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来萧瑟处——美本申请的一些讨论
文摘
2024-08-20 10:07
加拿大
眨眼间又到申请季,今年申请的小朋友马上又要忙碌起来。这些年的美本申请越来越难,也越来越不可捉摸。妹妹暑假在家的这一个月,我们时不时回望两年前的申请过程,进行了一些有趣的讨论。时至今日,因为已经无关得失,所以能够几乎不带情绪、非常坦然地面对过去,客观理性地梳理两年前的申请过程。我们谈到的第一个话题是“高中四年究竟应该如何塑造自己?”妹妹认为,其实绝大多数的申请人都是在模仿,包括她自己。譬如,别人有八门AP,所以我至少也要有八门;别人参加辩论比赛,所以我也要参加;别人钢琴考了十级,所以我也要有一样乐器十级;别人去做research,所以我也要去做research;别人练击剑,所以我也要学击剑......但问自己究竟是不是热爱,答案是“未必”。只是因为别人有,所以我也要有。说到击剑,今年本学区公立高中的一个孩子倒真是被哈佛录取了。他7岁开始练习击剑,今年作为最年轻的选手入选加拿大击剑队,代表加拿大参加巴黎奥运会。但这个真的可以复制吗?几率应该很小。我的看法是,模仿并不是问题。人类的学习过程都是从模仿开始的,重要的是能不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热爱、发现自己的擅长之处,这样才能真正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很多孩子或者家长,始终揣摩“大学究竟喜欢招什么样的学生”,仿佛有一个通用的“万能公式”,然后努力地去按照“公式”去套、照着成功的例子包装孩子投其所好地迎合学校的品味。而实际上在现在的申请环境下,靠这种“包装”而复制成功的寥寥无几。而这种“包装”的极致就是“造假”,这也引出了我们谈到的第二个话题。在我们身边也有非常个别的例子,通过一些手段最终让孩子进入了藤校、或是顶尖的美高。然而事实上,后续情况并不乐观。妹妹的问题是,这样做的意义究竟何在?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进入顶尖大学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认为,“向别人展示自己最佳的一面”是人类的本能。这也是化妆、美容,或者照片修饰的目的所在。但如果把“无”P成“有”、把“黑”P成“白”,那就走得太远了。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虚假当中,是骡子是马终究是要拉出来遛的。
从上面这个话题又引出了第三个话题,“进入了顶尖大学就一定能让自己在职业生涯中一帆风顺吗?”几周前,妹妹在工作之余参加了波士顿某著名咨询公司的一个social活动,受邀的都是一些本科在读的学生。活动结束后妹妹和我说,她发现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来自于MIT、哈佛这样的学校,反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来自于公立大学。可见这些咨询公司招聘的target school也并非只是藤校这样的顶尖学校。我的看法是,名校的背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肯定有加持的,但企业最终需要的是能干活的人,因此工作能力和态度还是最重要的。名校的学历就好像是一张漂亮名片,初次见面的时候可以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而能否真正合作、能否真正成为朋友,并不是靠一张名片决定的。找工作也是类似的道理,头顶名校光环并不能保证你顺利找到工作,不断在各方面强化自己的能力才是重点。
另外我们还聊到了第三方升学顾问。第三方升学顾问在申请美本的过程中究竟有没有作用?妹妹的观点是,一个好的顾问在申请过程中肯定是有帮助的。那么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好的”升学顾问呢?我们讨论的结果主要是两方面,第一要“与时俱进”。过去的十年美本申请的风格变化很快,如果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指导策略,有时候反而会力倍功半。第二要会深度发掘孩子身上的亮点。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如何才能真正发现孩子的特质、并用适当的方式展现,这是很难的一件事。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沟通和交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孩子聊天,可能是从毫不起眼的一个小小经历才能发现某个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这要求顾问有极大的耐心和敏锐的观察和判断力。然而以很多顾问程式化的工作方式来看,做到这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太可能在某一个学生身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好”的顾问其实是“最适合”的顾问。我以前说过,“升学顾问”是不可召回的服务,美本申请只有那么一次、无法推倒重来。其实大学也是一样,我当初参加IECA(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的培训时,课堂上贯穿始终的一个词就是“match”(匹配,适合)。一所适合孩子的大学才是最好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