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团8连逃跑事件的细节补充:如果晚撤一小时,结局将截然不同
文摘
2025-01-10 19:04
加拿大
前几天写了一篇126团8连逃跑事件的文章,评论区大家讨论的很激烈。有些留言提了很多具体问题,比如:8连其他战士都去哪了?伤员后来怎么样了?电台是故意关闭的还是山区信号不好?......既然粉丝朋友们感兴趣,那我就尽力去整理更多的细节和背景,让大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以下就是关于8连“逃跑事件”前后的更多补充内容。
我们先来看126团的团史是如何记载1979年2月17日当天8连的战斗的。以下摘自《步兵第126团革命斗争史》(1949~1992)第七章第一节:“三营8连17日8时攻占了117、118、119号高地,监视扣周方向之敌,保障团侧后安全......17:45,8连报告,敌向该连多次炮火袭击,伤亡40人(实为32人)。经请示,批准9连接替8连。”1992年完稿的这部团史是126团留下的唯一一部官方文字记录,关于1979年自卫反击作战的内容都在第一节,共1.6万字。其中描述8连参战情况的只有区区几十字,是不是很反常?从这几十字的记载中,我们至少能得到两条重要信息:一、对“逃跑事件”只字没提。有时候,不表态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二、上级已经批准由9连接替8连。团史中透露的这两条线索,其实和126团老兵们的回忆也完全相符。在126团联谊会编写组撰写的书中,这样写道:
一、“对外,126团的官兵羞于谈论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就是,从上到下都绕开这件事,不管是口头的还是文字的,总是不愿提及”。二、“如果8连再坚持一小时,等到9连上来再撤,他们(8连)是要立大功的,是要彪炳史册的。”126团里最牛的两个连是1连和8连。2月17日这天,8连担任全团“尖刀连”,他们在8个小时之内连续夺取了117 、118和119号高地,打得相当不错。但在发起冲锋前,他们为了轻装没有携带足够的给养和土工作业工具,导致后来在遭敌炮击时陷入被动。8连之所以会遭到敌军炮火持续攻击,是因为他们占领的三个高地位置太重要。比如118高地,在它侧后仅200米就是越南的8号公路,切断这条公路,越军的南北联络就会中断。所以高地一丢越南人就急了,持续炮击这个位置长达一天。8连虽然占领了高地,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首先,是出现大规模减员,总计32人,按全连125人的推算编制,减员32人已接近30%。根据军事学理论,步兵连在减员30%时,战斗力被认为接近完全丧失,无法独立执行有效作战任务。8连实际减员32人也就是25.6%,虽未达到30%这个极限,但已接近危险水平。通常情况下,这时连队需要立即调整任务或退出战斗。其次,因为缺乏给养尤其是饮水,再加上连续一天的猛冲猛打并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下,官兵们的体力早已耗尽,体能透支已达极限。最后,高地上越军遗弃的堑壕和掩体都在朝向我国国境一侧。另一侧,也就是8连将要防守的方向,他们因缺乏工具和炮击干扰,只能临时挖一些散兵坑,而仅依托这种阵地是很难战斗的。上述情况,在当天下午17:45的报告中,8连应该都向团指做了汇报。所以团里才会让9连去接替8连,但并没有下达让8连撤退的命令。因此126团的老兵们才会感慨,如果他们晚一个小时,等9连上来再撤,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要给“逃跑”找借口,只是客观陈述一些真实情况,让大家了解更多的信息,尤其是连队面临着的压力。毕竟这是残酷的战争,不是电影。不管怎样,没有命令就擅自撤退,并且抛弃其他战士及伤员,擅自关闭电台(自17日下午起,团指就一直联系不上8连),这是无论如何都洗不白的。遭遇持续一天的炮击后,初上战场的8连指挥员丧失了判断力和意志力,认为当天夜里越军一定会反扑而连队守不住,所以做出了那个让自己遗臭万年的决定。但要特别强调的是,8连的大部分战士一直坚守在阵地上。他们是:一排部分、二排4班全体、三排长及全排、司务长及炊事班全体(在阵地侧后转运和救护伤员)。连长和指导员逃跑后,团指挥所命令7连派一个排去118高地接应,并运送伤员和烈士。7连的这个排当时只听到传闻“8连全跑了”,但118阵地上是什么情况他们全然不知,因此格外警惕,上阵地前还特意在山脚下安排了一个警戒小组。(下撤时过于紧张加上没有经验,带队副指导员误判隐蔽在草丛里的警戒小组为越南特工,开枪后导致战友一死二伤)。在阵地上,7连的救援战士看到了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血迹,可见敌人炮火的猛烈和残酷。山上有一些很浅的散兵坑,显然是8连临时构筑的,每个坑只能勉强容纳一个人趴下躲炮。地上散落着一些用过的急救包和761压缩饼干的包装,偶尔还能看见少量被丢弃的弹药。在阵地侧面的一个小水沟旁,他们发现了两名爬到这里找水喝的伤员。![]()
当7连这个排在118高地上搜索时,8连的一个班却不知道友军前来支援了,他们当时正在高地下的8号公路咽喉地段隐蔽。这个班不是擅离战场,只是连续一天没吃没喝,想去公路旁的村子里找点吃的。他们全程没有脱离扼守8号公路的作战位置。几个小时后,11人在副班长张太强带领下收拢,返回阵地坚守,等9连全部控制阵地后他们才归建。战后,张太强被保送至昆明陆军学院学习。以上就是关于8连逃跑事件的一些补充细节,希望能尽可能的还原真实。但不管我们如何努力去做,毕竟时隔久远,加上权威资料的缺失,只能从当事人的回忆中一点一点去拼凑,难免有一些疏漏之处,请粉丝朋友们谅解。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8连的新干部班子。2月22日,也就是逃跑事件发生后的第四天,新的8连班子重建完成。连长为原42师教导队教员覃善周;指导员为原126团4连排长何正昌;副连长为原126团3连排长宋贵华;副指导员为原8连三排长邓明成;一排长为原126团特务连班长曹波,二排长为8连(某排)班长李自诚,三排长杨思学(履历不详),司务长为原8连司务长向高举。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