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快乐】‖ 武新才:写春联

文摘   文化   2025-01-28 08:05   河北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旧桃换新符。一到年根前就能想起诗人王安石这句,想到了又该写春联过年美好快乐时光

      一上高中,我就开始为家里写春联了以前大都是请人代写我写毛笔字好不好咱就不说了,但那份透着真挚情感执笔挥毫泼墨写春联的年味劲头可不是现在能体会到的。写春联是一种表达中国人过传统文化春节外在展露形式,当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感觉是一件十分庄重事情因此,在我心中写春联成了一件神圣十分意义的事情尤其是自己亲手书写的,不亚于读书得奖上台领奖那种激动心情。

       以往农村写春联大都在年三十上午写好,下午傍晚时分把门框两边的旧春联扯下来清理干净,然后把新春联贴上去就算完成辞旧迎新仪式现在大都年三十上午就完成,而且印刷品的春联占多数。以前手写春联时,事前要做的准备工作也是十分繁琐的事情先到供销社花几分钱或者几角钱几张红纸回来,然后按照家里有多少门框院落进出门需要裁剪成大小不等的对联、横批,以及院内墙上、树上等大大小小的”““出门见喜”小横条。然后根据门框两边的位置大小高低对比进行裁剪为了写好先把对联横竖折叠成五排行十字架有中心,写起来工整方便上联下联横批裁剪完后,就根据家里的需求把不同的福字春字和小横条裁剪成型,一一写好晾干张贴家庭房子多的得好几张大红纸。那时的红纸虽然没有现在的光亮,但却十分红艳,几张红纸裁剪下来,满手沾满喜庆红色,还不好洗净。  

      写五对联大都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来”“年丰人增寿,春早福满门写七的对联就比较多了,比如“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迎新春平安如意,接鸿福贵吉祥”“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等等,通俗易懂,不少是毛主席的诗词,表达一种美好心愿。横批:“新年快乐”“吉祥如意”“大地回春”等。有时也自己编几副春联。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回家过年我开始写春联,不光是给自己家写,而且还给亲戚朋友街坊四邻写,有时当场编一副对联写记得有一年在家写春联时,就在院子里摆了一张桌子写,周围围观了许多村民。本家武大爷也来了,他的到来可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大家纷纷给他让道,有人还赶紧把身边的一张座椅递给他坐。倒不是他辈分大有威望,而是因为他家是全村唯一率先实现了“万元户”,那时的万元户可比现在的百万富翁牛多。“小武,给我家也编写一副春联。”他这一发话,我顿时有点发晕,大伯是万元户呀,这春联不好写。但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随手就来写出“全村独家万元户,东西村头笑开颜”横批“发家致富”当时也不顾工整对齐格式和押韵,顺口溜一气呵成。字虽然有点“龙飞凤舞”的感觉,但把过年喜庆祥和大伯家实力和美好祝愿写出来了听到大家的夸赞和掌声,心里美滋滋的。 

      长大外出工作了,毛笔书法练少了,家里过年贴对联也逐渐被市场上现成的商品对联取而代之但是有时候赶上了回老家过年,还要亲自上阵写几副春联,也做示范给孩子们看,老祖宗留下传统习俗文化不能丢掉。

      慢慢的把写春联与练书法个人爱好连起来,不管是练书法还是写春联都把当作一种修养来做。现在退下来了时间多了,不时利用时间参加一些有关书画楹联研讨会等活动学习。比如参加当地武清书法界名人何俊师的书法讲座,领悟书法真谛感受;参观书法展名家书法家刘士来老师探讨学习他多年潜行写书法的心得体会,品味他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写作成家感受;今年元旦前夕在区协会举办的话冬至活动中,现场观摩同事、书法家玉刚老师当场执笔挥毫的风采做派,潜移默化影响着自己对书法悟性写作一步步提升。

      这样一来又把多年写写停停的书法起来了。一到过年,虽然自己是退役军人,每年都会有政府发的春联贴,但甭管有没有现成的对联,自己也要写几副对联给自己看,比如今年自己编写的“卧海盘龙千层浪,山舞银蛇新年来”“张灯结彩写春夏,踏雪无痕藏丰秋”等等,写出一种新气象、新天地和精气神来和大家分享一起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咱中国人自己的大年来

武新才,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籍贯山西省高平市,十八岁参军入天津至今定居武清区。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采风部副部长、理事,天津武清区作家协会会员、专业委员、理事,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小说,诗歌、散文先后在《光明日报》《今晚报》《天津日报》《工人日报》《人民铁道报》《中国铁道建筑报》《中国诗歌网》等发表。新闻报道消息、通讯、特写摄影作品等先后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法制日报》《工人日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河北日报》《建筑时报》《人民铁道》《中国铁道建筑报》等发表。《工人日报》连续获得二十连冠优秀特约通讯员。出版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新闻专著等5部,即《从山沟里走进人民大会堂》《战歌飘过三十年》《激情在隧道里燃烧》华文出版社、《歌从云中来》《四方有雨》人民日报出版社),作品约300万字,荣获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提名奖,第三十届中国产经新闻一等奖,全国晚报1999年度新闻一等奖,2023年全国征文“运河记忆”优秀作品奖,2023年全国征文“秋天”通题诗会诗歌优秀作品奖,《人民日报》社1997年新闻摄影大赛二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市级奖项作品多次入选中宣部《百姓记事》和当地“五个一”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奖选集,长期被多家报刊杂志聘用记者、通讯员和文学撰稿人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沈晓东

编校:田光兰

  制作:周   璇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试运营津沽散文微刊每周二、五早上八点出刊,敬请关注分享。

3、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诚邀加入

天津散文研究会欢迎天津和全国的散文作家、文学爱好者加盟,共享文学盛宴,我们将热诚为您服务。有意合作,或者申请入会者,请联系贾旭老师手机(微信同号):13002298020


微刊编辑部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雷大毕 沈晓东 于国永 李金胜  曹丁匀 周璇  范忠民  穆怀书  郭淑红  杨晓

荣誉编辑:李相清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tjsw20230403@163.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欢迎关注天津散文


欢迎关注津沽散文


合作单位:晋泰轩

天津散文
天津散文•微刊为天津散文研究会的网络微刊,倡导抒写真情实感,讴歌美善人生,展示精良原创散文,力推优秀作品,开展作品研讨,促进创作交流。欢迎关注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