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大年/“世间破事,去他个娘”

文摘   2025-01-15 22:00   云南  

(上图是我在悉尼街头抓拍的。我很喜欢这张照片。因为照片里有几位自信到骨子里的女人。)
究竟想要什么,决定了自己对待生命的态度。
在一次校长论坛上,有一位校长问我:“詹校长,我也希望能像你一样做孩子们喜欢的教育,但领导的评价家长的要求让我无法这样做。请问,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回答:“我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但我解脱了自己——选择了辞职,我不干校长了。很多人认为我是‘有勇气’。其实,我不是有勇气,我只是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拒绝什么。”

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也就无法选择,注定是痛苦的。

所谓自信,就是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并且去满足自己,还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有一次,一位好朋友向我推荐(或许是推销)一本书,说:“这本书很好。你应该读一读,对你有好处。”

我回复她:“我相信你推荐的书肯定是好书,但与我无关,我不需要。尽管我不需要,但你的书还是好书。好比,这一款姨妈巾全世界的妇女都说好,但我是男人,不需要这东东。我不是拒绝你,我只是不需要你推荐的产品。”

我是教师,我想要的是看到孩子们在我的陪伴下水灵灵地活蹦乱跳。其余的不重要。其他的事情我可以爱干不干,大不了不晋级,不评优,不得奖。我是一个落后的老师。哪怕永远“落后”,只要看到眼里有光的孩子,我就很快乐了。

我对自己的评价标准,在我自己心里,不在别人的手上。别人说什么,由他去。
其实,校长当上局长,老师当上校长的概率都很低。你怎么“好使”,也不一定“有出息”。为什么要逼自己呢?

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只有三种事:正事,杂事,破事。

正事,可以是一辈子必须坚守的事,也可以是养家糊口的事。

“人生为一大事而来”,所谓大事,就是持续地干一件“正事”。

什么是杂事,需要我们去理性分辨。利益之下,一些人会把“杂事”忽悠成“正事”。因此,拜权者的内心是恐惧的,拜金者的内心是贪婪的,只有坚守者的内心才是宁静的。所谓杂事,就是正事之外的事。宁静的内心,在于对正事的坚守和对杂事的不屑一顾。

杂事烦心,就是“破事”。

老树在自己的一幅画上写到:“天色将晚,抱鱼上床,世间破事,去他个娘!”

删除杂事,拉黑破事,专心正事,很重要,但不够。还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这个空间是自留地,是拿来生活的,不是“讨生活”的。在这个空间里,去创作,去玩味,去躺平,去思考,去治愈,去收获......爱干啥就干啥。如果没有这样的空间,万一哪一天愚公再世,移走了“杂事”“破事”二山,你反倒觉得无所事事,那如何是好?
——2023年11月3日初稿 2025年1月15日修改重发
(詹大年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


詹大年私号
詹大年认为:家庭教育教人文,学校教育教科学,社会教育教规则,自我教育教信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