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海航一枚空空导弹竟然走火,导弹从滑行中的战斗机机翼下射出,擦过另外两架飞机后又飞行了好几公里才爆炸!这是一次真实事件,发生在浙江。
当时正值96台海危机期间,东南沿海的航空兵部队都在进行紧张的战备训练。携带导弹的是海军航空兵的一架僚机,地点在一个军民两用机场。当时,这架僚机正在地面滑行中转弯,导弹突然毫无征兆地从挂架上射出,直奔另一架也在滑行的长机而去,所幸没有击中。接着导弹又从远处停放的一架民航客机前擦身而过,继续飞行长达7000米,最后撞到一个水泥墩上爆炸。万幸的是这次“导弹走火”没有造成人员和飞机损失,现场所有人都被眼前这一幕惊出了一身冷汗。
事故惊动了军方高层,部队首长批示:要严查,彻查!因为这枚导弹的生产厂家是国营202厂,所以该厂被列为第一责任方,负责配合调查。
当时刚从202厂调往331厂工作的导弹技术专家张东红,接到了上级的事故通报和紧急命令,让他立即和海军机械处的王运处长一起,组织军地联合调查。张东红自1970年起就在202厂工作,是技术骨干,虽然此时他已调往331厂并担负起了霹雳7的研制任务,但毕竟有在202厂工作了20多年的经验,可能这就是上级派他赶赴浙江的原因。
张东红听到事故通报后的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导弹怎么会走火?
导弹和枪炮不一样,在设计时专门设置了多道保险机制,从点火发射到引爆回路都有不同的环节防止走火。就算飞行员人为误操作,如果不能同时满足设计中所规定的与目标交会的条件,是不可能点火的。地面滑行的战斗机显然不具备发射条件。尽管他百思不得其解,可走火确实发生了,所以找到原因才是当务之急。
到浙江后,张东红和部队军械处的同志一起,对从现场收集的残骸做了大量试验和反复分析,终于找出了事故原因:质量缺陷!罪魁祸首正是导弹发射电路中的一个继电器。
调查组分析事故发生的经过是:军情紧急之下,导弹载机连续执行战备任务,频繁起降。大强度起降,尤其是连续着陆,让导弹暴露出了质量薄弱环节。在反复震动下,发射电路的一个继电器簧片脱落,并成为“自由体”,随即造成发射电路短路,最终引发导弹点火。正是这个本来不应该脱落的继电器簧片,造成了导弹误发射。
查明原因后的结果是,排查报告得到军方认可,202厂进行大规模质量整顿。
很遗憾,在我查阅的资料中缺乏一些关键的细节。比如我们并不知道这枚“走火导弹”的具体型号。我试着检索,但只找到一些背景资料:国营202厂是三线工厂,我国空空导弹生产元老级企业,位于陕西汉中(后迁往洛阳),又名南峰机械厂,主要产品为霹雳2型空对空导弹。
但我们并不能凭此就确定事故导弹为霹雳2,因为事发年份在1995-1996年,而霹雳2早在30年前就已经定型,属于上一代装备。当时的的主力弹种应该是霹雳5和霹雳8。如果您有不同意见,咱们评论区聊。
(本文所有素材来自公开资料,均不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