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图:辽武州城在五寨析

文摘   2024-12-20 06:01   内蒙古  


辽武州城在五寨析


◎彭图


清代著名地理学家,乡贤徐继畬《两汉志沿边十地考略》认为五寨在两汉为中陵县和武州县地:“中陵,后汉改属定襄,今宁武府五寨县地;武州,今朔平府平鲁县地、又宁武府偏关、五寨二县地”。


徐继畬这个考略经不起推敲,中陵如果是五寨县地,后汉就不可能属定襄,后汉定襄郡治善无,善无在今右玉县,右玉南面是后汉雁门郡马邑县,即今朔州朔城区,朔城区南面是神池,神池南面才是五寨,定襄郡不可能越过两个县去辖五寨;说武州是平鲁、偏关、五寨也不可能,平鲁、偏关、五寨倒是相连,但神池与平鲁接壤更多,如果武州辖五寨,那就应该同时辖神池。这才能成为一体,隔过神池辖五寨,则五寨仅有三岔镇三四个村子的一窄片与偏关相连,显然不可能。


《汉书·地理志》与《后汉书·郡国志》雁门郡都有武州。《汉书·地理志》曰:“武州,莽曰恒州”施丁主编的《汉书新注》认为“武州:故城即今山西左云县治”。武州在左云,是有根据的,《水经注·漯水》:“如浑水又南与武州川水会,水出县西南山下,二源翼导,俱发一山,东北流,合成一川,北流经武州县故城西,王莽之恒州也。”


对这个武州县,在《水经注·疏》上,杨守敬弟子熊会贞按曰:魏书“《地形志》无武县,赵一清、戴震因改为武州县。考《漯水注》,武州川北流迳武州县故城西。武州川为今大同县西之十里河,西去树颓水数百里。东流入漯,尚在武州之西。树颓水西流入河,安得西迳武州之南,则此非武州县审矣。胡渭谓平卤卫为武州县地。非谓平卤以西至河皆武州地也。赵、戴求其县而不得,遂漫以武州填之。据《十三州志》,此县在善无西南百五十里,则在汉定襄郡地,……(守敬按:(太罗)水当在今清水河厅西南长城北。)”熊会贞认为这个武州应为武县,《水经注》原本是武县,武州县之“州”是赵一清、戴震校注时加上去的。遂使在清水河一带的武县成了武州县,这个认识是有见地的。


徐继畬说偏关乃汉武州县地,而后人遂多附会,以讹传讹,或曰汉武州在五寨,或曰在偏关、或曰在朔州……。善无西南百五十里正在今清水河县内,熊会贞是正确的。武州塞只有一个,就是“平城西三十里武州塞口者也”。


偏关非汉武州地,但在辽、金、元为武州地却有文献记载,清乾隆间宁武知府魏元枢、周景柱所撰《宁武府志》:“今之偏关,凡言地理者,并称是汉武州县地。……金元时,偏关亦统于武州(彭图按:即辽武州,今五寨地)……彼《三关志》、《(山西)通志》并以东魏末及辽与元所设之武州谬当汉县,亦未精意求之,或乃遂以偏头关即汉之武州无疑,且云唐为河东道之武州地,夫唐河东道且无武州,何有武州县?盖称论愈繁,愈诬且惑矣。”《宁武府志》“《三关志》、《(山西)通志》并以东魏末及辽与元所设之武州谬当汉县”一句,说得精当,匡清了宋以后历代地理志及历史地理论著对于分水岭以北宁武北部、五寨、神池、偏关归属上的记载混乱。


首先,五寨县有大小武州村,大小武州村又有大小武州城遗址:“遗址有城址两处,小城平面呈长方形,大城平面呈正方形。小城周长约1.46公里,城墙底宽3-5米,顶宽1-2米,残高4-6米;大城周长约3公里,城墙底宽8-10米,顶宽4-5米,残高2-5米。两城相邻,小城位于大城西北。经调查发现,现存城址地表散落大量瓦片、瓦当等建筑构件和宋辽时期瓷片。城址西北坡地有约4—5平方公里墓地,近年来发现有许多砖、石券的壁画墓,墓内出土有宋辽瓷器,有碗、罐、梅瓶、陶仓、铜镜、铁铧、铁炉等。壁画内容有侍女图、墓主宴饮图、狩猎图、出行图、和尚说法图等场面。地址:五寨县小河头镇大武州村西。”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五寨县志》载:城筑于辽重熙九年(1040年)。此城即辽、金、元武州城。

    《读史方舆纪要·代州》:“黄嵬山,在州北。宋熙宁八年,辽人使萧素来议疆事,诏刘忱等会议于代州境上之大黄平,不决。沈括言疆地本以古长城分界,今所争乃黄嵬山(今原平崞阳镇西南70里),相远三十余里,不可许。辽人复舍黄嵬而以天池请,既而从王安石议,如辽人所欲得者,一以分水岭为界。凡山皆有分水岭,辽人意在妄取也,于是东西失地七百里,遂为异日兴兵之端”。


《宁武府志》亦曰:“《宋史》韩魏公言:‘自潘美镇河东,患契丹寇钞,令民内徙而空塞下不耕,于是忻代、宁化、火山之北多废壤。此皆良田,今弃不耕,适足以资敌。请距北界十里为禁地,其南则募人垦之。’由魏公言观之,是宋破朔州后,宁武之地辽亦不争,宋亦不守。其为宋弃地明矣。又《辽史》萧禧来议疆界,宋遣沈括报之,括检旧地界图,自黄嵬至长城仅三十里。今宁武地,东西长而南北狭,南北相距多不过二十五余里,正与括所检者合。是宋熙宁以前,地果属宋,至熙宁七年(1047年)后,宋以分水岭为界,割地畀(bi)契丹,而宁武东北境乃属辽矣。宋有宁武东北而无神池者,神池为辽宁远县也。”《宁武府志》这个考证是正确的。五寨县大部分在分水岭以北,大小武州城邻近神池,神池与宁武北部为辽地,则五寨大小武州城属辽地。


《辽史·地理志》:“武州,宣威军,下,刺史。赵惠王置武川塞。魏置神武县。唐末置武州,后唐改毅州。重熙九年复武州,号宣威军。统县一:神武县,魏置,晋改新城。后唐太祖生神武川之新城,即此。初隶朔州,后置州,并宁远为一县来属。户五千”。


《辽史·地理志》武州条看不出武州在五寨的任何痕迹,且混乱得一塌糊涂,前述徐继畬,顾祖禹大概正是从这里得出了错误结论。武川(州)塞前已说明,另北魏有神武郡而无神武县,《魏书·地形志》:“朔州本汉五原郡,延和二年置为镇,后改为怀朔,孝昌中改为州。后陷,今寄治并州界,领郡五,县十三。……神武郡,领县二:尖山、殊颓。”《魏书》明说当时朔州是五原郡朔州(非今朔州),朔州所辖郡县皆寄治并州界(神武郡寄治寿阳),不知《辽史》神武县出于何典?又,神武川在今应县,《读史方舆纪要》:“薛居正曰:神武川在应州境内”。唐末武州、毅州则在河北宣化,《新唐书·地理志》:“武州,阙。领县一:文德”。再看《辽史·地理志》:“归化州,雄武军,上,刺史。本汉下洛县,元魏改文德县。唐升武州,僖宗改毅州。后唐太宗复武州,明宗又为毅州,潞王仍为武州。晋高祖割献于辽,改今名。……统县一:文德县。”武州分明由今宣化历史上之武州迁来,迁来后其地改归化州。这里所述武州沿革是原武州即归化州沿革。


历史上郡县经常迁徙,迁到新地后,地理志上往往要将原来郡县的历史搬来,这常常让后世人一头雾水。对上引《辽史·地理志》武州,得撇过这些沿革闲文,重点在文末“武州,宣威军,下、刺史。……重熙九年复武州,号宣威军,统县一,神武县,……初隶朔州,后置州,并宁远为一县来属,户五千。”


原来宣化的武州已经改为归化州,新复的武州复到哪里了?复到神武县了,神武县在哪里呢?在“神武川之新城,即此”,那就该在今应县,但辽在今应县有应州。既有应州怎么又初隶朔州呢?《读史方舆纪要》新平城条下:“杜佑曰:北齐置朔州,在后魏故都西南之新城,即新平城也。后移于马邑,即今朔州治。”按杜佑说,新平城已不在故地,而移到朔州了。这就是说,重熙九年,辽借原神武县之名另置神武县,如武州复置置于异地一样,神武县亦已不在原地,而是新置了,新置后初隶朔州(今朔城区南与宁武交界处有神武村,疑即最初置神武县治处),后在神武县置武州,脱离朔州且与之并列。那么这个武州在不在五寨县的大小武州村呢?


且看《辽史·地理志》宁远县:“宁远县。齐天保六年,于朔州西置招远县。唐乾元元年改今名,辽因之。有宁远镇。东至朔州八十里。户二千。”


宁远县在朔州西八十里,从朔州城到神池城八十里,但在西南,不在正西。正西八十里左右有神池县的利民堡、烈堡,再稍远些有偏关县的南堡子,历代均为军事要地。《读史方舆纪要·朔州》曰:“宁远城,州西八十里。宋所置宁远寨也。熙宁初,诏李宗咏往河东修宁远寨,后没于辽,置宁远县,属朔州。金改属武州,元省。”


雍正《山西通志》:“神池县,(宁武)府北三十里。……辽为神武县。初隶朔州,重熈九年隶武州宁威军,并宁远为一县。金改宁远县,属武州。元省县入武州。明为神池营。国朝雍正三年改神池县,属新设宁武府。编戸十四屯,未编里数。”


“五寨县,(宁武)府西一百里。……辽重熈九年复武州,号宣威军,统神武县。属西京道。金武州,边下刺史,领宁远县。……(元)至元二年,割宁边州之半来属,领宁边县。四年省县及司候司入州。明嘉靖间,总兵周尚文建五寨城。国朝雍正三年,改五寨县,属新设宁武府。编戸,三十八里十九户。”


《宁武府志》就认为宁远县治就在今神池县境内,不过宁远所辖并非仅止神池,且包括了偏关东南部。且看《金史·地理志》:“ 武州,边,下刺史,大定前仍置宣威军,户一万三千八百五十,县一,宁远,晋改县,黄河。”这就是说宁远县有黄河,那么这个宁远县的地盘是包括了黄河东岸偏关南部的。所以说偏关南部,因为还有个宁边县。


再看《元史·地理志》:“武州,下。唐隶定襄、马邑二郡。辽置武州宣威军。元至元二年,割宁边州之半来属。旧领宁边一县及司候司,四年省入州。”“宁边州,下,刺史,国初置镇西军,贞佑三年隶岚州,四年二月,升为防御,户六千七十二,县一,宁边。正隆三年置。”元至元二年,武州又增加了宁边州的一半。这一半在哪里呢?《读史方舆纪要·朔州》:“宁边城,在州西,《志》云:城西北至东胜州三百里,本名唐隆镇,辽置宁边州镇西军于此,不领县。金增置宁边县为州治。元省其地,半入武州,半入东胜云。”显然,宁边州包括偏关。《绥远通志稿》:“宁边州古城,辽置,在清水河县西南。” 宁边州城址在今清水河西南下城湾古城,下城湾濒河,隔河与偏关老牛湾相望。宁边州隔河管两岸,在元代大概为管理方便,半属东胜,半属武州,即河北清水河属东胜州,河南偏关属武州。

    行文至此,宁远、宁边的问题应该是清楚了,辽置武州,“并宁远为一县来属”,置武州后,武州是军事建制宣威军,将宣威军与宁远并为一县,领宁远一县。辽、金宁远县包括神池及偏关一半,元武州则将偏关全境都辖了进去。这就剩下武州的问题了,武州在哪里?


《辽史·地理志》:“重熙九年复武州,号宣威军,统县一,神武县,……初隶朔州,后置州,并宁远为一县来属,户五千。”


辽复置武州时,统县只有神武县,而神武县最初是隶于朔州的,置州后,神武县便不存在了,变成了武州。这里的关键是神武县建在什么地方?前面引过《读史方舆纪要》和《宁武府志》关于辽宋谈判后割分水岭以北属辽地,结果失地七百里,辽国置神武县应该就在这七百里地上。宁武分水岭南以北往西划,包括今宁武北部、五寨、神池、偏关,恰为后来清朝的宁武府所辖之地。辽在这片地方先置神武县,因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时就有朔州,而这片地方正在朔州之南,所以辽先置神武县,属朔州,后大概觉得朔州增加这么一大片地方管不过来,于是在神武县置武州,与朔州并列,成为辽国燕云十六州后的第十七个州。那么,先前的神武县,后来的武州就应该包括宁武分水岭以北及今五寨、神池、偏关等地。分水岭以南则为宋宁化军、岢岚军、保德军、火山军之地。结合五寨县有大小武州城遗址,则神武县县治应迁到今五寨小武州城。置武州后,又建大武州城,因为先是县治,后是军制及州制,城得扩建,这大概正是大小武州所以并存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历史上有些舆地专家认为宁武之名得之于北魏广宁、神武二郡,这一点我已有专文论证其不可能。在这里,我认为宁武、神池二县之得名很可能与辽置神武县、宁远县有关,神武县神池取其“神”,宁武取其“武”,宁远县,宁武取其宁(宁武或取宁化之宁),因为神武县、宁远县正在这块土地上。而五寨之“五”,虽与后来五所寨子有关,但与其境内置武州县也不能说没有关系。“五”、“武”同音,因其有武州之置又有五所寨子所以叫五寨。


按上分析,则两汉时,五寨为雁门郡楼烦县地。魏晋时为新兴郡地。五胡十六国时,先后为匈奴汉国、前赵、后赵、前秦、前燕、后燕地。北魏时,为肆州地(肆州之西再无其它州郡),隋朝文帝时为楼烦郡地,炀帝改郡为州后为岚州宜芳县地,后为岚州岚谷县地,唐末至五代,于五寨境内建遮虏军,是五寨有建制之始。《山西历史地名》:“遮虏城在五寨县西北四十里,亦称遮虏军、遮虏坪,现名五王城。《资治通鉴》:唐乾符五年(878)李国昌‘与李克用合兵陷遮虏军’,即此”。


经此辨析,宁武、神池、五寨、偏关在辽、金、元时之归属应该能得出结论了。北宋、辽时,宁武南部为宁化军宁化县地,北部先为朔州神武县地后为武州地,五寨、神池亦然,偏关南部为宋偏头寨,北部为辽宁边州地。金时,宁武北部属崞县,南部属宁化州,偏关、神池及五寨北部属武州。元朝时宁武北境属崞州,南境属管州、岚州;五寨南境属管、岚州,北境及神池、偏关属武州。明朝时废武州,宁武北境、神池县属崞县,宁武南境属静乐,五寨属岢岚、偏关属河曲。


元大德六年(1302年)立宁武屯,明成化二年(1466年)置宁武关,嘉靖己未(1559年)设宁武道。五寨、神池之名则直到明朝才有,朔州西南有神池口巡检司;崞县有神池堡,嘉靖十八年筑(1539年),万历四年(1576年)增修;岢岚有五寨堡,嘉靖十六年(1537年)筑,万历八年(1580年)增修。 宁武、神池、五寨、偏关四县皆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县,属宁武府。


                             

      

砚城文苑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