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易氏归祖石刻

创业   2024-11-24 08:25   江西  

高安市西南的遼山是文人雅士趋往的胜地,上有石刻题记及岩画多处,其中有一处是“祖贯嶚峯 貴州千户 易鵬同 男 芳朝京 顺回祭祖,嘉靖二十年 辛丑嵗 六月吉日記”。

高安易氏先祖可以追溯到宜春历史上的第二个状元~~唐代的易重(公806~)。易重是今宜春市明月山温汤镇九联坊人。

易氏播迁到高安的线路经由新余或上高过来,与高安的西南部接壤,而遼山就在高安的西南部,所以,遼山附近自然是易氏进入高安的首选之地。根据1985年版《高安地名志》的记载,在高安,以易姓为主的村庄在伍桥、汪家、祥符、龙潭、黄沙、上湖、建山、华林等乡镇各有一个,杨圩有两个,灰埠则有三个。总共14个易氏村庄。注意,这是1985年的情况。而我们要寻找的是嘉靖(1542-1566)年就有的遼山易氏村庄。
古代的行政区划,明清时期没有灰埠镇,遼山属于崇本鄕。崇本鄕包含了今日的灰埠镇。古代,鄕的区划比较大。
经查询县志,遼山位于崇本鄕的十九都、二十都、二十一都的附近。我们查询一下县志上的易氏村子。
这是十九都,有两个易姓村子。
这是二十都,有一个易姓村子。
其实,十九都、二是都的三个易氏村子都相隔不远,村人以“三易”村相称。另外,因为三个村子都在同一个小山脚下,以小山之名“碧落”为称呼,叫“碧落易家”,又因为三个村子都在同在遼山之下,村人也成为“遼山易家”。
讲完了高安遼山易家,我们来看看易千户。明代卫所兵制亦设千户所,千户为一所之长官。驻重要府州,统兵1120人,分为十个百户所。可见,千户相当于团职干部了,下面有十个连队。明代从江西征调去征南的人有不少,据载,吉水毛氏迁居韶山,后来,韶山出了个毛泽东。元末明初,为避战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八都镇的青年毛太华离开吉水县的龙城,西至云南澜沧卫谋生。后明军平定云南,就地招募了一批军士扩充队伍,毛太华应召入伍,屯垦戍边,娶妻生子,后因功升百户长、武德将军。这种情况,在吉安到高安辖区都很多,当然,都不是在江西直接征兵过去的,而是江右商帮的这一带农民,因为人丁爆满而苛捐杂税过重,被迫前往云贵川谋生。
先学习一下卫所知识吧。洪武十八年(1385年)八月废除普定军民府,并改安顺州为直隶州,隶于云南布政司。同年,罢除普定县、习安州,其属地并入安顺州。镇宁、永宁二州则属普定军民卫。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朝廷以安顺州属普定军民卫。史称其“屹为边垒,襟带三州”。永乐十一年二月二日(1413年3月8日),朝廷新建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即贵州省),正统三年(1438年)八月,以安顺、永宁、镇宁三州直隶贵州布政司,改普定卫属贵州都司。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安顺州治所迁入普定卫城,州卫同城而治,旋政原安顺州地为旧州。万历三十年(1602年)九月朝廷升安顺州为安顺军民府,府、卫同城而治。安顺军民府领镇宁、永宁二州。原安顺州辖地不另划出,作为府亲辖地。
可见,明初的卫所制度建立后,易千户在云南就地当了兵,入了军户。因为战功,擢升为千户。毛太华则是做到了百户长。
“祖贯嶚峯 貴州千户 易鵬同 男 芳朝京 顺回祭祖,嘉靖二十年 辛丑嵗 六月吉日記”。这段文字基本是白话,“芳朝京”当中的“芳”同“方”,也可以说是石匠刻成了“方”。意思是:一个团职干部到北京汇报工作,刚刚回来。这个很正常,从北京汇报工作回来,顺路落了一下祖籍地朝祭。这个易千户想刻字留给后人记住,地方官员肯定乐意让他刻上去,毕竟是锦衣还乡、光宗耀祖嘛。但是,不知高安易氏或是易千户的后人真的没忘掉这事。
从北京到云南,其实应该是必经湖南岳阳,走水路进入贵州镇远,再到自己管理的卫所。这么绕道到高安,路程上也没耽误多少,从北京乘船(官员)走大运河到长江段,乘船到九江进入鄱阳湖、赣江、锦江,到高安。办完事情后,仍然走长江,进入洞庭湖、沅江、舞水,进入贵州。走的是“滇楚古道”。
至于高安 易鵬同 在云贵川的子孙播迁情况,另做考证。也希望其子孙与高安易氏早日对接,或留言于文后。
高安姓氏家族中凡有乐于研究谱学者,欢迎入群交流。只研百家谱,不谈各家族务。

本群非家族群。以高安为引,汇聚湘赣鄂云贵川渝地区家史研究界的贤达,凡对本姓氏渊源、对谱学、对史学的某细分领域、对湘赣鄂云贵川渝地区古代地名等等有一定研究的都欢迎,本群以研谱为媒,互相交流,增广知识,入群代表的是本族形象,言行止于礼!可辨论,但不得贬低群友。长期沉底的会被阶段性请出。入群请在昵称中加个姓氏,方便交流。







筠阳世第敦本堂
讲家史文化,传优秀家风,助力寻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