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卫东:孩子为什么不听劝

文摘   2025-01-09 22:00   云南  


早上,自助餐厅,看到一个年轻的妈妈在指导一个小男孩取餐:


“你可以夹一片面包——不要去夹那些小点心。”

“你可以抹一点果酱——不要抹黄油。”

“辣酱也不要碰,你不能吃辣酱的。”

“…… …… ……”

“怎么,你现在不听劝了吗?”


很想对那位年轻的妈妈说,你能不能别这么严肃?吃个早餐而已,孩子开心最重要嘛。不知道,你听不听劝?


但我没有那份勇气,还是默默地走开了。


哪有孩子不听劝的,分明是妈妈把温柔的控制当成了沟通交流。


可能是因为感觉到了孩子“不听劝”,有人还提出一个观点:不要跟孩子讲道理,讲道理的教育是最失败的教育。


语不惊人死不休啊!我个人的感觉,孩子是最讲道理的,不听劝的往往是成年人。


说两个我自己的做法:


1、怎么让孩子不喝饮料


小孩子大多喜欢喝饮料,儿子也不例外,但饮料喝多了对身体不好,我这个当爸爸的自然要想点辙。

有一天,儿子喝着饮料,我明知故问:“饮料很好喝吧?”

儿子当然点头了。

我把儿子抱在怀里,指着瓶上的说明问他:“你知道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吗?”

他摇摇头,太小,还不认识字呢。

我告诉他,那些是添加剂,就是为了让饮料好看、好喝而加进去的。但这些东西,没有营养,喝饮料和喝水的差别就在这些添加剂上。在家里,喝饮料比喝水可贵多了,而且饮料喝多了,还对身体不好!

儿子问:“那他们为什么要卖饮料?”

“挣钱啊!饮料很好喝,小朋友都喜欢,他们就能挣到许多许多钱。有了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比如爸爸妈妈挣了钱,给你买饮料喝。”

我这是给儿子出了一道选择题:

饮料很好喝,但没什么营养,对身体没好处,还花钱;水没有饮料好喝,但对身体好,基本不用花钱。你认为,怎么选择是对的?

(必须解释一下,儿子小时候和我很亲,睡前故事都是我给他讲的。儿子提出的各种要求,我当然不会全部满足,但会全部认真对待。所以,儿子对我的话可谓深信不疑。当然,我完全对得起他的这份信任,从来没有在任何事情上忽悠过他。)

儿子最终决定,以后不喝饮料了。

孩子毕竟是孩子,况且我这个当爸爸虽不爱喝饮料但很爱吃零食,没必要弄得像苦行僧。

有时候带孩子出去玩,周围小朋友都在喝饮料,儿子难免会眼馋,我会装着不经意有个新发现:“哎,儿子你看,这个好像我们以前没喝过哦,去买两瓶尝尝怎么样?”然后一人一瓶边喝边交流口感,基本上能得出一致意见:“也就那样嘛!”

也有时,我会突然对儿子说:“今天有点无聊,去给爸爸买瓶饮料吧,你也来一瓶?!”

儿子就噔噔噔下楼去买饮料,但有时他会说:“算了,我不喝!”

其实,相比喝饮料,我更看重的是让儿子在不知不觉培养起自我控制能力。

以我的经验,与小孩子打交道基本没什么问题,倒是与成年人沟通有时候相当困难。许多年轻父母觉得没法处理的孩子问题,在我看来都不算什么事,比如,让孩子吃药。


2、怎样让孩子乖乖吃药

孩子小的时候,难免生病,生病就得吃药。吃药让很多孩子很不爽,甚至恐惧,于是拒绝吃药。

爸爸妈妈经常采取的方法:一是骗,骗孩子这药很好吃——真有几种药是好吃的,孩子又不傻,如果一骗就成,爸爸妈妈还得担心别的什么了;二是哄,对孩子说吃了这药给你吃糖(或者买玩具看电视什么)——不吃药也有糖也买玩具也看电视,孩子聪明着呢;三是灌,几个人摁住孩子,掰开孩子的嘴,把药硬灌下去——这一招用得颇多,虽然有时药水弄了孩子大人一身,但只要灌下去了总算是有效。

如果对孩子讲道理呢?

儿子小的时候,打针吃药也是常有的事。每次吃药,如果我不在场,骗、哄、灌几招是家人常用的办法。如果我在家,和孩子交流几分钟,问题立马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

第一步,对孩子表示理解,用专业一点的词说是“共情”。

孩子不肯吃药,总有孩子的理由,比如觉得药苦,爸爸妈妈得承认孩子的理由是有道理的,孩子不是在无理取闹。如果孩子说药苦我不吃,爸爸妈妈说吃药对你有好处,那也算是鸡同鸭讲,大家说的不是一回事。此时,爸爸妈妈就先不要急于给孩子讲药理学知识了,可以把孩子搂在怀里,贴贴孩子的脸蛋,安抚一下孩子的紧张情绪。也不妨明知故问,让孩子说说为什么不肯吃药,然后表示一下认同,比如说:嗯,爸爸(妈妈)小时候也不肯吃药的,吃药不好玩。孩子发现,原来大人和我的感觉是一样的,而且没有强迫我,紧张心理就会消退很多。

第二步,给孩子讲道理。

吃药也是有理由的,就看爸爸妈妈怎么讲这些道理了。只是对孩子说,吃了药病就好了,表情还很严肃,孩子的理解往往不会深刻,以为你骗他(她)。应该根据孩子的病情,把道理说得具体一些、透彻一些:比如,病了就不能出去玩,不能吃好吃的,不能看电视;不吃药会更加痛,可能需要长期卧床,可能会嗓子失声……千万别故意吓唬孩子,不然下一回有点头疼脑热的孩子就吓死急急找药吃,也不是好玩的事。说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又平静,把孩子带入思考的状态。


第三步,以身示范,积极鼓励

孩子知道了道理,未必就敢吃药。如果是汤药,爸爸妈妈不妨就先尝一下药。有的药,没有孩子想象中那么苦,就让孩子先舔一点,感受一下,然后再让孩子喝下去。有的药,的确很苦,那就教孩子怎么喝法:深吸一口气,再吐出来,端起碗分几大口喝下去,不要让药水在嘴里停留,直接咽下去。如果担心孩子会呛着,那就准备两碗温水,爸爸妈妈先做个示范,再让孩子练习一下。然后鼓励孩子把药喝下去。对了,应该准备三碗温水,孩子喝完药,立即用温水(饮料也行)漱漱口,然后吃块糖什么的。

如果是药片,那就好办多了,前面两步做好,基本就没有问题了。

以后再遇这样的问题,第一次的成功经验就可以借鉴了,而且还能以此鼓励孩子:上一次,你不是很快把药吃了吗?

通过讲道理的办法让孩子主动把药吃下去,很重要的一点是爸爸妈妈一定要自信,镇定,不要急,不要慌。否则,孩子看着爸爸妈妈那着急慌乱的样子,更会以为吃药的确是件可怕的事情,更加拒绝吃药了。

所以,我的经验是:孩子是能够听懂道理的,关键就看成年人怎么与孩子对话。


不尊重孩子的感受,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一味地想用讲道理的方式控制孩子,有问题的往往是那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是那些假模假样的成年人,而不是孩子。


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一定要记住:孩子是孩子,可不是傻子呀。


推荐阅读——

茅卫东:有困扰,找东哥咨询就对了

詹大年私号
詹大年认为:家庭教育教人文,学校教育教科学,社会教育教规则,自我教育教信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