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击机研制的一段弯路:歼-12
文摘
2024-11-05 20:03
加拿大
1967年4月24日,中美两国战斗机在广西上空爆发了一场短暂的空战,空26师用歼5击落了一架F4B鬼怪式。虽然战斗取胜,但这次胜利却间接导致中国歼击机的研制,走了一段“弯路”。在“4.24”空战中,解放军用劣势装备歼5击落了拥有代差优势的“鬼怪”式,这个结果让空军对机动、灵活的战斗机信心大增,认为“小、快、灵”在未来空战中大有可为。此时,世界各航空强国在研的三代机,都在追求机动性,中国空军通过对美军的战斗接触和观察,也非常认可这一发展方向,但却提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解决途径:超级轻量化。1969年中国空军提出:装备一种超轻型前线战斗机,也就是所谓的“小歼”。空军的具体要求是:“小歼”的重量在4吨左右,机动性、加速性、盘旋和爬升性都要突出;短距起降;强调中低空性能;维护方便、运输方便;还要足够便宜。在当时世界强国战斗机普遍趋于重型化的背景下,我们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呢?因为空军想要开辟“空中游击战”这个全新的作战模式。在这个作战思路指导下,装备研制也要跟着独辟蹊径。空军当时想通过缩小机体、减轻重量来大幅提高战斗机格斗时的机动能力。空军的技战术指标提出后,三机部把研制任务下达给了南昌飞机厂。此时正值“文革”,遭受迫害而失去工作的技术领军人物陆孝彭被紧急召回,派往研制第一线担任总设计师。回归一线后,陆孝彭率领研制团队仅用17个月,就完成了超音速轻型战斗机——歼12的设计工作。这种全新的小飞机采用单发单座、机头进气、大后掠下单翼布局,配两门机炮、机身和机翼下留有外挂点。试飞表明,歼12原型机整体达标,但有一些超重,所以最大平飞速度低于设计指标的1.5马赫,只有1.2马赫。也是因为超重,导致其他各项飞行指标均有所下降。当时我们的航空工业水平就是如此,设计团队已经尽了最大努力。1973年9月10日,歼12战斗机在北京向中央首长作了汇报表演,它的轻快、灵活和小巧受到了肯定。叶帅称歼-12为“空中李向阳”,并亲自指示:改进后,逐步装备部队!此后,南昌飞机厂对歼12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改进,从1975年7月1日首飞,到1978年停飞,三年内歼12一共飞行了135个起落,不断进行测试和修改。改进后的歼12空重3吨,起飞滑跑距离仅500米。因为体积小重量轻,所以它的盘旋、爬升、操纵性表现都非常好。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因为歼-12的体积太小,所以它无法携带足够的燃料,导致航程过短,同时机载火力贫弱;局促的空间,也让歼-12无法安装各种火控设备,作战能力大打折扣。直到这时部队才发现,现实中根本没有适合“小歼”的使用场景,想象中的“空中游击战”,仅仅是“想象”而已。当时苏联和西方大力发展的是体积大、设备全、技术复杂的重型战斗机,我们反其道而行之的尝试,显然是进入了死胡同:小型歼击机的方向错了。歼12陷入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
历经漫长的等待,歼12最后的命运是:正在进行设计定型试飞时接到三机部电话,传达了中央军委“常规装备领导小组”的决定:歼12不列装。1979年6月28日,总参、国务院国防工办发文,取消歼12研制任务。从1969年提出指标,到1979年项目下马,10年内南昌飞机厂一共生产了6架歼12(现存5架,1架做了破坏性强度试验),共耗资2,218万元。歼12是世界上最轻的超音速战斗机。目前,在北京昌平的中国航空博物馆可以看到一架,(馆藏共2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保存有1架;洪都自己保存了2架。项目下马后,总设计师陆孝彭曾呈送“万言书”竭力挽救,但无力扭转乾坤。80年代,陆孝彭又向海军航空兵提出,让歼12担任岛载机,利用起飞距离短的特点,在边疆岛屿上承担陆基战斗机无法担当的任务,亦未果。不过,汗水也没有全部白流,通过歼12南昌飞机厂锻炼了队伍,掌握了喷气战斗机的设计和试制技术,尤其重要的是储备了一批可靠的技术人才。这些宝贵的财富,为他们今后研制出享誉世界的喷气式教练机,打牢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