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每年的腊月初八,一家人早上喝完腊八粥,到了晚上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又开始剥蒜腌制腊八蒜了。准备过年的大幕已经开启了。迈向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在这岁月静好准备迎接新年到来的时候,人们忙碌着、高兴着、准备着各式各样的年货。在采购年货的时候,我经常想起妈妈的年夜饭。
妈妈离开我已经28年了,可是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总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她老人辛勤操劳、勤俭持家的身影总在不经意间出现在我的眼前。
记得我10岁那年,到了腊月二十八,妈妈很早就起床了,把一家老小的早饭准备好,在家人们吃饭的时候,妈妈又按照民俗——腊月二十八,把面发,去发面了。一发就要发两盆面。
那时我家住的是单位给父母分配的平房,夏天没有自来水管道通屋里,冬天没有暖气采暖。妈妈发完两盆面,由于屋内气温较低,就把和好的面放入面盆里,然后再盖严两层棉被,放在土炕炕头等待面发酵起来。
在等待面发酵的过程中,妈妈把早已经洗净泡好的红小豆,放入大铁锅里,然后加水搅拌均匀,点火慢慢地熬熟,最后放入白糖搅拌,又拿饭勺捣烂了成豆馅状。这时妈妈微笑着叫我和妹妹过去,每人给盛一小碗豆馅,让我们先吃一点,并笑容满面地问"好吃吗?甜不甜",这情景使我终身难忘!至今,那幸福甜蜜的时刻总浮现在脑海里。
等面发好后,妈妈开始擀面皮包入豆馅,团成圆球状,放入大锅篦子上,盖好锅盖中火蒸熟。然后放入篮筐里盖好,放入院里阴面大水缸里,留作过年期间随时加热后食用。
最难忘的是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妈妈亲手包的猪肉白菜馅饺子了。
那时家庭没有电视机,家里姐姐哥哥剁馅的剁馅,和面的和面,妈妈亲手倒上点香油、豆油、猪肉炼成的猪油、豆瓣酱、少许盐和酱油,搅拌均匀好饺子馅,大家就一起包饺子了。
我和妹妹当时年龄还少,帮不上忙,只有跟发小们一起院内院外的跑着玩,嘴里含着块桔子瓣糖,衣服口袋里装满妈妈亲手炒熟的花生仁,欢乐的笑声充满了小院。等到午夜12点到来之时,院外鞭炮齐鸣,欢声笑语,钻天猴拉着长长的尾巴,丝丝的响着冲入夜空。引起我们一片欢笑声。
这时小院里充满了浓浓的的爱意,充满了中国年俗的味道和欢乐,充满了中华民族传统春节的习俗!因为这就是我们的文化传承的具体体现,因为每个人的家庭就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根源。不管千山万水路途遥远,回家的信念不变,因为那里有年迈父母的期盼和牵挂!
这时候妈妈已经烧开了大锅里的水,放入包好的饺子。饺子在锅里随着翻开的水上下起浮,热气腾腾,这热气盘旋着冲向窗户,吹得红红的吊钱一飘一飘的,吹走了旧岁的寒冷,吹来了新春的温暖,吹进每个人的心里,幸福感满满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顽童,也到了花甲之年,每当看到俩孙子在大年三十夜晚,欢乐地跑前跑后放着鞭炮礼花,每当家人们围着饭桌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起辞旧迎新时,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妈妈的年夜饭。
如今,我只能用一首歌唱家戴玉强演唱的经典歌曲《那就是我》,献给我亲爱慈祥的妈妈,以表达儿子对妈妈的思念之情。
我思念故乡的小河,
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
噢妈妈,
如果有一朵浪花向您微笑,
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我思念故乡的小路,
还有小路上那赶集的牛车,
噢妈妈,
如果有一只竹笛向您吹响,
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责编:沈晓东
编校:田光兰
制作:周 璇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试运营津沽散文微刊每周二、五早上八点出刊,敬请关注分享。
3、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诚邀加入
天津散文研究会欢迎天津和全国的散文作家、文学爱好者加盟,共享文学盛宴,我们将热诚为您服务。有意合作,或者申请入会者,请联系贾旭老师手机(微信同号):13002298020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雷大毕 沈晓东 于国永 李金胜 曹丁匀 周璇 范忠民 穆怀书
荣誉编辑:李相清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tjsw20230403@163.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欢迎关注天津散文
欢迎关注津沽散文
合作单位:晋泰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