城。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因匈奴屡犯勾注山以北地带,雁门郡治所由阴馆迁于广武城,从此改治“广武”。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刘琨徙马邑、阴馆、楼烦、繁畤、崞五县于陉南,更立城邑,完全放弃了陉北之地。雁门郡遂完全进入陉南。北魏置肆州后,肆州雁门郡只剩了广武、原平两县,郡治广武古城。到北魏孝明帝(515~528年)时,重建上馆城,雁门郡郡治与广武县治皆迁于上馆城,即今代县城,广武古城废。北周肆州治从今忻州城迁于上馆城中,隋文帝改肆州为代州,改广武县为雁门县。代州领雁门、繁峙、崞、五台四县。明洪武六年,吉安侯陆亨、都指挥王臻以砖砌城。周围八里一百八十五步,高三丈五尺,护城河池深二丈一尺,中有活水,四面故生莲。洪武八年,复称代州。门四,瓮城各一,各建重楼,角楼四座,铺舍五十,南无关,东、西、北关土城各一。景泰、成化中,添筑东北二关城。历代皆有修葺。州城四门:东熙和,沐东阳熙合和融;南迎薰,迎南方香薰之风;西康阜,喜康庄物阜民丰;北镇朔,镇朔方州境安宁。边靖楼在城中央,俗称鼓楼,又叫谯楼,明洪武七年建,楼上有“雁门第一楼”、“威镇三关”匾额。代州州署在城中左方大街北。明洪武十年(1377年),知州田立建。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知州李良能修。万历十四年(1586年),知州陈宗凯重修。行署:戸部分司在城中,初名太府,嘉靖十五年(1536)改。都察院在察院署西北。提督学政察院在城东南角。按察分司在察院西。布政分司在雁平道署东。雁平道署在城中右。明成化中建。正堂五楹,前为露台,左右为甬道,中为仪门、大门,皆三楹。后为南道,直达大街。有牌楼:中曰“秉宪筹边”;左曰“一阅莞锦”;右曰“八郡屏藩”。正堂之后为道堂,亦五楹,东西各辟轩厅,为晏集宾客之所。临内宅有楼,登之可以远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兵备陈重修。道光十一年(1831年)兵备萨兴阿继修。光绪五年,兵备广荫又修。吏目宅在正厅东,幕厅左。预备仓在州治东。边储仓在州治左。平籴仓在振武卫。供应局在振武卫右,纺织局西。太仆寺,阜通监在城中。金大定十八年立监铸钱,二十年名曰“阜通”,改太仆寺。税课局在太仆寺右。雁门驿,旧在西关,兵备道张惟诚移建州治南,西关旧址改为补助厂。补助厂在纺织局西。转输场在补助厂西,都是兵备道张惟诚所建。另有阴阳学、医学、僧正司、道正司。阿育王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元至正间改建为砖塔。塔为圆锥体、佛教藏式造型。为我国藏式塔中之佳作。代州文庙位于城内,创建于唐,元至间重修。前院正北为戟门,戟门两侧有东西二便门以通中院。泮池位于戟门前,池前有唐槐两株。唐槐前六柱五楼棂星门。文庙内东有忠义祠、文昌阁;西有明伦堂、节孝祠。清代设有学正、训导二署,形成宏大的儒学建筑群。雁门关,唐以前称勾注塞,勾注有西陉关、东陉关。唐雁门关亦名西陉关。东陉关在代县东南20里,元时,与西陉俱废。明代在东陉重建雁门关。雁门山与勾注冈陇相接,故勾注亦兼雁门之称,一名雁门塞。雁门十八隘为盘道梁、水峪,胡峪、马兰、茹越、小石、大石、大安,团城、凌云、太和、白草、八岔、小莲,夹柳、燕水、雕窝,轩岗。是所名十八隘者也,自宋有之。分别在繁峙、代县、崞县、宁武等县境。郅都柏在城东。凤凰山在州南,山上有道教凤凰观,北魏道士寇谦之修道于此,一名嘉瑞山,有峰岩洞壑之胜。潘家庄凤凰山麓,宋潘美部署时游憩于此。元好问诗:“凤山可是生来巧,堪与南楼作画屏”。断景树在州西。魏孝文帝尝系马其下,故立庙。龙岩寺在城东二十里西若村,始建于隋仁寿年间,宋、金、元、明屡修,有菩萨殿、地藏殿及塑象。相传其塑象出自元代著名匠师刘鸾手笔,故俗称刘鸾寺。河神祠在县南。唐开元九年,并州刺史张说奏置。李克用墓在代县西八里柏林寺,寺旁有东西花园,后唐同光中建。繁峙县城,春秋时霍人邑地,汉置霍人县、葰人县。东魏武定初,置武州,领吐京郡、齐郡、新安郡,并寄治繁峙城内。后齐改为北灵州,不久废。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于武州故治置繁畤县,重置於今县东60里大堡戍,大业十二年(616年)移於武州城。唐圣历二年(699年),以县在平川,难於固守,遂东移於此处建城。宋属代州,金升为坚州,元因之,《金人图经》:“城三面枕涧,东接峻坂,极为险固,故曰坚州”。金、元都曾重修。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坚州为繁畤县。明景泰二年(1451年),知县杨经又修。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移繁畤县治于石龙岗,以“城于山麓,群山环而拱之”,故改繁畤为繁峙,即今繁峙城。知县凃云路增修,砖砌。顺治六年(1649),因战乱焚毁,知县张志高重修。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知县程容重修。周围三里九步,高三丈二尺,护城河池深一丈五尺,门三,东曰和丰;西曰安阜;南曰淳简。繁峙县署在城西北新顺街。洪武六年,知县禹义贡建今署。顺治七年(1650),知县张志高修。典史宅在堂西北。平型关大使,沙涧马驿丞在县东60里。预备仓在大门外。平型仓在县治东130里。郎岭关在繁峙县东百里,旧名狼岭,路通应州。平型关,在城东,路通灵丘县,本名瓶形寨。团城子堡在平型关西20里。大石口堡,宋杨业自云、应引还,欲出大石路。入石碣谷,以避契丹兵锋处也。小石口堡在大石口西五里。西20里为茹越堡。北楼口堡在县东北120里,两堡城均明正德年间筑。五台县城,赵虑虒邑,汉、晋虑虒县,筑城于今古城村之北。北魏孝文帝改置驴夷县,移此筑今城。东南临虑虒河,断崖西面通城墙,北据崖为城墙,周三里二十步,南、北、西三门。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知县张智展筑。隆庆四年(1570年),知县张绍芳建南、北二城楼,外筑护墙。万历二十四年,知县高数仞增修,大墙高三丈二尺,厚二丈五尺,砖砌垛口六百三十五,敌台二十五座。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巡抚魏允贞命知县李养才砌以砖石,增修城楼四座,门各题名于石匾,南曰大安楼;西曰恩纶楼;北曰福宁楼;东面一楼匾曰起凤。康熙元年(1662),知县梁继祖因虑虒河冲裂东、北城墙各数十丈,倡捐重修,增设角楼四座,城楼之旧者重建。康熙二十二年,城又頺圮,知县周三进加修,又于北门瓮城后,捐金买民地一百三十三丈,凿石疏通渠道,以通水涨。县城小而坚,地形陡绝,易守难攻。五台县署在城内东西大街东偏,创建无考。正中为大堂,匾曰”亲民“。知县夏大廷联曰:“壤虽偏,老少朋友存焉,何以安,何以懷,何以信,惟公可及;命则初,君民家国系之,若为淸,若为慎,若为勤,必敬乃兼”。堂內左有会计楼,右有架阁库,东西分列六房。六房之西列收粮房,东廊之后为快壮値班房一楹,西廊之后为皁隶値班房一楹。前为仪门。內悬“尔俸尔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匾。白菜碑記,左书“为民上者,不可不知此味”。右书“为民父母者,不可令民有此色”。階下申明亭二座,东曰奖善,西曰惩恶。明景泰知县张智、弘治知县魏濓、万历知县陈谠相继重修。清知县梁继祖增新。知县周三进再修葺。典史宅在县治东。巡检司在高洪口。仓在县治南,旧有东西北三厂,知县周三进重修。行署:察院在县治西门外。五台仓城在县西南30里之白村,盖魏、晋时储积处。张公城在县北5里,相传石勒将张平所筑。五台佛足碑,在中台大塔左,唐贞观中玄奘法师自西域图写持归,太宗令刻石。后摹刻中台。白书梵字,在香域沟左赤崖间,字类古篆。西南八里紫罗山之麓有金重修明阳观碑,元好问撰文。原平故城即今原平城。西汉置原平县。北齐废原平县,称原平镇。西晋永嘉四年(310年)刘琨借鲜卑兵平叛,迁陉北崞县、繁畤、楼烦等五县吏民于陉南,各筑城以居。崞县故城即今原平市崞阳镇。崞县县城,秦汉原平县地,西晋永嘉四年(310),迁陉北崞县于此,筑城治之。北魏置石城县于崞城中。东魏于石城县置廓州,领广安、永定、建安三郡,俱寄治城内。后齐废郡,改置北显州。隋迁平寇县于此,后因旧名,改为崞县。元升崞州,元末察罕知院在旧城基础上截筑。明景泰元年(1450年),知县武桓修。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砖砌。三十二年,巡抚李景元重修。顺治六年(1649年),雨损南、北城墙,知县范印心重修。周围四里十三步,连女墙高四丈余,池深三丈,周围俱筑捍水台,大楼四座,悬楼二十五座,敌台二十一座。每台铺舍各三间,角楼四座,门四,东曰临沱;南曰景明;西曰保和;北曰宁远。崞县署在城西北隅,明洪武二年(1369年)周英建。知县贾屿重修。正堂匾曰“牧爱”,后堂匾曰“思补”。万历间知县孙光孝、袁应春、陆寿光、刘楫济增葺。康熙六十年(1721年)知县秦大冏重修。县丞宅在堂东。主簿宅在堂西。典史宅在县丞宅东。行署:察院在县治东。布政分司在县治东北。按察分司在布政司右。冀宁道在察院东。官厅二:一在县西北20里咸阳;一在县北70里清安堡。原平驿在县南40里。闹泥驿在县西70里,旧隶静乐县,后隶崞县。有阳武峪巡检、芦板寨巡检、吊桥岭巡检。预备仓在县治西南隅。平籴仓在县治西北隅。社仓十一:一在城韦陀寺;一在县治西;一在白石堡;一在北社村;一在横道镇;一在南山堡;一在贾庄;一在怀化村;一在双山;一在大常村;一在班聂村。崞州文庙,始建于元大德年间,大成殿等百楹建筑星罗棋布,构设精巧。东汉建安中云中郡迁原平南部筑城,云中故城在今原平市西南三十里,宋称楼板砦,金为楼板镇,明清称芦板寨堡。楼烦故城在今崞阳镇东大阳村。繁畤故城在原平县南坂寺村。北魏置石城县于崞城中,并侨置敷城郡,故城在今红池村。唐怀化故城在县南怀化村,为唐安置突厥思结部落怀化县治。唐置唐林县,故城今名唐林岗。秦王寨在吊桥岭,传说秦王李世民曾在此立寨抗突厥。土墱寨在崞阳镇西北,今称土屯寨。轩岗堡古称玄岗、元岗。杨延昭部将焦赞寨在轩岗口南十里,今名焦家寨。石峡寨在县西北三十里,北接朔州界。元末用石垒寨,今为石峡口。雕窝梁堡与阳方堡相近。嘉靖十三年,督臣任洛自雕窝梁至达达墩,筑边八里有奇,南通庙岭梁,庙岭梁即夹柳树堡也。保德州城,秦汉汾阳县,魏晋新兴郡,唐岚州地。宋淳化四年(993年)析宪州置定羌军,在林涛寨基础上筑军城。景德二年改保德军,取“民保于城,城保于德”之意。金大定升为州,辖河曲县。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知州李晏以西南城临沟,容易水浸圮毁,城墙退后,筑木崖,创开西门。元至正间,州学正刘章甫重修。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州同尹惟志加修。宣徳八年,知州任泰增修,周七里二百五十步,高一丈八尺,西南各一门,东北、西北各一角门,各建楼于上。窝铺六十四座。弘治间,知州周山改筑三沟,城于堰口下,用石砌,分城中水为四渠。嘉靖三十年(1551年),知州蓝云于城下凿石成渠,导水顺流,并修葺门垣、女墙。嘉靖四十二年,知州李春芳重修,移建西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兵备赵仍、巡抚吕坤原议砖砌,知州韩朝奉董其事,高三丈五尺,长一千零九十三丈六尺。城楼之圮毁者,新建。题城门匾额,东曰迎恩;西曰阜成;南曰南薫;北曰镇朔。万历四十一年,雨圮毁四十余丈,知州胡柟重修。顺治六年(1649年),因战争炮毁西南城八十余丈。知州安世鼎重修。康熙六年(1667年),知州张光岳、二十四年知州高起凤先后修葺。康熙三十七年,雨圮毁六十余丈,知州唐文徳重修。康熙四十六年,知州王克昌加修。南关土城,周一里,明崇祯间筑,今圮塌。保徳州州署在中街北集贤坊,初建无考。元至正间,知州许仲杰修。明知州宋镇、任泰、骞璿、王建中、朱黄裳、周山、蓝云都有建置。清知州张光岳、王克昌增修。署内有百可轩、赏心楼。州同厅。州判厅。吏目宅在州治东库书房后。巡检仓大使。预备仓在吏目廨前,原有大有厫冰窖及诸厫,明季毁。康熙五年署州事田思孔建。四十五年知州王克昌新建东仓、万年仓、常平仓。保徳仓在偏头城内。恒羡仓在河堡营。广积仓在老营堡城内。阴阳学。医学。僧正司。道正司。行署:提督学政。察院在州治西南。布政分司在城隍庙西。按察分司旧在州治西南后移建治东南。河曲县城,北汉刘崇置雄勇镇。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改置火山军,移治于镇西30里。治平四年(1067年),又置火山县,县不久废。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火山州,又改隩州。贞元初,置河曲县。元初州县俱省入保德州。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尚镇抚截南面,另筑小城,形如葫芦,三面皆临深沟。明初洪武二年(1369年),仍置河曲县。六年复废,十四年又置。明景泰元年(1450年),扩展增修。周六里,门二,东曰朝天;西曰威远。弘治间,知县李邦彦重修。万历间,邑给谏苗朝阳建议兴筑,易土以砖,巡抚侯于赵同意其议,请于朝。调平潞等军鸠材包砌。计高三丈五尺,石基七尺,幷增修内外女墙,两门层楼,疏渠水道分三铺,使城中积水下流,不至浸损城基。顺治五年(1648年),巡抚祝世昌檄副使徐淳、知县马云章,捐资缮修城墙,开筑南门洞,广五丈,高四丈有奇,内外包城各十五丈,石基入土七尺。题曰“观文”,上建城楼一座。题匾曰“清啸阁”。西南增建城角楼一座,题匾曰“庾公楼”。河曲县署在城西南隅,明洪武间知县徐思敬建。崇祯年燬。知县秦乐天重建,钱永守落成。顺治八年杨廷标增修。县丞宅。主簿宅。典史宅在仪门内右。预备仓,明正徳间准夏秋二税存留本县,不拨远仓,仍旧例。行署:察院在县治东旧在东北钱永守建。按察分司。河曲城门二,东朝天,西威远。火山县城在县南六十五里旧县村。石梯子隘在县南,又称石梯隘口。下镇寨在县境北,宋置。杨家寨、河曲营堡、灰沟营堡俱宣德四年置。唐家会堡在县西北,有唐家会渡。河会堡在唐家会堡东南,又增筑东关土堡。岢岚州城,春秋汾阳邑,汉汾阳县。北魏置岢岚县,唐置岚谷县建岢岚军城。宋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为陕西安抚经略副使,亲兼岢岚军务,驻守岢岚时,“公以岢岚城小,将东关城筑作大城。宋元丰八年(1085)知州事贺绍庆拓展东南角四里。大观初,知州王喆凿池。金置岢岚州,为州治。元朝州县俱废。明初复置岢岚县,后升为州。洪武七年(1374年)卫指挥张兴增修岢岚州城,砌以砖石,将全城包砖。周六里二百七十八歩,高三丈八尺,池阔五丈,深二丈五尺。门四,东曰宜阳,南曰文明,西曰丰城,北曰戢宁。嘉靖三十一年(1552),兵备副使吴岳重修。隆庆元年(1567),卫守备刘承嗣加修。城形如舟,故称舟城。崇祯三年(1630),守备聂徳元修缮城垣,疏濬壕堑,流寇不克而去。顺治五年(1649),城圮,兵备道楼希昊指示知州员尽忠增修橹堞,以资防守。东关附城俗名砖堡。城形如舟。城楼12座,上有旗杆、垛口。四门都有瓮城,东、西、北门外各有吊桥一座,城外四关二堡。州城周六里有奇。岢岚州署,明初设岢岚县,九年置州。知州施文学建。康熙七年(1668)知州赵瑾增修。州判防在堂东。吏目宅在堂西。广盈仓在城西北,知州施文学建。后知州李鸣世修。预备仓二,一在西关,一在三井镇。永宁驿,明洪武九年(1376)建。卫治在州治东。递运所在州治西。行署:察院在州治东,知州施文学建。有来雨亭,厅左有古松一。岢岚道署在居仁坊东,嘉靖十八年(1539)兵备道张伟建,后移驻偏关。为按部公所。苏孤戍城在岢岚县东30里。北齐筑。韩光寨在岢岚县东北50里,相传为元将韩光所筑。天涧堡隘在岢岚县北5里。洪谷堡在岢岚县南37里。又称洪谷寨,俗称寨子崖。于坑堡在岢岚县西北八十里,路通保德,明初置巡司于此。岢岚门四东宜阳,南文明,西丰城,北戢宁。范仲淹宣抚过岢岚,欧阳修巡视过岢岚,苏轼、黄庭坚未到过岢岚却都有有关岢岚诗作,黄庭坚“月斜汾沁催驿马,雪暗岢岚传酒杯”,苏轼《送岢岚军通判叶朝奉》“夕烽过后人初醉,春雁来时雪未滋”,这宋代四大雅人更是集岢岚大雅所集。清代为太原府岢岚州,仍领岚、兴二县。顺治五年(1649年),山贼窃发据城,城圮,兵备道楼希昊指示知州员尽忠增修橹堞,以资防守。今岢岚县城大部分都成为遗迹,但仍存留有北、东、南3座城门瓮城和许多残垣断壁。宁武府城:元大德六年(1302年)立宁武屯。明景泰元年(1450年)筑城,方四里,高三仞,厚二仞,门楼三。成化二年(1466年)建宁武关,筑关城。宁武关“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成化三年(1467年)四月,宁武关城修成。弘治十一年(1498年),巡抚魏绅拓旧城增修,扩城七里,加开北门。当时还都是土城墙。嘉靖己未(1559年)设宁武道。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宁武道郭光复砖砌城墙,筑东西关城。周七里一百二十步,高二丈五尺,下有堑门四。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宁武府,宁武县附郭。城墙依山势而建,城北踞华盖山,上建重楼。屹然与城表里。城南接凤凰山,宁武人又呼为“凤凰城”。城中鼓楼为宁武关代表性建筑。宁武城四门,东仁胜、南迎熏,西人和。北镇朔。东关门曰久安,其南出者曰解愠,西关门曰永宁,其南出者曰阜财。宁武府府署在城七百戸街,前代建置无考。雍正三年设府治。雍正四年(1726年),知府郎瀚建,即故宁武道署之旧,改创为府。经历谢廷恕董其事。大门三楹,入为仪门,自仪门入,为大堂。堂前有抱厦堂,左为兵饷库,右为库军房;堂下东西吏舍各六,东南为官厅,西南隶卒值夜者居之。仪门外,东为土神祠,西为库神庙。由大堂而后为宅门,门外有左、右班房各一;门内,左、右各有房三间。其北为二堂,堂东、西屋各三间。自东门入为书室五间,后有屋三间。由西门入,书室二间、客厅三间,客厅南对者为“琴鹤轩”,亦为射厅,凡三间;射厅之西为马厩,有井以饮马。自二堂后入门,为知府内宅,住房三间,东西窑洞房各二,厢房各三,门外东西偏房各一。又东为厨,最后房五间。宁武县署在城西旧城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翰林院检讨傅兴徳建。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中粮道张大典重修。典史宅在县署东。巡检司在宁化所。万亿仓副使在县署东北。宁化仓副使在县署西。宁武、神池、五寨、偏关四县皆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县,前此,最早见诸史籍的《宋史·地理志》有宁化军,同下州,辖宁化县。火山军有偏头寨。五寨、神池之名则直到明朝才有,《宁武府志》载:“边患频急,偏头宁武之间,时时突扰,以及于岢岚、五寨,当事者乃益议,置兵设险以自固。”朔州西南有神池口巡检司;崞县有神池堡,嘉靖十八年筑(1539年),万历四年(1576年)增修;岢岚有五寨堡,嘉靖十六年(1537年)筑,万历八年(1580年)增修。于是在而从成化至万历,从偏关到宁武到处修建堡寨,当时,宁武地南属静乐,北属崞县。明代宁武、偏关等地因军事需要建关设所,清初,沿袭明置。雍正时,天下太平,这些关、卫、所都失去了存在意义,因地方宽广,管理不便,山西巡抚诺敏于雍正三年上书,要求在宁武、偏关设县。雍正下旨兵部核议。兵部经过讨论后,汇报雍正,又经其它有关部门讨论,最后决定置宁武府及宁武等四县:“……查各卫所,原系军籍,是以设守备、千总管理,今兵丁淋浴圣化,安享太平,务农日久,地土日辟,户口日繁,名虽军籍,实与民无异。……查太原府中,西路同知分驻宁武、偏关,地方辽阔,并无正印官员,而其间厅、卫、所,地方搀越,军民混杂,殊为未协。应将中路同知、西路同知,并附近所官,俱行裁去。将宁武关设为宁武县,属代州,将偏头关设为偏关县,属保德州。……又据署理巡抚伊(都立)疏称,……宁武、偏关二处,系边陲要地,前抚臣诺(敏)止议改为二县,恐地广人多兵民杂处,邑宰难以控制,应将宁武所改为宁武府,并建宁武县为附郭;宁化所地实偏小,应设巡检司,隶于宁武县,神池堡改为神池县,将利民、八角堡隶焉。偏关所设为偏关县,将老营堡隶焉;五寨堡改为五寨县,将三岔堡隶焉。其余附近营堡,各就便分治县,总归宁武府管辖。……因俱经兵部等衙门议核,准行!于雍正三年五月二十五日题,二十七日奉旨依议。”从此设宁武府,辖宁武、神池、五寨、偏关四县。《清史稿·地理志》:“宁武冲。倚。明置宁化所。雍正三年为府,并置。西南:管涔山,其东天池,其下分水岭。西出者汾水,左会林溪,楼子山别源,折西南,经宁化堡,入静乐。东出者恢河,一曰浑河,古漯水,水经注“出累头山”,地理志谓之治水者,东北经城南,又东北经阳方口,出边入朔,为桑乾南源。有阳方堡。宁化所巡司。”宁化城故治在县西南宁化村,北汉刘崇置宁化军,宋置宁化军、宁化县。明洪武间改置宁化守御千户所,初为关城。成化二年(1466年),巡抚都御史李侃请即古宁化军口置关,设都指挥领军守备,遂为镇城。伏戎城,隋楼烦郡所理也。林溪镇城金天会间改为圣寿寺。楼烦关在县西南。宁文堡在城西一里。阳方堡在城东北20里,嘉靖十八年创筑堡城,名为阳方堡,今称阳方口。支锅石堡在宁化所西北20里。盘道梁堡在城东百里。黄花岭堡在城北20里。神池县城,嘉靖十八年(1539年)都御史陈讲、兵备副使王镐展筑。万历四年(1576年),砖砌,周五里七十二步,髙三丈五尺,门三,东曰迎曦;南曰雄镇;西曰保障。城楼三,西北隅望楼一。西门外池水一区,冬夏不竭,一名西海子,即神池古迹,神池县名即取于此。先属鄯阳郡,后改神池堡。雍正三年(1725年)改县,城仍旧。神池县署在城正东新城街。雍正六年,知县汪志修奉文建。典史宅在堂西。神池仓在县治北,雍正五年增修。利民仓在利民堡内,城北60里。八角仓在城西北80里八角堡。大涧口东五里朔州界,大同孔道要地。八角堡在神池县西北六十里,弘治二年筑,有城楼八座,故名,今为八角村。利民堡在宁武关北85里。弘治二年筑,嘉靖二十七年、万历四年增修,周三里有奇。五寨县城位于今五寨县砚城镇。明嘉靖十六年(1527年)总兵周尚文建筑土城,万历九年(1581年)兵备萧大亨砖砌,髙三丈五尺,厚二丈。展筑二里余,计周四里。东南西三门。原为五寨堡城,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称五寨县(左、右、前、后、中五所大寨合称五寨),城墙高11.6米,底宽5米,顶厚1.67米,周长2000米,设东、南、西三个城门,东门为捧晖门,南门为迎薰门,西门为秩成门。城垣顶上八面建楼,门外有关。清涟河沿东南北三面绕流,城内有东西南北和小东五条大街,八条小巷。现存东南、西南土墙1400余米,城砖大部被拆毁,唯南城门门洞保存较好。城门洞顶镶嵌石碑一通。五寨县署在西门内大街。明初建镇西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县,七年知县张国正奉文建。典史宅在城西四道街,知县张国正建。仓副使在城南六道街,仓副使何大章建。武州城在县北30多里,今称大武州村,辽、金、元武州治此。近有武州城之城角古城角村。唐末遮虏军遮虏城在县西北40里,亦称遮虏坪,现名五王城。偏关县城,旧址土城。北汉天会元年(957年)名韩广岭。辽乾亨四年(920年)以其地突出,更名偏头关。宋置偏头寨。金因之。元升为关。明初,属镇西卫守备。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镇西卫指挥张贤改筑于西原,去旧址里许。宣徳四年(1429年),都督李谦展修南面。正统十四年(1449年),都督杜忠增城堞。天顺二年(1458年),都指挥袁胜展东面。成化六年(1470年),都御史李侃展西南二面。弘治元年(1488年),兵备王璿复展东南。周五里一十八步,高三丈五尺,东西南三门上建重楼。嘉靖十六年(1547年),总兵周尚文、总兵祝雄增修。嘉靖二十九年,守备刘隆、参将杜承勋、田世威前后增建敌台七座。嘉靖四十二年,兵备王遴砖砌东南隅四百余丈。嘉靖四十五年,兵备王学谟命致仕同知万岩、掌印官杨秉礼等于东西南三面各加厚丈余。隆庆三年(1569年),兵备范大儒周围幇筑。万历七年(1579年),砖砌,建大小楼13座。二十六年,兵备赵彦增修西南两关,开水门,筑石隄,以防水患。天启三年(1623年),兵备杨若予、参将卢晰,南北更置砖洞,楼阁。雍正三年(1725年)改县,城仍旧。偏关县署在城中央,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指挥李刚建。旧为卫所署,屡经重修。雍正三年改设县署。典史宅在县治南,雍正七年知县江杨瑁建。巡检司在老营堡,即老营中军署改。保徳仓在县治东北。社仓在大仓内,知县江杨瑁建。广积仓在老营堡。马站仓在马站堡。西盈库在盐捕同知署左。神机库在火神庙下。行署。都察院二,一在县治西南,旧为兵备道署,后改督抚巡察行台;一在水泉堡。东察院在县城东南隅,废。官厅在县南五里。废。宁边古城,辽置宁边州镇西军于此。金增置宁边县为州治。元省其地,半入武州,半入东胜云”。
彭图,1950年生,山西原平人,一级作家。1981年毕业于忻州师专中文专业,在忻州教干校任中文教师。1985年至1992年在忻州文联任编辑。1992至1996年任山西作协合同制专业作家。1996年至2000年自由撰稿人。2000年至2010年任《五台山》杂志主编。出版有长篇小说《野狐峪》《白虹》,中短篇小说集《彭图小说》(上下集)《我是谁》《楚楚》,诗集《中国谣》,散文集《漩流》,杂文集《拭尘集》,评论集《言平广予集》,长篇报告文学《紫塞新歌》,报告文学集《云中太阳城》等,另有文白对照《清凉三传》《清凉山志》《清凉圣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