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学院的就业真那么糟糕吗?

文摘   2024-04-26 08:57   加拿大  

在比较美本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时,文理学院的“就业困难”往往是被诟病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很少见到详细的就业分析:文理学院的就业究竟困难在哪里?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的?

作为一个理工男喜欢用数据说话。今天我就以女儿的母校Wellesley College 2023届毕业生(Class of 2023) 为例,看看文理学院毕业生的去向。

从总体数据看,2023毕业生在毕业后的6个月内,97%有了确定的去向:包括找到工作、继续研究生教育、参加各种服务或志愿者工作如下图:

其中72.26%找到了工作,23.4%升入研究生院3.4%仍在寻找0.94%参加各种服务或志愿者工作,无人加入军队

主要雇主包括了黑石、美银、高盛、富国、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这些银行,也有麦肯锡这样的咨询公司以及微软、Adobe等科技公司。

从地域上看,大部分还是集中在东北部和西海岸的加州。这也是美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地区,工作和教育机会相对较多。

从行业分布来看,咨询、商业和金融占了23.38%,其次是医疗和生命科学占了18.31%,第三是教育领域占了16.62%,第四是互联网、软件、科技和工程占了11.27%。

下图是主要的工作岗位所占比例。

下表是一些例子,可以看到部分毕业生的专业、雇主和具体的工作岗位

下图研究生的主要录取学校,绝大多数都耳熟能详,就不一一说明了。

2023届的毕业生中,有98.49%认为自己的去向是进一步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94.82%认为自己从事的是有意义的工作

93.42%的毕业生在四年学习中有至少一次的实习。

95%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实习让自己为进入职场做好了准备

为了看一下Wellesley历年毕业生去向的稳定性,我用2019届到2023届五年的数据做了一个对比,见下表

可见各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还是非常稳定的,总体来说约70%-75%在毕业后六个月内能找到工作,约20%左右会读研究生。

撇开冷冰冰的数据,再举几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例1就是我女儿,毕业后进入一家boutique经济咨询公司工作,两年后入读法学院;

例2是女儿的韩国好友,毕业后进入同一家咨询公司工作,今年被耶鲁商学院MBA录取,9月入读;

例3是女儿的“吃货好友”,毕业后进入T5经济咨询公司工作,两年后入读哥大商学院,MBA毕业后进入MBB咨询公司之一工作;

例4是女儿的室友,毕业后进入一家纽交所上市的医药类咨询公司工作,两年后跳槽去了一家金融数据服务公司。

综上所述,无论从数据还是肉眼所见,文理学院的就业与很多综合性大学相比一点都不差

上周小红书有一位自称毕业于T2文理学院的人(如果没有吹牛就应该是Amherst College了)以《文理学院是如何毁了我美本四年》为题发表了一篇笔记,引发了一场论战。我读完之后也只能笑一笑。如果连“没有sex生活”都成为文理学院缺点的话,那么他去哪里都会毁了自己的大学生活。(贴在最后,奇文共欣赏)

2014年夏天访问Amherst College的时候,招生办一位老师对文理学院的总结令我至今记忆犹新:“Study for nothing, prepare for everything.”我想不出适合的中文来表述它,觉得与复旦大学“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有异曲同工之处。























抖泥乱弹
我随便扯扯,您姑且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