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王光海:唐诗宋词里的熏香

文摘   文化   2025-01-22 08:03   河北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唐诗宋词里的熏香

                       河南 王光海                                         

      唐诗宋词中,有一个词常被提及,那就是“熏香”。它不仅仅是空气中弥漫的香气,更是诗人们寄托情感、描绘生活的一种艺术手段。

      蒋捷的《行香子·舟宿兰湾》中,“心字香烧”与“银字笙调”共同营造出一种清雅而精致的氛围。这里的“心字香”,不仅是指一种香料的形状,更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它与“银字笙调”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一幅闲适家居生活的美好画面。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在李白这句诗中,博山炉中燃烧着沉香木制的香料,炉中升起两道袅袅的烟气,又并作一道直直的烟柱,如同要冲破云霄,去往仙境一般。沉香木的香气浓郁而持久,与博山炉的精美造型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而“凌紫霞”的描绘,更是将这份香气赋予了超凡脱俗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相比之下,杜甫的《曲江对雨》则更多地流露出一种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感慨。“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玄宗皇帝曾经率领龙武禁军来到芙蓉殿,那时车声雷动,笳鼓齐鸣,整个殿宇香烟缭绕,繁华热闹至极。如今这样的盛况却再也看不见了,只剩下空荡荡的宫殿和袅袅的香烟,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

      宋代诗人王十朋的《焚香》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焚香对于心境的净化作用。“扫地眼尘净,焚香心境清。案头时一炷,邪虑不应生。”诗人通过焚香来净化心灵,排除杂念,使心境变得清明澄澈。

      苏轼的《南堂五首·其五》“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是诗人在被贬黄州途中所作,即便身处逆境之中,他仍能焚香静坐、安然入眠,展现出一种不为世事所累、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自在。这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优雅与从容的生活态度,让人不禁对苏轼的豁达与坚韧产生由衷的敬意。

       “叩齿晨兴秋院静,焚香冥坐晚窗深。”白居易通过焚香来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让自己能够沉浸在书卷与琴声之中,享受那份难得的宁静与安详。作者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更透露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陆游的《焚香昼睡比觉香犹未散戏作》“燕梁寂寂篆烟残”一句,描绘了燕梁上烟篆渐渐消散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诗人通过焚香来放松身心的方式,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与深刻领悟。

       李商隐的《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诗人描绘了雨前焚香的场景,将那份袅袅升起的香气与细雨、轻雷等自然元素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欧阳修的《一斛珠·今朝祖宴》“愁肠恰似沉香篆,千回万转萦还断。”诗人将愁思比作沉香篆烟,形象地描绘了愁思的缠绵悱恻与难以割舍。

      辛弃疾的《浣溪沙·赋清虚》“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表面上是在说香灰没留下,但实际上却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有人认为这是淡泊明志的清高表现,而诗人却更多地感受到了希望的破灭。

      晏殊的《更漏子·雪藏梅》以金盏酒和玉炉香为背景,描绘了一种奢华而优雅的生活状态,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贵身份与显赫地位,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享受。

       周邦彦的《少年游》则以“兽烟不断”为引子,通过兽型香的烟雾来衬托环境的优渥与静谧。“兽烟不断”描绘了兽型香点燃后烟雾缭绕的画面,通过这份烟雾的缭绕与升腾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对焚香更是情有独钟。在她的《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中,“玉鸭熏炉闲瑞脑”一句中的“闲”字展现出了女主人公因愁苦无绪而懒得闻嗅心爱的龙脑香的情景。在《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中,“瑞脑香消魂梦断”通过香气的消散来暗示词人内心的愁绪之深,以至于连梦境都无法维持。而在《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中,“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一句则体现了酒和香在词人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也暗示了她心境的凄凉,需要开解。这些词句不仅展现了李清照对焚香的喜爱,更通过焚香这一细节,揭示了她的内心情感。

      熏香,作为诗人表达情感、描绘生活的艺术手段,承载着诗人的真挚情感,它使我们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领略到那个时代的诗意生活。

王光海,河南省邓州市思源实验学校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喜欢用文字记录生命轨迹和所闻所见、所思所想,所求无它,只为生命中一份固执的深爱。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沈晓东

编校:田光兰

制作:周   璇



温馨提示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试运营津沽散文微刊每周二、五早上八点出刊,敬请关注分享。

3、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诚邀加入

天津散文研究会欢迎天津和全国的散文作家、文学爱好者加盟,共享文学盛宴,我们将热诚为您服务。有意合作,或者申请入会者,请联系贾旭老师手机(微信同号):13002298020

微刊编辑部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沈晓东 于国永 李金胜  曹丁匀 周璇  王小平  穆怀书  郭淑红  杨晓霞

荣誉编辑:李相清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tjsw20230403@163.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欢迎关注天津散文



欢迎关注津沽散文


合作单位:晋泰轩

天津散文
天津散文•微刊为天津散文研究会的网络微刊,倡导抒写真情实感,讴歌美善人生,展示精良原创散文,力推优秀作品,开展作品研讨,促进创作交流。欢迎关注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