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临床常见的老年认知障碍疾病。那么我们常说的脑萎缩与痴呆存在必然的关系么?
什么是脑萎缩?
脑萎缩是指由于衰老、外伤、脑缺血、脑梗死、脑出血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脑细胞损伤、死亡,导致脑体积减低、缩小,是脑组织衰老或受损的表现之一。脑萎缩主要通过影像学CT或MRI检查发现,表现为脑实质萎缩、脑沟、脑室增宽。根据脑萎缩的部位不同、程度不同,会出现不同神经功能症状,如出现记忆力下降、听力下降、认知功能下降、语言能力下降、睡眠质量下降、头痛、易摔倒等神经功能症状。
35岁以后脑实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均每十年会生理性的萎缩1.9%①,生理性萎缩改变一般能够维持日常生活,生理性萎缩是大脑正常衰老的一个过程。但一些不当风险因素或疾病出现时,可能会引起病理性萎缩或萎缩加速时,进而导致出现神经功能症状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
什么是痴呆?
痴呆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也称老年痴呆)是其最常见的类型。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主要特征,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减退。
脑萎缩与痴呆是啥关系呢?
上述提到脑萎缩主要是结构性改变,而痴呆主要是功能性改变,所以两者不是对等关系,也就是说脑萎缩≠痴呆,但是两者存在神经功能的相辅相成的作用。
生理性脑萎缩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可能出现偶发轻微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或睡眠时间缩短等表现。若对早期表现未引起重视,任由记忆力减退、失眠、头痛等情况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可能会造成持续生活工作压力升高、大脑不能好好休息,然而进一步加速脑萎缩,进展到脑萎缩的下一个更严重的阶段。若引起重视,筛查和避免危险因素,可通过消除部分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锻炼,补充一些营养神经的物质可延缓或改善大脑的加速萎缩。
脑萎缩中期或突然脑萎缩加速、局部功能区脑萎缩加重可能出现明显的记忆力下降、听力下降、突然的行为习惯改变或性情改变、认知功能下降、语言能力下降等轻微的痴呆症状,严重者影响生活和工作。并且当我们无法学习、无法参加社交活动后大脑接受外部刺激减少,会进一步加速脑萎缩的速度。在目前的医学条件下,脑萎缩进入到该阶段已无法治疗,可通过一些被动学习、社交活动等辅助方法改善生活。
脑萎缩晚期会出现明显痴呆症状,根据脑萎缩不同部位,症状略有所不同,但该阶段多数不能生活自理,需要由他人照顾。
一旦脑萎缩进展到出现明显痴呆症状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痴呆会进一步加速脑萎缩。所以,脑萎缩是否发展为痴呆,早期是预防治疗的最佳时期。
如何判定脑萎缩?
25岁脑发育成熟,包括:大脑、小脑、间脑主要结构。大脑包括:额叶、颞叶、顶叶、枕叶、海马等主要解剖结构。按脑功能区包括负责视觉、听觉、记忆、语言、逻辑思维、运动等功能的52个脑区。
首先脑萎缩可分为:弥漫性脑萎缩(包括皮层萎缩、小脑萎缩、脑干萎缩)和局限性脑萎缩(多见于局限性脑器质性病变后如外伤、血管病、颅内局限性感染后等)。
临床上脑萎缩常见的检查方式:
1、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MRI或者CT,其中MRI对软组织成像更清晰且无辐射,相对CT更具优势;
2、通过神经科临床检查判断,一般出现相应神经反射异常通常在病程中晚期,对早期萎缩检测不敏感,容易漏诊。
如何延缓大脑衰老、萎缩呢?
1、定期筛查脑供血不足,专家建议40岁以上需做一次头颅MRI检查,了解大脑基本情况。高危人群需要每年做一次头颅MRI。
2、针对性训练,看书、下棋、平衡力锻炼、多参加社交活动等。
3、保持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老人每天自行地梳头、洗漱,做一些家务。
4、帮助戒掉烟酒,防治高血压、肺心病、糖尿病等。
5、改善营养结构,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吸烟、饮酒,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少吃高脂、高糖食物等,保持大便通畅。
脑睿佳|脑认知专项智能早筛产品
2022年9月,美年健康集团发布了全国第一款多维度脑健康风险智能评估产品——“脑睿佳”,聚焦脑部健康风险评估,可提示脑病早期预警信号,定位高风险因子,制定脑健康管理方案,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管理。“脑睿佳”系列有:脑功能深度查、脑认知风险智能专项评估和脑卒中风险智能专项评估3款产品。通过汇总脑影像、基因遗传、分子代谢、行为特征、生活习惯等体检数据,建立个人脑健康垂直数据库,将多尺度、多模态、多角度的检测信息,应用影像AI技术和风险评估模型,评估认知功能现状及未来10年罹患老年痴呆、中风和脑梗等疾病的风险值。该产品基于高精度脑部磁共振成像,应用人工智能影像分析技术和中国健康人群全年龄段全脑标准数据库,识别脑部发病早期的结构性异常和功能性退化,较常规头部核磁,通过提高磁共振扫描分辨率和图像分析敏感度,实现疾病早期微小异常指标的检出。
其中,“脑睿佳”脑认知风险专项智能评估产品,基于脑容积磁共振检查,并结合认知评估量表、血液指标、APOE基因等检查,通过AI智能辅助测评系统,评估认知功能现状及未来10年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值。
参考资料:
①《名医百家谈健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第一版
② Life cycle patterns ofcognitive performance over the long run.PNAS,2020.
重要提示:上述内容仅为医学科普,目的是提供一般性的健康知识,并不针对个体情况,内容仅供参考。您若发生任何健康问题,由于疾病发病情况的特殊性和个体情况差异性,请务必第一时间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和治疗建议。上述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疗建议和诊断。