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共读分享会
活动须知
主题:
新“神话”的建构与发展——一些对中国新诗的思考(选以胡适、李金发、冯至为例)
主讲人:
陈简德
时间:
2024年5月8日晚18:30
地点: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诗歌图书馆
前瞻:
中国新诗在早期发展的历程中先后涌现了诸多名家,本报告试图在受不同因素影响的诸名家间找到一条可能的,足以将诸家以除历史时间演进之外的关系串联起来的方式——也即报告题目中的“神话”。
惜报告时间有限,不可能遍数诸家,因此,本报告主要择取胡适、李金发以及冯至三人作为这种联系方式的引子。
胡适是中国新文学与文论的核心人物,在文学史、文化史以及社会政治史等诸多方面占据着重要位置,更是促成中国新诗诞生的重要人物。李金发是第一个以欧化语言创作的诗人,是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的开山鼻祖。冯至是天才的诗人,受里尔克的影响,在抗战中创作了《十四行诗》,是为经典。
就胡适,择取他发表在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第一期中的《鸽子》以及见于《尝试集》的《蝴蝶》,从《鸽子》的文本迁变和《蝴蝶》的多重阐释[1]可能出发,叙述胡适试图建立一个在诗歌形式、诗歌内容两方面的全新状态,也即塑造一种全新的“神话”。此外,在这两种“神话”的建构中,会打破共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群的共有认识,这是在“公共神话”(public myth)外又塑造了一个“个人神话”(private myth)。
由此,在接续探讨李金发与冯至时将围绕着这三种神话展开。
就李金发,择取他最著名的诗《弃妇》,借助朱自清与孙玉石的解释分析此诗。应当可以说,李氏在胡适的基础上发展了新诗这一“神话”,但他可能更倾向于是一个“凸起”,在诗歌形式的层面似略有些激进。
至于冯至,择取其《十四行集》探讨,结合这些“十四行诗”的前后编订演变情况,以及《中国新文学大系》、《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中的分析,应当可以认定,在冯至的身上,这三种神话达到了统一。
借冯至的诗句“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作结,本报告也只能算是试图“把住”“把不住的事体”的一种尝试。
[1]胡适自己的解释,也即他的《逼上梁山》,见于《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情诗”的解释,见于《在爱慕与矜持之间:胡适与韦莲司》。另附说一种纯粹“朴素”的直接的解释。
在复旦写诗 · 2024年第6期
■经典共读分享会
新“神话”的建构与发展——一些对中国新诗的思考(选以胡适、李金发、冯至为例)
第3期“无限心”习诗小组诗作选
-每一次活动,都有诗歌的火光-
■阅读更多佳作,请点击公众号底部“诗精选”栏目。
■编辑:王龄锋
■本月主编:金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