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越南战争期间,北方大国还是弄来一些好东西的。这些东西对北方大国后来的武器研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当中就包括第一代便携式单兵防空武器“红缨5”号防空导弹。
“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仿自前苏联萨姆-7型。1974年,从越南获得三枚后,叶帅亲自拍板,将其全部交给第八机械工业总局直属的一家军工厂进行仿制。该便携式防空系统由导弹、发射筒、发射机、电池等几部分组成,其中发射筒可重复使用。
该型号导弹长1.46米,直径72毫米,重10.2公斤,作战系统全重16.5公斤(导弹+发射筒)。导弹最大飞行速度500米/秒,作战高度50米~2.5公里,射程800米~4.4公里。对飞行速度介于150-260m/s内的目标,采用尾追攻击方式,对于飞行速度小于150m/s的目标,可以使用迎头攻击方式。
导弹采用红外导引头,常温硫化铅探测器,热电制冷,被动红外搜索制导,导弹的红外导引头设有锁定与跟踪两种工作状态,弹头内安装有触发式引信。动力装置为1台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和1具固体助推器。发射筒体由玻璃钢制成,上边安装有机械瞄具、卡箍、发射机座、背带及前后护盖等,在发射筒前部下放位置横向安装有电池,该电池是供导弹一次性使用的热化学电池,在未激活前是固态的,常温下其电解质不导电,不发生化学反应。
使用前将导弹装入发射筒内,发射机连接在发射筒上,把圆筒状的电池安在发射机前端。预备发射时旋转电池上的撞针盖,使电池内撞针撞击底火并点燃加热片,而后电池内的固体电解质将在1秒内加热至500℃并转为熔融态,电池开始为导弹系统供电。
发现目标后打开保险,用发射筒上的机瞄跟踪空中的飞行目标,当导弹锁定目标后,发射机左侧的喇叭(位于射手右耳下方)会给出声音提示,扣压扳机后导弹尾部四周的四个发射发动机喷管点火,将导弹推出发射筒并带动其旋转。
0.3秒后,导弹达到5.5m外的安全距离,主发动机点火并在2秒内加速至最大速度,而后进入定速巡航状态,导引头进入跟踪状态,并形成跟踪信号传递给舵机,舵机控制舵面调整导弹姿态,直至最终命中目标。
后排左边战士手拿的就是红缨
红缨5定型后,在1984年的国庆35周年阅兵仪式上,该型号便携式防空导弹正式亮相。1985年开始批量生产后,我军少量装备。
当时正值中美蜜月期,鹰酱给阿富汗游击队买了不少红缨5用于对付入侵的苏军。在阿富汗战场上,红缨5搭配毒刺防空导弹,给苏军直升机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然而,其问题也随之暴露,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红缨5导弹红外导引头的灵敏度较低,对喷气式飞机尾部产生的强烈红外辐射的探测能力较强,而对其他部位的反应较差,因而只适合于从敌机尾部实施追击,不能有效地进行迎头拦击。
第二,红外导引头易受红外诱饵、太阳光的干扰,以及因地面较强红外辐射源的误导而迷失方向。
第三,该导弹没有敌我识别装置,在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容易误伤其他目标。
其实,红缨5在完成其仿制工作后,对它的改进工作就已经开始着手。毕竟它的原型“萨姆-7”(这是美国人起的,老毛子自己称之为“箭-2”,北约给予绰号“圣杯”)是1960年代的产物,我军80年代才开始装备,从时间上来讲已经落后二十年了,现在又有实战案例,于是,红缨5的改进工作迅速起步。
红缨5的改进型号主要有三种,即红缨-5A、红缨-5B、红缨-5C,其中:
红缨-5A(又称红缨-5甲),该导弹不仅速度、射程略有提升,同时战斗部的装药更多,导引头也增加了滤光膜,可以抵抗空中明亮白云的干扰,还加装了热电致冷装置,导引头的精度也更高。
红樱-5B,该型号很可能是参考了从民主刚果渠道获得的缴获自安哥拉战场的苏联9K34“箭-3”/Стрела-3(导弹型号9M36;北约代号SA-14“小妖精”)样本,以及以同样的方式获得的9K310“针-1”/Игла-1(北约代号SA-16“手钻”)样本。仿制成功后,出口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以此为蓝本生产出了“安扎Mk-I”型便携式防空导弹,并在实战中击落过印度 “米格-21”和“米格-27”。
红缨-5C,该型号是采用西方标准以后的西方化车载型“红缨-5B”版本,8枚导弹被配置在两具由4联装组成的发射器内,并以光电火控系统操控,汽车底盘为4X4驱动,车上装有电视、红外警戒和跟踪系统,机动性更强。该导弹系统还出口至阿尔巴尼亚、柬埔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基斯坦、伊朗、菲律宾、泰国、土耳其等国。
如今,在我军的防空导弹连、预备役高炮团、东南沿海民兵防空部队和船运部队里,可能还装备有少量的红缨5系列便携式防空导弹。
虽然,红缨5装备时就已经技术落后,但是它毕竟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为摸着毛熊过河的军工部门研发前卫系列导弹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