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乌军苏27飞行员的采访,看俄乌战争

文摘   2025-01-04 19:01   加拿大  
近日,国外著名军事网站warzone发布了一篇对乌克兰苏-27“侧卫”飞行员的采访文章,在标题说明时用了“罕见”这个词:“这段罕见的采访详细描述了乌克兰上空的战斗,包括从苏-27“侧卫”战斗机上发射西方的制导武器。”
这是一段对化名“维京”的飞行员的访谈,以飞行员视角来介绍乌军的空中行动。我过滤掉了一些原文中不重要的情绪化表达,节选并整理出一些自认为比较“干”的内容,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们。‍‍‍‍‍‍‍‍‍‍‍‍‍‍‍‍‍‍‍‍‍‍‍‍‍‍‍‍‍‍‍‍‍‍‍‍‍‍‍‍‍‍‍‍‍‍‍‍‍‍‍‍‍‍‍‍‍‍‍‍‍‍‍‍‍‍‍‍‍‍‍‍‍‍‍‍‍‍‍‍‍‍‍‍‍‍‍‍‍‍‍‍‍‍‍‍‍‍‍‍
首先,虽然乌军引进了F-16,但目前主力作战的机型仍然是苏-27和米格-29,维京驾驶的就是一架苏-27。乌克兰空军的战斗机数量很少,开战时大约只有32架苏-27,但战争打了这么久,现在仍然有17架苏-27可用。维京说:仅存的战斗机要定期在简陋的机场之间转场,以防遭到俄军的打击。可见俄罗斯尚未完全掌握战场制空权。
乌克兰苏-27驾驶舱画面‍
我个人除了关心乌克兰的装备,更在意他们的士气。正好维京也提到了这一点,他说:“随着战争接近三周年,尽管身体疲惫,但我们士气依然高涨。即使休假15天,回来后也会发现部队有新变化。我们在以新的方式作战,敌人也使用了新的应对手段。”
其次,俄军地面防空对乌克兰飞机威胁较大。尤其是“山毛榉”和“道尔”防空系统。乌克兰飞行员比较忌惮的是它们“射程较远。” 在俄军地面防空威胁下,乌克兰空军无法使用无制导炸弹,因为这意味着自杀,精确制导武器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在获得西方的先进制导武器后,乌克兰战机的任务灵活性大幅提升,不但可以空战,还经常从防区外发射对地攻击武器。
维京描述他第一次使用反辐射导弹AGM-88“哈姆”时说,他对这种武器印象深刻,导弹达到了90%的命中率,并且打击效果惊人。

第三,乌克兰已经成功的把西方制导武器整合进了他们的苏-27系统。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并不是简单把导弹挂到挂架上这么简单。我记得当年央视在介绍歼-11B时特意强调过,歼11B已经成功的把国产空地武器整合进了苏-27,为此科研团队攻关很久才最终搞定。
维京在采访中提到,俄罗斯也对美国武器能不能适配乌克兰战机表示高度怀疑。但乌克兰找到了一些创新的办法,把西方武器整合进了苏联战斗机系统,“这一过程涉及新战术的设计、特制导轨的研发(以传递目标信息给导弹),以及驾驶舱界面的平板化改装。”
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精确制导武器除了有反辐射导弹,还有联合攻击弹药扩展射程版(JDAM-ER)和GBU-39/B小直径炸弹(SDB)。
500磅的JDAM-ER即使面对强烈的电子战干扰,依然能高效作战。SDB由于反射面积较小,不易被雷达发现,再加上可以一次投放更多炸弹,使俄军防空更难对付,它够穿透约六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尽管体积小但威力巨大。飞行员维京说:“我们摧毁了许多(俄军)防空系统,迫使它们后撤。甚至俄军地面部队的主要指挥中心也被击中。”

第四,俄军的战区外滑翔制导炸弹作战能力突出。
2023年初,俄罗斯开始战场上使用一种低成本的精确滑翔制导炸弹,对乌克兰空防体系构成了严重威胁。俄罗斯人也开始在乌军防空圈外投放精确制导武器。这种炸弹让乌克兰非常头疼,找不到解决的方法,目前他们没有能力击落投放滑翔弹的战斗机。
维京说:“如果俄罗斯继续投掷滑翔炸弹,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尽管我们的步兵英勇,但依然可能会被逐步逼退。”

今晚听历史
靠谱有料的战争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