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唐陇西李浔夫人崔琰墓发掘简报

百科   2025-01-19 10:16   湖北  

陕西西安唐陇西李浔夫人崔琰墓发掘简报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
(原载《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2022年第5期)

陕西西安高新区未来广场项目建设地块位于陕西西安高新区经二十路以西、纬二十八路以北、纬二十六路以南。(图1)2020 年3 月,为了配合该项目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联合对该项目用地范围内的遗迹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有唐陇西李浔夫人崔琰之墓(编号M1)出土纪年墓志1 合。现将该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图1 崔琰墓发掘位置示意图


一、墓葬形制

M1 为半竖穴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 方向175°。由墓道、封门、甬道和墓室组成。(图2)
图2 唐陇西李浔夫人崔琰墓平、剖面图
1、2.陶塔式罐 3.铜钱 4.金箔 5.墓志
墓道 位于甬道之南。倒梯形,直壁,南部底略高,成一平台,北部底低,亦平,两者之间为斜面。口长2.7 米,南宽1.2 米,北宽1.3 米,深6.6 米。距开口5.6 米处于南侧置一宽0.9 米平台。
封门 位于墓道与甬道之间。仅于底部填土中清理出少许土坯残块。
甬道 位于墓道与墓室之间。倒梯形,直壁,拱顶塌方。长1.05 米,南宽1.3 米,北宽1.5 米,残高1.2米。近墓室处置青石墓志1 合。
墓室 位于甬道北部。梯形,直壁,拱顶塌方。长3.15 米,南宽2.4 米,北宽2.6 米,残高1.3 米。墓室西部砖砌棺床,单砖错缝平铺。长3.1 米,宽0.9~1.25米,高0.21 米。砖长0.35 米,宽0.3 米,厚0.05 米。床上下未见葬具及尸骨。东壁处见陶塔式罐1 套2 件,铜钱1 枚,金箔若干。

二、随葬器物

墓中出土器物4 件(套)。分述如下:
1. 陶塔式罐 1 套2 件。泥质灰陶。由底座和罐组成,盖失。罐(标本M1:1),弧肩以上残,鼓腹,平底。座(标本M1:2),平顶,束腰,喇叭圈足。座表面施红彩。腹径24 厘米,底径10 厘米, 通高30.7 厘米。(图3)
图3 陶塔式罐(M1:1,M1:2)
2.铜 钱 1 枚。标本M1:3, 武德开元钱。甬头较短,“辶”三点不连;“元” 字首横短,次横左端上挑;“寶”字“貝” 内两短横。直径2.4 厘 米, 穿 径0.7 厘米。(图4)
图4 铜钱拓片
3. 金箔 1 件,分为大小不一的残片。标本M1:4-1,呈不规则薄片状。残长3.6 厘米,宽2.4 厘米。(图5)
图5 金箔(M1:4-1)
4.石墓志 1 合。标本M1:5,青石质,方形。志盖盝顶,顶面边长24 厘米,刹面宽8.4 厘米,厚3.3 厘米。阴刻双线界框,内刻篆书“唐故博陵崔夫人墓铭”。四刹阴刻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及祥云图案,侧面阴刻卷云纹。(图6)志石边长42 厘米,厚6.2 厘米。阴刻双线界框,无界格。志文楷书,共23 列,每列字数不等。四侧阴刻十二生肖像,盖首人身。(图7)
图6 墓志志盖拓片
图7 墓志志石拓片
墓志铭文如下(蚀损处以□代替):
唐故博陵崔夫人墓志铭并序
邠宁庆等州观察支使朝请郎试太子通事舍人李浔衔哀撰并书
夫人姓崔氏,讳琰,其先博陵人也。曾祖讳岩,皇朝郑州长史。祖讳湘,皇京兆府泾阳县尉。皇考讳槚,太子司议郎。妣河东裴氏,为故相国均之女,封县君。夫人亲伯祖讳淙,皇工部尚书。夫人真工部之孙,当泾阳无子,用皇考为子,故为之孙。夫人生二十一春,适□(陇)西李氏浔。李氏以会昌元年自京亲迎于邠,以正阳月就吉,明□□(年五)月拜见于姑。礼既成而妇道已备,俗所谓“众妇为孝顺贤和者”,借去声誉,饰情之词耳,于夫人为至行。事姑之孝,承颜之顺,贰家之贤,接亲之和,兼备四德,人所知之。不忌而宽,余心伏之,董是众美,余诚重之。天不与人,俄顷凋落,呜呼哀哉!享年二十三,以会昌三年□(正)月七日因蓐遘疾,终于邠宁官舍,呜呼哀哉!归生与殁,皆于邠,呜呼痛哉!其月二十六日引丧归长安县, 越月二十五日祔葬于先舅翁之茔,礼也。生一男名刘八,将晬而夫人终;产一女名使娘,未腊而夫人病,中蓐而夫人亡。长一女,齿十余岁,以桂其名,为客吊之主。
其铭曰:余欲荣门兮,博□令仪。七载方谐兮,平生愿依。入余家之未几兮,未□其眉。弃余家之奚速兮,岂门之襄。蘩定省兮,阙然勿随。形单影只兮,剖腑伤肌。婉娩和柔兮,皇灵不知。悍戾恶厌兮,雪发者谁。捐二乳兮,襁衣未离。才三春兮,一夕之期。罄余力之不谬兮,容不可追。先归先垄兮,灵安勿疑。七尺之土兮,荒草蔂蔂。夫人之墓兮,万恨已而。

三、结语

1.墓葬年代。墓志交代了李浔夫人崔琰的入葬年月为 “会昌三年□月”, 故该墓年代为公元843 年。
2.墓志内容。志文对崔琰的祖上为官情况进行了详细记载。曾祖崔岩,郑州长史。祖父崔湘,京兆府泾阳县尉。亲祖父崔淙,工部尚书。父崔槚,太子司议郎。外祖父裴均,相国。
志文书写者为李浔本人,时为“邠宁庆等州观察支使朝请郎试太子通事舍人”。此人史书无传,仅在《旧唐书·宣宗本纪》中有只言片语的记载。根据《李浔墓志》[1]可知,李浔虽为道王李元庆之后,但生活简朴,“独坐陋屋,饭不脱粟,衣不十浣不易”。这或许是崔琰墓内随葬器物不丰的原因。
3.墓葬形制。崔琰墓葬属于弧背刀形墓。弧背刀形墓在西安东郊出现较多, 有学者认为这种墓为长安地区庶民使用[2]。但据《崔琰墓志》与《李浔墓志》记载,二人皆为官家子弟,且李浔本人亦具官身, 故这种弧背刀形的小型墓葬多为庶民使用的看法有待探讨。实际上,程义通过对唐长安城周围墓葬发掘情况进行汇总[3],发现随着城东大明宫成为皇帝召见大臣和处理政务的主要场所, 城东成为官员的居住区。按照墓地就近选择的原则,在中晚唐时期,城东成为官员墓葬聚集区,故弧背刀形墓未必只为庶民使用。
崔琰墓的墓道为半竖穴、半斜坡式,有别于竖井墓道,也有别于斜坡阶梯式墓道,故崔琰墓的发现, 将对西安地区弧背刀形墓的深入研究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墓志所载崔氏及裴氏的诸多历史信息,也有助于崔、裴两个家族史的研究,有证史、补史作用。

领队:王艳朋
发掘:黄可佳 张青海 何熊彪 姜仕炜 张良
绘图、拓印:李永忠 刘米洋
执笔:王艳朋 姜仕炜 张良

参考文献:
[1]李端.大中年间唐遣使册回鹘可汗之谜:通过《李浔墓志》与《张义潮变文》看[J].赤子(中旬),2014(2):315-316.
[2]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市东郊高楼村三座唐墓发掘简报[J].洛阳考古,2019(1):26-34.
[3]程义.唐代长安城周围墓葬区的分布[M]//杜文玉.唐史论丛:第13 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71-80.

考古
以考古佐证历史,从历史沉思考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