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我国开始研制专打“黑鸟”的地空导弹:红旗3。60年代中期,美军启用最先进的“黑鸟”SR71侦察机后,我国防空雷达多次捕获目标信号,但它的“双三”性能让我们的红旗2号导弹望尘莫及,只能任其逃窜。为了能把高空高速飞行的“黑鸟”打下来,中央专委决定研制红旗3号,由七机部二院承担研制任务。
红旗3号弹体以红旗2号为基础,地面雷达以苏联松9A型雷达为基础,主要研制目的是大幅提高导弹的高空机动性、抗干扰能力和杀伤效率。先后参加研制的有1、3、4、5、7机部和空军所属的28个单位,不但是全国大协作的型号,更是七机部二院的重点项目。
从1966年1月到1969年底,红旗3号在西北综合导弹实验基地一共进行了9次飞行实验,发射导弹23发。实验结果表明,地空导弹要击落以三倍音速、在三万米高度飞行的目标难度很大。红旗3虽然在扩大空域、提高制导精度、以及以战斗部配合方面获得成功,但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1969年8月起,红旗3号的研制工作作全部转由上海机电二局承担,刘从军任型号负责人。
1970年7月,红旗3号的定型实验开始。从7月到九月,导弹一共打了八发,但成绩并不好看:前三发不但全部脱靶,而且脱靶量还很大;在对导弹和制导站的参数调整后,又打了五发,结果又有两发故障;剩下的三发还算好,虽然也都脱靶,但军工文献是这样表述的:“三发都达到了导引精度的要求。”
四年后的1974年,红旗3号又进行了一次拦截“图强1号”高空高速靶弹的实验。可以高空高速飞行的图强1号,从距离地空导弹阵地176公里外发射,不久就被红旗三号的雷达捕捉并进行了稳定跟踪,接着“适时发射了两发导弹,首发即命中靶弹。”
这次实验标志着红旗3号的研制、试验工作到此正式完成。这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试验的第一个地空导弹型号。据“不可靠”消息,红旗3号共生产158发,交付部队150发。
后记:关于红旗3号的公开资料很少,而且在提到装备情况时都语焉不详。我查阅整理后发现,大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述。
第一种:红旗3号的作战性能达不到部队要求,无法完成战备值班任务,很快就撤出了装备序列。
第二种:红旗3号装备部队后,“黑鸟”一直没有出现,英雄无用武之地。80年代装备部门精简型号时,红旗3被裁撤。同时下马的还有设计性能更高,尚未完成的红旗4号。
您认为以上两种说法哪个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