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冷水浇灭孩子的热情
——父母为何总爱泼冷水?
等你好久啦
快来关注我们吧
“
父母总爱泼冷水的场景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当孩子满心欢喜地分享自己在学校取得的好成绩时,期待着父母的夸赞与鼓励,然而得到的却是父母的一句:“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又不是每次都能考这么好。” 孩子的喜悦瞬间被浇灭。
在孩子培养兴趣爱好的过程中,也常常遭到父母的打击。比如孩子热爱画画,花费大量时间精心创作一幅作品,兴奋地拿给父母看,父母却回应道:“画画能当饭吃吗?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做几道题。” 孩子的热情被无情地打压。
又比如孩子努力学习了一项新技能,如弹奏乐器,当孩子自信满满地演奏给父母听时,父母可能会说:“弹得也不怎么样嘛,别浪费时间在这上面了。” 孩子的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
据调查显示,有超过 60% 的孩子曾在分享成就或展示兴趣爱好时被父母泼冷水。这种现象不仅让孩子感到失落和沮丧,还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可能会变得不自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探索的勇气。
“
父母泼冷水带来的影响
孩子变得自卑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被泼冷水的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变得自卑。当孩子满心欢喜地展示自己的成果,却一次次被父母否定时,他们会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
比如孩子在学校努力表现,获得了老师的表扬,兴高采烈地回家告诉父母,却被父母一句 “这有什么,别人比你做得更好” 给打击回去。
孩子会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够好,渐渐地,他们会失去自信,变得畏首畏尾。就像有数据显示,70% 的自卑孩子背后都有经常泼冷水的父母。
这种自卑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职业选择等各个方面。
亲子关系受损
父母的泼冷水行为容易让孩子远离父母,破坏亲子关系。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鼓励,当他们总是被否定时,会感到失望和伤心。
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不再愿意与父母交流,亲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例如,孩子在学校参加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满心期待地与父母分享,却换来父母的冷言冷语,孩子可能会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不关心自己的感受。
亲子关系的紧张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也会给家庭带来不和谐的氛围。有调查指出,80% 的亲子矛盾源于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其中泼冷水就是常见的一种。
阻碍孩子发展
孩子在被泼冷水的环境中易产生习得性无助,影响未来发展。当孩子不断地被父母打击,他们会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成功,从而失去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和动力。
比如孩子想要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却被父母说 “你学不会的,别浪费时间了”,孩子可能就会放弃这个想法。
这种习得性无助会让孩子在面对挑战时选择逃避,不敢去探索和尝试,从而阻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据统计,长期被泼冷水的孩子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更容易遇到困难,成功的几率也相对较低。
父母爱泼冷水的原因
(一)吃苦有出息理念
在老一辈父母的观念中,吃苦被视为出人头地的必经之路。他们经历了社会的变迁和艰辛的奋斗,认为只有通过吃苦才能获得成功。然而,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快乐和幸福感。
在他们看来,孩子享受快乐是一种奢侈,会让孩子变得娇气和软弱。这种观念的背后,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意志,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但实际上,过度强调吃苦可能会让孩子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创造力。
(二)挫折教育误区
许多父母信奉挫折教育,认为给孩子制造挫折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
然而,他们往往没有把握好度,过度打压孩子,将其变成了一种精神虐待。父母们误以为挫折教育就是不断地给孩子制造困难和打击,却没有意识到这样做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和勇气。
真正的挫折教育应该是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和克服困难。
(三)谦虚理论影响
受传统谦虚理论的影响,父母们害怕孩子骄傲自满,于是用打击代替鼓励。
他们认为,只有不断地批评孩子,才能让他们保持谦虚的态度。然而,这种做法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建立自信,发挥自己的潜力。过度的打击会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
(四)自身缺爱所致
有些父母在缺爱的环境中长大,他们不知道如何关爱孩子,也不懂得如何表达爱。他们把自己淋雨成长的经历看作是必然,认为孩子也应该经历同样的苦难。
这种父母往往对孩子的情感需求缺乏敏感度,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可能会缺乏安全感,对他人也难以建立信任。
(五)不配得感延续
父母自身对美好和安逸的不配得感也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他们可能会认为孩子也不配拥有美好的事物,于是对孩子的需求进行限制和打压。
例如,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不应该享受高品质的生活,或者不应该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这种不配得感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产生同样的心理负担。
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不值得拥有幸福的生活。
我们应该怎么办?
应对父母泼冷水的方法
(一)积极沟通
主动与父母沟通,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可以选择在父母心情较为平和的时候,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例如,在周末的午后,一家人一起喝着茶,这时可以真诚地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告诉他们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和计划,以及这些想法和计划对自己的重要性。
同时,也要耐心倾听父母的意见和担忧,理解他们的出发点。据研究显示,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亲子关系的满意度,有 70% 的亲子矛盾可以通过积极沟通得到缓解。
(二)坚持自我
不轻易被父母的反对影响,坚持自己的选择。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和能力,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当父母泼冷水时,不要立刻放弃自己的想法,而是要冷静思考,分析自己的选择是否合理。如果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就要勇敢地坚持下去。
比如,如果自己想要学习一门新的艺术课程,尽管父母反对,但如果自己真的对这门课程有兴趣,并且认为它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帮助,那就可以坚定地去学习。
有很多成功人士在成长过程中都曾面临过父母的反对,但他们坚持自我,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三)寻求支持
找亲戚朋友帮忙说服父母,增加走自己路的底气。可以向那些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亲戚朋友倾诉自己的困境,让他们帮忙劝说父母。
这些人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为父母提供新的思考方式。比如,自己的叔叔阿姨可能会以他们的人生经验为例,向父母说明支持孩子追求自己的梦想的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加入一些真实的案例,如某个朋友在家人的支持下取得了成功,以此来说服父母。
(四)自我觉察
意识到消极情绪来源,将能量用于实现自己的想法。
当被父母泼冷水后,要学会自我觉察,分析自己的消极情绪是从哪里来的。是因为父母的否定让自己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还是因为自己过于在意父母的看法而感到失落?一旦意识到这些情绪的来源,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自己的心态。
比如,如果是因为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那就可以回顾自己过去的成功经历,增强自信心;如果是因为过于在意父母的看法,那就可以试着放下这种在意,专注于自己的目标。通过自我觉察,可以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动力,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想法。
父母应该怎么做?
(一)改变观念
父母需要认识到吃苦并不一定是唯一的成功之路。在当今社会,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乐观积极的心态同样重要。
不能仅仅因为自己曾经经历过苦难,就要求孩子也必须走同样的道路。据统计,在创新型社会中,具有创造力和积极心态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父母可以多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探索和发展,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吃苦。
(二)正确理解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不是无端地给孩子制造挫折,而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当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例如,孩子在考试中失利,父母不要一味地批评,而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错题原因,鼓励他们下次努力。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帮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而不是让他们在挫折中失去信心。
(三)学会鼓励
父母要摒弃传统的谦虚理论,学会用鼓励代替打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肯定和鼓励,这会让他们更加自信,更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当孩子取得进步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比如,孩子在绘画比赛中获得了奖项,父母可以真诚地赞美孩子的作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研究表明,经常受到鼓励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
(四)自我成长
父母如果是在缺爱的环境中长大,那么更应该努力自我成长,学会如何关爱孩子。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亲子教育讲座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育儿水平。
同时,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比如,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只有父母自身成长了,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五)克服不配得感
父母要认识到自己的不配得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努力克服这种心理。要相信孩子值得拥有美好的事物,支持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当孩子有合理的需求时,父母不要轻易否定,而是要给予积极的回应。
例如,如果孩子想要参加一个兴趣班,父母可以考虑孩子的兴趣和需求,给予支持。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
结语
等你好久啦,快来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