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年级declare major(决定专业。美国大学一般前两年都是通识课程,到二年级末才确定专业)之后,姐姐开始考虑职业发展方向。就Wellesley的计量经济学专业而言,毕业后的方向大致有三个:投行、咨询和进一步深造。然而在投行和咨询公司发展终究会遇到学历天花板,所以迟早还是需要获得一个更高的学位。
我很早就和她探讨过从事法律行业的可能性。在10年级暑假她去参加了多伦多大学法学院的夏校,听了一些律师和法学教授的讲座、参观了律所和法院,但是找不到什么感觉。姐姐对律师工作的印象就是“吵架”,她说:“我又不会吵架。”这一印象估计来自于律政剧里法庭上的唇枪舌剑。我和她解释:“诉讼律师只是诸多分类中的一种,法律行业还有公司法、税法、知识产权等等许多细分领域,不都是要上庭吵架的。”
在好友的帮助下,大二暑假姐姐有机会在上海某红圈所实习了一个多月,这家律所以公司法见长。实习结束后她说:“我觉得这活我也能干。”同时在好友的鼓励下,姐姐终于决定了毕业后申请法学院。
和医学院类似,美国法学院不设本科,都是研究生学位。考律师执照的先决条件是获得ABA(American Bar Association,美国律师协会)认可的法学院的JD(Juris Doctor,法律博士)学位。当然还有另一条路,就是个别州也接受LLM(Master of Laws,法学硕士)学位考律师执照,但这一学位只针对在国外已经获得了一个法律学位的学生(譬如中国的法本学士),所以后者并不适用。
全美ABA认可的法学院不到200所,其中有T14和T6两个梯队。根据US News的法学院排名,前14位是公认的顶尖法学院,而其中的前6位更是被法律界认可。这一排名多年稳定变化不大,但是因为去年的顶尖法学院“退群事件”(宣布退出排名),今年的排名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当时建议女儿把目标定在T14,但她野心勃勃要冲击T6。
法学院的申请和美本类似,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大学阶段成绩(GPA)、标准化考试LSAT(Law School Admissions Test)分数、文书、推荐信等等。其中LSAT考分和GPA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准备LSAT考试。
LSAT被称为“最难的标准化考试”,满分180分。T14法学院LSAT的录取中间50%基本落在166-178的范围内,T6的则是在169-178的范围内。LSAT由五部分组成,包括两个Logic Reasoning(逻辑推理)、一个Reading Comprehension(阅读理解)、一个Analytical Reasoning(分析推理,也叫Logic Game,逻辑游戏)外加写作部分。我尝试做了一套考题以了解内容,发现不经过专门训练不太容易搞定,因此我也无法如当初SAT那样帮助姐姐。于是我和她共同寻找了适合的外部资源、制订了备考计划,并帮助她实施。女儿整个大三的课余时间主要花在准备LSAT考试上。大三春假我们特地飞去波士顿,租了一个Airb&b的house,帮助她做强化模考训练。终于在暑假前的考试中获得了满意的分数,达到了目标学校的中间50%范围。
大三的暑假姐姐申请到了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相当于地区央行)的实习,在香港工作了两个多月。这段在金融监管机构的实习经历对她的法学院申请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除了备考LSAT申请法学院,我和女儿也讨论了毕业后的各种可能性。为了防止没有被满意的法学院录取,我们决定“两条腿走路”:在申请法学院的同时也找工作。这样一来大四开学后会非常忙碌,一方面有大量法学院申请要做,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申请和面试。而我对法学院申请也没有经验,所以决定找一个第三方顾问来帮助和指导整个法学院的申请过程。
我关注了一个专门介绍美国法学院申请的公众号很久,觉得他们的内容做得很棒,看起来录取结果也不错。大三暑假姐姐完成了香港实习之后回到上海,约见了这家B机构的负责人C老师。短暂的交谈给我们的感觉还不错,因为时间紧迫,所以很快签下了顾问协议。大四开学以后姐姐就投入到紧张的法学院申请和工作申请的“双线作战”。她的工作申请目标是波士顿的一些著名咨询公司。波士顿是大学城,周边有四十多所各类高校,所以咨询业非常发达。这些咨询公司每年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稳定且大,但是想被录取也非易事,可以说要“过五关、斩六将”、经过多轮面试和筛选。如果在简历轮没有被筛掉,就进入了第一轮面试。通常第一轮面试的时间较短,有的公司还会在第一轮面试时出题考试。如果通过了第一轮,第二轮面试往往耗时一整天——从早到晚,除了见HR还要见不同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回答不同的问题,他们会对申请人从业务水平、处理问题的能力、性格和亲和力等多方面进行考察评估。这一轮下来可以说是身心俱疲。
10月的某一天我正在院里剪草,忽然接到姐姐从学校打来的电话,电话里她的开心溢于言表。她说收到了自己最想去的公司的工作offer,薪水不错、还给了可观的signing bonus(签约奖金)。那是一家中型规模的经济咨询公司,在涉及诉讼和医疗的咨询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她说“既然已经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法学院申请就暂时算了、以后再说吧”。我回答她:“你手里已经拿到一张好牌,为什么不试试再拿一张呢?人生不就是多拿几张好牌、给自己更多机会吗?”她接受了我的建议,继续法学院的申请。
和B机构的合作并不顺利,主要表现在文书和沟通两个方面。开学后不久,姐姐就按B机构的要求提供了一份背景材料,介绍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及自己的职业目标。按B机构的说法,他们负责文书的D老师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写作框架和策略建议。没想到在收到这份材料没多久,C老师回复说:“行了,这就是一份挺好的文书,没啥需要修改的。”他建议的文书主题是“多元化”,并且认为这已经是一份很好的体现“多元化”的文书了。这令我们惊讶不已,和他沟通了很多次,提出这只是一份流水账般的背景介绍,我们自己都不认为这是一份合格的文书。况且“多元化”是一个非常cliché(老套,陈词滥调)的主题。开始C老师还回复两句,后来干脆对我们的问题和不同意见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微信不回、通话不接,搞得我非常不爽。在我们的一再坚持下,文书D老师和我们邮件联系了。D老师也算是英语native speaker,在亚洲地区某高校任英文专业助理教授,拥有英美比较文学博士学位。他说这是他修改过的文书里写得最好的,基本没啥需要修改了。对此我们也比较无语。在和姐姐商量后,她决定转而在学校里寻求帮助。她把这份“文书”拿给了她的经济学教授看。经济学教授之前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工作,对法学院的申请也很有经验。他看完后说:“这篇不行。这样吧,我和你一起讨论个框架,你按照这个框架写。”——这就是我喜欢文理学院的地方:学校规模小,教授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学生和教授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像有些规模大的大学,教授上完课就走人,其它工作都由TA(助教)完成。在教授的指导下,姐姐起草了新的文书并修改了几稿。最后教授说:“基本上行了,你再去找一个第三方proofreading,做些小修改就可以了。”最终姐姐申请T14学校的文书,绝大多数都没有采用B机构建议的版本。(当然后来B机构把录取结果也列为他们的成就,但我并不在意。我只关注我重视的东西。)法学院是滚动录取的,11月初就收到了第一份offer,来自杜克大学法学院。杜克法学院常年排名第10位左右(今年上升到第5位),也是一家非常棒的法学院。根据ABA 2022年的数据,他们毕业生就业率为95.33%排第二,比排第一的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95.41%低一点点,比排第三的哥大法学院95.12%高一点点。据我了解,杜克法学院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做得非常好,就是为了弥补学校在地理位置上的劣势(因为东部最大的法律就业市场在纽约)。到11月下旬又收到了圣路易斯华大法学院的offer,并且提供18万美元全奖(full-tuition scholarship)。这里还是应该赞扬B机构的经验,因为圣路易斯华大法学院给奖学金非常慷慨,以姐姐的成绩大概率能拿到,所以C老师建议申请,然后用他们的奖学金offer去和其它录取的T14 学校讨价还价。这所法学院虽然排名在第18位左右,但就业也非常不错,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95%。然而姐姐对这两份offer都不为所动。直到12月初终于收到了哥大法学院的offer,这是女儿的dream school,所以又是一阵开心。开心过后问题来了,工作和法学院如何取舍呢?我研究了学校网页,哥大法学院每年接受一定数量学生延迟入学。我让姐姐赶紧写邮件给学校,一方面感谢offer并表示一定会入读;另一方面表示希望先工作两年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财务积累,以更好地在法学院学习,因此申请延迟两年入学。很快就收到了法学院的批准邮件,这样两张牌就同时捏在手里了。回顾整个法学院的申请过程,我也学到了很多,获得了不少经验。如果要总结一下申请过程中各类因素的重要性,大致如下:1. LSAT成绩。个人认为LSAT在法学院申请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位。正如前面所说的,LSAT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标准化考试。也是法学院判断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虽然近几年来大部分T14法学院也开始接受GRE成绩,但从公开数据看,以GRE成绩录取的比例还是占少数。以2022年为例,提交GRE被录取的学生占比最高的是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约11%;最低的UC Berkeley法学院大约1.4%。而纽约大学法学院和密歇根大学法学院提交GRE被录取数是0。近几年虽然ABA也有动议,考虑取消法学院录取的LSAT要求,然而与美本录取对SAT/ACT日益宽松的形势不同,很多法学院院长都表示担忧或者反对。因为法学院的学习强度很大,宽进严出不太现实,入学时不考虑LSAT将直接导致毕业后律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降低。2. 大学成绩/GPA。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或是毕业2-3年的本科生,大学成绩也是法学院录取的重要因素。申请过程中LSAC(Law School Admission Council,法学院录取委员会)会对申请人提交的GPA进行重新评估,以确保真实性和可比性。对应届生来说GPA会更重要一些,因为法学院比较倾向于录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申请人。以哈佛法学院为例,2022年录取的新生中78%拥有至少一年的工作经验。这也是为什么女儿向哥大法学院申请延迟入学,学校很爽快就批准了。所以如果你有大学毕业后申请顶尖法学院的想法,那么本科阶段请一定维持好自己的GPA。以哈佛法学院为例,2022年录取者GPA的中间50%是3.82-3.99。其它T6法学院也大同小异。3. 文书。法学院的申请文书与美本不同,没有那么tricky,主要是要阐述对法律行业感兴趣的原因和逻辑,以及为此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譬如女儿的文书主要从两次实习的经历出发,从律所和金融监管机构两个角度去阐述自己的本科专业与法律的联系。其实美研申请的主文书被称为“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比较直接了当、更趋专业化。不像美本文书需要挖空心思地通过一件unique的事情从众多申请人当中stand out。当然法学院的补充文书还是会涉及多元化的内容,称为“Diversity statement”。4. 推荐信。推荐信让法学院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了解申请人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女儿请了学校的两位教授以及香港金管局的部门主管为她写推荐信。因此本科阶段要多与教授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教授熟悉你、了解你,这对以后申请研究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聊两句申请顾问。就姐姐的法学院申请而言,虽然申请结果是成功的,但顾问服务是不成功的,原因前面都已有表述。但我也注意到有不少申请人对B机构非常满意的案例。分析和反思后发现,对服务满意的基本上都是“陆本”申请者。这些学生的本科都在国内完成,英语写作能力较弱,所以会觉得机构在文书写作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对已经在英语国家完成了本科教育的申请人而言,只要读书不太拉胯,学术英文写作水准还是有保证的,所以会出现期望值上的落差。我一直说升学顾问是一项不可召回的服务(unrecallable service)—— 既无法事先试用,又无法事后重新来过。别人孩子的申请结果并不代表你孩子也会有同样结果,因为个体差异和扰动影响都太大了。所以我在孩子升学方面总是参与得比较深,因为没有人会比你更关心自己孩子的未来。对顾问而言这只是一桩生意和一个案例,对你的孩子而言则是他/她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