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心理咨询师
累计授课9000h+
临床工作3000h+
精神动力性取向咨询师
人际关系取向团体治疗师
咨询师的三个“我” | ||
我在讲课的时候常常讲到咨询师的三个“我”:
一个我,是到来访者那里的“我”,设身处地,去体验来访者的感受;
一个我,是留在咨询师这的“我”,关注移情反移情,用自身体验去理解来访;
还有一个我,是亚隆讲到的咨询室墙上的苍蝇,它关注咨访双方的互动、此时此地,也关注历程,关注主体间的碰撞。
新手咨询师很容易接近发展第二个“我”,刚开始做咨询师,自己做的好不好呀,该怎么说话怎么回应,头脑转个不停,没空去来访那,因而有机会在自己这多停留,不过容易在理智层面纠缠,忽略感受。
做了一段时间的咨询师或者自诩为“人本”(其实压根没接受过人本的系统训练)的咨询师容易发展第一个“我”,一头扎到来访的感受,无限共情,跟着来访大起大落,唏嘘感叹。又或者不由自主建议分析,摇旗呐喊。
别说,还真挺全情投入。
而第三个“我”和工作年限并非正相关,它是在训练中成长的“我”,理解来访者已经很不容易,保持对自身反移情的觉察更难,看到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的互动更是艰辛的工作——“此刻,咨询室中,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如何?”“来访和咨询师都哭了,刚才发生了什么?”“看似平静的双方下面有什么暗流在涌动?”——这个工作常常被忽略,却格外重要。
第三个“我”的训练也为一些现象提供线索:为什么感觉双方聊的很好,来访下次不来了?咨询好像顺利做完了,但是又感觉哪里不对劲。
类似的“假性互动”在第三个“我”的作用下将无处遁形,有力的保证了咨询工作顺利的开展,如果有机会讨论,也让来访者看到很多他/她在关系中忽略的部分。
第一个“我”的训练,往往需要大量的模拟练习,学会贴着来访者而不沉浸于来访者的故事或者感受中,这在我教的《从0到1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连续培训》的课程中有理论和大量的练习,就不再赘述。
现在的咨询圈都提倡咨询师的“个人体验”,某种意义上来说,为咨询师更好的意识到自己的移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间接支持到了第二个“我”。 我是非常鼓励咨询师做个人体验的,在我这么多年“被咨询”的经验中,得以更多地看到自己的议题,避免它在与来访的工作中产生负性影响。 而第三个“我”的训练如何开展呢?比如接触主体间性的理论,接受存在人本的训练,阅读朱瑟琳的佳作《我和你》都是不错的选择。在我十几年的咨询生涯中,还有一种方法尤为高效和实用,就是做观察员。 (图左至右:朱瑟琳、费小懿、莫林) 很多人接触过三人小组的训练模式,即咨询师、来访者、观察员三个角色,进行模拟互动,观察反馈。 这是国际上非常高效的训练模式,当我在训练咨询师的时候,我甚至会增加至2个观察员,但是观察员有时候一脸懵,不知道要观察什么,反馈的时候也很容易进入咨询师的角色。 这种现象和咨询中发生的是平行的,我们如果不能熟练训练“苍蝇之术”,也很难注意到咨询中此时此地的发生,掉入自己的体验中,迷失于大量的信息或者感受里。反之,此时此地的训练,将极大帮助我们训练“第三个我”。 |
当代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在他的经典著作《团体心理治疗》中提到: 此时此地所产生的效用由两方面构成,任何单一方面均不具有治疗效能。 第一层面是体验性的;第二层面是历程阐述。此时此地的聚焦如果缺少了历程阐述这一方面,则功亏一篑。如果要促进人际学习这一有效的疗效因子,那么团体必须对体验的过程加以确认、检视并加以理解。 所以,此时此地的有效运用有两个步骤:团体存在于此时此地的体验中,同时也回顾体验历程;形成一个自我反思的循环,来检视发生于此时此地的行为。 如果放在个体咨询工作中,启动第三个“我”,我们会问自己,刚才发生了什么,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如何”及“为何”是强调历程取向的咨询师必须思考的部分,而这部分的思考将极大促进“第三个我”的工作。 所以,我鼓励咨询师们大量增加观察员的训练,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更好地保障来访者的福祉。有人可能就会说了,那总不能平常都三人小组练习吧,还有更好的成长方式吗? |
有的 去团体里当观察员 目前国内有一种团体形式就是体验组成员进行60分钟体验,观察员观察,然后15分钟观察员反馈,促进团体动力与体验组成员反思;体验组继续工作60分钟,观察员再反馈,如此循环。 | ||
对于观察组的成员,这样做有几个具体的好处: | ||
1、贡献团体动力,帮助别人也让我更尊重自己; 2、了解我并非唯一有这种问题的人,我们是“同舟共济的”; 3、了解别人也和我有同样“坏”的想法和愿望; 4、学习成员交往的技巧; 5、向团体中比我更适应良好的人学习; 6、学习团体带领者的治疗技巧、带领团体的技巧; 7、了解到我的原生家庭、更理解自身不接受的自我; 8、目睹别人好转对我有所启示; 9、了解到生命有时候是不公平,又是公平的; 10、为进入团体体验组做准备。 (好处部分取自于亚隆《疗效因子:60个条目的类别及排序表》) |
另外,选择在团体当观察员除了贡献团体动力及以上好处外,由于团体人多,一次就能体验到多种的动力,高效!
对于团体动力的理解将反哺个体咨询,是提升咨询水平的不二法宝!
同时,在团体观察员的价格是在大部分训练小组的五分之一,经济!
什么?这样的团体你觉得不好找,那是因为你不怎么关注。
同时建议要学习就跟着顶尖的带领者观察学习、训练成长。
比如费小懿博士,她也是亚隆、朱瑟琳、莫林首批在中国精心培养的督导师、团体治疗师。
费小懿博士
•中国团体治疗界公认最专业老师之一
•严谨低调,从事团体治疗培训超过15年
•国内最早系统学习团体治疗的9位华人治疗师之一
•美国欧文•亚隆学院最早颁发认证的团体督导师与培训专家之一
•华京(中国)心理CEO
•北京大学宗教心理学博士
•新加坡团体咨询与治疗专家
•亚洲心理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塔维斯托克人类关系研究所项目引进人
•美国欧文•亚隆学院颁发的团体督导师
•新加坡三一神学中心教牧辅导硕士
西安 人际关系成长团体 | ||
90%的咨询师都缺少三个“我”的训练,这也决定了咨询水平的上限。
练习你的“天眼”,就从西安团体开始!联系下方小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