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将近十年前的一篇旧文,今天翻到,觉得还是有些现实意义。姐姐在10年级的时候遇到一件小事。以下是关于这件事的记录。
昨天下午放学,姐姐一上车就说“今天很不开心”。问原因,是关于最近Social课的一个作业。所谓Social,即中国学校里的历史课。我知道这个作业,布置于9月底,是一次大作业,占学期成绩的1/3,要求写一篇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小论文,共有三个题目、三选一。作业刚布置,她就和我讨论了选哪个题目,最终选定了“凡尔赛合约”。我陪她一起去本市的公众图书馆把关于这个话题的书一扫而光。三周后交卷。
昨天Social老师找到她,问她这篇文章是不是她自己写的,是不是别人帮她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怀疑呢?因为,老师认为写的太好了。他认为这不可能出自一个高中生笔下,更何况是一个英语不是母语的高中生。
这位老师要求姐姐今天中午去他教室,要让她读几段自己的文章,并问她一些问题。
姐姐觉得很受伤,愤怒地说要投诉这位老师。我也很生气。但是生气之余问题还是要解决。昨晚我和她讨论了如何面对今天的谈话,首先当然是仔细研究一遍自己的作业,确保真的理解每一段阐述和每一句话。其次,我打印了图书馆的借书记录作为辅证。最后我告诉姐姐:你要自信、也要镇定,虽然很生气,但是不能气急败坏;要客观陈述,避免情绪化的言辞。只要你自己足够强大,就没有人能打败你,而所有的强大中,内心的强大最重要。
坦率说,今天一整天我都心神不宁。我小时候常会因为功课做得不好而被叫去谈话,因为功课做得太好而被约谈真是第一次遇见。如果今天谈话的结果不好,我的计划就是亲自约谈这位老师、还有他们校长、以至本市学校局的督学。我甚至都已经拟好了投诉邮件的腹稿。
今天下午接她放学,看她脸色轻松,我的心就放下了一半。结果还不错。听完姐姐对中午谈话的叙述,我理解老师的怀疑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第一,文章的有些句子写得非常漂亮,有些词连native学生都不见得会用(这是拜准备SAT考试所赐),但是又存在一些语法错误。第二,在这位老师印象里,他班级里的华人学生(绝大部分是留学生)成绩都比较差。在和姐姐交谈以后,老师总算是打消了疑虑,给她这份作业打了90分(其他同学基本在50分上下)。他说:“从考试可以看得出来你很努力。”最近一次考试,总分50分姐姐拿了49分,而大部分华人同学都在20分以下。
我对姐姐说,这次经历未必是坏事,它让你了解到世界的复杂性。也给了你一个机会去学习如何沟通、如何处理危机。
类似的小事还有几件,例如姐姐在国内小学2年级时数学老师的一次处理问题失当、5年级时语文老师的课堂情绪失控,以及在加拿大12年级英文老师的打分不公,我都毫不犹豫地出面和老师沟通、和校长沟通,最终都妥善地解决了问题。
当爹的我,总是努力去保护孩子们不受打击和伤害,但是我终究没法陪伴她们走一辈子,教会她们坚强、如何面对挫折、处理问题更加重要。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始终需要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在辨明是非的前提下,也需要父母为他们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