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市祝村隋代宇文昡墓(M13)发掘简报

百科   2025-01-03 08:45   湖北  
陕西西安市祝村隋代宇文昡墓(M13)发掘简报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原载《北方文物》2024年第2期)


〔关键词〕北周 隋代 乐平公主 墓碑

〔内容提要〕2020年1—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配合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储备中心GX3-18-15号宗地(高新人才公寓项目)用地的建设过程中,发掘了一批跨隋、唐、明清时期的古墓葬。其中,编号2020RCGYM13有明确纪年,为一座开皇十四年(594年)的隋代皇室贵族墓葬。墓主为北周宣帝之女。该墓形制为长斜坡墓道带天井单室土洞墓,被盗严重,墓中出土有镇墓武士俑、镇墓兽、风帽俑、陶灶、水晶串珠、金饰、石墓志等随葬器物,具有北周至隋的墓葬特征。在墓室东北方向约30米处发现一座神道碑,其为研究北周与隋代过渡时期的皇室贵族墓葬提供了新资料。


2020年1—4月,为配合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储备中心考古前置工作GX3-18-15号宗地(高新人才公寓)项目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祝村古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区北邻纬二十二路,东邻经二十路,地势西高东低。原属隋唐时期高阳原墓葬区(图一)。

图一 墓葬位置示意图

此次共发掘古墓葬26座,出土各类器物336件,时代跨隋、唐、明清等时期。编号2020RCGYM13(以下简称M13)出土了明确纪年的墓志和残留的壁画。M13位于发掘区西部,西北邻M7,东邻M12。根据出土墓志及神道碑文判断,墓主为北周宣帝之女——宇文昡。现将该墓发掘情况叙述如下。


一、地层堆积

该区域内地层堆积从上至下大致可分为四层。

第1层:厚0.3米,土色黄褐,土质松散,内含植物根系。

第2层:厚0.3~0.6米,土色褐黄,土质较密实,内含少量近代砖、瓦残块。

第3层:厚0.4米,土色黑褐,土质结构密实,含白钙丝。

第4层:厚1~1.3米,土色浅黄,土质结构密实,竖向孔道发育清晰,且具垂直节理。


二、墓葬形制

M13为长斜坡墓道带天井单室土洞墓,平面呈“甲”字形,坐北朝南,方向189°(图二)。发掘前因平整场地,原地层遭到破坏,开口层位不详。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封门和墓室六部分组成。墓葬南北水平总长度约31、东西通宽约3.66、墓室底距现地表深约4.6米(图三)。

图二 M13正射影像


图三 M13平、剖面图
1.墓志(含盖) 2.串珠 3.金饰 4.石器 5.铜镜 6.铜饰 7.铁环 8.铁泡钉 9、10、57—59、61、63、68.风帽俑 11、66、67.小冠俑 12.陶灶 13、60、62、65.笼冠俑 14.兜鍪甲士俑 15—17、19、20.陶俑 18、70.陶鸡 21、47.骑马乐俑 22、24、25、46.甲骑具装俑 23、26、44、45、48—54.骑马仪仗俑 27—33.骑马俑 34.陶虎 35—43.陶俑 55、56.武士俑 64.文官俑 69.陶狗 71.陶器 72.陶仪仗物

墓道 位于墓室南侧,平面呈南北向近长方形,斜坡墓道,全长约26.8米,南宽北窄,东西壁略向外扩,口小底大,宽1.34~1.8米。斜坡底,坡度15°,坡长约16.3米。坡底距现地表深约0~4.6米。壁面铲平修整,较光滑。填土为较硬五花土,未经夯打。

过洞 2个。均坍塌,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根据壁面残存痕迹推断为拱顶土洞结构。由南向北编号1、2号。1号过洞进深1.1、宽1.3、残高1.73米;2号过洞进深1.1、宽1.27、残高1.51米。坍塌土面发现白灰痕迹,推测过洞弧顶上原涂有白灰。填土为较硬五花土及少量淤土。

天井 2个。均为竖穴土圹结构,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口与墓道等宽,口小底大,东西两壁从开口至墓道底部略向外扩。由南向北编号1、2号。1号天井长4.4、宽1.24~1.34、深4.12米,2号天井长3.5、宽1.3、深4.6米。填土为较硬深褐色五花土

封门 砖封门,位于2号天井与甬道之间。底由5层丁砖平铺而成,其上交错铺顺砖10层,整体结构较完整,宽度由底而上略收。长约1.56、宽约0.66、残高约1.5米。砖为素面青砖,长36~37、宽16~17、厚6.5~7.5厘米。

甬道 位于封门与墓室之间,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顶部已坍塌。长约0.8、宽约1.7、残高约1.9米。填土为淤土、扰土。

墓室 位于甬道北侧,平面呈南北向近长方形,南窄北宽,坍塌严重,南北长约3.2、宽3.4~3.7、残高2.2米。顶部已坍塌,根据残存部分推测为土洞拱顶结构,平底。墓东西壁不直,壁面原涂有白灰,部分绘红色涂料,保存较差。填土为淤土、扰土。墓室西北部有一椭圆形盗洞,直达墓室底,直径约1米。


三、葬具葬式

葬具 墓室西北部残留有葬具腐朽痕迹,推测原有木棺。平面近梯形,南窄北宽,残长约2.3,宽1.2~1.5米。

葬式 人骨已朽,葬式不详。


四、壁画

M13墓道内存有壁画。壁画制作方法为先于壁面上施长方形白灰地,再于其上彩绘人物画像。壁画分布于墓道东西两壁过洞和天井下方,受过洞坍塌等因素影响,白灰层脱落严重,彩绘人物保存较差,仅1号过洞下方南侧(图三;图四)、2号过洞下方南侧(图七;图八)4幅壁画尚可辨认。墓室仅残存白灰地。具体介绍如下。

图四 M13墓道西壁壁画分布图

图五 M13墓道1号过洞及天井下西壁壁画(局部)

图六 M13墓道2号过洞及天井下西壁壁画(局部)

图七 M13墓道东壁壁画分布图


图八 M13墓道东壁壁画平面图


(一)墓道西壁壁画

墓道西壁1号过洞及天井下方壁画痕迹保存较差,现仅存黑靴及刀鞘(图五)。2号过洞及天井西壁下绘一位侍从,头梳高髻,面部不清,身穿红色长裙,腰束带,肩披帔帛,手中持物垂吊于腹前,侧身面南而立(图六)。


(二)墓道东壁壁画

墓道东壁1号过洞及天井下南侧绘一位佩刀刀仪仗武士,头部、面部不清,身穿窄袖红色长袍,腰束带,右侧横挎环首刀,环首向前,所系穗带下垂,刀鞘位于身后,足蹬长筒黑靴,侧身面南而立。北侧人物仅存黑靴痕迹,侧身面南而立,其余不详(图九)。2号过洞及天井东壁下南侧绘一人物,仅可辨认身穿红色长裙,侧身面南而立(图一〇)。

图九 M13墓道1号过洞及天井下东壁壁画(局部)

图一〇 M13墓道2号过洞及天井下东壁壁画(局部)


五、随葬器物

M13早年被盗,出土器物共72件(组)。其中,甬道内有石墓志1合、铁泡钉1组7枚,墓室西北部有串珠1组9枚、金饰1件、石器1件,墓室中部有铜镜1面、铜饰1件,墓室西南角有铁环1件,其余器物均集中叠压于墓室东南角,因盗扰已十分凌乱,大多残损严重,有镇墓兽1件、陶持盾武士俑2件、陶骑马俑24件、陶立俑31件、陶狗1件、陶鸡2件、陶灶1件、陶仪仗物1组5枚等,墓室填土内采集铜器残片1件。

(一)陶俑

1.镇墓俑

包括武士俑和镇墓兽,共3件。

武士俑 2件(M13∶55、56)。均为泥质灰陶,前后合模范制,空心,背部有方孔。体态壮硕,面目凶狠。头戴兜鍪,两侧护耳及肩,肩披护膊。身着明光铠,颔下横束甲绊,两条甲绊纵束于胸腰之间系结,之后左右横束绕到背后,腰束宽带。右臂曲肘握拳,中有孔洞,原持物佚失;左手执长方形盾牌,盾牌中脊凸起。下身着宽口战裙。M13∶55,头戴尖顶兜鍪。高23.5厘米(图一一,1;图一二)。M13∶56,头戴圆顶兜鍪。高23厘米(图一一,2;图一三)。

图一一 M13出土陶武士俑
1.M13∶55 2.M13∶56

图一二 陶武士俑(M13∶55)

图一三 陶武士俑(M13∶56)


镇墓兽 1件(M13∶34)。泥质灰陶,模制,空心。伏卧状。似虎面虎身,伏首,四肢蜷曲。张口露齿,面目狰狞,塌鼻阔翼,眉骨高凸,圆耳贴颈,头顶有双角,短尾下拖。头部、背部白色陶衣上残留红彩。长13.9、高6.6厘米(图一四;图一五)。

图一四 陶虎(M13∶34)

图一五 陶虎(M13∶34)


2.骑马俑

包括甲骑具装俑、骑马仪仗俑和骑马乐俑,共24件,可修复辨认17件。

甲骑具装俑 4件(M13∶22、24、25、46)。形制、大小基本相同。M13∶24,泥质灰陶,俑身单范模制,背平,实心;马身、四腿为分体左右合模范制,体中空,后与骑俑粘接为一体。骑俑端坐于马上,马身壮硕,四腿粗壮直立,马尾下垂。俑及马身白色陶衣上施红彩,大部分已脱落。骑俑头戴尖顶兜鍪,帽帔覆耳及肩,顶呈锥状盔缨,帽额沿尖遮盖眉心。身穿鱼鳞状扎甲,肩披护膊。下着筒裤,脚穿长靴,踩马镫,端坐于鞍上。双手握拳置于腹前,手中有孔,原持物佚失。马头护独角面帘,背置鞍鞯。长20.2、高21.3厘米(图一六,1;封二,1)。


图一六 M13出土骑马俑
1.甲骑具装俑(M13∶24) 2.骑马仪仗俑(M13∶54) 3.A型骑马乐俑(M13∶21) 4.B型骑马乐俑(M13∶47)


骑马仪仗俑 11件(M13∶23、26、44、45、48—54)。形制、大小基本相同。马颈部圆孔数略有不同,有双孔、单孔和无孔3种。M13∶54,泥质灰陶,俑身单范模制,背平,实心;马身、四腿为分体左右合模范制,体中空,后与骑俑粘接为一体。骑俑端坐于马上,马身壮硕,四腿粗壮直立,马尾下垂。俑及马身白色陶衣上施红彩,大部分已脱落。骑俑头戴突骑帽,身着交领右衽广袖长袍,脚穿长靴,踩马镫,端坐于马背上。双手握拳置于腹前,左手略高,手中有孔,原持物佚失。马低首,小耳上竖,披鬃。长15.9、高18.3厘米(图一六,2;封二,2)。

骑马乐俑 2件。泥质灰陶,俑身单范模制,背平,实心;马身、四腿为分体左右合模范制,体中空,后与骑俑粘接为一体。骑俑端坐于马上,马身壮硕,四腿粗壮直立,马尾下垂。俑及马身白色陶衣上施红彩,大部分已脱落。骑俑脸型圆润,表情平和,头戴风帽,身穿宽袖长袍,腰系带,下着裤,足踏镫。手中持乐器作吹奏状。根据骑俑手势、所持乐器可分为两型。

A型 1件(M13∶21)。身穿交领左衽宽袖长袍,右手握拳置于胸侧,左手持乐器(疑似埙或口哨)于口前作吹奏状。长17.3、高17.6厘米(图一六,3;图一七)。

图一七 A型骑马乐俑(M13∶21)


B型 1件(M13∶47)。头部装饰缺失,身穿宽袖长袍,双手弯曲,置于胸前,手持排箫作吹奏状。排箫有8根小圆管,中间有1条宽带。长16.5、残高16.6厘米(图一六,4;图一八)。

图一八 B型骑马乐俑(M13∶47)


3.陶立俑

包括风帽俑、小冠俑、笼冠俑、文官俑和兜鍪甲士俑等,共31件,可修复辨认17件。

风帽俑 8件。泥质灰陶,模制,背平。头戴风帽,腰间束带,下穿宽口裤,足尖外露。根据手势、衣着不同可分为三型。

A型 4件(M13∶9、10、59、63)。形制、大小基本相同。M13∶9,脸型较大,面相圆润,五官明显凸出,体型较瘦。头戴平顶风帽,身穿交领左衽窄袖及膝袍,双手上下叠置腹前,手中有孔,原持物佚失。高15.7厘米(图一九,1;封二,3)。


图一九 M13出土风帽俑及动物俑
1.A型风帽俑(M13∶9) 2.B型风帽俑(M13∶57) 3.C型风帽俑(M13∶68) 4.陶狗(M13∶69) 5.陶鸡(M13∶70)

B型 3件(M13∶57、58、61)。形制、大小基本相同。M13∶57,脸型较小,面相圆润,五官不明显,体型壮硕。头戴圆顶大风帽,内着圆领长袍,外披窄袖长衫,双手握拳分置胸前,手中有孔,原持物佚失。高14.3厘米(图一九,2;封二,4)。

C型 1件(M13∶68)。头部缺失,身穿交领袒胸左衽阔袖及膝衫,双领交于腰间,领部及下摆加宽边,腰系宽带,下着裤,足蹬履。双手握拳分置腰间。残高11.1厘米(图一九,3)。

小冠俑 3件(M13∶11、66、67)。仅存1件可复原。M13∶11,泥质灰陶,单范模制,背部手工修整。头戴小冠,前低后高,大耳宽鼻。身穿圆领广袖长袍,外罩width=15,height=15,dpi=110裆,腰束宽带。右手握拳置于胸前,手中有孔,原持物佚失,左手下垂隐于袖中。全身施白彩,其上施红彩,大部分已脱落。高17厘米(图二〇,1;图二一)。

图二〇 M13出土陶俑
1.小冠俑(M13∶11) 2、6.A型笼冠俑(M13∶13、62) 3.B型笼冠俑(M13∶60) 4.文官俑(M13∶64) 5.兜鍪甲士俑(M13∶14)

图二一 小冠俑(M13∶11)


笼冠俑 4件。泥质灰陶,单范模制,背平,手工修整。头戴笼冠,内衬介帻,帽帔覆耳。上身穿交领广袖长袍,下裳曳地。全身施白彩,其上施红彩,大部分已脱落。根据服饰、姿态可分为两型。

A型 3件(M13∶13、62、65)。形制、大小基本相同。M13∶13,脸型较圆,五官凸出,体型壮硕。上身穿交领左衽广袖长袍,脚穿圆头鞋,足尖外露。双手合揖于腹前,手中有一不贯通的圆孔,原持物佚失。高14厘米(图二〇,2;图二二)。M13∶62,高13.8厘米(图二〇,6;图二三)。

图二二 A型笼冠俑(M13∶13)

图二三 A型笼冠俑(M13∶62)


B型 1件(M13∶60)。脸型较长,五官圆润,体型较瘦。头戴长方形笼冠,上身穿交领广袖长袍,宽领。双手合揖上举于胸前,手中有一不贯通的圆孔,原持物佚失。高14.4厘米(图二〇,3;图二四)。

二四 B型笼冠俑(M13∶60)

文官俑 1件(M13∶64)。泥质灰陶,单范模制,背平,手工修整。面相圆润,面容祥和。头戴小冠,身着交领左衽广袖长袍,腰束带,双手隐于袖中合拱于腹前,下着宽口裤曳地,足尖外露。全身施白彩,其上施红彩,大部分已脱落。高13.6厘米(图二〇,4;图二五)。

图二五 文官俑(M13∶64)

兜鍪甲士俑 1件(M13∶14)。泥质灰陶,单范模制,背平,手工修整。面相圆润,面容祥和。头戴圆顶带护颈的兜鍪,身着及膝袍式甲衣,腰系有扣宽腰带,下穿裤,足穿靴。双手握拳分置腹两侧,右手略高于左手,拳中各有一不贯通的圆孔,原持物佚失。全身施白彩,其上施红彩,大部分已脱落。高15.1厘米(图二〇,5;图二六)。

图二六 兜鍪甲士俑(M13∶14)


4.动物俑

包括陶狗和陶鸡,共3件,可修复2件。

陶狗 1件(M13∶69)。泥质灰陶,左右合模范制,空心。蹲踞状,目视前方,两前腿直撑,后腿曲蹲,臀部着地,尾上卷。高8.1厘米(图一九,4;图二七)。

图二七 陶狗(M13∶69)

陶鸡 1件(M13∶70)。足以下残。泥质黄陶,模制,空心。站立状。高冠,昂头,尖喙,尾部上翘,末端下垂,双翅敛于身侧。翅、尾均刻画羽毛。头身残留白彩。长9、残高9.3厘米(图一九,5;图二八)。

图二八 陶鸡(M13∶70)

(二)陶器

包括陶灶和陶仪仗物,共2件(组)。

陶灶 1件(M13∶12)。泥质灰陶,由灶台和火墙组成,二者分范模制,后粘接成一体,中空。灶台平面呈马蹄形,上封口,台面外沿有一凸起,表示烟囱。火墙立面顶端呈锯齿形,底端呈长方形,底部正中开一拱形火门。通体施白彩,灶台边缘及火墙边缘施红彩。火墙宽13.7、高12.8、厚1.1厘米;火门宽2.8、高3.8厘米;灶台长7.8、宽8.7、高6.4厘米(图二九,1;图三〇;图三一)。


图二九 M13出土陶器、金器、铜器、铁器、水晶器
1.陶灶(M13∶12) 2.铜饰(M13∶6) 3.水晶串珠(M13∶2-1) 4.金饰(M13∶3) 5.陶仪仗物(M13∶72) 6.铁泡钉(M13∶8-1) 7.铜镜(M13∶5)

图三〇 陶灶正面(M13∶12)

图三一 陶灶侧面(M13∶12)


陶仪仗物 1组5枚(M13∶72)。均为泥质灰陶,形状分为饼状和柱状,外施白彩,其上施红彩,大部分已脱落。饼状3枚,侧面有一半穿圆孔,M13∶72-1,饼径3.1、厚1.1厘米;M13∶72-2,饼径2.9、厚1厘米。柱状2枚,近似于鼓,侧面亦有一圆孔,M13∶72-4,直径2.6、长3.1厘米;M13∶72-5,直径2.9、长3.4厘米(图二九,5;图三二;图三三)。

图三二 陶仪仗物(M13∶72-1、2、3)

图三三 陶仪仗物(M13∶72-4、5)


(三)金器

金饰 1件(M13∶3)。金片冲压制成。花型,分为23小瓣,中间花蕊处开孔,应为簪钗上的饰片。外径2.8、孔径0.5、厚0.05厘米(图二九,4;图三六)。

三四 铜镜(M13∶5)

图三五 水晶串珠(M13∶2)

图三六 金饰(M13∶3)


(四)铜器

包括铜镜、铜饰及铜器残片,共3件(组)。

铜镜 1件(M13∶5)。圆形,圆纽,镜正面已锈蚀,背面素面无纹饰。直径11.7、纽径1.9、纽高1.2、镜面厚0.3厘米(图二九,7;图三四)。

铜饰 1件(M13∶6)。顶部一侧有一尖刺,下部弯成钩,尾部呈圆锥状。长2.3、尖刺长0.4、钩长1.1厘米(图二九,2;图三八)。

图三七 石块(M13∶4)

图三八 铜饰(M13∶6)


铜器残片 1件(M13∶采集)。残损严重,无法复原。可辨识外壁有粗弦纹装饰。最大残片长4.7、宽3.7、厚0.05厘米(图四〇)。

图三九 铁泡钉(M13∶8-1)

图四〇 铜器残片(M13∶采集)


(五)铁器

包括铁泡钉和铁环,共2件(组)。

铁泡钉 1组7枚(M13∶8)。形制、大小基本相同。M13∶8-1,半球形钉帽,钉身锈蚀严重。通长13、帽径5、钉残长10厘米(图二九,6;图三九)。

铁环 1件(M13∶7)。横截面呈圆形。锈蚀严重,鸭嘴弯折残断。嘴薄而长,插穿木板将两嘴翻折分开固定于内板上。环径2.4、环粗1、鸭嘴残长11厘米。

(六)水晶器

水晶串珠 1组9枚(M13∶2)。颜色大小不一。M13∶2-1,透明,球形,表面光滑,中间有穿孔。直径2.1、孔径0.35厘米(图二九,3;图三五)。M13∶2-2,青色,半透明,球形,表面光滑,中间有穿孔。直径1.2、孔径0.2厘米(图三五)。

(七)石器

包括石块和墓志,共2件(组)。

石块 1件(M13∶4)。灰白色石英岩,石质较坚硬。整体呈不规则形,表面粗糙,用途不明。长4.3、最宽处2.5、厚2.3厘米(图三七)。

墓志 1合(M13∶1)。青石质,方形。志盖边长45厘米,残缺一角,素面,宽线界格内阳刻篆书“大隋乐平公主女墓铭”。志石边长45、厚18厘米,四侧光素无纹。志文平底阴刻楷书,有方形界格,8行,满行10字,共66字(图四一;图四二)。录文如下:

图四一 墓志盖拓片(M13∶1-1)

图四二 墓志志文拓片(M13∶1-2)

周宣帝之第五女/大隋/皇帝之外孙也。年十七,以/开皇十四年岁次甲寅八/月癸亥朔廿六日戊子卒/于第,九月壬辰朔三日甲/午,葬于都城西南一十五/里合洨(郊)乡修福里。


六、地面遗存

地上未见封土,仅存神道碑1座、石虎1件、石羊1件。神道碑位于M13东北方向约30米处,正面向上倒地,部分残缺,碑面文字大多可识,分文到人为凿毁。石虎、石羊位于该墓正南方,南距墓道约30米,均倾倒在地,石羊嘴部残缺(图四三)。

图四三 墓碑、石像生与墓葬位置关系示意图


(一)神道碑

神道碑 青石质,碑身高2.05、宽1.1、厚0.35米,包含龙形碑首和碑身两部分(图四四)。碑首呈半圆形,外围雕刻两龙相交,左右两侧龙首并列向下,头外尾内两两相背,长角突起,双目圆瞪,高鼻阔嘴,上唇尖长向外翻卷,探出碑身,下颌较短,一排整齐的牙齿咬紧碑侧外檐,两龙四肢屈踏垂直于圭形题额左右两侧,题额内阳刻篆书“周宣皇帝第二女碑颂”9字。碑身呈长方形,平底阴刻楷书,有方形界格,24行,满行50字,共1075字。碑文中记载“开皇十四年岁在甲寅八月癸亥朔廿六日戊子薨于京师”“九月壬辰朔三日甲午葬于长安县高阳原合洨乡修福里”与M13墓志中记载时间一致,据此推断,该墓碑应为M13的神道碑(图四五)。


图四四 神道碑正面、侧面及线图

图四五 M13墓碑拓片


录文如下:

周宣皇帝第二女之碑颂并序若夫长河万里,博望尝寻;享地四维,太章经步。岂如苍苍之气,非一管所能窥;溟溟之海,非一所能酌。洪源流浩,枝干扶疏,国史帝图,备详之矣。皇女宇文氏,讳昡,字清□。周太祖文皇帝之曾孙,高祖武皇帝之孙,宣皇帝之第二女,竫皇帝之妹也,母皇大后杨氏。大后连华宵极,讬耀文昌,德教生知,姿天挺。相工观貌,色着必尊,筮者分蓍,兆云当贵。年十有三,作配重离,承事舅姑,辅佐君子,咸盥惟事,条枚是则。奉箒承巾,怡□下气。秉恭俭之心,执忧勤之礼。及正位六宫,字民万国。赞干成德,道洽坤仪。聿修内则,式敷阴化。衣无绮縠,饬不珠玑。宽惠慈仁,有留心于楚狱;端静专一,无求与于濯龙。昼修女业,暮颂经典。尊敬师傅,立葛蕈之德;劳谦逯下,弘贯鱼之义。至如郊祀粢盛,朝燕衣裳,莫不躬亲澣濯,手劳机杼,或罢朝余暇,或侍执乘间。趣□表章,平分駮议。大象万机,实劳□辅。皇女岳渎降神,星辰诞德,生而聪慧,孝敬□然,容止端严,仪形令淑,恺悌大度,实禀母仪,婉娩聪顺,非因姆保。年在龆龀,读《论语》《孝经》,岁始十余遍,该书记,优游六行,蹈践四德。虽复大家着诫,本与志同,女史献箴,岂殊人意。乍玩彫虫,时寻律吕,悬针下笔,频顾丹鹰。清征奏弦,屡飞玄鹤,秋菊仍铭,树花便颂。莫不烟霞交映,锦绣俱开。不以富贵骄人,不以聪明凌物。行合女师,言成训典。加以盻睐淹和,举动得度,眉生夜月,鬓起朝云。九月申霜,未高其洁;三春濯雨,不深其润。荣辱不系于喜怒不形于色。织纴组,躬勤匪懈,盘厉游缨,服之无歝,齐整手迹,思媚语言,孝以事亲,敬承宗祀。常以年在幼冲,犹居襁褓,珩璜弗佩,汤沐未开,奄罗(罹)极罚,用增悲感。履端于始,风枝之痛弥深;归余于终,霜露之哀转切。太后致之膝下,抚之掌内。勉慰百端,莫之能革,不胜荼苦,遂成沉痼,弥留岁月,终以不瘳,爰至大渐,神情不异。仙童五色之丸,北山迢遰;冲黄七禽之散,南岳路遥。西域灵香,于今寂漠。琼田妙草,从此难逢。天与才华,不与年寿。以开皇十四年岁在甲寅八月癸亥朔廿六日戊子薨于京师,时年十七。太后痛悼兼怀,哀恸左右。伤弱龄之永往,未及九雉之衣;惜盛年之早亡,不闻百两之御。见遗珥而伤心,握镜奁而流涕。仍以其年九月壬辰朔三日甲午葬于长安县高阳原合洨乡修福里。恐市厘之迁改,虑井邑之推移,乃命彤管,式建高碑,乃为铭曰:

象称帝妹,星有天孙。峻极基趾,浩污洪源。连耀日月,并价玙璠。芬芳兰畹,高洁金门。婉嫟淑顺,含章贞吉。容止矜庄,心神端一。四德淳备,六行无亏。针管线纩,金隧小鸡鸣盥嗽,敬慎威仪。闺闱归美,宗族称奇。聪明弱骨,损寿伤年。箫声曲尽,鸣琴绝弦。谁家有道,何处神仙。锦车排雾,鹤驾凌烟。言归金阙,讵肯留连。□苽余粉,茱萸空怅。回雪难留,行云断望。红颜奄忽,兰芷残摧。万事零落,长归夜台。高坟初构,宿草尘灰。埏门始凿,隧道新开。而不秀,呜呼哀哉。逶迤素楯,飘摇丹旐。谷响薤哥,风传思鸟。野旷人稀,松新风少。南山漠漠,泉路冥冥,归人永诀,圹户长扄。春花□□,□夜飞萤。鱼山洛浦,销铄无形。

大隋开皇十四年岁次甲寅十一月酉朔六日丙寅周皇太后杨为第二女立碑

上仪同三司国子祭酒襄城公何妥制


(二)石像生

石像生现存石虎1件、石羊1件。

石虎 虎呈蹲踞状,抬头挺胸,头部较大,嘴微张露出两齿,虎目圆睁、正视前方,鼻孔扩张,尾巴从左后腿绕出贴于背上,下有长方形底座。石虎长79、宽39.5、高82厘米;底座长80、宽39.5、高20厘米(图四六;图四八,1)。


图四六 石虎侧面 图四七 石羊侧面

图四八 M13石像生
1.石虎 2.石羊


石羊 嘴部残,羊跪卧于底座上,头部较大,大盘犄角,嘴部紧闭,双目平视,耳朵贴于头部,背部及臀部圆润壮硕,尾部下垂贴于臀部,下有长方形底座。石羊长86、宽46.1、高83.1厘米;底座长90、宽49、高19.5厘米(图四七;图四八,2)。


七、结语

(一)墓葬年代与墓主

据出土墓志和神道碑记载,M13墓主为北周宣帝之女宇文昡,于开皇十四年(594年)八月二十六日薨于京师长安,九月三日“葬于都城西南一十五里合洨乡修福里”。碑文中赞其聪慧,童年时遍读《论语》《孝经》,言行合乎礼仪。碑文中墓主姓名遭到人为凿毁,经辨识,为“皇女宇文氏,讳昡,字清□。周太祖文皇帝之曾孙”。

墓主宇文昡史书无载。史载北周宣帝宇文赟与周后杨丽华生有一女——宇文娥英,生年不详。关于宇文娥英,《隋书》有载:“开皇初,周宣帝后封乐平公主,有女娥英,妙择婚对,敕贵公子弟集弘圣宫者,日以百数。”①结合《周书》中“开皇六年,封后为乐平公主”②的记载,即586年,隋文帝封杨丽华为乐平公主,并在此时为宇文娥英下旨选婿。根据周宣帝与周后杨丽华的成婚日期和宇文娥英选婿之期,推测宇文娥英可能生于574—576年。M13碑文中记述“以开皇十四年岁在甲寅八月癸亥朔廿六日戊子薨于京师,时年十七”,推算可知,墓主人生于577年,即为宇文娥英之妹。

(二)隋乐平公主女宇文昡墓相关问题

1.墓葬规制、壁画与随葬品

M13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斜坡单室土洞墓是关中地区隋代墓葬形制的主流③。墓葬天井呈南北向长方形,土圹竖穴结构,口小底大,属于隋墓早期的天井形制④。与该墓形制、年代较接近的墓葬有王昌夫妇墓⑤(开皇九年,589年)、郁久闾可婆头墓⑥(开皇十二年,592年)、韦协墓⑦(开皇十八年,598年)等,过洞天井数量均为1~3个,且墓道或墓室内均绘有壁画,属于隋代中高等级贵族墓葬。

壁画位于过洞和天井下方,脱落严重,相比同时期的各种墓葬形制可看出,壁画墓属于较高等级的社会阶层使用的墓葬形式⑧。壁画内容为佩刀仪仗武士和侍从等人物形象,皆侧身而立,绘制手法采用墨线勾勒轮廓,再填充颜色,风格形象与北齐徐显秀墓⑨壁画更为接近。开皇初,隋文帝明令新典礼的制定要参照梁朝和北齐,在排斥北周关陇制度的态度上非常决绝⑩,壁画风格接近北齐应与此相关。

随葬器物集中分布在墓室东南角,虽遭盗扰,但遗留的器物种类丰富,尤其是骑马俑和陶立俑数量较多,代表了墓主高等级身份。随葬的陶俑形制在同时期关中地区隋墓中少见,具有北周陶俑的风格:陶俑制作粗糙,单模,背部抹平,体型较小;骑马俑造型呆板,足下均无底座。陶俑形制与咸阳北周武帝墓⑪、咸阳宇文俭墓⑫、咸阳豆卢恩家族墓⑬、咸阳拓拔迪夫妇墓⑭等出土的器物多数相近。如该墓出土的A、B型笼冠俑分别与北周武帝墓、拓拔迪夫妇墓出土笼冠俑形制相近;B、C型风帽俑与北周武帝墓Ⅰ型、Ⅲ型风帽俑形制相近;骑马仪仗俑与豆卢恩家族墓击鼓骑马俑、咸阳拓拔迪夫妇墓出土的骑马风帽击鼓俑形制相近;A、B型骑马乐俑分别与北周武帝墓骑马乐俑、豆卢恩家族墓吹奏骑马俑形制相近;武士俑与豆卢恩家族墓持盾武士俑形制相近;镇墓兽与宇文简墓镇墓兽(M1∶4)形制相近。该墓出土俑类具有典型的北周特点,且大多与北周贵族墓葬出土俑类形制相近,应与墓主的北周皇室身份有关。

2.隋乐平公主女宇文昡墓的毁碑推测

神道碑一般位于墓道正南方向,宇文昡碑发现于墓室东北方向约30米处,碑首和碑身断裂,未见碑座。碑文中墓主人姓名有被刻意抹掉的现象,推断该碑曾遭到人为位移和毁坏。毁碑原因可能与隋炀帝时期的“李氏当兴”谶纬事件有关。《隋书》记载:“时或言敏一名洪儿,帝疑‘洪’字当谶,尝面告之,冀其引决。敏由是大惧,数与金才、善衡等屏人私语。宇文述知而奏之,竟与浑同诛,年三十九。其妻宇文氏,后数月亦赐鸩而终。”⑮此处的宇文氏即宇文娥英,系墓主人宇文昡的姐姐,早年嫁给广宗郡公李崇之子柱国李敏。大业十一年(615年),一则“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引起隋炀帝杨广的警觉,有人劝说杨广杀尽天下姓李之人,隋炀帝认为,李敏小名“洪儿”应谶,同年三月初五,隋炀帝将李敏、李浑、李善衡全家32人全部杀害,李氏家族其余亲戚尽数发配流放岭南。数月后,宇文娥英也被赐毒酒而亡。宇文昡墓可能也是在此时受到了李氏谶纬事件的牵连⑯。

3.“合洨乡”地名考证

墓志与墓碑记载墓主埋葬于“都城西南一十五里高阳原合洨乡修福里”,关于高阳,原有学者对此做过专门研究⑰,合洨乡修福里未见于历史记载。高阳原属于隋代贵族墓地分布区,范围包括长安韦曲镇西到郭杜镇西,东西长8~10、南北长3~5千米,东邻凤栖原。隋乐平公主墓所在地附近郭杜镇曾出土隋开皇十四年(594年)扈志墓志,记载墓主安葬于“大兴城西南一十五里”⑱,与扈志墓志同年树立的扈志墓碑中记载其安葬于大兴城西南一十五里“合郊乡修福里”⑲,因此,合洨乡与合郊乡应为同一乡,在隋属长安县。而据大业六年(610年)解方保墓志“葬于京兆郡长安县福阳乡修福里之原”⑳,以及唐武德元年(618年)莫贵嫔墓志铭“窆于长安县福阳乡”㉑可知,该地在隋开皇年间称“合郊乡”,大业年间改称“福阳乡”,到了唐代依旧沿用福阳乡名。

宇文昡墓的发掘为研究北周与隋代过渡时期的皇室贵族墓葬提供了新资料。


附记:本次发掘领队为王艳朋,参加发掘的人员有冯健、段成刚、张军、王纪元等;器物修复为王艺婧、张弛、姚光辉;绘图为苟烨;拓片制作为姚卫群、袁卓越;摄影为付一豪。

执笔:冯 健 段成刚 王艳朋


注释:

①⑮《隋书》卷37《李穆子浑 穆兄子询 询弟崇 崇子敏传》,中华书局2000年,第749页。

②《周书》卷9《列传第一·皇后》,中华书局2000年,第98页。

③ 申秦雁:《论中原地区隋墓的形制》,《文博》1993年第2期。

④ 刘呆运:《关中地区隋代墓葬形制研究》,《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4期。

⑤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洪庆北朝、隋家族迁葬墓地》,《文物》2005年第10期。

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长安高阳原隋郁久闾可婆头墓发掘简报》,《文博》2018年第4期。

⑦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隋韦协墓发掘简报》,《文博》2015年第3期。

⑧ 赵超:《试论隋代的壁画墓与画像砖墓》,《考古》2014年第1期。

⑨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北齐徐显秀墓》,文物出版社2005年。

⑩ 倪润安:《北周墓葬的地下空间与设施》,《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1期。

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北周武帝孝陵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2期。

⑫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周宇文俭墓清理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3期。

⑬段毅:《陕西咸阳豆卢恩家族墓园》,《大众考古》2021年第12期。

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北周拓拔迪夫妇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9年第3期。

⑯宇文昡碑志的其他问题考释,参见冯健、段成刚:《新出土隋代宇文昡碑志考》,《北方文物》2024年第2期。

⑰刘呆运:《关中地区隋代墓地分布研究》,《考古与文物》2015年第5期。

⑱㉑胡戟、荣新江主编:《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4—35页;第60—61页。

⑲〔清〕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卷5《咸宁县》,光绪二十七年江西刊本。

⑳罗红胜:《隋解方保墓志》,《中国书法》2023年第10期。

考古
以考古佐证历史,从历史沉思考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